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习抒情
【写作目标】
1.理解恰当的抒情性文字对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了解常见的抒情方式。
2.学会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培养感悟身边美好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情感,锻炼表达情感的能力。
【写作指导】
抒情,是指在文中自然真挚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一种表达技巧。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互配合往往能令文章产生更为强大的感染力。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接抒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充分利用修辞手法来抒情。如《黄河颂》中“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接抒发感情。
②通过变换人称来抒情。如《土地的誓言》中“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人称由“她”变成了“你”,直接抒情。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即把情感渗透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来表达丰富的情感。间接抒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如《散步》中“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一段,通过对嫩芽、冬水等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寄寓了作者对旺盛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②记事抒情,即借叙事抒情。如《邓稼先》中“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在叙事中表达了对列强强占中国领土的愤怒情绪。
③议论抒情,又称融情于理。议论抒情句就是兼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观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段“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通过议论表达出富有智慧的哲理,饱含深情。
【写作技巧】
①要关注自己的生活
要多留心、多观察、多体验生活,走生活作文之路。“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只要深入生活中,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就一定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②力求“我手写我心”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要做到“我手写我心”,一要选取鲜活材料,切忌胡编乱造;二要说真话、实在话、自己的话,切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③选择恰当的表达技巧
写作时,有鲜活的材料,有表达的欲望,并不意味着写出来的作文就一定有真情实感。写作文还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首先,要学会描写手法。其次,语言要饱含感情。最后,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
【思维导图】
写作:学习抒情
【写作实践】
一、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
【作品展示】
我 的 家 乡
我曾经是一个没有家乡的孩子。
“家乡”,是一个多么美丽、多么深情的词语呀!我从文字中读到的别人的家乡,山都是高峻的,水都是浩渺的,乡情总是质朴温暖的,乡俗总是神秘有趣的……
可我出生的地方呢,却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不远处堆着的几座荒山,老是一副木然的神情;山脚下倒是有一片湖水,却总是水波不兴,丝毫不见活泼的样子;没有引人入胜的乡俗,更没有曲折离奇的乡间故事。
它不过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一直都没有将它和“家乡”这个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直到那一天,我读到了蒲松龄写的《山市》。从文字中领略完山市的奇妙之后的一天,父亲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小山说:“你知道吗 那就是奂山,蒲松龄描绘的神奇景象就出现在这座山上!”
啊!居然是它!很久很久以前,竟有一座直通霄汉的危楼在它上面突兀而起,几盏忽明忽暗的灯在它的上空如星点般缥缈。然后这一切又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这座其貌不扬的小山,竟也有过如此惊心动魄的往事。
再看它时,便不觉得它木然了。枯木残枝,愈见它的沧桑;荒草迷离,平添了它的神秘。散落在山顶草间的石兽残躯,仿佛正述说着它曾经奇特的历史。
从此,我开始细细打量自己的家乡,开始试着找寻它独有的魅力。
于是,山下的湖水渐渐变得生动了。
春天,它平静地倒映着蓝天,倒映着白云,倒映着绿树,一副悠然的样子;夏天,它活泼地荡漾起粼粼的波,轻轻地翻动着浪,显得有些调皮;到了秋天,水中那些安静不动的虾、自由自在的鱼都可以看得无比清晰;冬天来临,它早早就结了冰,再盖上厚厚的雪,白茫茫一望无际……
于是,那些曾让我觉得土里土气的乡俗也变得引人入胜了。
每年正月间村里都会擂响的商家大鼓,曾被我不屑一顾。现在再看,擂鼓者虽不像安塞腰鼓的舞者那样有着跳跃的脚步和飞扬的身姿,可上百个人就那么稳稳地站定了,高高挥起的鼓槌却也能敲出落地生根的坚定,敲出安稳如山的气势!
于是,每一张脸庞都变得有温情,每一个笑容都变得很亲切。
于是,每一句方言都变得有情有韵,每一段经历都成了耐人寻味的故事。
我在想,倘若没有这么一座奇山,没有这么一篇名文,我还会不会把它认作我的家乡。我觉得,尽管会来得晚一些,但迟早都会相认。因为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它的血液,不管它有多么普通,都会成为我美好记忆的源泉!
【名师点评】
最难被发现的,常常是我们身边的风景。因为太熟悉,就会觉得太普通,就察觉不到它的美好。“我曾经是一个没有家乡的孩子。”开篇这一个性化的表达,正是源自小作者最真切的情感体验。这个真挚而独特的开头,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当乡情被一篇文章点燃之后,“我”开始细细打量自己的家乡:山变得神秘,水变得活泼,乡俗变得有情有韵。那些描摹山水的文字,无一不显示出发现故乡之美的欣喜,无一不流露着对家乡的热爱。在用生动的文字充分展示了家乡的美好之后,最后一段直抒胸臆就显得自然而然、细腻感人了。
二、
【作品展示】
我 的 烦 恼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 我给你买的学习资料都看过了吗 你看人家丽丽,非常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你再看看你……”
“学了那么久了,就休息一小会儿还不行吗 ”我在心里嘀咕着,却没敢把这些话说出口。
“哐!——”我用力摔上房门,躲进了自己的房间。
坐在书桌前,我欲哭无泪。语文、数学、英语……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认真地完成了;她安排的那些事儿,我也都一一完成了!我就玩一会儿又能怎样 !13岁生日的时候,她就说过,我自己的时间由我自己安排。可是现在呢,我马上就要14岁了,她怎么还像对待小孩子似的对我唠叨个不停……
“又在看电视!马上要月考了,你还想不想考好 整天就知道看、看、看,你就不能多做些题啊 开运动会的时候,已经让你玩了三天了,你还不知足!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别人家的孩子!又是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别人家的孩子中还有很多不如我的呢,你怎么不说呀 ”我依旧只能在心里抱怨着,没敢把这些话说出口。
“哐!——”我又一次用力摔上房门,走出了家。我独自走在深秋的大街上,小草枯了,树叶也黄了,一片片落叶打着旋儿地掉下来。
连树叶都被树妈妈嫌弃了,任由它孤零零地飘落。看着片片黄叶,我禁不住有些伤感。
拖着疲惫的身子,我回到了家中。她坐在桌边,桌子上放着已经凉透的饭菜,一口未动。
“干什么去了 ”她质问道,可语气里分明有一丝焦急。
“要你管啊!”我冲进房间。躺在床上,我无聊地翻着书本。“天冷了,明天上学穿哪件衣服呢 ”平时,这些事情都是她帮我准备的。打开衣柜,一个精致的盒子进入了我的眼帘。我打开来一看,里面竟装着一叠奖状和荣誉证书,细细看来,竟是我从小学到现在的所有成绩证明!这些被我遗忘的历史,居然一直都被妈妈精心地珍藏着!
顿时,一种莫名的情愫涌上心头。妈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希望我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人生,可学习毕竟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啊!妈妈,你能理解女儿吗
【名师点评】
妈妈的唠叨,总是要为青春岁月平添一些烦恼;别人家的孩子,总要成为父母刺激“我”的法宝——典型的生活素材,生动的语言描写,加上细腻的心理刻画,小作者把自己的烦心事讲述得细致入微,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她那份真实的烦恼,并产生共鸣。桌上的饭菜“一口未动”,质问的语气中有“一丝焦急”,这些看似普通的叙述,却让我们察觉到了小作者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由“她”到“妈妈”的称呼转变,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小作者内心深处的理解和感动。感动袭来,烦恼依旧,真实的情感总是复杂的,复杂的情感才更加耐人寻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