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历年高考高频考点习题汇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历年高考高频考点习题汇总(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2 15:3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语文历年高考高频考点习题汇总(精华)
一、单选题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庸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很耐人咀嚼的话题:“中国近代新文学的小说,①是和中国的文学传统相当脱节的,无论是巴金、茅盾或是鲁迅写的,其实都是用中文写的外国小说……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有人常问我,②武侠小说会那么受欢迎?③其中原因很多,④,我想最主要的原因,⑤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⑥中国人当然喜欢看中国形式的小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之所以 确实 不过 还是 而
B 其实 为什么 确实 而且 就是 即
C 其实 为什么 当然 不过 还是 而
D 因为 之所以 当然 而且 就是 即
A.A B.B C.C D.D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已经在太学里学习的生员。
B.予告,古代官吏休假制度。官吏休假称“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经考课居最高,允许带职休假。一般不得归家,居官不视事。
C.释褐,褐为粗布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到官府任职。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
D.乐府,秦代以来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扩大乐府规模,从民间搜集大量民歌,后人称“汉乐府”。乐府也成为诗体名称之一。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武兼修的“曹操”、果敢进谏的“魏征”、铁骨铮(zhēng)铮的“于成龙”……经过他的创作与演译,这些历史人物矗立在舞台上,成为新时代花脸艺术的代表之作。
B.尽管赛事质量“良莠(yóu)不齐”,但在每年千余场赛事的市场助推下,仍有多地马拉松比赛脱颖而出,顶级赛事往往一签难求。
C.大气象的作品总给人感觉豪放率意,痛快淋漓;小气象的作品总给人感觉矫(jiǎo)揉造作,拖泥带水。
D.如何将油画这种泊来品理解、消化并变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他认为,应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秉(bǐn)持民族情怀和画家的情感个性。
二、多选题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信条束缚了刘备的手脚,因为义,他迟迟没有夺取刘表及其子刘琦的荆州牧,对待刘璋的益州也久久不用兵。
B.《呐喊》里《头发的故事》由女子学校里女生剪去长辫子而留短发一事引发议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封建思想并没有从人们心底消除的现实,启发读者:男女真正平等的道路在中国还要走很久。
C.《茶馆》情节环环相扣,衔接巧妙,例如第二幕一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工钱不涨,引出了王利发夫妻之间的口角,而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了城门要关了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
D.《边城》中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对边城的乡土性的诗意揭示,也是优美的诗意烘托。
E.《子夜》里的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的一切布置。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东吴的甘宁出身于劫江贼,而后痛改前非,先后投奔刘表、黄祖、孙权,这些经历反映了他良禽择木而栖的择主观。
B.《家》中钱梅芬和大表哥觉新青梅竹马性情相投,但依母命远嫁他乡,守寡后被迫回到娘家过着“尼姑式”的生活,最后凄凉死去。
C.《呐喊·白光》中陈士成在参加第十六回县考落榜之后掘坑寻宝,最后不幸溺水亡身,作者借此抨击了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虚幻与浅薄。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曾经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却在出国后和欧也妮在往来书信中立下海誓山盟。
E.《茶馆》中不同的人物各说各话,却都反映时代面貌:包办监狱伙食的名厨说这年月监狱的人多;说书先生抱怨这年头就是邪年头。
6.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E.《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
三、填空题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①   。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②   ,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③   ,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人数据创新应用机会。
8.在下面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   。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人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   。艺术的活动是 无所为而为 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 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   ,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9.根据下面句在的语境,补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俗语。
①他积极参加学校通讯社活动,俗语说得好:“   ”,他种下了勤奋的种子,才成长了现在小有名气的“小书记”
②小陈见是丁勇来访,迎上前去,笑问,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丁勇开门见山:“我是‘   ’呀,我有件烦难事,特地来请你帮我支招。”
③某些执法者往往抱着“   ”的思想,对家暴问题采取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认为公权力不宜介入。
四、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歪脖柳,是我从微山湖大堤走向微山湖的一个渔村时的惊奇发现,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柳枝变绿了,天空蔚蓝蔚蓝的,微山湖泛起了涟漪。
此时,正值早春,两来前还飘过一阵小雪,微山湖还结着薄冰, ① ,但吹了一天一夜的西南风,突然像吹跑了两三个月的时光,一下子进入了懒洋洋的、只想睡觉不想干活的春困季节。天气骤热,人们不敢脱掉棉衣,再来场大冻,就会得感冒。
可是, ② 。我发现了一棵从路边伸向微山湖的歪脖子老柳树,柳树上,有隐约的生机萌发,如一团幻觉的轻烟。近前抚弄,手里竟是转青的枝条,枝条上钻出绿豆大小的嫩芽,这春的苏醒,逗引出我少年时的痴想……此刻,虽然还是寒天冰地,但在柳树枝头露出的淡淡如烟的青色,让人喜悦。我想等到桃杏刚刚红了枝条,杨柳那悠荡的长丝上就很轻快地吐出了一点点的鹅黄,继而,一片片、一团团化作满空飞絮, ③ ,扑打着湖水,且不说编柳帽、吹柳笛的无限乐趣,单就这“三月雪”,就足以陶醉,牵动人满怀思绪……
1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1.将画波浪线的散句改写成整句,要运用排比修辞的手法。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地球由几大板块构成。一般说来,①   ;而在外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而下,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②   ,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③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和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五、名著导读
1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六、综合题
14.简答题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出自哪首诗?该诗作于哪场战役之前?这场战事的作战双方分别是谁?这场战事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2)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对夏瑜这个人物的描写方法有什么特点?刻画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
15.按要求选择。
(1)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有下列四种打招呼的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好,你还记得我吗?”
