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1 21: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40分钟 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随着冰川期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森林和草场的位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人类采集和捕猎的区域发生变化,进而出现了人类迁徙。这主要说明人类迁徙
A.呈现出明显的自发性 B.路径具有网络状特征
C.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D.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
2.由于匈奴人的攻击,失去家园的西哥特人逃入罗马帝国境内,这揭开了第三次民族大迁徙的序幕。在其后的战役中,西哥特的步兵和轻骑兵全歼了罗马帝国的重装步兵,动摇了罗马帝国的根基。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这说明当时民族大迁徙
A.促进了人类文明持续进化 B.实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C.造成了罗马帝国人口流失 D.改变了亚欧大陆政治格局
3.有学者说,澳大利亚史册的第一页,可以说是由流放犯揭开的。与该学者评述相关的是
A.澳洲黑人 B.英国殖民者 C.黑奴贸易 D.麦哲伦航行
4.从历史上来看,老华侨的临时寄居心态,使他们不愿同化于当地,其在当地承传的文化,往往有浓厚的中国色彩。而今天,绝大多数华侨已加人所在国国籍,他们归属意识的深刻转变,也必然反映在当代海外华人的文化建设之中。据此可知,今天海外华人文化建设的突出特征是
A.本土化、多元化 B.人文性、综合性 C.保守性、渐进性 D.大众化、民族化
5.2000年3月,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替代》报告指出,一个新的移民潮有可能解决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赤字”问题。可见,当时欧洲新“移民潮”的出现
冲击了欧洲社会的人口观 B.迎合了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C.解决了欧洲的老龄化问题 D.改变了欧洲劳动力市场结构
6.大约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知识精英”迁移的新特征。这一趋势形成的选择
背景是
A.东欧国家局势的动荡 B.中东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C.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D.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1
7.1905年,英国《外侨法》中说明:难民是“人数上只有几百人,并以个体为单位的受迫害的政治积极分子”,移民则是“人数可达成千上万的穷困民众”。而一战后各国关于难民定义的关键仍旧是难民身份和难民来源地,难民和经济移民的区别依旧模糊。这从侧面反映出
A.难民群体的复杂性 B.难民与移民已毫无区别
C.难民群体的独特性 D.难民问题影响世界局势
8.1966 年,联合国通过决议,扩大了 1951 年“公约”的适用范围,把“难民”的定义扩大到“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国籍以及属于某一社会团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受迫害而在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种畏惧而不能或不愿接受该国保护的人”。这一定义的扩大有助于
A.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B.推动全球难民危机的解决
C.保护国际难民的基本人权 D.厘清世界难民危机的演变
9.据统计,1938年4月,广州已设有难民收容所6间,收容难民1600多人。同年7月,广州市各收容所收容难民3000多人,除一小部分系各战区逃难来广东省的之外,其余2000多人均属本市被炸灾区的市民。当时,广东难民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B.军阀的割据混战
C.国际恐怖主义袭击 D.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10.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主要吸收欧裔移民,以英国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的移民不断抵达澳大利亚;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移民人数达 110 万。这反映了澳大利亚
A.原住民文化的萎缩 B.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C.移民趋向多元化 D.与欧洲关系的疏远
11.右面为2018年按来源地分列的美国人口年龄分布图,这说明移民的输人
A.充实了美国的人才储备库 B.为美国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力
C.加剧了美国的老龄化危机 D.促进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12.英国殖民者从长期的殖民经验中认识到,保持被统治民族的分裂有利于分而治之,因而在新加坡进行殖民之初,英国殖民者便有意引人各族劳工,计划建立一所包括多种语言的学院,等等。据此可知,英国殖民者此举在客观上
A.推动了新加坡教育的近代化 B.加剧了新加坡当地的民族矛盾
C.实现了新加坡各文化的交融 D.促成了新加坡多元化文化传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 13 题15 分,第14 题25 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是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虽然在不同时期,美国政府对移民有不同的限制,但不可否认,移民仍是美国人口增加的第二因素。二战后,美国移民人数回升,从1947 年1971 年有一个相当稳定的上升幅度,1980 年后又稍有回落,但 1996 年移民人数达 915 900人是战后以来的最高水平。毫无疑问,移民弥补了美国在经济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中人口的足,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球化浪潮之下,美国的经济结构自 20世80 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产业空心化导致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走弱;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发达所形成的金融-实体结构畸形化;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80%。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淘汰了大量学历低、靠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工人。技术工人和低层次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带来低层次劳动力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首次收入分配的贫富差距扩大。其结果是中产阶级规模趋于萎缩,已经不再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而今美国社会结构的“金字塔化”对美国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以及其身份认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既成为不同形式的社会冲突与分裂的来源,也因此加重了不同层次的政治对立,并推动了美国当下的外交转向。
——摘编自魏南枝、常夷《美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不平等》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5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10月29日,据报道,自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国人直接同接受战事痛苦者,据一般估计约为1.5亿人。赤贫难民已逾 3000 万人”。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赈济委会的战后统计,从1938年4月至1944年12 月底,“各救济区救济难民约为 884 万人;各省赈济会救济难民人数约为1072万人;各慈善机构团体救济难民人数约为3015 万人1938 年,赈济委员会对部分逃到重庆的难民籍贯进行了统计,其籍贯的统计情况如下表:
籍贯 江苏 安徽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湖北 四川 南京 北平 天津
人数 146 182 9 2 2 1 1 1 14 2 1
1944年年底,《新华日报》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说“难民怀苏从 1938 年从江苏逃出,历经汉口、衡阳而桂林,湘桂战役时又从桂林逃往贵阳,不久又逃到重庆,路途异常辛”。像这样的记载在历史档案中屡见不鲜,随着日军向内地一步步逼近,这些难民们不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踏上逃难之旅。
——摘编自韩维《抗战时期难民群体透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难民群体形成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概括抗战时期难民群体的社会特征。(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抗战时期难民群体形成谈谈你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B A B D A C D C B D
13.答案:[示例]
看法:移民输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3分)
说明: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二战以来移民输入数量的上升与回落,也反映出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战结束后前二十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民人数迅速回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出现“滞胀”现象,移民人数呈现回落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移民增长出现高峰。毫无疑问,移民弥补了美国在经济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中人口的不足,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新移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美国社会的人口结构。(9分)
总之,大量移民流入美国,对美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3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4.答案:(1)原因:日军扩大侵略,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国民政府正面抗战失利,大片国土沦丧;交战区人们出于躲避战争需要,背井离乡;等等。(9分)
(2)社会特征:数量庞大;来源广泛;流亡时间长;人口流向与战事密切联系;等等。(8分)
(3)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的敌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国破则家亡,强大的祖国是每个中国人最坚强的后盾;近代中国社会的难民问题,只有在中华民族真正实现独立自主之后才可能解决与避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