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海明威
老人与海
PART.1
课前分享
(可播放动画短片《老人与海》中的精彩片段。)
1999年7月3日,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执导的动画短片上映,该片2000年获得第72届奥斯卡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第53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该片名为《老人与海》,正是改编自海明威的同名巨作。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老人与海》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PART.2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记者,
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
1953年,以《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
1954年,以《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太阳照常升起》与《永别了,武器》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作品简介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
这篇小说相继获得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曾经在48小时内就卖出了20多万本,创造了小说销量的传奇。
作品简介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创作背景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创作背景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
生字词
jǐ zhuī
jiǎng
niè
qiào
dǎo
quán qū
qí
yì
tūn shì
bì
船桨
撬开
脊椎
鱼鳍
蜷曲
祈祷
咬啮
吞噬
麻痹
游弋
桅杆
蹂躏
róu lìn
wéi gān
PART.3
整体感知
1.老人先后几次与鲨鱼搏斗?
结果如何?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搏斗 次数 鲨鱼 类型 使用 工具 攻击结果 老人心理
鲨鱼 老人
第一次 一条很大的灰鲭鲨 渔叉
鲨鱼被渔叉刺中头部,死了。
老人失去了渔叉和绳子,大马林鱼被吃了约四十磅肉
好景不长啊,他想。……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搏斗 次数 鲨鱼 类型 使用 工具 攻击结果 老人心理
鲨鱼 老人
第一次 一条很大的 灰鲭鲨 渔叉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鲨鱼被渔叉刺中头部,死了。
老人失去了渔叉和绳子,大马林鱼被吃了约四十磅肉
好景不长啊,他想。……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两条加拉诺鲨
一条铲鼻鲨
两条加拉诺鲨
一群鲨鱼
桨上绑的刀
桨上绑的刀
一支断桨上锯下来的桨柄
舵柄
两条鲨鱼都被刀刺中,死了。
鲨鱼被刀扎进脑子,沉到水里。
两条鲨鱼被棒打下海。
翻滚着游走了。
大马林鱼被吃了四分之一的肉。
刀刃断了
大马林鱼被吃了一半的肉。
鱼肉全被吃光了。
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压根儿没有钓上它来。
老家伙,你累了,你从骨子里累了。
我出海太远了。我把咱们俩都毁了。
他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无法挽回。
2.海明威的小说多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方式,对话生动,句子洗练,风格独特。试以下面两段为例,细细体会他的语言特点。
整体感知
(1)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
(2)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一看见离他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
整体感知
赏析: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来势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它鲜明地体现了海明威的文字特点,如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和形容词,没有华丽的辞藻,语汇准确生动等。
整体感知
(1)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
赏析:这里所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多用动词,鲜明生动。它将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这些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同样的感觉。这种感情作者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显示了海明威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整体感知
(2)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一看见离他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
PART.4
内容探究
1. 本文除了对事件的叙述,还有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找出内心独白,并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小说主题起什么作用。
内容探究
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内容探究
2.这是一篇极具象征意味的小说,
老人海中与鲨鱼搏击的场景象征了什么?老人、大海与鲨鱼又象征着什么?
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
老人在大海中和鲨鱼的搏斗象征了人类和自然、命运以及一切外在于自身的邪恶力量的抗争。
老人是人类的化身,海是人类征服的一切,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
内容探究
3.圣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人生的成败应如何衡量?
内容探究
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子”的典型代表。他孤身一人出海捕鱼,但运气不佳,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但他从不懈气,而是继续出海远行,经过三天两夜的奋斗,终于捕获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航途中,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了。
内容探究
圣地亚哥
是一个
什么样的老人?
在世俗的眼光看来,他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在海明威笔下,他却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是一个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
内容探究
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这个问题还可以扩大一点看,人生的道路是艰难的、充满坎坷的,不要向困难和厄运屈服,需要的是勇敢、顽强战斗的精神。小说热情歌颂了人性中最宝贵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也是老人身上所蕴涵的能够打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人们心灵的地方。
内容探究
人生的成败应如何衡量?
内容探究
4.本文为什么以“老人与海”为题? “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写的是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在海上独自与鲨鱼搏斗的全过程,让我们感受了一场大海与风浪的洗礼,也充分领略到大海中壮阔、美丽、富饶、仁慈、凶险、残忍的种种场景。因此以“老人与海”为题。
内容探究
作用:以“海”作为背景,更能烘托出老人在厄运险境中的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PART.5
课堂讨论
《老人与海》传达了一种不愿意屈服,敢于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
回忆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某段“失败”经历,谈一谈你的理解。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