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3月单元过关考试
高一 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44 题,每题 1.5 分,共 66 分)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人口总量充裕、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优化、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人口
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发展。如图为成都市 2010 年和 2020 年人口年龄结构
和人口总量统计数据。读图回答 1-3题。
(注: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本地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
1.表中数据表明,成都市( )
A.户籍人口超过2000万 B.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增速慢
C.0-14岁人口数量增加 D.15-59岁人口比重显著增加
2.十年来,成都市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冬暖夏凉,气候较为舒适 B.旅游资源丰富,吸引游客
C.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迅速 D.历史悠久,饮食文化独特
3.实现成都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是( )
A.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人口均匀分布
C.全面放开户籍管理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
D.鼓励人口大量迁出,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迁移事关城市兴衰,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圈人口迁移
表现出新的特征。人口迁移还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深度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这也
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 2019年、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单
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 4-6小题。
1 / 12
4.2019-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的特征是( )
A.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入加快 B.海峡经济圈人口呈缓慢流入趋势
C.中部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逐渐变慢 D.东北城市人口呈现持续流出趋势
5.针对环渤海经济圈人口流动问题,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放宽落户限制 B.控制房价上涨,提高教育水平
C.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D.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6.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较多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程加快 B.限制外来人员子女规模以控制大城市病
C.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 D.外来人员在城市居住地的不稳定性强
大瓦遮河是元江的一级支流,由西南至东北汇入元江。该流域位于横断山区,流域内
有 31个自然村,是以稻作生产为核心的人类聚居点。该流域乡村聚落的海拔差异显著。表
1为村落数与海拔关系统计表,表 2为村落数与坡度关系统计表。据此完成 7-8题。
800~1 1 000~ 1 420~
海拔(米) <800 >2 000 小计
000 1 420 2 000
村落数(个) 0 5 3 23 0 31
坡度(°) 0~10 11~20 21~30 31~40 >40 小计
村落数(个) 6 15 9 1 0 31
7.大瓦遮河流域海拔1 000米以下聚落较少,可能的原因是( )
A.山坡陡峻,水土流失 B.森林茂密,难以开发
C.气候干热,水田较少 D.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8.分布于1 420~2 000米的聚落,一般选址在( )
A.山间小溪汇入的洼地 B.距离梯田较近的山顶
C.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带 D.排水良好的缓斜山坡
2 / 12
山城重庆作为我国首批大力推行公租房的城市,经过多年建设成效显著,公租房成为重庆保
障性住房的主体。重庆就业分布呈现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居民入住公租房后,职住分离和
长距离通勤现象更加明显。共享自行车已成为很多大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长距离通勤“最后一
公里”难题的首选,但重庆大部分城区却极少使用共享自行车。图示意重庆主城区 21个公
租房小区布局。完成 9-11题。
9.推测重庆公租房入住居民就业多数分布在( )
A.内环以内 B.内环边缘
C.内外环之间 D.外环以外
10.重庆职住分离现象明显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高
B.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发达
C.城市边缘区就业机会少
D.城市边缘区公共交通发达
11.重庆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极少使用共享自
行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居民习惯步行 B.公交站点密集
C.城市规划限制 D.街道坡度较大
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
大小。下图示意武汉近郊各区的净活跃度变化(每个区下面括号里代表的是主导产业)。据 此
完成 12-13题。
12. 图示期间,该区域( )
