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2021年统编版使用区各地期中、期末试题分解试题(含答案解析)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2021年统编版使用区各地期中、期末试题分解试题(含答案解析)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1 22: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分解:吴霞
(注:本资料试题精选自统编版使用地区2020—2021学年度各地期中期末考试试题,按课分解而成,欢迎使用。)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临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8)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中国“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但当代学者张跃发却认为“那时确实出现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在中国而在西欧”。上述两种观点(  )
A.全面描述了近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B.较为准确反映了此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
C.认为西欧已取代亚洲成为全球经济中心
D.认为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经济体系建立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弗兰克认为从航海大发现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前,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可知,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各州之间的物种交流逐渐增多,中国的生丝、瓷器在世界贸易中占优势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地位,而张跃认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在西欧”,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逐渐增多,大量白银流入欧洲后在欧洲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而中国却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伍,因此两人都较为准确反映了此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B项;两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近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排除A项;弗兰克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中心,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工业革命前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排除D项。
2.(2021·山东滨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5)1983年宝洁公司的多国团队研发出一种液体洗涤剂,在美国和日本同时发售:在美国市场上,产品名称为“液体汰渍”;在日本,则被称为“洗出望外2000”。这一做法(  )
A.体现了美国新知识经济的到来 B.反映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C.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全球化 D.表明了跨国公司的兴盛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在美国市场上,产品名称为‘液体汰渍’;在日本,则被称为‘洗出望外2000’”是为了照顾和利用当地的文化因素来促进产品的销售,这一做法体现出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故选B项;美国知识经济的到来是90年代,排除A项;材料展示的是商品的销售,不是商品的生产,排除C项;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跨国公司,排除D项。
3.(2021·北京东城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4)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一切的黑暗”
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③“是书何以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末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的主张;据材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追求绝对平均的理想;据材料“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40年代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中的主张;据材料“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可知反映的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所高举的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由此可知,四者的时间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选择C符合题意。
4.(2021·北京东城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3)《申报》(1874年)刊载时人言论“夫人之奢侈者,精其食,美其服,奇巧其器具,各习是也。乃吾静夜自思,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民不能自富,国又何由富乎?”这反映出(  )
A.主张节俭为治国理民之策 B.西俗传播改变人们传统价值观念
C.“重义轻利”思想广为弘扬 D.工商业阶层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夫人之奢侈者,精其食,美其服,奇巧其器具,各习是也”可知,当时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说明西方的生活习俗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故选B项;材料属于报纸内容,并不是治国之策,排除A项;“广为弘扬”表述夸大了当时的作用,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商业阶层的社会地位才有所提高,排除D项。
5.(2021·山东潍坊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0)上海自清末开埠以来,许多西方舶来品在这里汇聚,饮食文化从此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德大色拉是西式色拉融入上海本地特色后改良而成的一道海派西菜,舶来西式炸猪排搭配上海特制的辣酱油也深受上海食客的喜爱。这表明(  )
A.近代上海的餐饮业成就已领先全国 B.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
C.菜品改良改变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 D.传统菜系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没落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大色拉与舶来西式炸猪排都是中西结合后深受上海人喜爱的饮食,说明商品流通中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借鉴,故选B项;材料只有上海,并无其他地区,无法得出“领先”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吸取外国特色并融合本土因素的饮食文化,与生活方式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传统菜系的地位,强调的是中西结合的菜系深受当地人喜爱,排除D项。
6.(2021·山东德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4)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中国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这反映出(  )
A.文明交流的被动性特征 B.文化传承具有多样性
C.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 D.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
【答案】D
【解析】法国设计师设计的衣服取名“孔子”并且是中国样式,民国的中山装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反映出中西文化互相影响,故选D项;这种文化上的交流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排除A项;中西文化交流,并非文化传承,排除B项;文化交流互相吸收和影响,但并没有同质化,排除C项。
7.(2021·山东德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8)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强调:“方今中华诚非雄强,然百姓尚能自安其业者,由朝廷之法维系之也。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这反映出张之洞(  )
