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我评估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基础·运用(12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灾难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团结一致、超越分歧(qǐ)与差异,进一步摒(bǐng)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齐心谐力应对挑战,积极开展全球性的协作与互助,才是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B.不要轻觑(xū)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挺过春寒料峭,也能穿破悬崖绝璧。它在我们心中孕育着,即使心中布满疮(chuāng)疤,也总有一天会冒出嫩芽。
C.蓦(mò)然回首,七年级的时光转瞬即逝。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亲密无间(jiàn)的交往,都是促使我们在未来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D.譬(b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yì)彼新苗”,《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饴。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 , 。 , ,但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通常,艾草会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药用价值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该影视作品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让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进入人们的视线。
C.宋濂少年时的求学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勤奋刻苦。
D.沱江发源于九顶山,经简阳、自贡等地,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约712公里左右。
4.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复兴中学要举行以“阅读滋润心灵,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节系列活动。(6分)
(1)策划小组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情况进行调查。请综合图表信息,概括调查结果。(2分)
(2)学校将邀请著名学者李教授参加活动,下面是邀请函,其中画线内容均不妥,请任选一处加以改正。(2分)
邀 请 函
尊敬的李教授:
我校读书节活动将于4月23日在图书馆拉开帷幕。读书节期间,①学校将开展征文比赛、读书交流会、课本剧表演等。②您对名著阅读的研究确实有点水平,学校特邀您开设《海底两万里》阅读方法专题讲座,请您百忙之中参加为盼!
③4月20日复兴中学
我选第 处,改为
(3)请依照例句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一致,表达通顺。(2分)
例句: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古诗文积累(6分)
5.默写。(6分)
(1)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3)《竹里馆》一诗中,诗人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的诗句是“ , ”。
(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战地生活的艰辛的诗句是“ , ”。
(二)古诗阅读(4分)
寄友三首(其二)
[唐]唐彦谦
寒灯孤对拥青毡,牢落①何如似客边。
却忆花前酣后饮,醉呼明月上遥天。
寄友三首(其三)
[唐]唐彦谦
客里逢春一惘然,梅花落尽柳如烟。
无情最恨东来雁,底事②音书不肯传。
【注】①牢落:孤寂的样子。②底事:何事,为什么。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
B.“醉呼”句生动再现了诗人和友人醉酒后的狂放情态,反衬出诗人此时的孤寂落寞。
C.梅花凋零,柳丝如烟,“梅花”句在对春景的描摹中暗含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惆怅。
D.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
7.诗人为什么“最恨东来雁” 你怎样理解诗人对“东来雁”的“恨” 请结合第二首诗简要回答。(2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学弈
弈秋,通国①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③弓缴④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⑤之矣。为⑥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有删改)
【注】①通国:全国。②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③援:引,拉。④缴:系在箭上的丝绳,此处指带有绳的箭,射出后可收回。⑤弗若:不如,不及。⑥为:因为。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尝射于家圃 尝:
(2)康肃笑而遣之 遣:
(3)惟弈秋之为听 惟:
(4)非然也 然: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0.【甲】文通过对卖油翁酌油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技能,让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乙】文通过学弈,揭示了 的道理。(2分)
三、名著阅读(4分)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
一天晚间,A由东城回来的晚一点。……敞平的路,没有什么人,微微的凉风,静静的灯光,他跑上了劲来。许多日子心中的憋闷,暂时忘记了,听着自己的脚步,和车弓子的轻响,他忘记了一切。……他的脚似乎是两个弹簧,几乎是微一着地便弹起来;后面的车轮转得已经看不出条来,皮轮仿佛已经离开了地,连人带车都像被阵急风吹起来了似的……
已离北长街不远,马路的北半,被红墙外的槐林遮得很黑。祥子刚想收步,脚已碰到一些高起来的东西。脚到,车轮也到了。祥子栽了出去。咔嚓,车把断了。“怎么了 ”A随着自己的话跌出来。祥子没出一声,就地爬起。A也轻快的坐起来。“怎么了 ”
…………
祥子摸着了已断的一截车把:“没折多少,先生还坐上,能拉!”说着,他一把将车从石头中拉出来。
11.以上文段节选自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选段中的A是 ,选段中的画线句“他的志愿”指的是 。结合选文,祥子初到北京时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为 。(4分)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
①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