B.“你好,我是XXX,你还记得我吗?”
C.“你好,我是XXX,真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D.“你好,我是XXX,真高兴,你不会不记得我了吧?”
(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请选择恰当的一项(  )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丙送乔迁新居者分店开幕者
16.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王国维《人间词话》)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中的“山谷”是指北宋的文学家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   。
(3)请结合王国维对欧阳修《少年游》的评价谈一谈你对“隔”与“不隔”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其中原因很多”,而前面是疑问句,那应是询问原因的,再根据搭配,不能填“之所以”,应填“为什么”,故排除A、D项;“其中原因很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这里存在语义转折关系,故填“不过”较好,故排除B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1、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却、不过、然 而、只是。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 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错,应为“也指进士及第授官”。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平时的的积累。文化常识是基础题,需要广泛的积累背诵才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通假字
3.【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演译(演绎);
B项,良莠不齐(yǒu);
D项,舶来品,秉(bǐng)持。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积累水平。该题设置的都是高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音字形,因而启示学生功夫在于平时,源于平时的积累,应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的归纳积累,形成知识库,长期坚持积累自然丰厚,水平自然提高。现代汉语多是形声字,要把音形意理解后巧妙地结合起来记忆,方能记得长久,更能活学活用。多音字也要记住它们的音与意与词性之间的关联,就不容易出现错误。
4.【答案】B,E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中外名著的能力。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头发的故事》并非从女生说起,后来也没有明确说“女子学校”,文章也没有以男女平等为主题;E项,认识不统一,蔡真决定先罢工再冲厂,玛金认为还需要再考虑。
故答案为:BE
【点评】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学生在积累文学常识时可以分类进行这样更有助于背诵。
5.【答案】C,D
【解析】【分析】C项,“作者借此抨击了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虚幻与浅薄”分析错误,抨击的是“守旧的知识分子固守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陋习与浅见”;D项,“却在出国后和欧也妮在往来书信中立下海誓山盟”分析错误,应该是出国前的晚上和欧也妮立下海誓山盟。故选CD。
故答案为:C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阅读能力,注意熟读名著的名段。阅读名著要把其中的一些名人名段烂熟于心,这样做题就非常轻松。
6.【答案】B,E
【解析】【分析】B项,“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错误;E项,“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错误。
故答案为:BE
【点评】 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7.【答案】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重要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政府部门”“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三空根据前后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再依据后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填“明确大数据的含义或概念的重要”。
【点评】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
8.【答案】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都要从现世升华到艺术世界里去;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解析】【分析】第一处空格是总领下文,紧扣话题,依据前后文判断,话题是“利害”。第二空格是衔接现实到艺术的转变。第三处空格是对上文的总结,后文的“才”提示前文是条件,且要紧扣话题“利害”。
故参考答案为:①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②都要从现世升华到艺术世界里去。③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点评】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补写时,着重扣紧文意、结构、逻辑等方面要求,而这些要求都是语境限定的。
9.【答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事不登三宝殿;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根据具体的语境填写俗语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语境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找到准确的俗语,(1)注意抓住“种下种子”,“才有”,(2)句注意句中的“有件烦难事”,(3)句注意句中的“家暴问题”“公权力不宜介入”等选用俗语。
故答案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事不登三宝殿;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10.本应是春寒料峭;春天毕竟来了;铺满了微山湖
11.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柳枝,吹蓝了天空,吹得微山湖水泛起了笑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浏览整个语段,把握中心话题,然后重点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把握句意和句式,根据这些进行拟写。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散句改写成整句首先要找一个标准句,然后把其他句子以此为参考,调整成同样的句子结构。
10.①前文是“正值早春,两天前还飘过一阵小雪,微山湖还结着薄冰”,后文“但”是转折,说天气骤热,据此可知,此处应是说早春天气还寒冷,可填“本应是春寒料峭”。②根据后文的描写,如“转青的枝条”“春的苏醒”等可知,此处是对上段“人们不敢脱掉棉衣,再来场大冻,就会得感冒”的转折,可填“春天毕竟来了”。③前面是“化作满空飞絮”,后面是“扑打着湖水”,可见中间这一处应是说柳絮落到湖面上,可填“铺满了微山湖”。
11.可以把“吹化了残雪”作为基础句式,把“柳枝变绿了”改为“吹绿了柳枝”,把“天空蔚蓝蔚蓝的”改为“吹蓝了天空”,把“微山湖泛起了涟漪”改为“吹得微山湖水泛起了涟漪”。
12.【答案】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大陆板块因密度小、位置高受挤上拱;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后文“而在外部……地壳不稳定”可知应该填写“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第②空根据前文的“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而下”和“分号”可知应该填写“大陆板块因密度小、位置高受挤上拱”;第③空根据后文“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和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可知应该填写“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故答案为: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大陆板块因密度小、位置高受挤上拱;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13.【答案】第一问: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第二问: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