A. 就业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B. 武钢区就业人口总量减少
C. 纸坊区就业吸引力最大 D. 豹懈区就业吸引力最大
13. 为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
3 / 12
A. 豹解区注重产业升级 B. 纸坊区增加住宅面积
C. 引导阳逻区人口外迁 D. 物流业向中心城区迁移
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
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
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为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完成 14-16题。
端点城市间的直 2002 年端点城 2002 年中间城 区域双核结构 中间城市
线距离(千米) 市人均GDP(元) 市人均GDP(元)
广州:153625
广州-深圳 104 东莞 106803
深圳:183274
杭州:152588
杭州-宁波 142 绍兴 137522
宁波:163911
济南:128774 淄博:94373 济南-青岛 305 淄博、潍坊
青岛:145427 潍坊:77729
14. 区域双核结构中两个端点城市( )
①城市职能相同 ②空间距离适中 ③空间结构相同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 )
A. 中间城市面积小 B. 端点城市规模小 C. 中间城市资源枯竭 D. 端点城市虹吸效应
16. 为缓解“中部塌陷”,中间城市( )
A. 提高城市化水平 B. 承接产业转移 C. 提高城市等级 D. 扩大城市规模
川菜,即四川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别具一格的烹饪方法与浓郁的地方风味融合
了东南西北的特点。川菜是以家常菜为主,取材大多都是日常百味,讲究麻、辣、香、
鲜、油大、味厚,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据此完成 17-18题。
17.川菜以“麻辣”而著称,其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水文
18.川菜馆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要是因为( )
A.菜品丰富多样 B.兼具南北方口味 C.菜品价格便宜 D.喜食辣味人数多
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业人口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异地城镇化不同,就近城镇化
是指农业人口迁移到户籍登记地所在省份的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城镇化过程。如图示意位于我
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甲和乙的就近城镇化模式。据此完成第 19-20题。
4 / 12
19.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自然环境优越 C.经济快速发展 D.对外开放较早
20.相比城市群甲,城市群乙( )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小 B.核心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弱
C.应加快中小城镇发展速度 D.应鼓励农业人口跨省迁移
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作为城市核心功能在地域空间的集中体现。经济文化的发
展,影响着创新活动的转移。美国自 20世纪 60年代起,新兴工业的发展,使创新活动中
心向郊区转移;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活动又向市区集聚,并形成一种新的
城市空间——创新街区。下图为“创新街区构成要素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2题。
21.美国不同时期创新中心的转移活动与城镇化进程对应正确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初期阶段 B.20世纪60年代——逆城镇化阶段
C.创新街区阶段——再城镇化阶段 D.创新街区阶段——逆城镇化阶段
5 / 12
22.创新街区的要素对我国旧城改造的借鉴意义有( )
①积极引进高校等,加强创新的培育 ②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空间,便于创新的交流
③加强企业的地域联系,分散布局 ④多提供面对面进行技术交流的机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共享停车是指个人或集体将拥有产权的停车位通过第三方平台向社会有偿错时
共享的模式。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宜昌城市停车”App 上线了“错时共享停车”功能,力图达成多方共赢。下图显示
宜昌市部分地区,根据图文材料,完成 23-25 题。
23.“宜昌城市停车”App 中“错时共享停车”功能主要利用了( )
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B.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24.以下选项适合互相“错时共享停车”的是( )
A.行政服务中心和阳光花园小区 B.水悦城购物中心和金德瑞国际酒店
C.深圳路小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D.行政服务中心和财政局
25.“错时共享停车”达成的“共赢”包括( )
①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减少碳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②错时停车限制居民出行次数,利于拉动内需 ③为车位业主创造经济收益
④盘活存量停车资源,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三水河口老城始建于明代,1901 年我国第一条复线铁路——广(州)三(水)铁路贯
通,河口老城因处在转运枢纽而兴盛。1945 年后,河口老城式微,三水地区中心东迁,
城区向东发展。由于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人口增长,土地承载趋于紧张,2011 年
起,三水新城、北江新区拓展了三水城区范围。近几年来,河口老城的更新改造日渐
提上日程,将发展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下图示意三水城区组团结构。据此完成 26~
27 题。
26.1945 年后,三水中心城区向东发展主要是为了( )
A.改善城区交通 B.疏解老城负担 C.密切对外联系 D.降低土地成本
