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
卷I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王制》说:“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西周对“卿”的任命与派遣
A. 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B.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C. 有利于对诸侯控制和管理 D. 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2. 有学者认为,汉武帝“更化”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更定律令,史称‘张汤决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公孙弘既“习文法吏事”,又能“缘饰以儒术”,也直接参与了“更定律令"的工作。这表明( )
A. 律令儒家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B.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C. 儒家道德与法律的地位等同 D. 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的教化
3. 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孝文帝此举旨在( )
A. 削弱传统政治势力 B. 促成胡汉民族和解
C. 推行中原文化制度 D. 确立儒家正统观念
4. 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
A. 强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 B. 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
C. 妨碍了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 D. 直接导致了三省六部制瓦解
5. 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
A. 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 B. 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地位
C. 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 D. 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6. 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情;视问题轻重随即处理;或回京交有司处置;或交皇帝裁决;按察司为地方常驻监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明朝这一体制( )
A. 标志巡视监察制度的开创 B. 导致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化
C. 有利于监察的全面和深入 D. 完善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
7. 下表是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来源构成概况,据此可知( )
途径 章京考选 驻外使馆 同文馆与译学馆 留学生 举贡考试 其他 合计
人数 68 15 45 79 22 4 233
比例 29.18% 6.44% 19.31% 33.91% 944% 1.72% 100%
A. 中国外交人才选拔重务实 B. 清末“新政”的效果显著
C. 传统科举选士制度已瓦解 D. 外务部逐渐居六部之首
8. 《直隶同官录》是民国九年(1920年)在直隶省任职的官员名册。全书共记载当时直隶省任职1703人。其中有道升4人,在任县知事119人,存记简任职51人,荐任职82人,留学生9人,文官高等考试及格人员9人,文官普通考试及格14人,分发直隶委任职5人,分直县佐99人,其他科主任及以下1023人等。据此可认定为史实的是,当时( )
A. 直隶官制改革领先全国 B. 官员世袭现象十分严重
C. 文官考试制度已经确立 D. 官员选拔深受西方影响
9. 1941年11月8日,林伯渠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边区成立三年来,“在边区和县级我们都建立了正规的参议会,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创制复决之权及对于政府行政人员选举罢免之权,则属于各级参议会”。这表明边区政府( )
A. 具有工农民主专政特色 B. 践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坚持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 D.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0. 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向社会公布。根据统计,通过选民资格审查的人数占成年人口总数的97.18%。1954年,在开展宪法草案的讨论和宣传过程中,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的地方超过90%,共收到100多万条意见或建议。据此可知,新中国的这些民主实践( )
A. 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B. 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
C.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 增强了人民政治参与意识
11. 表为1950-1953年《人民日报》对《婚姻法》的宣传中,所批判的各类观念的数量统计,这说明《婚姻法》的颁行( )
A. 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 B. 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提升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 D.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
12. 与王政时代相比,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些重大变化。两名选举产生的执政官取代了国王,其通常都是长老,每年从贵族元老院中产生;元老院取代过去的长老会议,成员一般由前执政官、贵族阶级和富有的土地所有者组成;公民大会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太起作用。这一制度设计( )
A. 排除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B. 使公民大会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
C. 确保政府行政决策的公正与无私 D. 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政治的特点
13. 下图是1266年英格兰颁布了《面包和麦酒法令》,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精细全面,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等。上述行为的出现( )
A. 极大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 B. 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 表明手工工场的发展受到遏制 D. 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
14.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当世俗权力被剥去君权神授外衣的合法性后,应当组织分权制的世俗政府。这一信念根植于中世纪世俗与宗教对一种权力都施加的二元性限制。据此分析可知,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 )
A 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B. 导使欧洲陷入混乱状态
C. 不利于政治秩序的平衡 D. 推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15. 美国学者威尔 杜兰特在谈到伊丽莎白女王(1558年—1603年在位)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女王早期的国会高贵大方地顺从她;中期的国会愤怒地服从她;晚期的国会却几乎要起来革命”,这是英国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英国政治的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工业生产方式扩展 B. 新生社会力量的成长
