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国的地域差异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白的活动范围主要位于我国的(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东部季风区
C.西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李白在诗中多次提到秦岭。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 )
A.中温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B.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之六》,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环境和事物影响的认知。图示意“橘”和“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材料中“淮南”和“淮北”中的“淮”指的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导致两地“水土异也”的最有可能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风土人情 D.生活习惯
5.和“南橘北枳”现象原理类似的诗句为( )
A.东北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
每到冬季就有网友戏侃是“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的季节。冬季我国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话题一直被争论不休。读我国南北供暖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南北供暖线最接近于( )
A.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7.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的原因不可信的是( )
A.南方冬季温和 B.南方煤炭资源不丰富
C.南方人口稀疏,需求量小 D.南方地形复杂,长途管道建设难度大
上海一所学校的某班同学利用暑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深刻感受到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确定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甲、乙、丙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
A.地形、气候、降水 B.地形、降水、气温
C.降水、地形、气温 D.气候、降水、地形
9.到了拉萨之后,同学们发现他们带去的食品袋膨胀“发胖”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
A.光照好,气温日较差大 B.天气晴朗,降水少
C.海拔高,气压低 D.紫外线强,气压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的河流为(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11.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最有可能是( )
A.4℃ B.8℃ C.-3℃ D.15℃
12.下列的数据,哪个选项是体现乙地年平均降水量是( )
A.200mm B.750mm C.900mm D.500mm
此前,微博上的一张秦岭航给照登上了热搜。中国气象局对照片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则会在出现暖气流的一侧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图1为春岭位置示意图,图2为某日杂岭航拍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秦岭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4.图2照片中( )
A.有云的一侧盛行暖湿气流 B.有云的一侧位于暖温带
C.晴空的一侧位于秦岭南侧 D.晴空的一侧位于湿润区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有关下图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高时降水少 B.最高、最低气温差值约30℃
C.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 D.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
16.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
二、解答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广阔的土地形成了巨大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同时更孕育了中国百花齐放的菜系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八大菜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其形成历史也源远流长。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形成与传承能够保持其地域特色。
(1)空间位置上的共同特征:从纬度位置上看,除鲁菜外,其余七大菜系都分布在35°N( 一线)(南北方分界线)以南地区。
(2)从干湿地区上看,八大菜系绝大地区都分布 地区与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以上。
(3)从气候类型上看,我国八大菜系均分布在东部 (选填“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区。
(4)地形上的共同特征:从地形类型上看,鲁、徽、浙、闽、粤、湘绝大部分地区地形类型为 (丘陵/平原),川菜分布在 (地形区)。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流域铁路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区位优势显著。这里是我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最具活力的区域。在各个产业部门都有卓越的表现。下图为长江流域部分铁路干线和工业区分布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发源于 高原,注入 海。全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长江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图中A铁路为 线,B铁路为 线,C铁路与陇海-兰新线交汇的铁路枢纽甲地是 ,这些南北向的铁路与长江交织形成了我国东部江海陆联运的发达交通网络。
(3)除了发电、航运作用,长江还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有 。
(4)图中阴影区域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其名称为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 (重/轻/综合性)工业基地。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载人航天消息】2024年2月23日19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1)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发射升空时,长春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文昌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2)图中AB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A是 省的腾冲,B是黑龙江省的
材料二:“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世界风云变化多端,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3)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地形方面看,我国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 地区。造成东部地区这种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4)我国农业最显著的差异是“西牧东耕”,两大农业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年等降水量线延伸.