27.近几年来,河口老城的更新改造主要是为了( )
①拓展城市用地空间 ②推动城市产业升级
③加速城市重心西移 ④传承城市传统文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图 1 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
图 2 为直拱桥,敞肩大拱、桥面平坦。据此完成 28-29 题。
7 / 12
28. 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谷宽度 B. 河流水量 C. 人口密度 D. 交通方式
29. 我国传统陡拱桥分布密集区最可能位于( )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雪屋是因纽特人独特的建筑,主要由雪砖砌成,呈半球形,球面上开一小窗,小窗上
方有一块伸出的板形雪块。雪屋修建既向上垒起,又向下挖掘,屋内不同的位置,具有不
同功能。下图示意雪屋构造。完成 30-31题。
30.雪屋小窗上方板形雪块的主要作
用是( )
①掩挡风雪 ②增加屋内照明
③增强雪屋保温 ④加强空气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推测因纽特人的卧榻位置应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自然环境差异影响稻田村落空间结构和梯田类型。黔东南苗岭山区多分布以垒土成埂
为主的窄而细长的腰带梯田,腰带梯田多为一季水稻后冬泡田,休耕时波光粼粼,成为摄
影爱好者的旅游胜地。如图示意黔东南苗岭山区三种稻田村落空间组合模式。据此完成
32-33题。
32.与其他两种模式相比,“林—村—田—河”模式的主要优势是有利于村落( )
①实现自然施肥 ②获得洁净水源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延长采光时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 / 12
33.腰带梯田常年实施“冬泡田”的主要原因是( )
A.营造景观,吸引摄影爱好者 B.冬季养鱼,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C.扩大水域,调节区域小气候 D.稳定墒情,防止旱季田埂开裂
浙江省嘉兴市生猪养殖以谷物副产品为饲料,从传统农耕时代开始,几乎家家养猪。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嘉兴成为上海市的重要生猪供应地。近些年,来自北方的廉价
生猪大举入沪,嘉兴生猪在上海的份额不断降低。2014年浙江省开始“水环境治理工
程”,嘉兴生猪养殖业面临转型。下图为“2002 年至 2017年嘉兴市生猪出栏量及稻谷产
量变化图”。完成 34-35题。
34.2014年至2017年嘉兴生猪出
栏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猪肉市场价格下降
B.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C.北方生猪入沪,竞争激烈
D.稻谷产量下降,饲料短缺
3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嘉兴生猪
养殖转型的是( )
A.加大宣传拓展市场,发展观光农业 B.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发挥价格优势
C.综合利用养殖废弃物,发展生态农业 D.引进德国优良畜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2017 年,距离东京市中心约 30 公里的习志野市政府与当地公司合作,利用地下闲置的 管
廊建起了地下植物工厂。管廊内温度常年保持在 18—22°C,非常适合蔬菜生长。地下工 厂
的 LED光照和营养液输送都自动化完成。蔬菜生长过程中,LED灯每天熄灭 10个小时, 生
长 24天后被传送带送到地面,包装后在超市销售。据此完成下面 36-37题。
36、 与地面种植相比,习志野市地下管廊生产蔬菜的突出优势是( )
A. 距离市场较近 B. 生产技术水平高 C. 温度调节费用低 D. 环境污染较少
37、 蔬菜生长过程中,LED灯光每天熄灭10个小时,主要是为了( )
A. 改善蔬菜品质 B. 提高蔬菜产量 C. 减少能源消耗 D. 保护照明设备
38 、当地政府建设地下植物工厂的直接目的是( )
A. 研发农业技术 B. 改善城市环境 C. 利用闲置设施 D. 增加就业机会
茶树性喜温喜湿,光照适中。南涧县是云南省重点扶持的 36个优质无公害茶叶基地县之一,
茶园主要分布在无量山 1700米至 2400米的云雾层中,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属典型的高山
生态茶区。近些年来,随着茶树越来越密,樱花也越种越多,无意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吸来无数赏花人。据此回答 39-40题。
39、 形成无量山优质生态茶叶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纬度低海拔高,茶树生长周期长
③土壤呈酸性,排水性好 ④自然环境优越,无污染
9 / 12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40、 茶园里种植大量樱花树是为了( )
A. 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B. 减弱光照,为茶叶庇荫
C. 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 D. 增加树种,提高农民收益
甘肃省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
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此完成下面 41-42 题。
41.该地农作物大多种植在垄沟里主要是因为( )
A.垄沟里土壤更肥沃 B.垄沟里水分更充足
C.垄沟里光照更强 D.垄沟里可以防风
42.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利于雨水富集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抑制田间杂草 ④增大昼夜温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血橙是柑橘的一个品种,喜温热、怕涝。下图为意大利西西里岛,岛上广布的火
山土多孔隙,富含镁、铁、钾等多种元素,是世界优质血橙产区。通过洗净、筛选、
信息录入 追溯编码等技术手段,分类包装,销往欧盟乃至全球。该地区血橙拥有更
丰富的花色昔含量,提取其精华,产品有口服液、胶囊、片剂等。完成 43-44 题。
43.西西里岛成为世界优质血橙产区的区位条件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海洋性强 ②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排水好