A.支持维新派的制度改革 B.反对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C.仍抱守传统的权力观念 D.认为民权要以纲常为基
【答案】C
【解析】张之洞认为现在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果兴民权,将会天下大乱,不利于稳固统治,体现他抱守传统的权力观念,故选C项;据材料“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可知,张之洞不支持兴民权,排除A项;此时孙中山尚未提出民权主义,张之洞指的是当时的维新派,排除B项;张之洞认为不应该兴民权,兴民权不利于稳固统治,并非认为民权要以纲常为基,排除D项。
8.(2021·山东德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资政新篇》,主张开设工厂,制造火车、轮船,兴建铁路、公路,创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险,鼓励个人投资和创造发明等。这些主张(  )
A.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符合当时社会走向近代的发展趋势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D.得到太平军广大将士的支持与响应
【答案】B
【解析】《资政新篇》中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符合当时社会走向近代的发展趋势,故选B项;创办银行,鼓励个人投资和创造发明,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不是绝对平均主义,排除A项;《资政新篇》中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的措施,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排除C项;《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缺乏群众基础,无法得到太平军广大将士的支持与响应,排除D项。
9.(2021·山东德州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1)对图4解读正确的是(  )
图4 明朝中期对外贸易图
A.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 B.世界各地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C.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已经具备
【答案】A
【解析】据明朝中期对外贸易图可知,中国向澳门地区、日本、菲律宾出售丝绸、瓷器等产品,欧洲、日本、菲律宾的白银流入中国,故体现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故选A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与图示不符,排除B项;明朝时中国并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排除C项;图示体现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与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无关,排除D项。
10.(2021·山东德州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0)图3为新旧世界物种交流示意图。其中的“新世界”指的是(  )
A.亚洲 B.欧洲殖民国家 C.美洲 D.非洲
【答案】C
【解析】据图示可知,旧世界传播的物种是小麦、包心菜等,新世界传播的是玉米、番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加强了世界物种的交流,故新世界是美洲,旧世界是欧洲,故选C项;新旧世界与亚洲无关,排除A项;欧洲殖民国家是旧世界,排除B项;新旧世界与非洲无关,排除D项。
11.(2021·辽宁师大附中、丹东二中、抚顺二中等六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9)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B.全球贸易网络初步形成
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世界贸易推动资本流动
【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欧洲在商品贸易中由最初的使用金银交易发展到消费品对外出口,说明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商品往来,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贸易网络,故选B项;改变亚欧的社会生活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因为经济交流,排除A项;为工业革命提供市场的不是世界贸易,排除C项;是资本的流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而非世界贸易推动资本流动,排除D项。
12.(2021·山东潍坊高二第二学期校际联考·8)1866年在福州设立福建船政学堂,门上楹联为:“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使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楹联中的精神(  )
A.是实业救国思潮的具体体现 B.有利于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
C.促进了变法图强运动的兴起 D.契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楹联的内容体现了认真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契合了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选D项;实业救国思潮是甲午战后出现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排除B项;变法图强是甲午战败后以康梁维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的思想,排除C项。
13.(2021·山东六校高二第二学期“山东学情”阶段联合考试·4)2017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一度引发观展热潮。请你为表2中三件文物选择一个展厅名(  )
表2
序号 文物名称 文物简介
1 环球航行纪念章 1589年,英国为了庆祝英国航海家德雷克完成环球航行的纪念章。
2 尼日利亚的“马尼拉钱币” 16世纪早期主要在欧洲制作,50个马尼拉钱币可以买一个非洲奴隶。
3 复式显微镜 1650—1700年,出现在荷兰,英国人胡克借助该发明发现了植物细胞结构。
A.文明的碰撞和融合 B.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C.血与火的年代 D.现实与浪漫的碰撞
【答案】A
【解析】表格体现了16—17世纪不同地区文明的类型和冲突,故选A项;表格反映的是地理大发现之后,排除B项;早期的殖民扩张反映的是血与火的年代,3件文物不是都反映殖民扩张的,排除C项;浪漫主义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产生的,排除D项。
14.(2021·北京丰台区高二第二学期期中·4)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
A.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答案】D
【解析】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说明信息传播便捷,并非是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全球效应实现与否,而未比较历史名人与影视明星,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全球化效应的实现与否,并未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故C项错误;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之所以如此迅速主要受益于信息传播迅速和便捷,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2021·山东聊城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谓“利玛窦规矩”,一般是指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时实行的“文化适应”中国或“本土化”传教策略,具体则指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在传教过程中实行的那些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教方式,如认为儒家学说不是宗教、祭孔祭祖不是偶像崇拜、允许中国教徒祭祖、因地制宜的改革天主教圣事礼仪以适应中国民俗风情等。如果从更大范围来考察利玛窦所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教策略的话,我们也可以将耶稣会的“上层传教”策略,包括“附儒易佛”和“科学传教”等方面的内容概括进广义的“利玛窦规矩”之中。
——摘编自任婷婷《天主教改革与“利玛窦规矩”的兴衰》
明末欧洲耶稣会士的东来,是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利玛窦规矩”的形成进行阐释。(14分)
【答案】(14分)
解释: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标志近代欧洲历史开端的三大历史事件,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同时也标志着欧洲开始领先于世界进入对外殖民和扩张的历史阶段。(3分)在全球化进程开始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与逐步崛起的欧洲开始有了更密切的联系,西学东渐就是这一联系的表现。(3分)
