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小专题通关训练----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运动
一、单选题
1.商鞅变法进行行政区划改革,新的行政区划包括郡、县、乡、里、什、伍等组织,其中乡、里、什、伍是基层户籍管理机构,乡长、里正、什长、伍长负责基层的户籍登记管理。这表明商鞅变法( )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瓦解了宗法制度
C.加强了地方统治 D.扩大了统治区域
2.《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 )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3.下图为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所监制的标准量器,方升的一侧刻有“十八年,齐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底面刻有另一组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嫌疑者,皆明一之。”商鞅方升( )
A.诏书文字为时行的隶书 B.反映了工商食官的瓦解
C.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根基 D.见证了历史的关键走向
4.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以下对这段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说惠王中的“人”代表奴隶主 B.商鞅变法法令在秦国深入人心
C.商鞅威信提高已经威胁到了惠王 D.商鞅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
5.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6.战国后期,荀子曾到秦国,并在《强国》篇中写道:“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官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格,古之吏也。”这反映出( )
A.秦国变法改革颇有成效 B.秦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C.吏治清明是统一的保障 D.荀子提倡隆礼重法思想
7.商鞅变法后,一夫一妇的小农户在秦国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户籍严密 D.分异令
8.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不同:从商鞅变法至汉武帝之前,是对变法正面评价最为辉煌、普遍的时期;从汉武帝尊崇儒术至清末民初“经学解体”时期,是商鞅变法饱受批评的时期;从清末民初至今,评价总体持赞扬态度。这表明( )
A.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B.占有史料的多少决定评价正确与否
C.历史评价标准无法统一 D.历史事件因其复杂而无法正确认识
9.“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
10.“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这不能说明( )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强大的重要原因 B.秦国对人才使用积极而灵活
C.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 D.秦国不再使用宗室贵族为官
11.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前后历时39年,在其旁修陵劳役墓地中发现一件瓦片墓志(下图),记录了死者的身份信息。以下推断较合理的是( )
A.由墓志瓦文可推断小篆是此时唯一通行的文字
B.由“东武”可推断该墓志不早于公元前221年
C.由“居赀”可推断秦国极力削弱六国经济实力
D.由“不更”可推断秦国军功爵制取得显著成效
12.《商君书·垦令》说:“百县之治一形,则从;迂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据材料可知,秦设县的目的是( )
A.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保障小农经济迅速发展
C.强化秦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入仕”或“参政”的相关记载。这可用于佐证该时期( )
记载 出处
“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 《韩非子·亡征》
“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赐财于曹、鲁之间……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史记·货殖列传》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战国策·秦策五》
A.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B.商业成为政治统治的支柱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14.商鞅变法规定“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一规定( )
A.具有礼法结合色彩 B.体现阶层分化趋势
C.确立了封建制度 D.维护了官僚的特权
15.孔子的学生子路、冉有等曾成为贵族的家臣;《韩非子·亡征》中有“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史记·商君列传》中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爵”。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A.贵族阶层开始衰落 B.血缘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D.社会转型时期士阶层觉醒
16.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命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此间,太子触犯新法,商鞅于是以劓刑和墨刑分别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商鞅此举意在( )
A.增强民众对新政的认同感 B.促进秦国军事力量的增强
C.保证变法措施的顺畅施行 D.维持政治格局的相对平衡
17.“破格提拔人才”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采取的一项主要措施,这一选拔过程奠定了几个重要的制度:官员任免制度、俸禄制、地方郡县制。这些变法措施的实施( )
A.表明贵族政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B.实现了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C.提高了庶族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 D.推动了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18.春秋时期的“异国仕官”,往往是由于特殊原因,要么是被本国迫害而逃亡,要么是在朝政斗争中失败而出奔;投奔的国家会参照其原有的身份授予相应的官职及禄位。战国时期,“异国仕官”已经被普遍接受,除了失败出逃的贵族外,还有大量的士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这一变化( )
A.导致周王室衰微 B.表明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推动了社会转型 D.说明尚贤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
19.秦孝公为了变法,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体现秦国变法更加注重( )
A.宾客 B.军功 C.群臣 D.人才
20.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居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 )
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
C.反映当时思想走向融合的趋势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把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措施带到秦国,在社会生产中,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领域。根据秦国地广人稀、荒地多的特点,把重点放在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女收为官奴);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徕民”法令规定:三晋(韩、赵、魏)民众来秦国定居,就有地有房,三代免除徭役,不用参加战争,垦荒的特别优待,10年不交纳赋税。让秦国人当兵打仗,新来的人种田解决粮食问题,从而使秦国的兵源和粮食问题都得到解决。
——据《商君书》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从哪些方面入手发展农业生产。
(2)根据材料,简评商鞅上述改革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把“田里不觜”的旧制改为“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新制,具体做法是打开地界,重新丈量土地,按亩征税,进而达到“赋税平”。就当时的财政征赋制度而言,这一举措无疑是一种创新,它对打击隐瞒田产逃避纳税的封君、贵族们的利益,增加国家财政的收入,提高秦国综合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1)材料中“田里不鬻”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其性质是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推行“新制”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推行“新制”的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才国危,左右太亲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第一》
(1)据材料一将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方面作用?你如何看待“民以殷盛的说法?
