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提高练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提高练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1 23: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作目标】
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2.学习借助写作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3.能够在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
4.学会观察生活,让自己成长为有思想、有奋斗精神的时代青年。
【写作指导】
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而没有点睛一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泛化,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呢
一、精心选择能够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细节
写人物一定要精心选择素材,要保证所写内容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甚至可以这样说,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是为写人物的内在精神服务的。萧红写《回忆鲁迅先生》,捕捉的都是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作者所选择的点点滴滴却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写鲁迅先生笑声明朗,实则是写其性格开朗;写其走路轻捷,实则是写鲁迅先生做事干练;写其对刚刚来过的“我”说“好久不见”,实则是写鲁迅先生风趣幽默;写其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坐小汽车回去,实则是表现其关爱朋友、细心周到;写其亲自品尝海婴碟里的丸子,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作风严谨。
二、以“我”的切身感受写人物的精神
我们所写的人物,大多是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人物,我们对人物的印象,主要来自自己的观察感受。因此要表现人物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切身感受到的,而非生搬硬套来的,如此写作,才能让人物真实可信,使文章充满真情实感。同样是写鲁迅,萧红因为时常到鲁迅先生家里做客,对鲁迅先生的言谈举止比较了解,所以就写由此感受到的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亲和细腻,文章来自作者的切身感受,所以人物形象立体饱满,鲜明可信。
三、注意人物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呈现方式
写人物的理想境界是将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合二为一。在行文中,可以先概括出人物的精神特点,再具体描写外在表现加以印证。如《邓稼先》就是先说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然后用邓稼先竟然有能力成功说服意见不同的两派群众组织,“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加以印证。
写人物精神,也可以先写具体表现,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句子概括其精神特点。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做了高度的评价。这些精彩的议论和抒情,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写人物精神,还常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如《邓稼先》一文,通过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从不骄人、忠厚平实、甘于奉献的品格。
【写作实践】
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提示:
(1)注意,这次重点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需要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有效凸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借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注意在细节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论中的不同表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思路指导:
审题:
作文应写清楚参与“争论”的对象。参与争论的对象,可以是“家庭里”的亲人,“校园里”的师生,也可以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友邻乃至陌生人。
写清楚“争论”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各种争论,通过争论,可以明事理,现真相,得真理。“争论”既要写明纠纷产生的原因,也要注意展现“争论”化解的过程及我们从争论中明白的道理、获得或感悟等。
写作思路:
创设情境,呈现“争论”的场景,凸显矛盾;聚焦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争论”之后,结尾顿悟,点明主题。
写作技巧:
(1)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如“争论”之前的阴云密布,“争论”之中的波涛汹涌,“争论”之后的风平浪静。
(2)语言描写与其他描写相结合。要呈现“争论”的情形,首推语言描写,但可以与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相结合。
立意:
(1)“争论”之后,明白一种做人的准则,彰显人物的人生智慧。
(2)“争论”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一份坚守。
(3)“争论”之后亲人关系升华,对亲情倍加珍惜。
参考答案
一、
【作品展示】
我的好朋友
他是一个开朗、快活、脸色红润、身体结实的人,他最喜欢的莫过于品尝各种美食了。他有个高而短的鼻子,鼻尖微微上翘。他的身体非常壮实,好像是一面不透风的墙。一双胳膊又粗又结实,像个小棒槌似的。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叫他起来读课文,他磨磨蹭蹭地站起来,半天也没挤出一个字来:原来他不知道老师让他读哪一页。旁边的同学告诉了他页码,他又酝酿许久,才哼哼唧唧读了起来。可一句话都没有读完就出现了很多错误,弄得同学哄堂大笑,可他自己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由于他那层出不穷的错误,以及他那独特的沙哑声色,当他读完以后,班里许多同学已经笑弯了腰。他不会讲段子,可是,当同学注视他时,就会忍俊不禁。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踢足球了,在足球场上他身法灵活。带球、传球挥洒自如,“马赛回旋”“踩单车”他也都玩得行云流水。
这一刻,他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敢于直面挑战,但有时也有些傲慢;他幽默开朗,但有时也爱偷点懒。他就是我的好朋友。
【名师点评】
抓住好朋友的神态、动作写出了好朋友的顽皮和幽默,通过对其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细致的描摹,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
【作品展示】
争  论
搬到新的小区后,奶奶被小区里几位老奶奶忽悠,不识字的她用几千元退休金购买了很多保健品,家里人对奶奶的行为早有怨言。
去年奶奶动完手术后腿脚很不方便,阴雨天时连走路都很困难。她想快点治疗好腿疾,好出去解闷,于是又买了很多保健品,却少有成效。
这次,那几个老奶奶结伴来到我们家里“坐一坐”。家人们早就听说了她们的行为,心中不由升起一阵厌恶。将要走的时候,为首的老奶奶掏出一对银镯子,说是能“增加骨骼密度,避免骨质疏松”。这一幕被回家的父亲看到,他的脸一下就阴沉下来了。
待她们走后,父亲将奶奶拉到沙发上坐下来,劝阻她:“这是什么手镯 我看就是一对银镯子,能值两千块钱 ”奶奶说,这镯子她那几个“老姐妹”都戴着,效果好着呢。父亲听到这句话后脸色更不好看了,一阵怒火似乎在他的心里酝酿着。奶奶没有在意,还在那里自顾自地说着那对镯子的作用,以及那几个“老姐妹”对她的真诚友好。
父亲叹一口气,掏出手机,打开一则新闻念给奶奶听:“空巢老人吴奶奶,退休后子女不在她身边,不过每月都有一笔可观的退休金,但被骗子盯上,掏光积蓄购买保健品,痛苦不已。”奶奶没有说话,父亲又对她说:“现在很多保健品既贵又没有什么用,甚至还可能毒害身体。”奶奶愣了半晌后,生气地对父亲说:“这是我自己的钱,拿来做什么还要你管 ”父亲那股被压抑着的火气在此时也爆发了出来,两人之间说话的声音逐渐提高,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父亲没有好气地问:“谁啊 ”“是我,你大舅,我和你舅妈来看看你妈,开一下门。”父亲连忙过去将门打开,把他们迎了进来。舅妈看到茶几上的那些保健品和那对银镯子,挑着眉毛惊讶地问:“大姐,你怎么买了这种东西 那对银镯子我也买过,不是好东西啊。”父亲答道:“这镯子是她那群‘老姐妹’推荐给她的。”舅妈赶紧说:“这镯子啊,我戴了大半年也没有什么用,大姐你别上当啊。”奶奶听完后沉思起来,顿觉自己最近行为很荒唐,便决心断了对保健品的念想。父亲也郑重地向奶奶道了歉。 奶奶平时缺少亲人的陪伴,才认识了那几个“老姐妹”,购买了保健品。
这场风波不仅让奶奶意识到自己买了一个教训,还让工作繁忙的父亲认识到了自己对奶奶不够关心,从今以后要多陪奶奶聊聊天。
【名师点评】
作者选取生活中广受关注的素材,且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可见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认真思考的有心人。文章构思巧妙,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父亲与奶奶的形象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升级中跃然纸上,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这一场争论风波最终因父亲的大舅和舅妈的出现而平息,更有说服力。文章结尾升华主旨,反思出现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文章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