③土壤多孔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④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⑤水源充足、地表水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44.我国血橙主产区在四川、江西,一般 12 月上市。学习意大利血橙产业发展经验,
关键的措施是( )
A.改造气候条件,提高品质 B.改良土壤,增施含铁元素
C.研发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D.加强宣传,开拓国际市场
10 / 12
二、综合题(共3题,34分)
4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世纪末,英国某社会活动家提出“田园城市”的城市规划设想。他认为“田园城
市”应该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其实质就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卫星城是
指在大城市管辖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 100 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
有密切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下图为田园城市构想图(1英亩≈4 047 m
2)。
(1)推测“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的主要作用。(2分)
(2)从城市扩张角度比较“田园城市”和卫星城的本质区别。(4分)
(3)有人建议建设宜居卫星城来缓解主城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请表明你的态度
并说明理由。(6分)
4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香港作为高度城镇化的国际化城市,土地空间高效率利用与繁忙紧凑的城市生活是
该城市最显著的特点,同时香港也高度重视古迹和文化保育的工作。
材料二 下图为 2006年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a)和 2006 年香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图
(b)。
(1)据图概括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出其影响因素。(5分)
(2)写出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并简述其布局的合理性。(3分)
(3)依据材料一和图b,简述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空间的意义。(3分)
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橄榄为亚热带树种,是地
中海气候区典型植物,原产于地中海
沿岸国家,多分布于向南的低山山坡、
山麓、河谷平原,西班牙是世界著名
优质橄榄油生产和出口国。我国引种
油橄榄后主要分布于甘肃陇南,四川
广元、凉山等地。油橄榄的果实可以
榨油,还可开发成保健品、化妆品等,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材料二 右图为甘肃陇南油橄榄集中分布示意图。
(1)简析并推断油橄榄的生长习性。(3分)
(2)读图描述油橄榄在甘肃陇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5分)
(3)与西班牙相比,评价四川凉山种植油橄榄的条件。(3分)
12 / 12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3月单元过关考试
高一 地理 参考答案
1-5、CCABD 6-10、ACDAA 11-15、DDBCD 16-20、BCBCC
21-25、CBCAB 26-30、CCDCA 31-35、DADBC 36-40、ACCBB
41-44、BABC
45(12分)答案:(1)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2分)
(2)“田园城市”的本质是通过限制人口规模来调节城市的规模;卫星城的本质
是通过逐渐建立独立的城市单体来实现大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4分)
(3)赞同。理由:卫星城建设用地较充足,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状况;距离主
城区较远,污染物质少,环境质量较好;卫星城整体人口密度较小,居住环境较
舒适;可以减轻主城区交通拥堵程度;可以减轻主城区热岛效应等。(6分)
46.(11 分)(1)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功能区向外呈环状分布或对称分布(2分)
该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历史上原本规划的因素,也有地价高低等经济因素,
还有各种社会因素,政府政策影响,以及出于保护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方面的因
素。(任答 3点得 3分)
(2)工业区。(1分)工业区沿海布局,交通便利,减少物流成本;城市外围,地价较
低;减少对城区的污染。(任答两点得 2分)
(3)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等,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1分)合
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1 分)保护古迹和传
统文化,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1分)
47、(11 分)答案 (1)原产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油橄榄喜温、耐旱;
分布于向南的山坡,油橄榄喜光照;分布于山坡、山麓,油橄榄忌土壤过湿(需
土壤排水良好)。(3 分)
(2)分布特征:集中种植区分布于陇南南部(33.5°N 以南)的河谷地区(2 分)。
原因: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位于河谷地区,冬季风影响小,冬季气温高有利于
油橄榄过冬;河谷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3分)
(3)有利条件: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低;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不利条件:油橄榄种植历史短,经验不足,种植技术水平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