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测试一
地 理 试 题
2024.03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跨国婚姻在边境地区历史悠久、普遍存在,云南和广西两的跨国婚姻数量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呈现出以东南亚国家女性嫁入中国的单性别,单向流动为主的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1. 近年来,影响云南、广西两省跨国婚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 B. 经济水平 C. 历史文化 D. 国家政策
2 大量东南亚女性的嫁入,给云南、广西带来的影响是( )
①平衡男女性别比例 ②充实地区劳动人口 ③降低环境人口容量 ④改变人口生育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3~5题。
3. 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家庭因素
4. 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A. 女性人口组和0~4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
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
C. 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
D. 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1页 共 12页
5. 目前,我国家庭人口迁居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城市迁居到郊区 ②由西部地区迁居到东部地区
③由平原地区迁居到山区 ④由农村地区迁居到城市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 486.76万人(2018年末),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据此完成6~7题。
6.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
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草场资源
7.为提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教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示意安徽省 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
A. 2011年 B. 2013年 C. 2015年 D. 2018年
9. 2011年以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反映了该省( )
A. 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增加 B. 投资环境的改善
C. 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D. 老年人口数减少
下表为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0~11 题。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2页 共 12页
项目 年份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09 78659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10.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1.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2-13 小题。
12. 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 )
A. 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 B. 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
C. 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 D. 分散布局,均衡发展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3页 共 12页
13. 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 )
A. 东西扩展B. 由分散到相对集中 C. 南北扩展 D. 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 14-15 题。
14、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 高级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 C. 电子工业区 D. 公园游览区
15. 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
①城市中心区 ②高校密集区 ③交通干道旁 ④城市边缘地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 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 商业和住宅 B. 工业和行政
C. 旅游和休闲 D. 仓储和物流
17. 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交通 B. 地形 C. 气候 D. 科技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4页 共 12页
读某城镇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 该城镇功能区布局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 )
A. 居住区占地面积太大 B. 预留工业用地在城市郊外
C. 城市建设呈现多核心模式 D. 部分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上风向
19. 该城镇有一所百年中学,其位置最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影响下,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服饰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 )
A.山峰多冰川 B.昼夜温差大 C.草场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
21.该民族聚居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 D.人类活动
“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镇化的一种新趋势。据此完成22~23题。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5页 共 12页
22. “就地城镇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B. 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加大
C. 劳务输出数量减少 D.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23. 下列关于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 压缩耕地面积 B. 加强教育培训 C. 严格户籍制度 D. 住房城镇化
软儿梨,立冬后成熟,鲜果硬而酸,采摘后将其埋在室外麦草堆里,利用冬季气温变化令其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果肉变得甜如蜜,浆液充盈,软糯如泥。但随着天气转暖,软儿梨会化成水。近年来,软儿梨打破“走不出去”的困境, “出走”到全国各地,一颗就能卖到上百元钱。据此完成24~25题。
24. 软儿梨主产区最可能位于
A. 西藏 B. 甘肃 C. 内蒙古 D. 广西
25. 软儿梨的“出走”主要得益于
A. 消费水平的提高 B. 网络信息的通达 C. 保鲜技术的改进 D. 高铁建设的推进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南部的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点”进行销售。据此回答26~27题。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6页 共12页
26. 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高 ②城市密集,市场需求大 ③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④地价较高,适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⑤河运发达,运输成本低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7. 下列有关“淘宝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山区,人才和技术力量较薄弱 ②有利于带动相关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当地没有水土流失现象 ④农业劳动力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 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28~29题。
28. 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效益高 B. 木材销路好 C. 劳动投入少 D. 种树有补贴
29. 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开荒力度 B. 增加木材进口 C. 增加粮食进口 D. 鼓励农地流转
30.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我国西北地区盛产棉花 ②海南岛盛产芒果
③东南亚山地的立体农业 ④欧洲西部地区的乳畜业
A. ①水源 ②热量 ③技术 ④市场 B. ①热量 ②技术 ③水源 ④地形