【解析】【分析】①是王熙凤的"奉承语"。王熙凤乐贾母之所乐,又悲贾母之所悲,思想感情和老祖宗的完全融会贯通。特别是"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这一句最妙,妙就妙在“忘记了老祖宗。“明明是笑和哭都是给老祖宗看的,句字字都是说给老祖宗听的,却偏偏说忘记了老祖宗。为什么竟把老祖宗忘记了呢 那原因自然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一个“忘”字就把全部虚伪做作变成了一片真情实意。此句“我一见了妹妹, 一心都在他身上了"既讨好了黛玉,又逢迎了贾母,可谓一语双关 ,体现了王熙凤的聪明伶俐,机变逢迎;“又是喜欢,又是伤心"该打,该打都是短句,符合王熙凤贾府管家的身份,也符合她风风火火的性格。
②是林黛玉的"吃醋语"。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是在元妃春节赏给贾府各人礼物,宝玉同宝钗的一样,宝玉怕黛玉多心,将自己的东西拿去让她挑拣,而黛玉什么也不要,还说了句"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急的宝玉赌咒发誓,这是林黛玉说了此句。“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 职见了姐姐' ,就把妹妹忘了",语气中颇含酸意,这不仅仅反应林黛玉的多疑小性,更是她内心不安的真实反应。因为宝钗各方面不比她差,又有‘金玉良缘”的说法,黛玉怕宝玉心中的天平倾向宝钗,因而时时拿话试探他。
③是宝玉的“痴情霸道语”。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了"看这一段 ,又哭又笑。分明就是个小孩子撒娇耍赖,可是有哪个小孩子能情深至此。对林黛玉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自己有宝玉,听闻黛玉没有,便狠命把自己的玉摔在地上直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潜台词就是黛玉在他看来才真正是完美无瑕的宝玉;林妹妹生气一千次,他就有一万个哄好她的理由, 看见好东西 , 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想给林妹妹送去 ,有意无意都希望别人夸的是林妹妹,一下子把林妹妹哄得一愣一愣的;紫鹃假装骗他说:林妹妹要回苏州了, 急得深陷情中的宝玉又痴又傻,只听门外一个小厮报个"林”字,就满床闹起来,“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 "这一句"林妹妹" ,是多么深情啊。
故答案为:第一问: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第二问: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
【点评】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悉名著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在此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选择思考方向。答题时要先概括观点,再结合具体例子来论证。本题考查人物语言所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属于鉴赏人物方面的考查。答题时要弄清出谁,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4.【答案】(1)《短歌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和曹操;诸葛亮借东风,用火烧之计,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大军;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小说《药》中对夏瑜这个人物的描写都是侧面的,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叙述介绍来刻画人物。鲁迅通过夏瑜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知识以及《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掌握能力。此诗是曹操写的《短歌行》,所以战役与曹操有关,即赤壁之战,然后根据自己对“赤壁之战”的了解依此进行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药》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刻画人物的意义的分析能力。夏瑜并未出场,所以是侧面描写;分析刻画的意义,要从他的身份、结局以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去思考;
故参考答案为:(1)《短歌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和曹操;诸葛亮借东风,用火烧之计,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大军;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小说《药》中对夏瑜这个人物的描写都是侧面的,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叙述介绍来刻画人物。鲁迅通过夏瑜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侧面描写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侧面描写,是指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常常能起到正面描写达不到的效果。比如:“那个人好坏,这个人和他一样”。利用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或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
15.【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本题题干当中已经设置情境“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跟此类人打招呼,要注意措辞以及语气的强弱。D项,“你不会不记得我了吧?”语气生硬,带有讥讽意味。用语不恰当。故选D。
(2)对联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的意思是“从天上或是上帝开天劈地形成了宇宙,创造天地,长久发展成福庆吉祥的样子”,是用来恭喜人乔迁新居的;对联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的意思是“与国家或人相交讲究道义,接待对方以隆重而恰当的礼仪,这样,附近的国家或人都会相交友好,而远方的国家或人也会来依附”,客源广进,应送给开分店的朋友;对联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的意思是“室内有芝兰香草自然春常在,人则像松柏一样长寿常青”,应该送给做大寿的人。故选A。
故答案为:⑴D;⑵A;
【点评】(1)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方面考虑:①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②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③语言有没有歧义;④ 转述是否得当。
(2)此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这类题型,主要体现在敬辞、谦辞的运用是否准确,说话的场合和对象不同,所运用的语体色彩和言辞也不同,要根据这些情况灵活判断,准确修改。
16.【答案】(1)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2)黄庭坚;苏黄
(3)作者认为《少年游》上片便是不隔,因为“话语都在目前”,下片使用典故,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表达情感的真与不真;上片写眼前美妙的春景,这是“不隔”,下片所写之景意蕴差别很大,构不成完整的画面,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写景的美与不美、和谐与杂乱。
【解析】【分析】(1)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以大体理解语境作前提,然后结合断然的方法进行试断,逐步缩小范围。断句要善于抓住标志性词语断句,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抓住句中的名词来断,比如该题第二处有句末语气词“矣”,故断开,第三处“处”是名词,即“地方”,在句中是宾语,应断开,“则”不能放在句末,应在“则”前断开。逐步推敲,前后调整就能把该断处断出来。(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山谷”是指黄庭坚,他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故答案为(1)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2)黄庭坚 苏黄
(3)作者认为《少年游》上片便是不隔,因为“话语都在目前”,下片使用典故,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表达情感的真与不真;上片写眼前美妙的春景,这是“不隔”,下片所写之景意蕴差别很大,构不成完整的画面,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写景的美与不美、和谐与杂乱。
【点评】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附参考译文】
问“隔”与“不隔”的区别,回答说: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是不隔,颜延年的诗就略微有些隔了。苏轼的诗不隔,黄庭坚的诗就略微有些隔了。“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好处只是在于不隔。词也是这样。就拿一个人的一首词来讨论,如欧阳修《少年游》吟咏春草上半阕说“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每句话都写眼前的事,便是不隔;到了说“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就隔了。姜夔《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到了“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就隔了。然而南宋词中即使不隔的地方,比起前人来,仍然有浅与深、厚与薄的区别。