天主教会面对新教“挑战”力图通过自身的改革达到复兴的目的从而组建了耶稣会,积极进行海外传数活动,试图将天主教改革的成果推广。(3 分)“利玛窦规矩”是传教士基于中西文化整合,中国政教关系及儒家文化特点等考虑,力图在中国发展基督徒的必然选择,是面对中国文化传统不得不做出的适应和调整。(3分)
总之,在耶稣会传教过程中形成的“利玛窦规矩”,既是欧洲海外扩张、宗教改革及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2分)
【解析】阐释主要从原因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原因方面,先要写出利玛窦传教的大背景,据所学世界史可知,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标志近代欧洲历史开端的三大历史事件,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同时也标志着欧洲开始领先于世界进入对外殖民和扩张的历史阶段。在全球化进程开始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与逐步崛起的欧洲开始有了更密切的联系,西学东渐就是这一联系的表现。天主教会面对新教“挑战”力图通过自身的改革达到复兴的目的从而组建了耶稣会,积极进行海外传数活动,试图将天主教改革的成果推广。内容方面,据材料“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在传教过程中实行的那些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教方式”可知,“利玛窦规矩”是传教士基于中西文化整合,中国政教关系及儒家文化特点等考虑,力图在中国发展基督徒的必然选择,是面对中国文化传统不得不做出的适应和调整。最后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如在耶稣会传教过程中形成的“利玛窦规矩”,既是欧洲海外扩张、宗教改革及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2分)
16.(2021·山东枣庄滕州高二第二学期期中·22)(21分)人口迁移、经贸往来以及战争冲突等方式使世界多元文明在互动中交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 观点
1 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
3 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4 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城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
——摘编自耿异《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
(1)依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四位学者的观点,归纳史学界“丝绸之路”研究的动态与趋势。(7分)
材料二
(2)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1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1)观点:学者1:丝路位置和路线多样;
学者2:丝路上交流的人员和功能繁多;
学者3:丝路发展的原因多样;
学者4:丝路功能多样。(4 分)
动态和趋势: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多角度,开放的;多种观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多元多样性;研究者之间既有争鸣,也有借鉴,百家争鸣促进了学术进步。(3 分)
(2)示例一:选择:图1和图2(2分)
主题:交通:线路的开辟,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联系。(2分)
说明:汉代张骞通西域,由此开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接中国和中亚、西亚地区、南亚地区,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先进的丝织品、造纸术逐渐向外传播,推动欧洲、印度的发展。同时西域的葡萄、苜蓿等农作物品种,印度的佛教等传人中原地区,影响中国文化。(4 分)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第一次把世界各大洲连为一个整体。
人类文明联系进一步加强,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亚非拉地区。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马铃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
总之,交通线路的开辟成为联结各民族各地区的纽带,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有力地推动了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与发展。(2 分)
示例二:选择:图2和图3
主题:世界经济发展走向一体化、整体化。
说明:16世纪初,麦哲伦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第—-次把世界各大洲连为一个整体,欧洲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9 世纪末,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以廉价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带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不仅促进国际间人口和资本流动,还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总之,新航路开辟以后,在西方国家的殖民征服、殖民掠夺下,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整体化。
示例三:选择:图1和图3
主题:中西方选择了不同对外贸易方式。
说明:中国古代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展开对外贸易。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不仅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自从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同中亚和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中国的丝、绸、绫、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西域的玉石、汗血马、石榴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这种友好贸易对各国人民都是有益的。西方对外贸易以侵略掠夺为主要方式。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刺激下,西方国家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其他国家的大门,迫使全世界为西方开放市场。如鸦片战争,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等。
同时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欺诈贸易,在亚非拉地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亚非拉经济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掠夺贸易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却导致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总之,由于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的不同.东西方对外贸易采取了和平或侵略方式,带来了不同的后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不止一条,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可分为……”可知,学者1的观点侧重于研究丝路位置和路线多样;据材料一“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已任”可知,学者2的观点侧重于丝路上交流的人员和繁多的功能;据材料一“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可知,学者3的观点侧重于丝路发展多样的原因;据材料一“……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可知,学者4的观点侧重于研究其商业史、象征符号和交通网络等多样的功能。第二小问动态与趋势,上述四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丝绸之路进行研究,可以看出研究的趋势为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多角度,开放的;多种观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多元多样性;研究者之间既有争鸣,也有借鉴,百家的争鸣促进了学术的进步。
(2)材料二给了三幅图,分别为张骞第一次通往西域往返路线图、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殖民掠夺和贸易路线图。题目要求“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据此需了解并掌握西汉张骞通西域的背景、路线及影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及结果,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殖民掠夺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然后选取相关知识点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要知识点详实、有史料支撑、论述合理、条理清晰。
