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中国的河流(共3课时)(课件91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中国的河流(共3课时)(课件91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2 13: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外流区为主(第1课时)
二、滚滚长江(第2课时)
三、滔滔黄河(第3课时)
“一碗水,半碗泥”是指哪条河流?
黄河
河流知识PK
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哪条河流?
长江
河流知识PK
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是哪条河流?
塔里木河
河流知识PK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一课时 外流区为主
一、外流区为主
1.水系:流域内大大小小的干支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
2.分水岭:相邻流域之间的高地,起分流作用,从而划分出不同的流域或水系。
3.流域: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的集水区域。(提示:图中分水岭所包围的区域)
流域示意图
基本概念
4.内流河与内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区。
5.外流河与外流区: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所在的区域(流域)称为外流区。
海洋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
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
消失在荒漠
流入内流湖
基本概念
探究中国主要河流及分布
在图2-40上,找出并勾画长江、黄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和塔里木河。这6条河流中,哪些河流位于外流区,哪些河流位于内流区?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长江
黄河
黑龙江
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外流河
内流河
活动一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在图2-40上,找出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降水分布图中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并归纳出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400mm等降水量线
外流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注意:界线东南地区不全是外流区;界线西北地区不全是内流区
活动一
探究中国主要河流及分布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在图2-40上,找出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说一说它和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有何关系?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外流区
内流区
季风区
非季风区
两条分界线基本一致
活动一
探究中国主要河流及分布
试解释我国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的原因。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外流区
内流区
距海较远,降水稀少;
蒸发量大,河流中的河水易蒸发、渗漏而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
地形往往较为封闭,不易流出。
活动一
探究中国主要河流及分布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全长2137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河流经过之处,形成了一些绿洲,孕育了绿洲农业。因中下游河水渗漏、蒸发,加上引水灌溉,水量愈往下游愈小。
历史上塔里木河水量很大。但自20世纪初以来,塔里木河水量开始减少,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过度取水,水量大减,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河流两侧的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
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1年,从530千米以外的博斯腾湖调来的水流,经过断流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流进干涸的台特马湖。这是国家为挽救塔里木河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
课内阅读
中国内、外流区面积和径流量统计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外流区
内流区
一、外流区为主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名称
概念
分布
面积
水量
外流区
内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我国东南部,基本上与季风区的范围一致
占全国面积64%
占全国河流总量95%
内流河的流域
占全国河流总量5%
占全国面积36%
我国西北部,基本上与非季风区的范围一致
1.中国内外流区概况(小结)
一、外流区为主
2.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
含沙量
冰期
汛期
流量
水位
水文
特征
高低
大小
长短,时间
有、无;长、短
大小
一、外流区为主
汛期
(1)左图中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
(2)三条河流中,流量最小的是哪一条?
(3)三条河流中,出现断流的是哪一条?
(4)观察三条河流的汛期出现在什么季节?其原因一样吗?
横坐标:月份; 纵坐标:流量(注意数值)
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
都是夏季。原因不一样
断流
汛期
汛期
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
活动二
1.比较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差异
(5)参考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推测南北方河流的结冰期。
(6)推测南北方河流的含沙量情况。
南方河流无结冰期
北方河流有结冰期,越向北结冰期越长
北方河流含沙量大,其中黄河的含沙量最大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秦 岭
淮 河
1月0℃等温线
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
活动二
1.比较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差异
(1)对比南北方河流的流量大小。
(2)对比南北方河流的汛期长短。
南方河流流量大
南方河流汛期长,珠江汛期长达6个月(雨季时间长);
北方河流(黄河)汛期短,只有2-3个月(雨季时间短);
东北地区河流有两个汛期:春季因冰雪消融,形成春汛;夏季因降水形成夏汛。
汛期
汛期
汛期
春汛
夏汛
比较河流的水文特征
活动二
2.比较外流区南北方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地区
河流
水文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外流区
东北
松花江
特征
原因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黄河
特征
?
?
?
?
原因
?
?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长江
珠江
特征
?
?
?
?
原因
?



塔里木河
特征
原因
较小



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雨少
雨季短
流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
冬季气温0℃以下




流经湿润地区,降雨量大
雨季长
水土流失较少,植被覆盖率高
冬季气温0℃以上
小结:中国河流水文状况对比



断流
位于非季风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流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
冬季无冰雪融水
夏季气温较高
一、外流区为主
较大