C. 议会主权得到确立 D. 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
16. 治安法官是英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支柱。有学者对其演变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该表主要反映了英国
时期 来源 权责
13世纪初一18世纪中期 地方骑士.缙绅 刑事司法审判、部分民事案件审判、社会治安管理、监狱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牌照颁发权和济贫法执法权
18世纪中期一19世纪中期 地方骑士、缙绅、工商业者
19世纪中期至今 地方士绅、工商业者、专业技术人员、熟练半熟练工人和工会官员 初级刑事司法审判、极少的民.事案件审判
A. 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 B. 民主泛滥减损了司法权威
C. 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议会改革 D. 工业化促进国家治理分工
卷Ⅱ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统治者与社会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权力的施行不但受限于道德,依据血缘关系来参政的传统也对王室权威有实际限制,国君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国际体系”包括了封建等级制度的解体、频繁战争、整体的无政府状态、均势的形成、中央官僚制度的发展等。查尔斯·蒂利认为,战争的压力迫使统治者征用物资,因而不得不与国内资源持有者进行“谈判”,这些“谈判”带来各种权利。如果我们照此理解,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也曾为了鼓动民众参战和为国牺牲而做出三个重大的让步:一是言论自由,二是允许通过上诉来修正司法不公,三是给予在土地授予和福利方面的经济权利。
——摘编自许田波《战争、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
材料二 在奥尔森看来,国家、政府或统治者努力保障个人权利并避免过度掠夺,均源于所谓“共容利益”,目的是保证自身收入的长期最大化。16世纪末的英国,众多贵族和绅士经受不住外贸的利润诱惑而加入各种股份公司。1603年的伦敦,大小事务都受约200名大商人的控制。政治上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产状况,代表商人集团的新贵们在议会中的席位明显增加,新兴阶级不仅影响、甚至控制了政府及议会。因为战争而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王室与商人之间彼此依赖:握有灵活动产的商业家族比起旧土地贵族更能缓解君主的燃眉之急,政府则对商人集团予以特许权的“回报”。新兴集团同国家命运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在国内,他们要求国家保护,并给予他们经济特权;在国外,他们需要国家作为扩张和掠夺的庇护伞。“共容利益”不断扩大,催发了西欧的制度变迁。
——摘编自张宇燕、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与春秋战国时的社会群体能拥有一定权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欧社会形成“共容利益”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历史上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间的博弈对我们的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列三公,不仅肩负辅助丞相总理国政的职责,同时握有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虽称“掌副丞相”,但不受丞相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御史府(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监察县级官吏,廷掾监察乡里官吏。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
——摘编自张永智《西汉廉政建设研究》
材料二 1853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英国文官守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任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
——摘编自杨联华《英国廉政制度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19. 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内涵
西周 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大多受过“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 指文士,即具有一定知识和才学、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特殊阶层,来源广泛,派别众多,为各诸侯国所重视。
两汉(武帝后) 儒学之士,学习儒家“五经”、“六艺”等。
魏晋 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隋唐宋元 泛指读书人,来源广泛。
明清 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以学“四书”“五经”为主。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任选三个历史时期,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中华民国时期曾经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经常出现以政策代替法律,或据一时的政策而提炼为法律条文的情况。
——据韦庆远、柏桦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整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
卷I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礼记·王制》说:“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西周对“卿”的任命与派遣
A. 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B.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C. 有利于对诸侯的控制和管理 D. 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强大的诸侯国的卿大夫由周王任命,相对弱的诸侯国的卿大夫,三位中两位由周王任命,这一任命权的掌控有利于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和管理,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排除A项;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西周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D项。故选C项。
2. 有学者认为,汉武帝“更化”最重要的内容是“更定律令,史称‘张汤决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公孙弘既“习文法吏事”,又能“缘饰以儒术”,也直接参与了“更定律令"的工作。这表明( )
A. 律令儒家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B.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C. 儒家道德与法律的地位等同 D. 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的教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公孙弘既‘习文法吏事’,又能‘缘饰以儒术’”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知识分子将儒家经典引入法律,以经注律,表明律令儒家化的趋势逐渐显现,A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对法律的影响,排除B项;律令儒家化不能说明儒家道德与法律的地位等同,排除C项;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排除D项。故选A项。