高考语文历年高考高频考点习题汇总(精华)
一、单选题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庸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很耐人咀嚼的话题:“中国近代新文学的小说,①是和中国的文学传统相当脱节的,无论是巴金、茅盾或是鲁迅写的,其实都是用中文写的外国小说……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有人常问我,②武侠小说会那么受欢迎?③其中原因很多,④,我想最主要的原因,⑤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⑥中国人当然喜欢看中国形式的小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之所以 确实 不过 还是 而
B 其实 为什么 确实 而且 就是 即
C 其实 为什么 当然 不过 还是 而
D 因为 之所以 当然 而且 就是 即
A.A B.B C.C D.D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已经在太学里学习的生员。
B.予告,古代官吏休假制度。官吏休假称“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经考课居最高,允许带职休假。一般不得归家,居官不视事。
C.释褐,褐为粗布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到官府任职。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
D.乐府,秦代以来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扩大乐府规模,从民间搜集大量民歌,后人称“汉乐府”。乐府也成为诗体名称之一。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武兼修的“曹操”、果敢进谏的“魏征”、铁骨铮(zhēng)铮的“于成龙”……经过他的创作与演译,这些历史人物矗立在舞台上,成为新时代花脸艺术的代表之作。
B.尽管赛事质量“良莠(yóu)不齐”,但在每年千余场赛事的市场助推下,仍有多地马拉松比赛脱颖而出,顶级赛事往往一签难求。
C.大气象的作品总给人感觉豪放率意,痛快淋漓;小气象的作品总给人感觉矫(jiǎo)揉造作,拖泥带水。
D.如何将油画这种泊来品理解、消化并变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他认为,应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秉(bǐn)持民族情怀和画家的情感个性。
二、多选题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信条束缚了刘备的手脚,因为义,他迟迟没有夺取刘表及其子刘琦的荆州牧,对待刘璋的益州也久久不用兵。
B.《呐喊》里《头发的故事》由女子学校里女生剪去长辫子而留短发一事引发议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封建思想并没有从人们心底消除的现实,启发读者:男女真正平等的道路在中国还要走很久。
C.《茶馆》情节环环相扣,衔接巧妙,例如第二幕一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工钱不涨,引出了王利发夫妻之间的口角,而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了城门要关了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
D.《边城》中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对边城的乡土性的诗意揭示,也是优美的诗意烘托。
E.《子夜》里的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的一切布置。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东吴的甘宁出身于劫江贼,而后痛改前非,先后投奔刘表、黄祖、孙权,这些经历反映了他良禽择木而栖的择主观。
B.《家》中钱梅芬和大表哥觉新青梅竹马性情相投,但依母命远嫁他乡,守寡后被迫回到娘家过着“尼姑式”的生活,最后凄凉死去。
C.《呐喊·白光》中陈士成在参加第十六回县考落榜之后掘坑寻宝,最后不幸溺水亡身,作者借此抨击了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虚幻与浅薄。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曾经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却在出国后和欧也妮在往来书信中立下海誓山盟。
E.《茶馆》中不同的人物各说各话,却都反映时代面貌:包办监狱伙食的名厨说这年月监狱的人多;说书先生抱怨这年头就是邪年头。
6.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E.《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
三、填空题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①   。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②   ,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③   ,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人数据创新应用机会。
8.在下面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   。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人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   。艺术的活动是 无所为而为 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 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   ,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9.根据下面句在的语境,补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俗语。
①他积极参加学校通讯社活动,俗语说得好:“   ”,他种下了勤奋的种子,才成长了现在小有名气的“小书记”
②小陈见是丁勇来访,迎上前去,笑问,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丁勇开门见山:“我是‘   ’呀,我有件烦难事,特地来请你帮我支招。”
③某些执法者往往抱着“   ”的思想,对家暴问题采取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认为公权力不宜介入。
四、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歪脖柳,是我从微山湖大堤走向微山湖的一个渔村时的惊奇发现,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柳枝变绿了,天空蔚蓝蔚蓝的,微山湖泛起了涟漪。
此时,正值早春,两来前还飘过一阵小雪,微山湖还结着薄冰, ① ,但吹了一天一夜的西南风,突然像吹跑了两三个月的时光,一下子进入了懒洋洋的、只想睡觉不想干活的春困季节。天气骤热,人们不敢脱掉棉衣,再来场大冻,就会得感冒。
可是, ② 。我发现了一棵从路边伸向微山湖的歪脖子老柳树,柳树上,有隐约的生机萌发,如一团幻觉的轻烟。近前抚弄,手里竟是转青的枝条,枝条上钻出绿豆大小的嫩芽,这春的苏醒,逗引出我少年时的痴想……此刻,虽然还是寒天冰地,但在柳树枝头露出的淡淡如烟的青色,让人喜悦。我想等到桃杏刚刚红了枝条,杨柳那悠荡的长丝上就很轻快地吐出了一点点的鹅黄,继而,一片片、一团团化作满空飞絮, ③ ,扑打着湖水,且不说编柳帽、吹柳笛的无限乐趣,单就这“三月雪”,就足以陶醉,牵动人满怀思绪……
1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1.将画波浪线的散句改写成整句,要运用排比修辞的手法。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地球由几大板块构成。一般说来,①   ;而在外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而下,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②   ,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③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和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五、名著导读
1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六、综合题
14.简答题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出自哪首诗?该诗作于哪场战役之前?这场战事的作战双方分别是谁?这场战事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2)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对夏瑜这个人物的描写方法有什么特点?刻画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
15.按要求选择。
(1)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有下列四种打招呼的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好,你还记得我吗?”