17.(2021·北京丰台区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7)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12分)
16—18世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在不违背基督教教义和教规的前提下,采取了“技术传教”或“文化传教”,他们将西方的天文学、几何学、解剖学、地理学等科学技术知识,炮弹制造、天文仪器制造等实用技术传到中国。明清皇帝重用传教士,康熙曾研习西洋历算。徐光启等人与传教士合作,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欧洲社会兴起了“中国热”,启蒙思想家对儒家的治国理论推崇备至,对中国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
18世纪初,罗马教皇与康熙帝之间进行了“中西礼仪之争”。罗马教皇认为,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等行为,与基督教的“一神”观念冲突。康熙帝认为,禁止中国人祭祖、祭孔干预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冒犯了皇帝的权威。1706年,康熙皇帝下旨驱逐传教士,禁止基督教传播。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一些较开明的官员如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1862年,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设立,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促进了思想的新发展。
结合所学,解读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演变历程。(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16—18世纪,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新航路开辟后,各地文明不断交融。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加强,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断确立,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此时,一方面,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基督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西传,对启蒙运动有一定影响。
18世纪初,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清朝政治上皇权至上,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与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发生冲突,中西方交流收到阻碍。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西方文化交流以中国向西方学习为主,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思想解放产生重要影响。
小结: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不同时期中西方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国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解析】据材料“16—18世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在不违背基督教教义和教规的前提下”可得16—18世纪,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新航路开辟后,各地文明不断交流。阐释可以从中西方各自的发展背景入手,最后进行升华即可。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2021·山东菏泽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9)(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中外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原因及其意义。(13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12分)
【答案】(1)原因: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新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开荒屯田;清朝前期内地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任答2点4分)
意义: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任答3点9分)
(2)特点: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通过立法形式推行;运用文化手段推行;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任答3点6分)
原因: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激化。(任答3点6分)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可知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新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据材料一“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可知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开荒屯田;据材料一“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内地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一“然能华言者亦多”“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可知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据材料一“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可知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可知运用文化手段推行;据材料二“成为了国家政策”可知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据材料二中的《排华法案》、《1921年移民法》可知通过立法形式推行排外主义;据材料二“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可知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可知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种族主义思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据时代背景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激化。
19.(2021·山东枣庄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的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
——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茶叶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近代世界茶文化发展。请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一个解说提纲。(先明确提纲主题,主题要围绕世界近代的重大事件观点明确,逻辑清晰)(11分)
【答案】(l)变化:由药用到饮用;由上流社会向下层普及;形成英国独特的饮茶习惯。(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示例
世界市场与近代茶文化。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开始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中国茶传入西方并为西方人所喜爱。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印度茶崛起。
进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茶叶的生产也走上了机械化的道路,促进了世界茶文化的繁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饮茶习惯在英国的普及,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下午茶”。
茶叶的交流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11分)
【解析】(1)先依据材料进行历史阶段划分,把握各阶段不同的特点,再概括变化趋势。据材料,17世纪中期“仿效中国人的做法……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18世纪50年代“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可知英国人饮茶从模仿到本土化;从药用到饮食;从上层社会向下层普及。