3. 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孝文帝此举旨在( )
A 削弱传统政治势力 B. 促成胡汉民族和解
C. 推行中原文化制度 D. 确立儒家正统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胡汉民族和解,排除B项;推行中原文化制度不是主旨,排除C项;西汉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正统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4. 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
A. 强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 B. 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
C. 妨碍了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 D. 直接导致了三省六部制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可知,使职差遣制的盛行,提升了君主对官员任用的主观性,使得低品级官员更容易管理重要事务,拓展了庶族地主的上升通道,因此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也强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A项正确;材料和科举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和效率无关,排除C项;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5. 宋神宗时期,改革科举制度,规定:太学中“学行卓然尤异”的优秀上舍生,只要“主判及直讲保明,中书考察”,即可免试直接除官;次等内舍生则免省试,径赴殿试;下等外舍生则免发解试,径赴省试。此项改革措施
A. 否定了官员子弟科考特权 B. 凸显了学校在科举中的地位
C. 完善了科举考试选拔程序 D. 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太学生按照“学行”不同可以省去科举考试的某些环节,获得直接授官或参加殿试和省试的特权,可见学校在科举取士中的作用受到重视,B项正确;太学生中也有官员子弟,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只是调整了科举考试的程式,不能说完善了选拔程序,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针对太学生,离推动社会文化水平提升尚有距离,排除D项。故选B项。
6. 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巡按御史由中央派遣,巡查地方行政、财务、教育、农田、水利、治安乃至风土民情;视问题轻重随即处理;或回京交有司处置;或交皇帝裁决;按察司为地方常驻监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明朝这一体制( )
A. 标志巡视监察制度的开创 B. 导致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化
C. 有利于监察的全面和深入 D. 完善了地方权力制约机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巡按御史和按察司职责范围不同,各司其职,有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发挥监察机构的职能,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明朝监察体制的完善,不能认为是巡视监察制度的开创,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监察区向行政区转化,排除B项;监察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7. 下表是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来源构成概况,据此可知( )
途径 章京考选 驻外使馆 同文馆与译学馆 留学生 举贡考试 其他 合计
人数 68 15 45 79 22 4 233
比例 29.18% 6.44% 19.31% 33.91% 9.44% 1.72% 100%
A. 中国外交人才选拔重务实 B. 清末“新政”的效果显著
C. 传统科举选士制度已瓦解 D. 外务部逐渐居六部之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来源构成”,可以看出在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来源构成中,出国留学的人才明显增多,反映了当时的外交人才选拔更务实,注重与国际接轨,A项正确;材料并未指明具体原因,排除B项;表格中有章京考选以及举贡考试,说明科举制度依然存在,排除C项;从表格中不能得出外务部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8. 《直隶同官录》是民国九年(1920年)在直隶省任职的官员名册。全书共记载当时直隶省任职1703人。其中有道升4人,在任县知事119人,存记简任职51人,荐任职82人,留学生9人,文官高等考试及格人员9人,文官普通考试及格14人,分发直隶委任职5人,分直县佐99人,其他科主任及以下1023人等。据此可认定为史实的是,当时( )
A. 直隶官制改革领先全国 B. 官员世袭现象十分严重
C. 文官考试制度已经确立 D. 官员选拔深受西方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文官高等考试及格人员9人,文官普通考试及格14人”可知,民国时期,一部分官员是通过文官普通考试选拔出来的,因此当时文官考试制度已经确立,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直隶省份的选官制度与全国其他省份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员世袭,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国的官员选拔深受西方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9. 1941年11月8日,林伯渠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边区成立三年来,“在边区和县级我们都建立了正规的参议会,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创制复决之权及对于政府行政人员选举罢免之权,则属于各级参议会”。这表明边区政府( )
A. 具有工农民主专政的特色 B. 践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坚持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 D.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4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在边区和县级我们都建立了正规的参议会,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创制复决之权及对于政府行政人员选举罢免之权,则属于各级参议会”可知,边区行政工作集中于政府,各级参议会行使立法权,参议会的参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这说明边区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B项正确;边区政权并未实行工农民主专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边区政府的政权组织结构,没有强调统一战线问题,排除C项;边区和县级设参议会不属于基层民主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
10. 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向社会公布。根据统计,通过选民资格审查的人数占成年人口总数的97.18%。1954年,在开展宪法草案的讨论和宣传过程中,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的地方超过90%,共收到100多万条意见或建议。据此可知,新中国的这些民主实践( )
A. 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B. 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