(3)材料三中的“人”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说明了什么问题?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通过制定完整的法律来约束国民的行为。要求官吏“无宿治”,治理各县事务的方式要保持一致,大臣不许离开秦国去他国。强调民众要依靠耕战求得官爵。在基层实施什伍连坐制度,在军队中“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最终实现“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
申不害相韩时强调“术”治,要求君主依照群臣的官职进行监督,大臣在其位要谋其政。强调“明君如身,臣如手……君操其柄,臣事其常”。君主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做到“独听、独视、独断”,这样臣下无法根据君主喜好投机,自身错误就会显现。申不害相韩十五年,无人犯韩。
——摘编自唐冰开、熊萌《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对比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商鞅与申不害主张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商鞅和申不害变法进行整体评价。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文侯就变法一事问李悝“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李悝回答说“首先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所谓淫民,就是指“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食之”的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李悝又告诉魏文侯说,夺“淫民”之禄后,必须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任官与奖惩政策,才是强国的“为国之道”。李悝在魏文侯的授意下,总结吸收其它各国法制,结合魏国具体情况,编定了一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魏国法律——《法经》。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法典,它不仅为李悝变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成为后世法典之蓝本。李悝在改革中规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耕地,发展农业生产,他还提出平抑粮价的主张,以抑制商人哄抬粮价,防止农民破产与城市平民的流亡。
——摘编自尚志迈《李悝变法的意义及启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悝变法的主要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变法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时期,通过“令民什伍”,在县以下,建立起“县—乡—里—什—伍”的严密系统的地方组织结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通过商鞅变法建立起的地方基层社会组织,体系严密,管理有效,不是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排除A项;加强对社会基层组织的管理与宗法制度的瓦解无关,排除B项;商鞅变法严格对基层的管理,并不能扩大统治范围,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秦被甲百余万”“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反映了秦军英勇作战的情景,这反映了秦国实行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B项正确;连坐法是司法方面的措施,排除A项;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B项。
3.D
【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商鞅方升作为标准量器是商品交换和农业赋税征收的重要参照标准。其上镌刻的铭文显示了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和秦始皇统一两个重大历史节点,见证了中国历史从战国到统一的关键走向,D项正确;由图可知,当时官方统一的书体为小篆,排除A项;对应工商食官的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的兴起,材料内容并不能体现工商食官的瓦解,排除B项;奠定秦朝统一基础的是商鞅变法,而非商鞅方升,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深入人心,变法举措在秦国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商鞅并没有威胁到秦惠王,C项错误,符合题意;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权益,所以奴隶主贵族向秦惠王进谗言,希望打倒商鞅,A项说法正确,排除A项;材料从侧面说明了商鞅变法在秦国深入人心,得到有效执行,B项说法正确,排除B项;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引起他们的不满,D项说法正确,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题干材料“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结合所学可知,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源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土地允许买卖,造成土地关系不牢固,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B项正确;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政府采取不抑兼并都是加剧土地兼并的因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C项;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是土地兼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依据材料可知,战国后期,荀子在秦国看到的百姓朴实,百官肃然,这反映出秦国商鞅变法的成效,A项正确;秦国深受法家影响,不是儒家,排除B项;战国后期,秦国尚未实现一统,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涉及荀子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时期,推行严密的户籍制度,促使在变法后期,一夫一妇的小农户在秦国逐渐增多,C项正确;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促进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军队战斗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项;分异令是指不仅要分家而且还要分割家产,与材料中描述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不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评价标准存在差异,这是时代环境影响历史评价的表现,A项正确;占有史料的多少并不能决定评价正确与否,排除B项;历史评价标准是可以统一的,无法统一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C项;历史事件是能够正确认识的,并非是无法正确认识,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 根据材料“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可知,中国古代之所以推行重农抑商是因为该政策在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经济发展的 潜力,最符合帝王的统治需求, A项正确;“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曾经在中国古代起到积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排除D项。 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根据材料,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不仅仅依靠其宗族,天下的士人均为之所用,不仅仅说明秦国只用贵族宗室,D项正确。