20.每年寒冬季节,云南、广东、海南等南方省级行政区域都有大量新鲜蔬菜销往北方,为秋冬季节保价稳供提供有力支撑,也丰富了北方居民的餐桌。下图为我国“南菜北运”七大主要产区示意图。
(1)我国“南菜北运”主产区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地区冬季进行蔬菜种植的主要自然优势是 。
(2)“南菜北运”采取的主要运输方式为 ,大量新鲜蔬菜销往北方,对北方的有利影响有 。
(3)图中C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 一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4)A地区和C地区的分界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多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AC错误,B正确;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李白行走的足迹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不一致,D错误。故选B。
2.与秦岭、淮河一线基本一致的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3.C 4.B 5.D
【解析】3.“淮南"和“淮北”指的是淮河以南和以北地区,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C正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同时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排除ABD,故选C。
4.读资料可知,“淮"指的是淮河,淮南、淮北分别为我国南方、北方地区,导致两地“水土异也”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南橘北枳"体现的是南、北方地区气候不同导致的差异,A选项体现的是不同地区天气的不同,B选项体现的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C选项体现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D选项体现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排除ABC,故选D。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
6.B 7.C
【解析】6.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造成北方地区冬季供暖,而南方地区不供暖。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B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AC错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错误。故选B。
7.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A可信;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不丰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B可信;南方地区人口稠密,C不可信;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形复杂,长途管道建设难度大,D可信。故选C。
【点睛】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8.D 9.C
【解析】8.甲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即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确定甲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乙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确定乙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丙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确定丙线的主导因素的地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海拔高,气压低,使得食品袋内部气压高于外部气压,所以食品袋会膨胀“发胖”,C正确;与光照、降水、紫外线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分别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为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10.B 11.C 12.C
【解析】10.与秦岭大致一致的是位于同一纬度的河流--淮河,秦岭与淮河横亘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中部,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与淮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所以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沿线1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0℃,甲地位于该线以北,因此甲地1月的气温应低于0℃。所以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该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该线以南的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年等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从图中得知乙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其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所以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3.B 14.A
【解析】13.图中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应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读方向,由图可知,秦岭的走向为东西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 由图和材料可知,山脉阻挡了暖湿空气,并在暖气流的一侧抬升形成云;另一侧气流下沉,为晴天,所以有云的一侧盛行暖湿气流,位于秦岭的南侧,属于亚热带,A正确,B错误。晴空一侧位于秦岭的北侧,属于半湿润区,C、D错误。故选A。
【点睛】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地里分界线,它和淮河构成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也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5.B 16.D
【解析】15.由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气温高时降水多,A错误;最热月气温大概23℃,最冷月气温大概零下7℃,最高、最低气温差值约30℃,B正确;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C错误;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D错误;故选B。
16.由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D正确;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排除;青藏地区主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B排除;西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排除;故选D。
【点睛】气候类型判读方法: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先看横坐标表示月份,再看纵坐标表示气温,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来判断各月气温变化和最冷(热)月均温,来确定温度带和半球;观察降水柱状资料图时,先看横坐标表示月份,再看纵坐标表示降水量,根据降水量柱状图点估出各月降水量值来判断年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来确定降水类型。
17.(1)秦岭-淮河
(2)半湿润
(3)季风
(4) 丘陵 四川盆地
【分析】本大题以八大菜系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干湿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地形、省简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由材料南北方分界线和图判断出来八大菜系多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2)中国干湿地区分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4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根据图中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以上判断为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因此我国八大菜系均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4)鲁为山东省、徽为安徽省、浙为浙江省、闽为福建省、粤为广东省、湘为湖南省,大部分位于山东丘陵、浙闽丘陵及两广丘陵等地,地形类型为丘陵。川菜分布在四川省,主要地形区为四川盆地。
18.(1) 青藏 东 南方
(2) 黄金水道 京沪 京九 郑州
(3)养殖、灌溉、旅游等
(4) 长江三角洲/(或沪宁杭) 综合性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流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长江的概况、水能、航运、铁路线、工业基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
(2)长江中、下游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流缓慢,航运便利,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称长江为“黄金水道”;图中A是京沪线,连接北京市和上海市;B是京九线,它北起首都北京西客站,途径省会中心城市南昌站,南至特别行政区香港九龙站;C铁路是京广铁路,京广铁路与陇海-兰新线交汇的铁路枢纽甲地是郑州。
(3)长江除了发电、航运作用,还有防洪、养殖、灌溉、旅游等作用。
(4)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域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为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9.(1) 昼短夜长 南方地区
(2) 云南 黑河
(3) 平原 气候
(4)400mm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置示意图、粮食作物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粮食作物的分布、“西牧东耕”的界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一号发射升空时间是2024年2月23日,长春市为冬季,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海南省文昌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
(2)图中AB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A是云南省的腾冲,B是黑龙江省的黑河。此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3)图可知,从地形方面看,我国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平原、盆地地区。东部地区小麦、水稻集中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北,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此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南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4)读图可知,我国农业最显著的差异是“西牧东耕”,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两大农业区的分界线大致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延伸。
20.(1) 南方 纬度低,热量充足
(2) 公路运输 保障北方越冬蔬果供应
(3) 秦岭 淮河 气候
(4)400
【分析】本题以我国“南菜北运”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地理分界线、公路运输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纬度低,热量充足,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冬季蔬菜产量较高,是我国“南菜北运”重要供应基地。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运菜车辆从南方越过秦岭—淮河一线将蔬菜运到华北地区。公路运输机动灵活、简捷方便,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所以“南菜北运”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大量新鲜蔬菜销往北方,可以保障北方越冬蔬果供应、丰富餐桌果品类、稳定市场蔬果价格。
(3)C地区是北方地区,D地区是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4)A地区是西北地区,C地区是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基本一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