B.“你好,我是XXX,你还记得我吗?”
C.“你好,我是XXX,真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D.“你好,我是XXX,真高兴,你不会不记得我了吧?”
(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请选择恰当的一项(  )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丙送乔迁新居者分店开幕者
16.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王国维《人间词话》)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中的“山谷”是指北宋的文学家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   。
(3)请结合王国维对欧阳修《少年游》的评价谈一谈你对“隔”与“不隔”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其中原因很多”,而前面是疑问句,那应是询问原因的,再根据搭配,不能填“之所以”,应填“为什么”,故排除A、D项;“其中原因很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这里存在语义转折关系,故填“不过”较好,故排除B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1、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却、不过、然 而、只是。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 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错,应为“也指进士及第授官”。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平时的的积累。文化常识是基础题,需要广泛的积累背诵才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通假字
3.【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演译(演绎);
B项,良莠不齐(yǒu);
D项,舶来品,秉(bǐng)持。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积累水平。该题设置的都是高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音字形,因而启示学生功夫在于平时,源于平时的积累,应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的归纳积累,形成知识库,长期坚持积累自然丰厚,水平自然提高。现代汉语多是形声字,要把音形意理解后巧妙地结合起来记忆,方能记得长久,更能活学活用。多音字也要记住它们的音与意与词性之间的关联,就不容易出现错误。
4.【答案】B,E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中外名著的能力。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头发的故事》并非从女生说起,后来也没有明确说“女子学校”,文章也没有以男女平等为主题;E项,认识不统一,蔡真决定先罢工再冲厂,玛金认为还需要再考虑。
故答案为:BE
【点评】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学生在积累文学常识时可以分类进行这样更有助于背诵。
5.【答案】C,D
【解析】【分析】C项,“作者借此抨击了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虚幻与浅薄”分析错误,抨击的是“守旧的知识分子固守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陋习与浅见”;D项,“却在出国后和欧也妮在往来书信中立下海誓山盟”分析错误,应该是出国前的晚上和欧也妮立下海誓山盟。故选CD。
故答案为:C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阅读能力,注意熟读名著的名段。阅读名著要把其中的一些名人名段烂熟于心,这样做题就非常轻松。
6.【答案】B,E
【解析】【分析】B项,“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错误;E项,“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错误。
故答案为:BE
【点评】 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7.【答案】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重要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政府部门”“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三空根据前后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再依据后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填“明确大数据的含义或概念的重要”。
【点评】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
8.【答案】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都要从现世升华到艺术世界里去;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解析】【分析】第一处空格是总领下文,紧扣话题,依据前后文判断,话题是“利害”。第二空格是衔接现实到艺术的转变。第三处空格是对上文的总结,后文的“才”提示前文是条件,且要紧扣话题“利害”。
故参考答案为:①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②都要从现世升华到艺术世界里去。③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点评】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补写时,着重扣紧文意、结构、逻辑等方面要求,而这些要求都是语境限定的。
9.【答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事不登三宝殿;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根据具体的语境填写俗语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语境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找到准确的俗语,(1)注意抓住“种下种子”,“才有”,(2)句注意句中的“有件烦难事”,(3)句注意句中的“家暴问题”“公权力不宜介入”等选用俗语。
故答案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事不登三宝殿;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10.本应是春寒料峭;春天毕竟来了;铺满了微山湖
11.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柳枝,吹蓝了天空,吹得微山湖水泛起了笑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浏览整个语段,把握中心话题,然后重点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把握句意和句式,根据这些进行拟写。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散句改写成整句首先要找一个标准句,然后把其他句子以此为参考,调整成同样的句子结构。
10.①前文是“正值早春,两天前还飘过一阵小雪,微山湖还结着薄冰”,后文“但”是转折,说天气骤热,据此可知,此处应是说早春天气还寒冷,可填“本应是春寒料峭”。②根据后文的描写,如“转青的枝条”“春的苏醒”等可知,此处是对上段“人们不敢脱掉棉衣,再来场大冻,就会得感冒”的转折,可填“春天毕竟来了”。③前面是“化作满空飞絮”,后面是“扑打着湖水”,可见中间这一处应是说柳絮落到湖面上,可填“铺满了微山湖”。
11.可以把“吹化了残雪”作为基础句式,把“柳枝变绿了”改为“吹绿了柳枝”,把“天空蔚蓝蔚蓝的”改为“吹蓝了天空”,把“微山湖泛起了涟漪”改为“吹得微山湖水泛起了涟漪”。
12.【答案】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大陆板块因密度小、位置高受挤上拱;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后文“而在外部……地壳不稳定”可知应该填写“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第②空根据前文的“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而下”和“分号”可知应该填写“大陆板块因密度小、位置高受挤上拱”;第③空根据后文“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和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可知应该填写“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故答案为: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大陆板块因密度小、位置高受挤上拱;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点评】语句填空的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材料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空格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前后分句的连贯分析,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同时也要借助材料中的关联词等标志来判断书写。