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强大的重要原因,该说法说明了秦国统一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秦国能够吞并六国,由于秦国积极而灵活的使用人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该说法也是秦国强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4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不更’是低级爵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墓志瓦文中的“东武”指的是今天的山东武城县,据此可知,这是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之后,因为山东武城县应该属于东方六国故地,所以当地设县应该是秦朝建立之后,据此推断出该墓志应该不早于秦朝建立的公元前221年,B项正确;该墓志瓦文使用的字体小篆是秦朝建立后统一的文字,后来隶书也成为通行的文字,而材料所给时间并不确定是秦朝的哪一阶段,所以不能据此推断小篆是当时唯一通行的文字,排除A项;由“居赀”是指以劳役抵偿罚款的役人,可推断出当时存在劳役代替罚款的规定,并不能据此得出秦国极力削弱六国经济实力,排除C项;“不更”是低级爵位,但并不能从中判断这种爵位是怎么获得的,所以不能据此推断出秦国军功爵制取得显著成效,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材料大意是:各郡县的政令和统治措施必须一致,那么到期离任或升官的官吏就没有办法弄虚作假来粉饰自己,接任的官吏也不能隐藏自己的错误举动。错误行为不能隐藏,那么官吏中就没有不正派的人。由此可见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重视中央集权,A项正确;商鞅变法时期秦设县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措施与小农经济发展不相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商鞅变法时期,那时不叫秦朝,叫秦国,且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时期秦设县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秦设县的举措不能加强思想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群体壮大,特别是一些富商大贾以其雄厚的财力与社会上层广泛交游,不断寻求政治支持,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并千方百计跻身于政治舞台,这得益于当时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商人群体崛起,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平民还未成为官员主要来源,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是政治统治的支柱,“商业成为政治统治的支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表明明确不同阶层享有的不同权力,体现了阶层分化趋势,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法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等内容,排除C项;是以特权刺激民众获得战功,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可以通过学识、钱财、军功等方式当官,体现了阶层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材料说明当时社会阶层流动加速,但这并不代表贵族阶层开始衰落,排除A项;此时是春秋战国时期,血缘政治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内容未体现士阶层觉醒,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5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商鞅对触犯新法的太子进行了惩处,这是为了震慑那些反对新法的旧贵族,让新法能推行的更顺利,C项正确;商鞅这样做针对的是旧贵族,而不是针对民众,因而不是为了增强民众对新政的认同感,排除A项;这种针对旧贵族的做法,也不是为了促进秦国军事力量的增强。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打压旧贵族的势力,目的自然不是为了维持政治格局的相对平衡,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进行,这为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项正确;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诸侯国对地方的全面控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庶族地主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异国仕官’已经被普遍接受,除了失败出逃的贵族外,还有大量的士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变法改革。在变法过程中,各国招揽人才,参与改革,助推了当时社会转型,C项正确;王室衰微是“异国仕官”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郡县制的设置,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排除B项;社会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秦国)。据材料秦孝公为了变法,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表明秦孝公对人才的重视,D项正确;据材料“出奇计强秦者”,可知秦孝公是注重能够强秦的人才,不是宾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军功,排除B项;材料“出奇计强秦者”不是指群臣,排除C项。故选D项。
2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说明法家的中央集权和加强君权符合时代潮流,主张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适应了时代和统治者的需要,A项正确;B项中的成熟在材料缺乏依据,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法家占据主导地位,材料没有体现儒家和法家的融合,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家思想激化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
1.(1)方面: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劳动力;税收优惠。
(2)影响:促进了农业发展;使秦国的兵源和粮食问题都得到解决,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不利于商业发展;重农抑商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战国时期(秦国)。方面:根据材料“根据秦国地广人稀、荒地多的特点,把重点放在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可知,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打击商业,强制分户、吸引移民,增加农业劳动力;根据材料“三晋(韩、赵、魏)民众来秦国定居,就有地有房,三代免除徭役,不用参加战争,垦荒的特别优待,10年不交纳赋税”可知,税收优惠。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战国时期(秦国)。影响:商鞅变法重视农业,促进了农业发展;根据材料“让秦国人当兵打仗,新来的人种田解决粮食问题,从而使秦国的兵源和粮食问题都得到解决”可知,使秦国的兵源和粮食问题都得到解决,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商业打击商业,不利于商业发展;商鞅改革体现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2.(1) 井田制。 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2)有利条件:商鞅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秦国大部分国土为春秋以后扩张而来,旧贵族根基不深:秦民朴实勤勉的风气浓厚;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农耕条件优越。
