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四大英雄史诗之一的《伊戈尔远征记》,描绘的是主人公伊戈尔为消除公国的外患——盘踞在黑海沿岸的波洛夫人,率远征军进行征伐的故事。在伊戈尔身上,兼有着为自己民族抵御外敌的英雄气概和追求个人荣誉、轻率行动的性格特征。这说明
A.《伊戈尔远征记》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 B.作者对主人公伊戈尔的评价持双重态度
C.伊戈尔远征加剧了基辅罗斯的解体危险 D.封建贵族的忠诚与勇敢促进了社会发展
2.“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里所说的这一帝国和宗教是
A.罗马帝国基督教 B.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
C.拜占庭帝国东正教 D.基辅罗斯帝国东正教
3.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4.“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祟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座小庙…;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作家沈从文先生想设计心目中小庙的“源点”是
A.日本的东京 B.意大利的罗马 C.希腊的雅典 D.法国的巴黎
5.大学的校训不仅代表着一个大学的风格,也呈现出它的办学理念。哈弗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关于它的认识正确的是
A.重视古希腊哲学家人文理性的传统 B.强调追求真理是普世最高原则
C.哈佛大学继承了古希腊的教育理念 D.二者是哈佛大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6.中世纪到16世纪末,欧洲的自然哲学家若非神职人员,就是在教会主导的大学工作。至17世纪,科学研究的主力转移到新成立的各种研究院和学会。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批评说:大学是知识疾病的孕育场所。16到18世纪,欧洲大学没有成为科学知识发展的园地,应归咎于( )
A.固守神学论辩和经院哲学的研究传统 B.缺乏科学实验所需的研究经费和人力
C.受宗教改革影响陷入新旧教派冲突中 D.与新兴专制政府连手打压新科学研究
7.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
A.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D.柏拉图——强调在自然界中人是最高级的
8.《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作品的巅峰之作,以最富幻想色彩的浪漫情调在轻快的节奏中展现出人们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该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享乐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民生主义
9.下图所示为古希腊倚束棒、提天平的正义女神忒弥斯。其脚下的蛇和狗分别代表仇恨与友情,两者都不许影响司法裁判。由此可知,古希腊司法所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
A.不徇私情 B.执法回避 C.崇法抑权 D.理性协调
10.1734年,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出版,他在书中认为,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而帝制时期的罗马之所以衰亡。其重要原因就是专制主义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扼杀了人民的自由。据此推断,孟德斯鸠创作此书的主旨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主张实行共和政体
C.主张人民主权不可分割 D.反对一切君主政体
11.苏格拉底在赴刑前夕,还在劝导年轻人首先要“关心自己的灵魂”,而不是相信纯粹的心智或理性能让自己的人生圆满,这意味着灵魂的德性比灵魂的自由更重要。苏格拉底此举是因为
A.苏格拉底反对民主政治 B.民主制下的雅典道德沦丧
C.苏格拉底是唯心主义者 D.雅典年轻人可以参与政治
12.“世界末日”说源自人们对玛雅历法的误解。这一天本是玛雅“长计历”中的第130 000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这说明( )
①应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②对外来文化,必须坚持封闭主义
③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要做到批判继承④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应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启蒙思想家们一致认为“专制之下无祖国”,主张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消灭封建专制,以人民主权取代君主主权,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民族意识。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淡化了祖国观念 B.民族国家观念自古就有
C.启蒙思想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D.专制与祖国是彼此对立的
14.“这是一 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5.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16.这一城市是今天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它的陷落曾标志着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这一城市”指的是
A.耶路撒冷 B.罗马城 C.君士坦丁堡 D.莫斯科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他还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并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且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较晚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卢梭等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毫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编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两者目的在本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思想,早在我国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经过儁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儒家系统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说;孟子提倡“民贵君轻”说;苟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載舟,水则覆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总结历代的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君与民相互制约,“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儒家民本观以群体为其本位,是通过家庭把社会团体和个人联系起来的,如果没有家庭,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就不能相连和发挥。民本主义只讲皇权不讲人权,对人民只有体恤、施舍而无权利可言,只是一种统治策略。
——摘编自樊国华《先秦诸子与管理哲学》等
材料二 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湖,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近代人本主义者高举人文旗帜,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的世俗幸福和欲望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纵观西方文化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本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条线索贯穿着西方文化的始终。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西方的人本主义比较强调个人价值,奉行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人格、自由,重視的是个体的人权、平等,人际关系主要靠契约来维持。在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弱化了家庭的作用,通常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别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讲的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首先关注的就是公民的权利,他们强调人生来是平等和自由的,任何人都没有驾驭和支配他人的权利。
——摘编自陈新忠《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教育影响评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比较,说明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简析两者共同价值。
参考答案
1.B2.B3.C4.C5.A6.A7.D8.C9.A10.A11.B12.D13.C14.C15.C16.C
17.(1)①、②、③、④。
(2)主要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天方夜谭》。贡献:将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将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技术,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
影响:阿拉伯处在传统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18.(1)差异: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构建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中国启蒙思想家仍是儒学体系内的批评,未能促进社会转型,而西方启蒙思想则宣告近代社会(或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2)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认为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
相同:批判教会神学与封建专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19.(1)特征:历史悠久,形成时间早;肯定人民的地位;以等级制度为前提;秦汉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认识到君民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个人服从群体,是一种群体本位主义;是统治者的统治策略,民无权利。
(2)不同:形成时间晚,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强调个人的作用、尊严和价值,奉行个人主义,弱化家庭或群体的作用;强调公民平等、自由等个人权利。
共同价值:都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