13.【答案】第一问: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第二问: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
【解析】【分析】①是王熙凤的"奉承语"。王熙凤乐贾母之所乐,又悲贾母之所悲,思想感情和老祖宗的完全融会贯通。特别是"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这一句最妙,妙就妙在“忘记了老祖宗。“明明是笑和哭都是给老祖宗看的,句字字都是说给老祖宗听的,却偏偏说忘记了老祖宗。为什么竟把老祖宗忘记了呢 那原因自然是“"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一个“忘”字就把全部虚伪做作变成了一片真情实意。此句“我一见了妹妹, 一心都在他身上了"既讨好了黛玉,又逢迎了贾母,可谓一语双关 ,体现了王熙凤的聪明伶俐,机变逢迎;“又是喜欢,又是伤心"该打,该打都是短句,符合王熙凤贾府管家的身份,也符合她风风火火的性格。
②是林黛玉的"吃醋语"。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是在元妃春节赏给贾府各人礼物,宝玉同宝钗的一样,宝玉怕黛玉多心,将自己的东西拿去让她挑拣,而黛玉什么也不要,还说了句"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急的宝玉赌咒发誓,这是林黛玉说了此句。“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 职见了姐姐' ,就把妹妹忘了",语气中颇含酸意,这不仅仅反应林黛玉的多疑小性,更是她内心不安的真实反应。因为宝钗各方面不比她差,又有‘金玉良缘”的说法,黛玉怕宝玉心中的天平倾向宝钗,因而时时拿话试探他。
③是宝玉的“痴情霸道语”。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了"看这一段 ,又哭又笑。分明就是个小孩子撒娇耍赖,可是有哪个小孩子能情深至此。对林黛玉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自己有宝玉,听闻黛玉没有,便狠命把自己的玉摔在地上直说:“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潜台词就是黛玉在他看来才真正是完美无瑕的宝玉;林妹妹生气一千次,他就有一万个哄好她的理由, 看见好东西 , 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想给林妹妹送去 ,有意无意都希望别人夸的是林妹妹,一下子把林妹妹哄得一愣一愣的;紫鹃假装骗他说:林妹妹要回苏州了, 急得深陷情中的宝玉又痴又傻,只听门外一个小厮报个"林”字,就满床闹起来,“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 "这一句"林妹妹" ,是多么深情啊。
故答案为:第一问:这三句话分别属于王熙凤的“奉承语”、林黛玉的“吃醋语”、贾宝玉的“痴情霸道语”。第二问:王熙凤善于逢迎,她每天事务繁忙,风风火火,她的语速快且多是短句,但她会千方百计的哄老祖宗(贾母)开心、讨老祖宗的宠爱;林黛玉猜忌多疑,所以语气中含酸意,她最介意的是薛宝钗和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高低,因为她明白,薛宝钗无论家境人品还是才华容貌都不逊色于自己,而且更有“金玉良缘”的舆论造势,所以黛玉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衡量着宝玉心里的爱情天平到底是倾向于“姐姐”还是“妹妹”;贾宝玉对林黛玉一往情深,时时说出痴语,而“林妹妹”这三个字每天不知要在心里想多少遍,嘴里说多少遍,特别是在二人拌嘴后,见着黛玉哭泣,这宝玉便“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要将“林妹妹”喊上百遍千遍。
【点评】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熟悉名著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在此基础上按照题干要求选择思考方向。答题时要先概括观点,再结合具体例子来论证。本题考查人物语言所体现出的人物性格,属于鉴赏人物方面的考查。答题时要弄清出谁,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4.【答案】(1)《短歌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和曹操;诸葛亮借东风,用火烧之计,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大军;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小说《药》中对夏瑜这个人物的描写都是侧面的,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叙述介绍来刻画人物。鲁迅通过夏瑜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知识以及《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掌握能力。此诗是曹操写的《短歌行》,所以战役与曹操有关,即赤壁之战,然后根据自己对“赤壁之战”的了解依此进行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药》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刻画人物的意义的分析能力。夏瑜并未出场,所以是侧面描写;分析刻画的意义,要从他的身份、结局以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去思考;
故参考答案为:(1)《短歌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和曹操;诸葛亮借东风,用火烧之计,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大军;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小说《药》中对夏瑜这个人物的描写都是侧面的,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叙述介绍来刻画人物。鲁迅通过夏瑜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指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侧面描写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侧面描写,是指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常常能起到正面描写达不到的效果。比如:“那个人好坏,这个人和他一样”。利用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或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
15.【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本题题干当中已经设置情境“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跟此类人打招呼,要注意措辞以及语气的强弱。D项,“你不会不记得我了吧?”语气生硬,带有讥讽意味。用语不恰当。故选D。
(2)对联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的意思是“从天上或是上帝开天劈地形成了宇宙,创造天地,长久发展成福庆吉祥的样子”,是用来恭喜人乔迁新居的;对联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的意思是“与国家或人相交讲究道义,接待对方以隆重而恰当的礼仪,这样,附近的国家或人都会相交友好,而远方的国家或人也会来依附”,客源广进,应送给开分店的朋友;对联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的意思是“室内有芝兰香草自然春常在,人则像松柏一样长寿常青”,应该送给做大寿的人。故选A。
故答案为:⑴D;⑵A;
【点评】(1)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方面考虑:①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②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③语言有没有歧义;④ 转述是否得当。
(2)此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这类题型,主要体现在敬辞、谦辞的运用是否准确,说话的场合和对象不同,所运用的语体色彩和言辞也不同,要根据这些情况灵活判断,准确修改。
16.【答案】(1)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2)黄庭坚;苏黄
(3)作者认为《少年游》上片便是不隔,因为“话语都在目前”,下片使用典故,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表达情感的真与不真;上片写眼前美妙的春景,这是“不隔”,下片所写之景意蕴差别很大,构不成完整的画面,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写景的美与不美、和谐与杂乱。