②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出过远门。
③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进县城。
④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花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瘦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⑤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话,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⑥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多年后,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⑦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我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
⑧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
⑨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迎接 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
⑩记忆中,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于故乡的院落,植根于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致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
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老榆树,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终点。
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我心酸不已。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渐地消失在我泪眼模糊中。
(作者:朱鸿达。有删改)
1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父亲情感态度发生的变化。(2分)
1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2分)
14.文章第⑥段中说“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请结合上文,用简要语言说说“我”的“幼稚和无知”表现在哪里。(2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16.通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小诗人和他们的“95后”语文老师
①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地处武陵山区,而粟裕希望小学距离县城还有约6公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孩子们的生活,就浸染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每一寸时光里都是田野的味道。
②挖掘这些“小诗人”潜质的,是他们的老师李柏霖。这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的“95后”姑娘,已经在粟裕希望小学工作了5年。
③“棉花吐出了丰收。”2017年下学期,一个孩子在语文试卷上写下的这个美丽句子。这让李柏霖有了一个想法:这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拥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是天生的诗人。“我可以教孩子们学诗写诗,让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独白,给孩子们一个丰富美好的精神世界。”
④诗意旅程就此开启。孩子在纸上写了“春天”,李柏霖就会引导孩子联想,“春天,可以让你想到什么呢 ”“春天里有花草,还有细细的春雨……”“春雨和花草会干什么呢 ”“春雨会滴滴落在花草上……”一问一答中,孩子们的表达逐渐清晰,那些富有美丽诗意的句子,也缓缓流淌出来:“春天的雨,滴滴落下来,然后把睡着的花草叫醒了……”
⑤5年多来,李柏霖带着学生们写下诗歌1400余首。诗歌里的美丽风景、飘逸想象也具象为一粒粒种子,在孩子们内心生根发芽。
⑥2022年11月20日晚,登上“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的舞台,孩子们十分开心。孩子们说:“舞台下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就是我们在书本上读到的那些文章、诗歌的作家,感觉好亲切!”还有孩子坚定地表示:“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名作家,写很多很多让小朋友看的故事和书!”
⑦“大概,冬天是梅花的心上人吧。”这个带着淡淡忧伤的句子,曾让李柏霖的内心被隐隐地撞击。写下诗句的孩子告诉她:“冬天那么冷,梅花也坚持盛开,一定是因为梅花想见冬天,它们相爱。如果爸爸妈妈也像梅花和冬天一样就好了。”
⑧诗歌,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诗歌,或许是找到人生答案的一把钥匙。
⑨会同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坐落于雪峰山下的粟裕希望小学里,约一半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系统化的教育和父母的陪伴,这里的孩子大多腼腆,不善表达。但诗歌的出现,给了这些孩子新的生活意义,找到了表达的出口。
⑩“小蝌蚪想找到妈妈,询问了很多人,终于在荷叶上找到了妈妈。但我想找到妈妈,却没有一个人告诉我。”读到这里,李柏霖找到写诗的孩子小妃,与她一起晒太阳,倾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一口吞下了鸟叫,鸟叫里有嫩绿的青草,还有明媚的春天,真好,春天的味道。”学生张雅欣写下这首“天马行空”的《鸟叫》,她说,自己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时,小鸟欢快的叫声给了她灵感。
“很多孩子变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李柏霖说,孩子们通过诗歌来记录生活,表达自己,难过、开心、无聊、有趣等情绪都被记录在自己的小诗里,他们也更加愿意敞开心扉。
有孩子问李柏霖:“什么是诗 ”李柏霖用诗人依尼诺·法吉恩的话来回答——“玫瑰不是诗,玫瑰的香气才是诗。”
“教山里的孩子学写诗,有什么意义 ”“学写诗,能学成诗人吗 ”面对这些质疑声音,李柏霖都是淡然回应:“诗歌对于大山里的孩子而言,就像一扇扇心门。叩开这扇门,你会看见他们多么爱这个世界。”这一次的北京之行,孩子们近距离感知了中国文学的荣光,相信那些文学的花朵,此刻已经在他们的生命中再一次绽放。
(作者:周诗浩、任弯湾。有删改)
17.朗读文中孩子们写的诗句,补全表格中的朗读提示。(2分)
诗句 提示一:重音 提示二:感情
“棉花吐出了丰收。” 吐出 ①
“大概,冬天是梅花的心上人吧。” ② 忧伤
“……真好,春天的味道。” ③ ④
18.根据要求答题。(4分)
(1)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李柏霖用诗人依尼诺·法吉恩的话来回答——“玫瑰不是诗,玫瑰的香气才是诗。”