C. ①地形 ②热量 ③技术 ④水源 D. ①水源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市场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 1500 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 17~25°C。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莱”种植区,每年 5~10 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市场,给署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据此,完成第 31~33 题。
31. 兰州“高原夏菜”种植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A. 平原面积广阔 B. 昼夜温差较小
C. 夏季气温较低 D. 远离灌溉水源
32. 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主要是为了
A. 降低地面温度 B. 改良蔬菜品种
C. 提高土壤肥力 D.保持土壤水分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7页 共 12页
33. “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得益于
①南方市场更为广阔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兰州自然条件的变化 ④保鲜与冷藏技术的改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0 年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原有线下销售渠道受阻,大量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滞销。为解决上述问题, 国家发改委积极协调电商平台,帮助农户销售滞销的农产品。据此,完成第 34 题。
34. 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受疫情防控滞销的农产品可以
A. 扩大市场范围 B. 增加销售风险
C. 降低种植成本 D. 减弱地域联系
人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其空间迁移会对城镇化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甘肃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下图示意甘肃省人口·流动趋势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甘肃省人口流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 ( )
A. 再城市化 B. 郊区城市化 C. 城市化 D. 逆城市化
36 第三阶段,甘肃省突出的城镇化问题是 ( )
A. 城市住房紧张 B. 乡村空心化 C. 城市交通拥挤 D. 人口老龄化
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37、38题。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8页 共12页
37.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 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38.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 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39~40题。
39. 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生产技术先进 B. 交通运输便捷
C. 自然条件优越 D. 生产成本低廉
40. 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研发水平 D. 增强国际影响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9页 共 12页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二. 综合题(共40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国和美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国家 2007年 人口数/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0~ 1995年 1995~2000年 2000~2005 年 2008年
中国 13.21 1.10 0.91 0.75 0.508
美国 3.04 1.00 0.83 0.71 0.9
材料二 美国主要工业区和人口迁移方向图。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由材料一,与美国相比分析中国人口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4分)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10页 共 12页
(2)材料二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分)
(4)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影响。(4分)
(5)从材料三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大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4分)
42.图 12 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 13 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图 12 中字母代表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功能分区,包括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参照示例,将各功能区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位置上。
示例:花卉与乳牛区— d
小麦种植区— 工业区—
商业区— 住宅区—
(2) 图 13 中①~④四处,地租最高的是 处。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和 等。
近些年来,该城市的城镇化速度较快,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第 11页 共 12页
(3)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提出三点即可)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苹果喜温凉,是我国北方代表性水果。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年均温12.1℃,年降水量855.2mm,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该县苹果主产区位于盐源盆地内的河流阶地和大型洪积扇。下图示意盐源县苹果主产区及其周边位置。
(1) 分析盐源县成为“中国南方苹果之乡”的自然条件。 (6分)
(2) 分析盐源县发展苹果产业的限制性因素。 (2分)
(3) 从脱贫致富的角度考虑,请给盐源县苹果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分)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B2.A3.B4.C5.D6.B7.A8.B9.B10.B
11.B12.C13.D14.B15.A
16.A17.B18.D19.C20.B
21.C22.C23.B24.B25.C26.B27.A28.C29.D30D
31-40 CDBAC 36.B-40BDAB
二、综合题(共40分)
【鼓励学生说有因果关联的长句子,如提供的参考答案;增养和训练学生有逻辑地
表达】
41.(1)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减缓(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
严重,社会负担较重:新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大。(4分)
(2)美国东北冬季气温低,污染严重(2分)
(3)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2分)
(4)有利:缓解人口流入区劳动力不足;加强流出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文化联系,促
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口流出区人地矛盾。不利:对人口流入区造成交通、住房等城
市问题:对流出区造成部分人才流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4分)
(⑤)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较高开发资源和边境贸易的发展。(4分)
42.(共10分)
(1)ecab(4分)
(2)③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3分)
(3)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供服务,鼓励公交出行,合理规划城
市道路,实行错峰上下班,私家车限号出行等(答出三点,合理即可)(3分)
43.(1)盐源县位于盆地内,区内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品质高:低
纬度高海拔地区适宜苹果生长: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有丰富的土地资源。(6分)
(2)盐源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个体经营,分散种植,投入少,管理粗放,病虫害
多。
(2分)
(3)加大政府支特力度:扩大苹果种植面积,获得规模效益;延长产业链,提高附
加值;发展相关产业;加大宜传,推广品牌:开拓和培育新市场,建立网络营销渠
道。(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