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根据动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知识回顾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及农田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其名为椒花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到1848年,有关椒花蛾的报道都是浅色的。直到1850年在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才第一次报道有黑色型突变。随着英国工业化的日益扩大,烟尘和废气开始污染工业城市和近郊,使地衣不能生长而树皮裸露,椒花蛾栖息的背景由浅色地衣变为深色树干,于是黑色椒花蛾逐渐增加,在曼彻斯特达到90%以上,而在未受污染的农业区主要仍是浅色型。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把数量相等的浅色的桦尺蠖和深色的桦尺蠖同时放到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到树干上所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蠖的鸟儿飞过之后,他们发现,浅色桦尺蠖所剩无几,而大部分深色桦尺蠖却逃过了这场灾难。
资料分析
根据桦尺蠖的工业黑化事例,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2)黑色桦尺蠖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3)请你试着分析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资料分析
(1)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资料分析
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属于变异的结果,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这种突变对其后代的生存是有利的。
(2)黑色桦尺蠖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资料分析
黑色桦尺蠖数量逐渐增加,由少数变为常见类型,主要受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工厂排出的煤烟烟杀死了地衣,使树皮变黑;另一方面桦尺蠖的天敌决定桦尺蠖的不同颜色的数量。
(3)请你试着分析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资料分析
桦尺蠖体色变化是由于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且变异的性状遗传给了后代;并且是在外界环境变化及天敌的影响下,变异个体逐渐增加的结果。启发: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遗传和变异是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基础
环境的改变是它体色变化的外在动力
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思考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不同环境中的蛙:
不同环境中的蛙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
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动物的保护色
保护色
保护色有什么作用?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放有各种颜色
小纸片的彩纸
1、提出问题
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
生物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
1.五人一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2.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可
不一样;彩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与彩纸
的颜色一致。
3.做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
4.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5.分析探究后面的讨论题。
温馨提示
4、实施计划
5 、分析数据
纸
片
的
颜
色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开
始
数
目
幸
存
数
目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6、得出结论:
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小纸片
“幸存者”最多?这与彩纸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2、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
代和第五代之间有又什么变化?
3、比较第一代和第五代的“幸存者”,哪种
颜色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为什么?
4、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
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分析生物进化的
原因吗?
表达和交流
警戒色
展示交流
分析判断: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很容易被食虫鸟发现,因此,这种具有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利于它们生存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拟态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
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
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
应现象。
枯叶蝶
竹节虫
1.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
2.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环境的改变
3.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课堂小结
下表是科学家们长期对生活在某地的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 取样数(只) 深色桦尺蠖(只) 浅色桦尺蠖(只)
1850 1000 91 901
1870 1000 204 796
1890 1000 349 651
1910 1000 553 447
1930 1000 766 234
1950 1000 911 89
(1)桦尺蠖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在遗传上称为 。
(2)动物特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 。
(3)你认为造成表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要使桦尺蠖体色深浅的比例恢复到1850年的状况,你认为该怎样做?
(5)针对上表的统计数据,请你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探讨。
巩固练习
2、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间铺满绿色的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
③假设每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入母鸡。
④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目。 ③ ④重复步骤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昆虫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开始数目 幸存数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1)你认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假设是 。
(2)第三代中, 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
昆虫幸存者减少。
(3)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 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阅读课本72——73页“科学家的故事”,思考以下问题:
1.达尔文花费毕生的精力著成了一部巨著是什么?在这部书中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进化观点?
2.通过对达尔文小故事的学习,你受到哪些启发?
科学家的故事
阅读课本70—71页 ,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的?
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
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3.引起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有的
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但哪些变异可以
遗传呢?
4.试着概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长颈鹿的脖子
为什么都是长的?
人工选择
定义: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和培育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应用:1.狼的驯化和不同犬的品种的形成。
2.玉米的种植和不同品种的形成。
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选择因素 结果 速度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人类
满足人类
自然条件
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
较快
漫长
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你如何理解自然选择?
思考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生物进化的过程
遗传和变异是基础,过度繁殖是前提,
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
课堂小结
1.一般地说,_______ _ 是不定向的,而________ 则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_______ 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2.长期使用某抗菌素会发现抗菌素的效用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抗菌素对病原菌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C.病原菌对抗菌素进行逐代选择的结果
D.遗传的结果
生物的变异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B
巩固练习
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
A.选择是不定向的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
A
巩固练习
4.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C
巩固练习
学以致用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农药使这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吗?
不是!主要是害虫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农药杀死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后代。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起了定向选择作用,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累,最后就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农药对其就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