【解析】【分析】(1)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以大体理解语境作前提,然后结合断然的方法进行试断,逐步缩小范围。断句要善于抓住标志性词语断句,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抓住句中的名词来断,比如该题第二处有句末语气词“矣”,故断开,第三处“处”是名词,即“地方”,在句中是宾语,应断开,“则”不能放在句末,应在“则”前断开。逐步推敲,前后调整就能把该断处断出来。(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山谷”是指黄庭坚,他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故答案为(1)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2)黄庭坚 苏黄
(3)作者认为《少年游》上片便是不隔,因为“话语都在目前”,下片使用典故,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表达情感的真与不真;上片写眼前美妙的春景,这是“不隔”,下片所写之景意蕴差别很大,构不成完整的画面,这是“隔”,“不隔”与“隔”其实是写景的美与不美、和谐与杂乱。
【点评】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附参考译文】
问“隔”与“不隔”的区别,回答说:陶渊明、谢灵运的诗是不隔,颜延年的诗就略微有些隔了。苏轼的诗不隔,黄庭坚的诗就略微有些隔了。“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好处只是在于不隔。词也是这样。就拿一个人的一首词来讨论,如欧阳修《少年游》吟咏春草上半阕说“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每句话都写眼前的事,便是不隔;到了说“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就隔了。姜夔《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到了“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就隔了。然而南宋词中即使不隔的地方,比起前人来,仍然有浅与深、厚与薄的区别。
高考语文历年高考高频考点习题汇总(精华)
一、单选题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庸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很耐人咀嚼的话题:“中国近代新文学的小说,①是和中国的文学传统相当脱节的,无论是巴金、茅盾或是鲁迅写的,其实都是用中文写的外国小说……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有人常问我,②武侠小说会那么受欢迎?③其中原因很多,④,我想最主要的原因,⑤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⑥中国人当然喜欢看中国形式的小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之所以 确实 不过 还是 而
B 其实 为什么 确实 而且 就是 即
C 其实 为什么 当然 不过 还是 而
D 因为 之所以 当然 而且 就是 即
A.A B.B C.C D.D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已经在太学里学习的生员。
B.予告,古代官吏休假制度。官吏休假称“告”,二千石以上官吏经考课居最高,允许带职休假。一般不得归家,居官不视事。
C.释褐,褐为粗布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到官府任职。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
D.乐府,秦代以来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扩大乐府规模,从民间搜集大量民歌,后人称“汉乐府”。乐府也成为诗体名称之一。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武兼修的“曹操”、果敢进谏的“魏征”、铁骨铮(zhēng)铮的“于成龙”……经过他的创作与演译,这些历史人物矗立在舞台上,成为新时代花脸艺术的代表之作。
B.尽管赛事质量“良莠(yóu)不齐”,但在每年千余场赛事的市场助推下,仍有多地马拉松比赛脱颖而出,顶级赛事往往一签难求。
C.大气象的作品总给人感觉豪放率意,痛快淋漓;小气象的作品总给人感觉矫(jiǎo)揉造作,拖泥带水。
D.如何将油画这种泊来品理解、消化并变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他认为,应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秉(bǐn)持民族情怀和画家的情感个性。
二、多选题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信条束缚了刘备的手脚,因为义,他迟迟没有夺取刘表及其子刘琦的荆州牧,对待刘璋的益州也久久不用兵。
B.《呐喊》里《头发的故事》由女子学校里女生剪去长辫子而留短发一事引发议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封建思想并没有从人们心底消除的现实,启发读者:男女真正平等的道路在中国还要走很久。
C.《茶馆》情节环环相扣,衔接巧妙,例如第二幕一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工钱不涨,引出了王利发夫妻之间的口角,而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了城门要关了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
D.《边城》中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对边城的乡土性的诗意揭示,也是优美的诗意烘托。
E.《子夜》里的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的一切布置。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东吴的甘宁出身于劫江贼,而后痛改前非,先后投奔刘表、黄祖、孙权,这些经历反映了他良禽择木而栖的择主观。
B.《家》中钱梅芬和大表哥觉新青梅竹马性情相投,但依母命远嫁他乡,守寡后被迫回到娘家过着“尼姑式”的生活,最后凄凉死去。
C.《呐喊·白光》中陈士成在参加第十六回县考落榜之后掘坑寻宝,最后不幸溺水亡身,作者借此抨击了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虚幻与浅薄。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曾经被葛朗台带到法庭签订了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却在出国后和欧也妮在往来书信中立下海誓山盟。
E.《茶馆》中不同的人物各说各话,却都反映时代面貌:包办监狱伙食的名厨说这年月监狱的人多;说书先生抱怨这年头就是邪年头。
6.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E.《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
三、填空题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数据是当今最热门的词汇,①   。在不同场合出现时会有不同含义,澄清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其含义变化的规律对于深入探讨大数据是非常必要的。②   ,如IT技术部门理解的大数据是现有数据处理技术所处理不了的数据规模是大数据,这种视角有利于宣传技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大数据概念更多强调政府数据的综合应用,因为这是政府部门数据应用最迫切的课题;在工业领域中,大数据与智能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智能设备直接依据数据操作。③   ,这不仅有利于与不同的用户准确对话,也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下的人数据创新应用机会。
8.在下面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   。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人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   。艺术的活动是 无所为而为 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 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   ,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9.根据下面句在的语境,补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俗语。
①他积极参加学校通讯社活动,俗语说得好:“   ”,他种下了勤奋的种子,才成长了现在小有名气的“小书记”
②小陈见是丁勇来访,迎上前去,笑问,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丁勇开门见山:“我是‘   ’呀,我有件烦难事,特地来请你帮我支招。”