冰期长
多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降雨较多
春季冰雪消融;夏季降水补给
多森林、植被覆盖高
纬度高
春汛、夏汛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系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全长1747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历史上,京杭运河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目前,山东济宁以北的运河因淤塞不能通航,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京杭运河成为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1.京杭运河南北起止于哪个城市? 2.经过了哪几个省市? 3.沟通了哪几条水系?
课内阅读
3.中国的湖泊
中国的湖泊
中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水面面积在1千米2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除了天然湖泊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工湖(水库),根据湖泊所在的流域特点,可将湖泊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内流湖在内流区,大多数是咸水湖;外流湖在外流区,属淡水湖。
中国湖泊的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
集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青藏高原多咸水湖,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属咸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一、外流区为主
1.下列关于内流河、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内陆地区的河流就是内流河?
B.季风区以内的河流是内流河?
C.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是外流河?
D.向国境线以外流的河流是外流河?
2.关于内流河和内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流河最后都注入内陆湖泊
B.内流河最后都在中途消失
C.内流河有的流入内陆湖泊,有的在中途消失?
D.我国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3.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
A.洞庭湖 B.青海湖? C.太湖 D.鄱阳湖
4.内流河,外流河的划分依据是( )
A.河流水量的多少 B.河流流域是否受夏季风影响
C.河流的长度 D.河水是否最终流入海洋
当堂练习
读我国四条河流干流简图,完成5、6题
5.四条河流中,完全处于非季风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四条河流中,没有结冰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我国某河流具有以下水文特征:河流水量较丰富,每年5月前后和8月前后有两次汛期,含沙量少,有4~5个月的结冰期。这条河流在我国的( )
A.秦岭—淮河以南 B.东北部山区
C.淮河和海河之间地区 D.横断山区
当堂练习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长江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4.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
第二课时 滚滚长江
二、滚滚长江
在祖国华夏大地上,长江犹如一条奔腾的巨龙,蜿蜒曲折,一泻千里。说一说,你了解长江的哪些方面?