(2)材料一介绍了英国饮茶变化,材料二介绍了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据此可以从中外交流与茶文化的传播来定主题,可具体说明近代中外交流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开始的,并由于文化交流和技术革新,推动了茶文化传播与茶生产工业化,茶文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文明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20.(2021·山东六校高二第二学期“山东学情”阶段联合考试·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展出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的100件世界文物,各具代表性的文物引起大家的关注,其中包括体现中华文明的九件珍贵文物。
材料一 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摘编)
章节 标题 代表性文物举例
第十五部分 现代世界的入口(公元1375年至公元1550年) 印加黄金美洲驼(黄金雕像,来自秘鲁)、明代纸币(纸币,来自中国)
第十六部分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公元1450年至公元1650年) 双头蛇(马赛克装饰小塑像,来自墨西哥)、柿右卫门瓷象(陶瓷雕像,来自日本)
…… …… ……
第十八部分 探索与剥削(公元1750年至公元1820年) 阿坎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澳大利亚树皮盾牌(来自澳大利亚)
第十九部分 批量生产,大众宣传(公元1780年至公元1914年) 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来自英格兰)、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炻瓷镶银茶具,来自英国)
…… …… ……
材料二 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价值或影响的不同见解。
普罗克特认为:“大英博物馆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
乐晓君在《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人类发展史》中谈到:“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
谢小琴在《现代性视野下大英博物馆》中讲:“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进行阶段性划分,并结合“标题”和所学说明理由。(6分)
(2)从材料二对大英博物馆评价的三个观点中任选其一加以论证。(8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阶段及理由(6分):第一阶段:第十五、十六部分;(1分)14至17世纪,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渐联为一个整体,世界开始向近代转型。(2分)
第二阶段:第十八、十九部分;(1分)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历史进入工业社会。(2分)(说明:关于第二阶段,如考生又细分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发展阶段亦可)
(2)观点论证(8分):(题目是评述改为论证吗?评述答案需修改)
观点1:大英博物馆很多文物是殖民侵略的产物。(1分)
论证: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土地,屠杀印第安人,抢掠财物,第十六部分中的代表性文物来自墨西哥的双头蛇;随着美洲印第安人大量被屠杀或因病死亡,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运黑奴到美洲,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阿坎鼓能反映这一史实。中国文物是英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见证。(6分)可见,大英博物馆部分文物反映殖民侵略。(1分)
观点2:大英博物馆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1分)
论证: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联成一个整体,促进了各区域间的商品、物种的交流与传播,来自秘鲁的黄金雕像、印加黄金美洲驼,体现了世界洲际间的交流。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引发了生产、交通、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恰恰体现了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展出的中国文物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6分)总之,每件文物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1分)
观点3:国家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1分)
论证: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海军实力增强,海外有广阔的殖民地,并获得了大量财富,为博物馆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率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增强,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恰恰是工业革命后,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体现。(6分)总之,大英博物馆的建立及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体现了英国国家实力。(1分)
(说明:论证从几个层次或者部分进行回答,每项2分,但是得分不得超过6分,逻辑不清楚,酌情扣1—2分。)
【解析】(1)第一小问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的表格内容把第十五和第十六部分划分为第一阶段;把材料一表格内容第十八和第十九部分划分为第二阶段。第二小问理由,从标题信息“现代世界的入口”和“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得出事件出现在资本主义世界向近代转型的开始阶段,是西方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探索与剥削”与“批量生产,大众宣传”,结合时间得出此时处于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强调西方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历史进入工业社会。
(2)第一种观点,据材料二“大英博物馆有着浓厚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概括出观点:大英博物馆很多文物是殖民侵略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中对殖民地的侵略角度来论证;据材料一“双头蛇”、“阿坎鼓”等文物,结合所学知识,从其来源解读其为殖民侵略的产物;“明代纸币”,从中反映出英国殖民侵略中国的史实。
第二种观点,据材料二“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概括出观点:大英博物馆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据材料一“印加黄金美洲驼”,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促进各区域间的商品、物种的交流与传播,来自秘鲁的黄金雕像、印加黄金美洲驼,体现了世界洲际间的交流;“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与工业革命有关,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工业社会。工业革命引发了生产、交通、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恰恰体现了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展出的中国文物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由此可见,每件文物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第三种观点,据材料二“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概括出观点:国家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据材料二“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结合所学知识,从其修建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其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即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海军实力增强,海外有广阔的殖民地,并获得了大量财富,为博物馆建立奠定了基础;从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历程来看,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恰恰是工业革命后,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的体现,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增强国家实力有关,可见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