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课件19张)-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高效优质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课件19张)-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高效优质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2 09:1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Earth
探究“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秘密
学习目标
运用图文和视频,认识人类认知由“天旋到地转”的过程,感悟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演示,认识和表述地球自转的三大特征:方向、周期、中心。
运用所学知识,趣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理原理。
通过实验,认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培养动手、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地球自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到学好地理的重要性。
运用图文,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一些有趣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天旋到地转
托勒密与地心说
哥白尼与日心说
傅科摆实验
说说你们的感悟
傅科摆实验
畅言: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呢?
从物理学的惯性原理来看,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都力图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人与地球自转是同步的,这就好比你坐车出行时与车同步一样,当行驶的列车保持匀速时,坐在车上的你是感受不到它的运动的,但在突然加速或者减速行驶时,车里的你马上就会感觉到车的运动。
从地球的万有引力来看,地球在自转时,人也会因为引力被地球牢牢贴紧。地球差不多24小时(1440分钟)自转一周,按照一圈360度来算,将近4分钟才转1度,这样的速度再加上引力,人几乎感觉不出来。
而我们本身作为地球上的一员,过于渺小,几乎与地球融为一体,地球运动时相当于人也在动,同样无参照物来感知。
物理知识小科普
心动不如行动
以小组为单位,一人“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其他人分别从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南极上空三个不同角度的地球自转,并完成以下地球自转方向的标注(添加箭头)。
表述自转特征
地 球 自 转 方 向
周 期
中 心
趣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理原理
坐地 日行 八万里
自转
赤道周长4万千米
想一想:一天当中,地球产生什么现象与自转有关
一起来实验吧
为什么会昼夜更替?
步骤一:摆放好地球仪。
步骤二:距地球仪1米处打开手电筒,使光线直射地球仪。
观察完成实验任务单的任务一。
步骤三: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纽约,用粘土泥做好标识。
步骤四:将地球仪拨动使得北京进入有光照的区域,观察纽约此
时光照情况,完成实验任务单的任务二。
步骤五:按逆时针拨动地球仪,观察北京和纽约进入光照区域的
变化情况,完成实验任务单的任务三。
一起来实验吧
昼夜更替实验任务单
任务一: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部分,朝向太阳的一面是
(白天/黑夜),背向太阳一面是 (白天/黑夜)
所以地球就有了 之分。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 发光、 透明。
任务二:此时纽约处于 (白天/黑夜)。
任务三:发现北京慢慢由 (白天/黑夜)变成 (白天/黑夜),纽约刚好 (一致/相反)。
▲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 运动。
一起来实验吧
昼夜更替实验小结
一起来实验吧
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
步骤一:摆放好地球仪。
步骤二:分别在0°经线、30°E、30°W与赤道的交点上,
用粘土泥做好三个标识。
步骤三:距地球仪1米处打开手电筒,使光线直射地球仪。
步骤四:按逆时针缓慢拨动地球仪,观察三个标识进入昼半球
(夜半球)时间的变化。
一起来实验吧
时间差异实验小结
晨线
如何倒时差
生活知识小科普
大家在乘坐飞机到国外旅行时,由于时差的变化,会引起人体内生物钟混乱,使人感到眩晕。医学上叫做“时差综合症”,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头痛,耳鸣,心悸,恶心,腹痛,腹泻,以及判断力和注意力下降等。
坐飞机的时候:
多喝水,少喝饮料
穿宽阔衣服,戴护眼罩
尽量多舒展筋骨
到达目的地后:
规律睡眠
多接触当地自然光线
合理饮食
保持适当活动
夜不一样的美
说说其中地理原理
结合以下生活情境,说一说地球自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学校作息时间
照明系统启闭时间
体育赛事收看时间
天安门升旗时间
我国首都北京刚好在东
经120度附近,而东经
120度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所以我国统一采用东八区区时,又称为北京时间。
有趣的现象
水涡
北半球逆时针旋
南半球顺时针旋
1
植物攀援缠绕
北半球逆时针缠
南半球顺时针缠
2
云盘旋转
北半球逆时针转
南半球顺时针转
3
东西向铁轨
北半球南侧磨损
南半球北侧磨损
4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