中国第一大河
1.长江概况—干支流形状
玲玲将长江干流的形状描述为"V+W",从源头到入海口用铅笔描一描,看一看她的描述是否形象。
二、滚滚长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源头
注入地
流经省份(简称)
各拉丹冬峰
东 海
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阅读课本50-52页,完成下面表格
1.长江概况—源头、注入地及流经省区
二、滚滚长江
宜昌
湖口
标注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并找出各河段的主要支流和湖泊。
上游
中游
下游
1.长江概况—上中下游界线及各河段支流湖泊
二、滚滚长江
通天河
金沙江
长江
川江
荆江
扬子江
注意:这些名称都是长江干流某一段的名称。
1.长江概况—各河段名称
二、滚滚长江
地形区
干湿区
气候类型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跨三级阶梯,流速变化大,水能丰富
径流量大
汛期长、水位变化大、结冰期短或无
结合相关地图,说说长江干流流经了哪些地形区、干湿区和气候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高原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1.长江概况—经过的地形区、干湿区和气候类型
二、滚滚长江
玉树
通天河河段
流速缓慢,多湖泊沼泽
宜宾
金沙江河段
山高谷深落差大,水流湍急
四川盆地河段
支流众多,江宽水阔,流量大
宜昌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宜昌)
二、滚滚长江
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著名峡谷有虎跳峡、三峡等。
宜昌
虎跳峡
虎跳峡
2.河段特征—上游
二、滚滚长江
宜昌
三峡
瞿塘峡
西陵峡
巫峡
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著名峡谷有虎跳峡、三峡等。
2.河段特征—上游
二、滚滚长江
宜昌
湖口
荆江
中游—宜昌到湖口
长江出三峡后,进入平原地区,在920多千米的流程中,落差约40米,流速锐减,加之众多支流汇入,形成蜿蜒曲折的河道,沿江两侧湖泊星罗棋布。
荆江曲流甚多,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水患频发。
2.河段特征—中游
二、滚滚长江
湖口
下游—湖口到入海口
下游河段流程超过840千米,落差不足20米,水流平稳,江面开阔。入海处,江面宽度超过80千米,呈现水天一色的状观景象。
2.河段特征—下游
二、滚滚长江
2.河段特征—下游
二、滚滚长江
长江入海口处视频:
上游
中游
下游
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多峡谷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支流少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2.河段特征—总结
二、滚滚长江
读“长江干流图”和中国地势示意图,观察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经过的地势状况。
上游流经我国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下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宜昌
湖口
中国地势示意图
3.长江流域的开发
二、滚滚长江
上游
中游
下游
长江干流纵剖面图
约6500米
宜宾以上,落差大,水能丰富;宜宾以下,落差小,利于通航。
3.长江流域的开发
二、滚滚长江
我国在长江上游地区建设了哪些大型水电站?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分析水能资源是否丰富的方法:
一是看河流水量大小;二是看落差大小
长江流域地处湿地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穿越我国地势一、二级和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上游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3.长江流域的开发——“水能宝库”
二、滚滚长江
世界第一
世界第二
三峡水电站
长江的水能开发
长江的流量和落差很大,水能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二分之一。目前我国已在长江干流上建造了三峡,葛洲坝等多座水电站,正在金沙江上建造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大型水电站。其中,三峡水电站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年发电量达847亿度。
课内阅读
长江的通航河道主要分布在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
长江各通航河段示意图
3.长江流域的开发——“黄金水道”
二、滚滚长江
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沛,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无封冻期,有利于航行。
0℃
宜宾
宜宾
无结冰期
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结合长江的水文特征,说说宜宾以下河段成为主要通航河段的原因。
2.长江流域的开发——“黄金水道”
二、滚滚长江
长江沿岸地区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是长江航运的腹地,通过影响河流航运的货源和客源流量,保证了长江航运的经济效益。
2.长江流域的开发——“黄金水道”
二、滚滚长江
长江干流延伸方向以东西向为主,支流呈南北向延伸,共同形成了贯通东西,沟通南北的庞大水运网,航运价值大。
南北延伸
东西延伸
2.长江流域的开发——“黄金水道”
二、滚滚长江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评价要素
评价参考方向
自然条件
地势落差
地势落差大,则航运不便
径流流量
径流量大,水位深,则通航能力强
冰期状况
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
人文条件
经济水平
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河流航运的货源和客源流量而影响航运的经济效益
人口城市
水运网络
配套设施完善的水运网络,有利于提高河流航运价值
二、滚滚长江
3.小结:评价河流航运条件的基本思路
一 山脉纵横交织
观看视频,说一说荆江河段多曲流的原因,以及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4.长江的生态问题与自然灾害
二、滚滚长江
长江荆江河段因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流速下降,泥沙沉积,形成了典型的曲流形态。易出现洪涝灾害。
4.长江的生态问题与自然灾害:洪涝灾害
二、滚滚长江
比较两图,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积有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17世纪中期
20世纪中期
从17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洞庭湖的面积急剧缩小。原因:流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入湖淤积;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田,使洞庭湖迅速萎缩。
4.长江的生态问题与自然灾害
二、滚滚长江
围湖造田
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降水集中,多暴雨
洪涝灾害多发
措 施
退田还湖
对弯曲河段“裁弯取直”
加高加固堤防、修建分蓄洪区
4.长江的生态问题与自然灾害
二、滚滚长江
进入2020年8月中旬以来,四川盆地强降雨接连来袭,四川省首次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洪涝灾害已造成全省451.9万人受灾。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1-3题。
1.有关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横断山区
B.流经三级阶梯
C.位于热带区域
D.注入黄海海域
2.以下有关长江各河段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甲河段多峡谷险滩,落差大
B.乙河段河道平直方便通航
C.丙河段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
D.丁河段冬春往往形成凌汛
当堂练习
3.近年来,长江流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富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4.读下图回答: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
当堂练习
滚滚长江
上游
水能宝库:分水能资源约占全国1/3,三峡、葛洲坝、白鹤
滩等水电站
黄金水道: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源头: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峰
注入地:东海
范围:源头到宜昌
特点: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干湿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流经气候区:高原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游
范围:宜昌到湖口
特点:流速慢、湖泊众多、易发生水患
下游
范围:湖口到入海口
特点:水流平稳、江面开阔
长江概况
各河段特征
长江的开发
生态问题与自然灾害
问题:河道弯曲排水不畅;降水集中多暴雨;围湖造田
措施:退田还湖; 对弯曲河段“裁弯取曲”;加高加固
堤坝、修建分蓄洪区
课程小结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 滔滔黄河
三、滔滔黄河
在教材P55页图中找到黄河干流,从源头到入海口用铅笔描一描,看一看黄河干流的形态特征。
1.黄河概况—干支流形状
三、滔滔黄河
阅读课本50-52页,完成下面表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源头
注入地
流经省份(简称)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渤海
巴颜喀拉山
1.黄河概况—源头、注入地及流经省区
三、滔滔黄河
标注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
上、中、下游划分地点
1.黄河概况—上中下游界线及各河段支流湖泊
三、滔滔黄河
结合相关地图,说说黄河干流流经了哪些地形区、干湿区和气候区。
跨三级阶梯,流速变化大,水能丰富
径流量小
汛期短、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
地形区
干湿区
气候类型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干旱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高原高山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黄河概况—经过的地形区、干湿区和气候类型
三、滔滔黄河
结合上面两幅图思考:为什么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黄河虽然长度比珠江长,流域面积比珠江大,但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珠江的年平均径流量远大于黄河,所以黄江只能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西江流量年变化图
注:西江是珠江主要支流之一。
黄河流量年变化图
1.黄河概况
三、滔滔黄河
河口
上 游
湟水
洮河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龙羊峡
河源段
青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大部分流经青藏高原上,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稳定。
黄河源头段
河源段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龙羊峡
青铜峡
水能资源段
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峡谷绵延,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有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峡谷。在这些峡谷修建了一系列的水电站。
水能资源段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龙羊峡
青铜峡
龙羊峡
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电站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龙羊峡
青铜峡
龙羊峡
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电站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龙羊峡
青铜峡
龙羊峡
青铜峡水电站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青铜峡
平原段
黄河出青铜峡后,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流量逐渐减少。
平原段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青铜峡
平原段
宁夏平原上的灌溉农业
宁夏平原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青铜峡
平原段
河套平原上的灌溉农业
河套平原
2.河段特征—上游(源头到河口)
三、滔滔黄河
河口


