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2 05: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1.下图为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整体性 B.单一性 C.关联性 D.连续性
2.近年来,以功能分工为基础的城市群随着城际交通的不断完善迅速发展,读我国主要城市群示意图,完成问题。
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相比,呼包鄂榆城市群最大的区位优势是( )
A.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科技水平发达 D.劳动力丰富
区位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因素。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3.影响松嫩平原发展大规模机械化旱地农业生产的区域要素是( )
①气候条件 ②耕地条件 ③劳动力 ④交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粮食种植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
A.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 B.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C.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减少 D.农业种植技术进步
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平方千米) 年降水量(毫米)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单产(万千克/公顷) 粮食总产(亿千克)
1975年 19% 333 420 38 10% 1.23 1.025
1995年 12% 478 350 42 35% 0.9 0.975
5.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6.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是( )
A.荒漠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8.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联合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北京发布,全国被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
10.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基本特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这些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C.每个生态功能区具有动态性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整体性特征
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另外,其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与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 )
A.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B.德国的鲁尔区 C.美国的“硅谷” D.北京中关村
12.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D.发展炼铝工业
贾汪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部,采矿历史悠久,素有“苏北煤城”之称,地下煤炭资源丰富,伴生有大量可制作瓷器的高岭土,但近年来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下图示意贾汪区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贾汪区在衰退+转型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特点是( )
A.发展速度快 B.人口增长快 C.劳动力富余 D.产业结构优
14.促进贾汪区城市转型的可行措施是( )
A.全面关停煤炭相关产业 B.着重发展瓷器相关产业
C.重点打造循环经济产业 D.严格禁止矿区人为活动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有关德国鲁尔区经济衰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环境污染严重
16.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西域的哈密、吐鲁番乃至更远的中亚等地使节入贡时,由陆路进入嘉峪关东行至大同稍作停留,等待皇帝批复准许进京的使臣及人数。马市的繁荣和商业发展使大同形成客商云集、物品琳琅的大市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京包一包兰铁路的开通,大同煤矿得到大规模开发,现代工业得到发展。下图示意大同市地理位置。
(1)说明大同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8)
(2)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大同市发展壮大的原因。(8)
(3)为保证大同市长期繁荣,请提出发展建议。(4)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材料一 下左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区域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利用光照资源充足的优点,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右图),实现了光伏产业发展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融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6)
(2)分析库布齐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条件。(6)
(3)说明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6)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双鸭山市作为煤城经历了从“矿强市弱”到“市强矿弱”的发展过程,在城市转型过渡的初期阶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替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城市转型带来了显著效果。下图为2010~2020年双鸭山市三大产业GDP比重变化示意图。
(1)推测2017-2020年双鸭山市第一产业、第三产业GDP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8)
(2)简述双鸭山市经济转型中后期阶段可采取的合理措施。(6)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B 6.B 7.B 8.D 9.A 10.B 11.B 12.C
13.C 14.C 15.B 16.B
17.(1)位于河谷地带,地形平坦,适宜农耕;位于古代多条交通线会合处,交通便利;边境贸易的发展,
促进人口集聚;便于军事防卫,形成军事重地;吸引人口聚集;临近河流,有水源。
(2)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现代工业的发展;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及发展;形成地方行政中心。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对外竞争力和影响力;与周边城市协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18.(1)该地气候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临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
(2)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地价低;政策支持等。
(3)太阳能电池板有利于削减风力,阻挡风沙;遮挡阳光,减少蒸发,改善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促进植被生长;为当地提供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植被;发展养殖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19.(1)第一产业比重上升,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第三产业比重下降,该地第三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低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2)应加大对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的重视,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能力;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矿区环境;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机械化水平,注重绿色农业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