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20:48:22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D D D C A C C D D B B A B B
17.(1)分布不均衡;该线东侧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4分)
(2)地处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答出四点可得 8分)
(3)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交通,提高对
外开放程度;因地制宜,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太阳能等能源﹐满足人民
生产生活需要。(答出三点可得 6分)
18.(1)上海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6 分)
(2)有利: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引进了大批高素质
人才。(答出两点可得 4分)不利: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问题。(2 分)
(3)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消费减弱,阻碍经济增长;老年人生活孤
单。(答出三点可得 6 分)
19.(1)C(2 分)
(2)B(2 分)
(3)A(2 分)商业(2 分)消费人群(2分)
(4)居住(2分)有利工人上下班,有利于购物。(4分)
{#{QQABIQ6QggioAJJAARgCEQWwCACQkBCACAoGREAEIAAAyRFABAA=}#}绝密★启用前
叶集皖西当代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页。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75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站于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 10 月 29日捕捉到的太阳耀斑图片,该图片看起来仿佛是太阳在“微笑”,对此《卫报》称其“像一种笑脸形状的巧克力饼干”(图2)。科学家表示,“微笑”背后是“笑里藏刀”,太阳的两只“眼睛”所代表的暗斑被称为日冕空洞,高能的太阳风从中向地球飞速奔袭而来。 完成1~2题。
1.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有
A.影响无线电长波通讯 B.诱发地震、火山爆发
C.全球降水增多 D.信鸽迷失方向
【高一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2.太阳“笑”了,你认为不需要加强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
A.通信部门 B.冶金工业部门
C.航天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某度假村坐落于湖面开阔的湖畔。在盛行风较弱时,度假村与湖泊之间形成的大气热力环流即湖陆风较为显著。 图中示意该地湖陆风的近地面风向。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图示中风向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造成该地湖陆风昼夜风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B.地势起伏不同
C.人类活动差异 D.地表比热容不同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图示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目前,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选项中对增加城市雨水下渗效果最不显著的是
A.铺设透水砖 B.下沉式绿地
C.地面硬化 D.植树种草
【高一地理试卷·第2 页(共 6 页)】
图示为世界距海岸200km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7~8题。
7.在距海岸 200km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的比例小于 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小的是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8.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亚马孙平原
C.尼罗河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图示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农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和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③⑥
10.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⑤
【高一地理试卷·第3页(共 6页)】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11~12题。
11.根据“木桶效应”,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 人、4500人,则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1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宜居人口”最接近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口数量 D.最低人口数量
图示为川西平原村落局部景观图,完成13~14题。
13.川西平原乡村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A.居住用地 B.耕地 C.草地 D.工业用地
14.川西平原的村落
A.集中分布在农业用地中 B.散布在农业用地中
C.集中分布在工业用地中 D.散布在工业用地中
【高一地理试卷·第4 页(共 6页)】
图示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 15~16题。
15.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交通用地
16.若数字①-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绿化带 D.工业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 小题,共 52分)
17.(18分)图示为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黑河腾冲线体现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的差异。(4分)
(2)简述甲省人口密度大的原因。(8分)
(3)为提高乙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请提出合理措施。(6分)
【高一地理试卷·第5页(共 6页)】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我国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地区之一,人口大量迁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大,2021年人口密度达3923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仅次于澳门和香港。 下表为1990~2022年上海和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地区 1990年 2022 年
全国 5.57% 18.7%
上海 9.4% 36.1%
(1)说出上海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大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量人口迁入对上海产生的影响。(6分)
(3)与全国相比,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指出这种现象给上海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19.(16分)图示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2分)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2分)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 ,故租金最高。(6分)
(4)图中 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分析其原因。(6分)
【高一地理试卷·第6 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