集体备课课时教学(教案)
学 校 年 级 九年级 科 目 初中物理
主备人 九年级物理组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第 周第 课时
课 题 电功率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预备(一备) 集体讨论调整(二备)
核心素养 一、物理概念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IU进行简单计算。 二、科学思维 1.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三、科学探究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观察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关系。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要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知道千瓦时的由来和意义,会进行换算。
难点:会用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且会用其推导公式。
教学 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学法 指导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引入 请同学们观看课件思考问题。 电能表上的铝盘在使用一只节能灯时转得慢,在使用电热水器时转得快。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是否与用电器的种类有关!这两种用电器究竟有什么不同?节能灯上的“24W”和电热水器上的“2200W”的字样是什么意思 本节就让我们来学习电功率。 二、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 电功率 1、物理意义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单位 (1)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还有千瓦 (kW),毫瓦(mW)。换算关系:1 kW=103 W,1W=103 mW。 (2)各种不同的用电器,电功率一般是不同的,翻看用电器的说明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电功率”这样的参数。农田灌溉时用来带动水泵的电动机,功率大约在几千瓦到几十千瓦之间;大型发电站的发电功率可达一百万千瓦以上。发光二极管的功率约为50mW。下面是一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3、公式 (1)公式如下。 4、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 (1)串联电路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知识点二 “千瓦时”的来历 1、“千瓦时”的来历 (1)如下。 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是电功率,可结合机械运动中的功率,去类比讲解,这样学生们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及知识点有系统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时抓住重点、游刃有余,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要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知道千瓦时的由来和意义,会进行换算,会用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且会用其推导公式。
课堂检测与评价内容、导学案 (可附检测卷、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2节《电功率》第1课时导学案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引导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5.认识千瓦时的由来和意义、认识常见电器的电功率。 二、基础知识过关 1.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_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电流在某段时间内的_______与_______的比值。用符号_______表示。 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_______,其他常用电功率单位还有_______ 、_______。 4.单位换算:1kW=_______W,1 mW=_______ W 5.公式:P=_______,其中P 表示电功率,单位是;W 表示电功,单位是J;t 表示完成这些电功所用的时间, 单位是s。 6.推导公式:P=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作业 布置 1、复习课本知识。 2、完成教材P95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板书 设计 三、知识总结及板书设计 1.物理意义: 2.定义: 3.单位:。 4.单位换算: 5.公式 6.推导公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