C.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 增强了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5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宪法草案的讨论和宣传过程中参与者众多,说明这些民主实践增强了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D项正确;民主实践“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说法有些绝对化,排除A项;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不是民主法治建设,排除B项;这些民主实践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1. 表为1950-1953年《人民日报》对《婚姻法》的宣传中,所批判的各类观念的数量统计,这说明《婚姻法》的颁行( )
A. 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 B. 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提升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 D.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0年至195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50-1953年《人民日报》对《婚姻法》的宣传中,所批判的各类观念中占比最高的是封建观念。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引起了乡村民众的抵制,说明当时很多人头脑中仍然保留着较多的封建残余。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反封建的延续,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被颠覆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男女平等观念的推行仍然受到一定的阻碍,无法得出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提升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与王政时代相比,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些重大变化。两名选举产生的执政官取代了国王,其通常都是长老,每年从贵族元老院中产生;元老院取代过去的长老会议,成员一般由前执政官、贵族阶级和富有的土地所有者组成;公民大会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太起作用。这一制度设计( )
A. 排除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B. 使公民大会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
C. 确保政府行政决策的公正与无私 D. 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政治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依据材料“两名选举产生的执政官取代了国王,其通常都是长老,每年从贵族元老院中产生,元老院取代过去的长老会议,成员一般由前执政官、贵族阶级和富有的土地所有者组成”可以看出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执政官主要是由贵族担任,元老院成员主要是由前执政官、贵族阶级和富有的土地所有者组成。这说明罗马共和国早期是由少数的贵族执政,具有浓厚的贵族宴头政治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而目A项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公民大会已不太起作用,并不能说明其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而且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决策是否公正与无私,而目贵族寡头政治也不能确保政府行政决策的公正与无私,排除C项。故选D项。
13. 下图是1266年英格兰颁布了《面包和麦酒法令》,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精细全面,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等。上述行为的出现( )
A. 极大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 B. 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 表明手工工场的发展受到遏制 D. 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英国政府制定法令,全面、详细地规范面包制作和销售的行为,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项正确;《面包和麦酒法令》规范而非破坏了英格兰的市场秩序,排除A项;仅有规范面包制作、销售的一项法令,不能说明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受到了遏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手工业行会主导立法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4.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当世俗权力被剥去君权神授外衣的合法性后,应当组织分权制的世俗政府。这一信念根植于中世纪世俗与宗教对一种权力都施加的二元性限制。据此分析可知,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 )
A. 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B. 导使欧洲陷入混乱状态
C. 不利于政治秩序的平衡 D. 推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洛克主张应当组织分权制的世俗政府是来源于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的限制,这说明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欧洲陷入混乱状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秩序的平衡”无关,排除C项;洛克是英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 美国学者威尔 杜兰特在谈到伊丽莎白女王(1558年—1603年在位)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女王早期的国会高贵大方地顺从她;中期的国会愤怒地服从她;晚期的国会却几乎要起来革命”,这是英国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英国政治的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工业生产方式扩展 B. 新生社会力量的成长
C. 议会主权得到确立 D. 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1558-1603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期间,女王与议会的矛盾逐渐激化。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等新生社会力量不断成长,英国议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议会要求限制王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B项正确;16世纪英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方式尚未扩展,排除A项;议会主权得到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都在英国光荣革命之后,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点睛】
16. 治安法官是英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支柱。有学者对其演变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该表主要反映了英国
时期 来源 权责
13世纪初一18世纪中期 地方骑士.缙绅 刑事司法审判、部分民事案件审判、社会治安管理、监狱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牌照颁发权和济贫法执法权
18世纪中期一19世纪中期 地方骑士、缙绅、工商业者
19世纪中期至今 地方士绅、工商业者、专业技术人员、熟练半熟练工人和工会官员 初级刑事司法审判、极少的民.事案件审判
