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1 19:03:30

文档简介

衡阳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晚期,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按亩征税,根据土地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
税。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不同情况分等征收赋税。据此可推知,春秋晚期
A.人头税开始被废除 B.井田制逐渐瓦解
C.民众赋税负担较轻 D.土地私有制确立
2.“以亭行”是秦汉时期文书传递的一种方式,分内地和边地两种情形。内地以五里- -邮、十里一亭设置邮驿机构传递文书,距离不同、形式各异;在边地,以亭行是以亭来传递邮书,边地的烽燧和哨所兼职传送任务。秦汉时期的文书传送系统
A.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治理效能 B.解决了政令不畅的问题
C.折射出国家行政效率的低下 D.导致了行政机构的臃肿
3.四川成都、雅安等地出土了大量唐代时期的“支钉”(一种支烧工具,主要是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这可用于说明唐代四川地区
A.民营手工业的发达 B.制陶技术获得了发展
C.金属冶炼业的成熟 D.传统手工技术的普及
4.宋政和二年(1112年)皇帝诏令:“鳏、寡、孤、独,有院以居养,疾病者有坊以安济,死者有园以葬。”这表明宋代
A.践行以文治国政治理念 B.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C.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D.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
5.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期太医院长官的官阶为正三品,至元英宗(1320--1323年在位)
时期,太医院长官的官阶升为正二品,此时有官阶的太医有四十多人。这一变化表明,元朝
A.重视医疗卫生发展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行政机构较为臃肿 D.医疗系统初步建立
6.明清时期,江南的一些地区依托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产生了以精细农业、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这-现象可用于印证当时
A.市镇经济获得了发展 B.商业贸易网络的初步形成
C.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 D.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的确立
7.表1所示为清代不同史籍关于玉米食用的记载。这说明,玉米在中国的种植
表1
A.解决了严重的人地矛盾 B.动摇了传统的农业结构
C.改变了民众的饮食习惯 D.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
8.北洋政府在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文官考试的应试者只有年满21岁,且没有违法记录和未”破产”者,具有中学以上或相当于中学以上毕业资格的男子才可应试。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文官考试制度存在局限 B.男尊女卑观念益发浓厚
C.近代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D.新旧教育体制同时并存
9.表2所示为1942年选举后陕甘宁边区11个县的乡参议员基本情况统计。这说明当时边区政府
表2
A.抗日领导权发生了转移 B.“三三制”原则遭到了破坏
C.抗日民主制度得以推行 D.积极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10.世界粮食计划署作为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其资金来自国际社会,包括成员国政府和个人的自愿认捐,2007--2020年中国政府在致力于自身农业发展和减贫的同时,还成为
世界粮食计划署最大的捐赠国之一。这主要表明中国
A.坚守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B.成为世界最大粮食生产国
C.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 D.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进程
11.1999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机场建成通航后,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断来到香格里
拉旅游观光。该州的生产总值在2001- -2005 年年均增长达到21. 5%。这体现了
A.民航业使城市的经济地位显著提升 B.民航业对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C.旅游业使民族地区实现了快速脱贫 D.第三产业驱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12.图1为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耕作图。该图可以侧面说明
A.原始畜牧养殖出现 B.河流农业生产特色
C.采集渔猎完全终结 D.铁器农耕广为传播
13.开凿隧道方面,古罗马有成套的钻探、挖坑、掘巷道、照明、通风、打桩、运送和测量的新方法。有研究者认为,直到中世纪晚期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与之比肩。这主要得益于
A.行省制度的创设 B.强大的组织力
C.地理条件的优越 D.统治者的重视
14. 19世纪欧洲的一些商家开始用煤气灯饰来制作广告。如19世纪50年代初,英国伦敦的很多裁缝商和制服生产者就用引人注目的灯火把门店装饰得光彩夺目。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欧洲
A.重商主义思想的萌发 B.电气化时代已经到来
C.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D.商业经营理念的进步
15.随着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以作坊式手工业为主的分散的小商品生产,社会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大量人口流人城市,城市才逐渐成为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聚落形式。材料最能.
说明
A.城市化带动了工业化进程 B.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到来
C.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城市布局受到工业化的影响
16.表3所示为1960-2005年英国医疗支出占比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该时期英国
表3
A.已经基本建成福利国家 B.重视社会医疗保障事业
C.现代医疗保障体系发达 D.政府财政困难不断加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
儒学不是实用之学,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儒学主导下的学校既不教
数学,也不教自然科学和地理,培养出来的人,毫无逻辑创造的才能。
——摘编自[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克斯●韦伯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美国的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英国、德国等几十个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相继提高了关税率,对本国市场采取保护措施,国际上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造成任何人都难以向美国出售任何东西的局面....导致了大萧条在全球扩散。”
——摘编自刘振环《美国贸易政策取向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中国正加快努力,构建一种不受美国影响、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架构,以重塑世界贸易体系。中国于2013年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4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参与。截至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了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额总和。
——摘编自[英_ ]詹姆斯·金奇《中国计划以自己的方式重塑世界贸易》
(1)根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战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重塑世界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你的三条建议。(1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13世纪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思想就已经存在。此时,国家主权的概念尚未出现,但民族国家已在孕育和形成之中。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大趋势,其标志则是专制王权的建立。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欧洲君主专制国家统治者的合法性源于“君权神授”观念。在欧洲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资产阶级选择“民族”概念来整合国家,目的是通过消解封建君主的合法性基础来建立自己的统治。在近代欧洲,选择用“民族”概念来整合“国家”具有历史必然性。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材料三 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欧洲民族国家将维护本国区域内独特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将防务、安全、外交等国家职能转交给了欧洲的相应机构。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欧洲资产阶级用“民族”概念来整合“国家”的历史必然性。(8分)
(2)根据材料三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点,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B2.A3.B4.D5.A6.A7.C8.A9.C10.A11.B12.B13.B14.D
15.C16.B
17.示例
评析: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不是实用之学,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严重阻碍了古代中
国科技的发展。这一观点具有片面性和绝对化色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创始人孔
子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
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产生。儒学在汉代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形成了
一整套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价值体系,但这并没有阻碍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两汉
时期的科技成就比较突出,比如《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和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华佗发明了麻醉药。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地理科学等方面
都有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
古代儒学主导下的学校没有教授自然科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逻辑创造的能力,是难以
取得这些成就的。虽然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但也不能把原因仅仅归咎于
儒学。
马克斯·韦伯对儒学的认识集中于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方面,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和
科技成就缺乏全面了解,因此他的观点带有片面性和绝对化色彩。(16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18.(1)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剧了西方殖民国家间的矛盾:
刺激了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和对外侵略。(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6分,答出三
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建议: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趋势,提升自身的贸易竞争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
对外开放道路,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为重塑世界贸易体系提供力量支
撑;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与世界各国探讨未来经贸合作之路,提出重塑世界贸
易体系的“中国方案”: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荣、共享原则,推动建立一套公平、共赢的世
界贸易体系。(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历史必然性:中世纪晚期专制王权的建立为民族国家观念和民族语言的形成创造了必要
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教会的建立;启蒙
思想“主权在民”的广泛影响;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近代国际关系中主权与独立原则的确立。(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示例
论题:二战后欧洲民族国家的“民族性”呈现出弱化的趋势。(2分)
【可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