(2)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诗歌,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诗歌,或许是找到人生答案的一把钥匙。
19.(新考法)在李柏霖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写出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模仿“春天的雨,滴滴落下来,然后把睡着的花草叫醒了”的形式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2分)
20.(新考法)校园周报设有下面三个栏目,你认为将《小诗人和他们的“95后”语文老师》这篇文章编入哪个栏目最合适 请具体说说理由。(4分)
【栏目一】文学新星 【栏目二】凡人小事
【栏目三】诗与远方
五、写作(40分)
21.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①句点明艾草的寓意和作用,解释前文为什么“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③句“这”承接前文“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强调端午节插艾草的意义;②句“两者”指的是④句中提到的艾草和菖蒲,所以②排在④的后面。
3.A 【解析】B.成分残缺,删去“随着”或“让”;C.一面对两面,删去“是否”或在“学习”前加上“是否”;D.语义重复,删去“约”或“左右”。
4.(1)示例:中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中,前三名是科普类、历史类、小说类,均超过50%。
(2)示例一:① 在“表演等”后面加“活动”。
示例二:② “确实有点水平”改为“造诣很深”或“有着突出成就”。
示例三:③ “4月20日”和“复兴中学”调换位置。
(3)示例:田野里,秋风的发丝所触摸的地方,到处都是稻香与麦浪。
5.(1)此夜曲中闻折柳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4)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6.D 【解析】两首诗同是遥寄友人,第一首诗,诗人客居他乡,夜里独对寒灯、孤拥青毡时,不禁想起了与友人花前畅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第二首诗,诗人借对大雁的埋怨,委婉地表达友人音信不至的失落,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都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之愁和对与友人欢聚的时光的留恋”表述有误。
7.①恨大雁“无情”,不肯给自己带来友人的消息;②借对大雁的埋怨,委婉表达友人音信不至的失落,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8.(1)曾经
(2)打发
(3)只
(4)这样
9.(1)(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地点了点头。
(2)虽然他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他。
10.熟能生巧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11.曹先生 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12.从高中时的依赖到大学时的不屑、无视,再到很多年后的深感自责,而现在是满怀感恩之情。
13.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白发比作花白的芦苇,将岁月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亲衰老沧桑的形象。
14.示例:上大学后,“我”自以为是地打断父亲的话,却不知道此举深深地伤害了父亲,也没有体会到父亲内心的感受,更不明白父亲不予计较的宽容与苦心。
15.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母亲一生都未曾离开过故乡,这里有她全部的亲情和牵挂。内容上,写出了母亲将全部心血付给了家庭,表现了母亲无私奉献、重视亲情、牵挂亲人的品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想带父母远行、为他们买电动三轮车做铺垫。
16.示例:表面意思是“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坐着长途汽车读书,远行,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天地;深层含义是儿女一路上在父母的呵护下,沐浴着亲情,学习成长,追求着美好的生活,走向灿烂的人生。
17.①欣喜 ②心上人 ③真好(春天) ④赞叹、欣慰
18.(1)诗歌创作让孩子们拥有更加丰富美好的精神世界(乐观、明亮的心)。
(2)诗歌不能改变一些现状,比如山区闭塞,多数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缺少系统化的教育和父母的陪伴,孩子大多腼腆、不善表达等,但诗歌可以给这些孩子带来新的生活意义,让他们找到表达的出口,不再压抑、悲观。
19.示例:春天的风,阵阵吹过来,然后把一池碧水吹皱了。
20.示例一:编入【栏目一】文学新星最合适。本文写了山区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写诗歌,成为一颗颗文学新星,表现孩子们对文学、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示例二:编入【栏目二】凡人小事最合适。本文主要写了李柏霖老师在山区教书,引导孩子们写诗,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树立了远大理想,怀着对远方的憧憬而诗意生活,表现了一个普通老师关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品质。
示例三:编入【栏目三】诗与远方最合适。文章围绕老师教学生写诗来写,诗贯串全文;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树立了远大理想,怀着对远方的憧憬而诗意生活。
21.【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涉及的关键词有四个,分别是“这里”“也”“我”“舞台”。其中“这里”是叙事的落脚点。但它却表达了一个既宽泛又丰富的概念,我们可以赋予“这里”很多具体的内涵,如“人生”“社会”“家庭”“书本”“学校”“阅读”“音乐”等。
“舞台”是文章的立意点。关于“舞台”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供演员演出的台子;一种是比喻展现的场所。很显然,这里“舞台”是指第二种意思,即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增长智慧和才干,能给心灵以净化、思想以启迪的“舞台”。
“也”是文章审题的重点,也是文章审题的难点。它意味着“这里”不是“我”平常演出的“舞台”,而是给“我”锻炼、展示、感悟和启示的除正式“舞台”外的其他地方。
还有一种思路是,原先“这里”并不是“我”的舞台,经过“我”的努力,“这里”也成了“我”的舞台。而这一点恰恰是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一般指本人,当然也可以写其他人。因此从这点出发,我们可以叙述生活中与“我”的另一个“舞台”直接有关的各种故事,如“我”把演讲比赛当作舞台,把下棋比赛当作舞台,以此来表达“我”对精彩舞台的不懈追求,以及自己为学、为人、处事的态度,表现自己的人生观。立意要体现对生活、社会、人生等的深刻感悟,富有正能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