A. 贵族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 B. 民主泛滥减损了司法权威
C. 政治民主化推动了议会改革 D. 工业化促进国家治理分工
【答案】D
【解析】
【详解】作为国家机器一部分的治安法官来源不断扩大,原本行使司法、行政(社会治安管理、监狱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诸多权力的治安法官,其权责逐渐精简化,反映出国家治理分工。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英国,这一矛盾表现为工商业者与土地贵族(即材料中的骑士、缙钟)间的矛盾。工业资产阶级需要套适合自己的、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D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以偏概全,排除;B、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项。
卷Ⅱ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统治者与社会保持相对平衡状态,权力的施行不但受限于道德,依据血缘关系来参政的传统也对王室权威有实际限制,国君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国际体系”包括了封建等级制度的解体、频繁战争、整体的无政府状态、均势的形成、中央官僚制度的发展等。查尔斯·蒂利认为,战争的压力迫使统治者征用物资,因而不得不与国内资源持有者进行“谈判”,这些“谈判”带来各种权利。如果我们照此理解,那么春秋战国时期野心勃勃的统治者也曾为了鼓动民众参战和为国牺牲而做出三个重大的让步:一是言论自由,二是允许通过上诉来修正司法不公,三是给予在土地授予和福利方面的经济权利。
——摘编自许田波《战争、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
材料二 在奥尔森看来,国家、政府或统治者努力保障个人权利并避免过度掠夺,均源于所谓“共容利益”,目的是保证自身收入的长期最大化。16世纪末的英国,众多贵族和绅士经受不住外贸的利润诱惑而加入各种股份公司。1603年的伦敦,大小事务都受约200名大商人的控制。政治上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产状况,代表商人集团的新贵们在议会中的席位明显增加,新兴阶级不仅影响、甚至控制了政府及议会。因为战争而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王室与商人之间彼此依赖:握有灵活动产的商业家族比起旧土地贵族更能缓解君主的燃眉之急,政府则对商人集团予以特许权的“回报”。新兴集团同国家命运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在国内,他们要求国家保护,并给予他们经济特权;在国外,他们需要国家作为扩张和掠夺的庇护伞。“共容利益”不断扩大,催发了西欧的制度变迁。
——摘编自张宇燕、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与春秋战国时的社会群体能拥有一定权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欧社会形成“共容利益”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中外历史上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间的博弈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1)西周时期:礼制对君权的道德约束;宗法分封的贵族政治对君权的制约。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百家争鸣”造成的思想文化活跃;法家推行的改革规范了社会关系;土地私有培育了新兴地主阶级。
(2)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对外扩张掠夺的需求。
影响:推动了政府与商人群体的合作;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有利于宗教改革和殖民掠夺;推动了西欧各国近代化进程。
(3)启示:保护民众权利是政府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应重视维护民权;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间的默契和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与春秋战国时的中国。西周时期:根据材料“权力的施行受限于道德”可分析出礼制对君权的道德约束;根据材料“依据血缘关系来参政的传统也对王室权威有实际限制”可分析出宗法分封的贵族政治对君权的制约。
春秋战国:根据材料“封建等级制度的解体、频繁战争、整体的无政府状态、均势的形成、中央官僚制度的发展等”可分析出诸侯割据、战争频繁;根据材料“言论自由”可分析出“百家争鸣”造成的思想文化活跃;根据材料“通过上诉来修正司法不公”可分析出法家推行的改革规范了社会关系;根据材料“在土地授予和福利方面的经济权利”可分析出土地私有培育了新兴地主阶级。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欧。原因:根据材料,从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兴起、对外扩张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对外扩张掠夺的需求。
影响:根据材料“新兴集团同国家命运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可分析出推动了政府与商人群体的合作;根据材料“他们要求国家保护,并给予他们经济特权”可分析出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宗教改革和殖民掠夺;根据材料“‘共容利益’不断扩大,催发了西欧的制度变迁”可分析出推动了西欧各国近代化进程。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启示:结合所学,可从民众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的平衡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保护民众权利是政府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应重视维护民权;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间的默契和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列三公,不仅肩负辅助丞相总理国政的职责,同时握有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虽称“掌副丞相”,但不受丞相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御史府(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监察县级官吏,廷掾监察乡里官吏。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
——摘编自张永智《西汉廉政建设研究》
材料二 1853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英国文官守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任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
——摘编自杨联华《英国廉政制度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答案】(1)内容:继承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中央与地方形成多元监察网络;制定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重视谏诤之士,形成谏议文化。
(2)特点:严格考试,精选人才;格遵守则,不容谋私;监察考核,促使守法;法律遏制,文官自律
背景: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内容”,根据材料一信息“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得出:继承发展中央监察制度;由材料信息“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得出:中央与地方形成多元监察网络;由材料信息“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得出:制定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由材料信息“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得出:重视谏诤之士,形成谏议文化。