(3)意义:打击了隐瞒田产、逃避纳税的奴隶主贵族;有利于新生产方式成为主流;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田里不鬻”反映的土地制度是①井田制,性质是②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有利条件:结合秦孝公支持变法可分析出商鞅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秦国大部分国土为春秋以后扩张而来,旧贵族根基不深,秦民朴实勤勉的风气浓厚;结合秦国的自然条件可分析出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农耕条件优越。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意义:根据材料“打击隐瞒田产逃避纳税的封君、贵族们的利益”可分析出打击了隐瞒田产、逃避纳税的奴隶主贵族;根据材料“增加国家财政的收入”可分析出有利于新生产方式成为主流;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根据材料“提高秦国综合国力的作用”可分析出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
3.(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和连坐法,军功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废除井田制度,统一度量衡
(2)肯定了变法促使秦国富强。“民以殷盛”是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但它说明变法确实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3)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说明重大改革总会遇到阻力,要经过反复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先秦(中国)。根据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可得出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和连坐法;根据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可得出军功爵制,奖励耕织;根据材料“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官奴婢)。”可得出重农抑商;根据材料“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根据材料“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可得出普遍推行县制,废除井田制度,统一度量衡。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先秦(中国)。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可知肯定了变法促使秦国富强。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以殷盛”是过分夸大的溢美之词,但它说明变法确实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3)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先秦(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阶级利益,材料中的“人”反对商鞅变法,说明“人”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第二小问,变法总是会损害一部分的人的利益,综合遭到反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商鞅变法中商鞅虽最终被车裂,但秦最终还是推行变法,说明重大改革总会遇到阻力,要经过反复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1)治国谋略:商鞅强调“法”治,申不害强调“术”治。监督方式:商鞅强调治理对象的互相监督,申不害注重君主对官员的监督。行为主体:商鞅变法涉及官员、军队、民众等,申不害变法主要关注君主个人。变法领域:商鞅变法覆盖行政、军事和基层治理,申不害变法侧重君主集权。(任答3点)
(2)背景:战国纷争,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符合社会转型的时代需求。内容:都主张专制集权,符合新兴地主阶级愿望。影响:都推动了国力的强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治国谋略:根据材料“商鞅通过制定完整的法律来约束国民的行为”“申不害相韩时强调‘术’治”可知,商鞅强调“法”治,申不害强调“术”治。监督方式:根据材料“在基层实施什伍连坐制度”“要求君主依照群臣的官职进行监督”可知,商鞅强调治理对象的互相监督,申不害注重君主对官员的监督。行为主体:根据材料“大臣不许离开秦国去他国。强调民众要依靠耕战求得官爵”“君主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知,商鞅变法涉及官员、军队、民众等,申不害变法主要关注君主个人。变法领域:根据材料“强调民众要依靠耕战求得官爵。在基层实施什伍连坐制度”“这样臣下无法根据君主喜好投机,自身错误就会显现”可知,商鞅变法覆盖行政、军事和基层治理,申不害变法侧重君主集权。
(2)本题是评价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背景和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如背景方面主要是战国纷争,法家思想备受推崇,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符合社会转型的时代需求。内容:二者都主张专制集权,这符合新兴地主阶级愿望;影响方面主要是都推动了国力的强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5.(1)打破世官制,依据功劳与能力选拔人才;编纂《法经》,完善封建法律制度;重农抑商,稳定物价。
(2)影响:增强魏国的国力,为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为战国时期的其他其他变法运动提供了经验与范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速封建经济的形成;促进封建法律形成与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李悝又告诉魏文侯说,夺‘淫民’之禄后,必须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任官与奖惩政策,才是强国的‘为国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破世官制,依据功劳与能力选拔人才;根据材料“李悝在魏文侯的授意下,总结吸收其它各国法制,结合魏国具体情况,编定了一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魏国法律——《法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编纂《法经》,完善封建法律制度;根据材料“李悝在改革中规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耕地,发展农业生产,他还提出平抑粮价的主张,以抑制商人哄抬粮价,防止农民破产与城市平民的流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稳定物价。综合以上可知,李悝变法的主要措施。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李悝又告诉魏文侯说,夺‘淫民’之禄后,必须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任官与奖惩政策,才是强国的‘为国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强魏国的国力,为魏国在战国初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李悝在魏文侯的授意下,总结吸收其它各国法制,结合魏国具体情况,编定了一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魏国法律——《法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封建法律形成与发展;根据材料“李悝在改革中规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耕地,发展农业生产,他还提出平抑粮价的主张,以抑制商人哄抬粮价,防止农民破产与城市平民的流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速封建经济的形成;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战国时期的其他其他变法运动提供了经验与范例。综合以上可知,李悝变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