③某些执法者往往抱着“   ”的思想,对家暴问题采取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认为公权力不宜介入。
四、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歪脖柳,是我从微山湖大堤走向微山湖的一个渔村时的惊奇发现,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柳枝变绿了,天空蔚蓝蔚蓝的,微山湖泛起了涟漪。
此时,正值早春,两来前还飘过一阵小雪,微山湖还结着薄冰, ① ,但吹了一天一夜的西南风,突然像吹跑了两三个月的时光,一下子进入了懒洋洋的、只想睡觉不想干活的春困季节。天气骤热,人们不敢脱掉棉衣,再来场大冻,就会得感冒。
可是, ② 。我发现了一棵从路边伸向微山湖的歪脖子老柳树,柳树上,有隐约的生机萌发,如一团幻觉的轻烟。近前抚弄,手里竟是转青的枝条,枝条上钻出绿豆大小的嫩芽,这春的苏醒,逗引出我少年时的痴想……此刻,虽然还是寒天冰地,但在柳树枝头露出的淡淡如烟的青色,让人喜悦。我想等到桃杏刚刚红了枝条,杨柳那悠荡的长丝上就很轻快地吐出了一点点的鹅黄,继而,一片片、一团团化作满空飞絮, ③ ,扑打着湖水,且不说编柳帽、吹柳笛的无限乐趣,单就这“三月雪”,就足以陶醉,牵动人满怀思绪……
1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1.将画波浪线的散句改写成整句,要运用排比修辞的手法。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地球由几大板块构成。一般说来,①   ;而在外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低俯冲而下,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②   ,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③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和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五、名著导读
1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六、综合题
14.简答题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出自哪首诗?该诗作于哪场战役之前?这场战事的作战双方分别是谁?这场战事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2)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对夏瑜这个人物的描写方法有什么特点?刻画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
15.按要求选择。
(1)碰到曾经见过面,但认识不深的人时,有下列四种打招呼的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好,你还记得我吗?”
B.“你好,我是XXX,你还记得我吗?”
C.“你好,我是XXX,真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D.“你好,我是XXX,真高兴,你不会不记得我了吧?”
(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请选择恰当的一项(  )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丙送乔迁新居者分店开幕者
16.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王国维《人间词话》)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中的“山谷”是指北宋的文学家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   。
(3)请结合王国维对欧阳修《少年游》的评价谈一谈你对“隔”与“不隔”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其中原因很多”,而前面是疑问句,那应是询问原因的,再根据搭配,不能填“之所以”,应填“为什么”,故排除A、D项;“其中原因很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这里存在语义转折关系,故填“不过”较好,故排除B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1、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却、不过、然 而、只是。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 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后来也指考入各级官办学校学习的生员”错,应为“也指进士及第授官”。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平时的的积累。文化常识是基础题,需要广泛的积累背诵才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通假字
3.【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演译(演绎);
B项,良莠不齐(yǒu);
D项,舶来品,秉(bǐng)持。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积累水平。该题设置的都是高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音字形,因而启示学生功夫在于平时,源于平时的积累,应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的归纳积累,形成知识库,长期坚持积累自然丰厚,水平自然提高。现代汉语多是形声字,要把音形意理解后巧妙地结合起来记忆,方能记得长久,更能活学活用。多音字也要记住它们的音与意与词性之间的关联,就不容易出现错误。
4.【答案】B,E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中外名著的能力。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头发的故事》并非从女生说起,后来也没有明确说“女子学校”,文章也没有以男女平等为主题;E项,认识不统一,蔡真决定先罢工再冲厂,玛金认为还需要再考虑。
故答案为:BE
【点评】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学生在积累文学常识时可以分类进行这样更有助于背诵。
5.【答案】C,D
【解析】【分析】C项,“作者借此抨击了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虚幻与浅薄”分析错误,抨击的是“守旧的知识分子固守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陋习与浅见”;D项,“却在出国后和欧也妮在往来书信中立下海誓山盟”分析错误,应该是出国前的晚上和欧也妮立下海誓山盟。故选CD。
故答案为:C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阅读能力,注意熟读名著的名段。阅读名著要把其中的一些名人名段烂熟于心,这样做题就非常轻松。
6.【答案】B,E
【解析】【分析】B项,“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错误;E项,“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错误。
故答案为:BE
【点评】 作为新考点,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7.【答案】也是概念最混乱的词汇;不同的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准确理解大数据含义非常重要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政府部门”“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三空根据前后文是一句总结性的话,再依据后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该是填“明确大数据的含义或概念的重要”。
【点评】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第一空根据后句意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慨念模糊”;第二空根据后文列举的“IT技术部门”“ 政府部门”“ 在工业领域”等部门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可知此空应该填“不同人对大数据的理解不同”
8.【答案】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都要从现世升华到艺术世界里去;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解析】【分析】第一处空格是总领下文,紧扣话题,依据前后文判断,话题是“利害”。第二空格是衔接现实到艺术的转变。第三处空格是对上文的总结,后文的“才”提示前文是条件,且要紧扣话题“利害”。
故参考答案为:①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②都要从现世升华到艺术世界里去。③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
【点评】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补写时,着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