汾河
桃花峪
渭河
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侵蚀出壮观的峡谷地貌。
2.河段特征—中游(河口到郑州桃花峪)
三、滔滔黄河
河口
桃花峪
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
2.河段特征—中游(河口到郑州桃花峪)
三、滔滔黄河
河口
桃花峪
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河段特征—中游(河口到郑州桃花峪)
三、滔滔黄河
下 游
桃花峪
黄河开封附近的悬河
2.河段特征—下游(郑州桃花峪到入海口)
三、滔滔黄河
主要特征: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原因:地势低平,河道逐渐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导致中上游挟带而来的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大堤
低水位
高水位
大堤
河床
开封铁塔
13米
55米
2.河段特征—下游(郑州桃花峪到入海口)
三、滔滔黄河
下 游
桃花峪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
中国最年轻的土地,每年向海洋“生长”约1.4千米。
2.河段特征—下游(郑州桃花峪到入海口)
三、滔滔黄河
2.河段特征—下游(郑州桃花峪到入海口)
三、滔滔黄河
黄河三角洲卫星影像对比
1979年 2012年 2019年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民间也有“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黄河含量沙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可绕赤道20圈。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哪里?
黄土高原
课内阅读
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多支流多泥沙
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和三角洲
上游
中游
下游
2.河段特征小结
三、滔滔黄河
跨越三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黄河最大水利枢纽
3.水能资源开发
三、滔滔黄河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特点。
(2)思考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黄河干流纵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观测数据
4.黄河的问题和治理
三、滔滔黄河
年平均流量变化
黄河干流纵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观测数据
兰州以上河段流量大,主要是由于有支流汇入
兰州以下至河口镇径流量减少,主要原因是流经干旱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灌溉农业区引水灌溉导致水量大减。
水量增加,原因是支流多
水量减少,原因是下游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4.黄河的问题和治理
三、滔滔黄河
年平均含沙量变化
黄河干流纵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观测数据
源头至河口,含沙量逐渐增加
在中游急剧增加,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增。
桃花峪至入海口含沙量逐渐减少,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泥沙沉积
4.黄河的问题和治理
三、滔滔黄河
黄河近两千多年来,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2)说一说黄河水患的主要成因及其危害。
(3)想一想,应该怎样治理黄河?
(1)将相关内容的序号填入图中,完成下图。
①流经黄土高原 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土层疏松
植被破坏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下游进入平原
流速减慢
泥沙沉积
人工筑堤约束
暴雨
洪峰



建坝淤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河道决口泛滥。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
4.黄河的问题和治理——决口泛滥
三、滔滔黄河
观看视频,找出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道,并思考有效的解决措施。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措施:爆破
4.黄河的问题和治理——凌汛
三、滔滔黄河
1.汾河、渭河位于(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长江上游 D.长江中游
2.下列关于黄河下游河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阔水深,利于航行?
B.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C.水大流急,水能丰富?
D.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
3.人们常用“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泥沙主
要来自( )?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4.黄河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黄河源头和黄河中游 B.黄河中游和下游
C.黄河上游和下游 D.黄河上游和中游
当堂练习
5.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形成一种“人在水下走,船在空中行”的景观,被形象地称为“地上河”。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①结冰期较长 ?②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③水流含沙量大? ④人类向河中倾倒大量固体废弃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6-7题。
6.黄河下游面积小的原因是( )
A.成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B.近年来气候干旱,降水少 C.位于干旱地区
D.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用水量过大
7.小浪底和刘家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大 B.落差大
C.河道弯曲 D.河流泥沙含量小
当堂练习
滔滔黄河
上游
水能资源丰富:小浪底——黄河最大水利工程
源头:巴颜喀拉山
注入地:渤海
范围:源头到河口
特点:河源段河道曲折;能源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平原段有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流经干湿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流经气候区:高原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温带季风
中游
范围:河口到桃花峪
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剧增
下游
范围:桃花峪到入海口
特点: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和三角洲
黄河概况
各河段特征
水能资源开发
生态问题与治理措施
地上河
凌汛
措施: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建设水利枢纽
成因:中游水土流失,大量泥沙下游沉积
措施:爆破
发生河段: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
课程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