【小问2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二信息“1853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严格考试,精选人才;由材料信息“英国文官守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得出:格遵守则,不容谋私;由材料信息“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任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得出:监察考核,促使守法;由材料信息“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得出:法律遏制,文官自律。“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等角度分析。
19. 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内涵
西周 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大多受过“六艺”教育。
春秋战国 指文士,即具有一定知识和才学、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特殊阶层,来源广泛,派别众多,为各诸侯国所重视。
两汉(武帝后) 儒学之士,学习儒家“五经”、“六艺”等。
魏晋 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
隋唐宋元 泛指读书人,来源广泛。
明清 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以学“四书”“五经”为主。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任选三个历史时期,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中国古代“士”的内涵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阐释: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同时,私学的兴起和学术下移,推动文士阶层崛起。他们奔走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为各诸侯国所重视,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社会转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重用儒生为官,士成为精通儒家经典的儒学之士的代称。魏晋时期,随着门阀政治和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士”主要指士族阶层,他们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建立起庄园经济,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要职,成为特权阶层。明清时期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和分级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几个等级,“士”主要指科举达到秀才以上的读书人。受八股取士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士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强化了专制统治。由此可见,“士”的内涵的演变折射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统治者思想政策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可进行概括将中国古代“士”的内涵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作为论题。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的秩序,士阶层作为统治阶层的最底层,西周时期,贵族垄断文化教育,所以士阶层大多也受过“六艺”教育;根据材料“春秋战国”,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经济发展,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战乱割据时代人才需求量大,推动了学术的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士阶层受到重用,他们纷纷提出自己思想主张,希望被各诸侯国所接受,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的转型;根据材料“武帝后,儒学之士,学习儒家“五经”、“六艺”等。”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占据官方地位,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者参与国家大政;根据材料“魏晋,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结合所学,魏晋时期,随着门阀政治和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士”主要指士族阶层,他们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建立起庄园经济,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要职,成为特权阶层;根据材料“隋唐宋元,泛指读书人,来源广泛。”结合所学,隋唐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庶族的崛起和士族的衰落以及科举制的建立,士族的垄断特权被打破,“士”作为特权阶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般读书人的代称;根据材料“明清,指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以学“四书”“五经”为主。”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和分级考试,“士”主要指科举达到秀才以上的读书人,受八股取士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士大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强化了专制统治。以上,任选三个历史时期予以阐释即可,最后进行总结,由此可见,“士”的内涵的演变折射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统治者思想政策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中华民国时期曾经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经常出现以政策代替法律,或据一时的政策而提炼为法律条文的情况。
——据韦庆远、柏桦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整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2)不同: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原因: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
(3)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权益;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得出体系完备;据“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得出礼法结合;据“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得出影响深远。
(2)不同之处:据“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祭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得出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原因:从经济、思想、政治等角度入手,据“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并结合所学,可从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等角度分析总结。
(3)据“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得出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权益、调节社会矛盾;据材“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得出维护统治。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