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参考答案
1~5 DBAAD 6~10 BDBDA 11~15 CCABC
解析:
1. D。主要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读图1可知,大巴山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同时地处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水热组合与分配可形成多种类型,在山地和山区的不同部位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长多种多样的动植物(中药材),故选项D正确。动植物(中药材)品种丰富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行政区划没有直接关系。选项B和C是多种自然环境形成的某个地理要素,不能直接解释为动植物(中药材)品种丰富的原因。
2. B。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按照题目分析,人工种植的中药材要接近野生品质,需要选在接近天然的野生环境中种植。大棚种植改变了影响植物生长的多种自然条件,属于典型的人造环境;林下栽培是在天然林中栽种药材,最接近野生天然环境,故选项B正确;机械化耕种是大规模种植的生产方式,通常不适合在野生环境(林下、小块土地等)中进行;异地栽培改变了药材的生长环境,也会改变中药材的品质。
3. A。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人地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结合材料中设立中药研究院的职能,可以归纳出主要是提高中药材产品的质量,故选项A正确。一个产业的持续发展要从各环节入手,确保各环节健康长远发展,不能仅仅靠提高生产效率等短期措施。按照职能分析,中药研究院主要是为了确保药品质量,只属于产品生产环节的一个起辅助作用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完善产业链的内容,也不是为了扩大药材供给。
4. A。对于①地区来说,林火高危期是整个冬季和春季(8~10月),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西北季风给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带来降水,冬季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较为干燥。②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火灾多发生在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春夏之交,③为地中海气候,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秋季(1~4月)是林火高危期。故选A。
5. D。多森林火灾的自然环境使动物产生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也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对物种数量起到稳定功能。故选D。
6. B。据材料“…反思林火的消防理念,将重点从灭火转向防控…”,所以,“适应火灾”主要是指林火的防控理念,增加专业消防队、学习灭火的技术、购买先进灭火装备都是从灭火角度考虑,只有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是森林智能化防火措施。故选B。
7. D。“胡焕庸线”是一条人口界线,划分的依据是人口数量,结合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密度,“胡焕庸亚线”划分的主要参考指标也是人口数量。故选D。
8. B。长江经济带三个区域东部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为落后,主要是因为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较好。故选B。
9. D。长江经济带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都不均衡,划分亚线的目的就是根据差异将长江经济带分成不同的发展区域,进而在细分的区域的基础上进行区域之间合作,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故选D。
10.A。距今6-7亿年以前属于前寒武纪,属于基础性的记忆类知识。
11.C。据材料,雪球地球时期(可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温度逐渐降低,地球上从两极开始,冰川面积开始扩张,冰川的出现又会起到另外一种作用:冰反射。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其中大部分通过各种物质的反射回到了太空中。而该时期海水的体积缩小,海平面下降;冰川的面积增加无疑让反射的太阳能更多,地球吸收到的热量更少了,这种情况又加剧了温度的降低,从而导致冰川的面积继续增加,最后逐渐覆盖了全部的地球,根本不可能形成冰碛地貌;前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原始生命才开始萌芽,不可能有植物。
12.C。理论上讲地球一旦开始变冷,只会变得越来越冷。当时的海洋都被冰冻,冰盖扩展到赤道,平均厚约1km,海底火山释放出的CO2积累在冰盖之下,随着CO2不断的积累,最终冰盖破裂,CO2进入大气,产生极端的“温室效应”,使冰川迅速消融、退却,全球温度急剧上升,生命开始了快速演化,诞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13.A。大洋中脊是板块的生长边界,北冰洋为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两大板块覆盖。故选A。
14.B。洋底具有水压高、水温低、光照弱、密度大等特点。故选B。
15.C。北京时间9月5日13:55,换算成世界时,减8个小时即可。故选C。
16.(13分)
(1)特色: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或重视工业遗迹保护;或工业废弃场地及设施的保护和利用)。(1分)
好处: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建设成本;发展旅游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生活幸福感。(每点2分,共6分)
(2)原因:位置优越,地处德国西部,位于经济发达的欧洲中部,辐射能力强;交通便利,是河港与铁路枢纽,辐射范围广;为传统工业区核心位置,传统工业发达,外运货物丰富。(每点2分,共6分)
17.(20分)
(1)分布特点:沿海稠密,内陆稀疏;东部密集,西部分散。(每点2分,共4分)
关系:海南岛中央是山区,村庄稀疏;海南岛东部降水多,村庄分布密集。(每点2分,共4分)
(2)影响:乡镇可达性好,村庄的建设用地规模大;可达性差,村庄的建设用地规模小。(2分,任答一点即可)
分析:乡镇到村庄之间的交通便捷,乡镇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强,非农产业容易扩散到乡镇(2分);可达性强,村庄容易获取建筑物资和资金,扩大村庄建设规模,导致建设用地扩大(2分)。
(3)方向:积极承接城镇非农产业扩散,加强与中心城镇的产业分工协作;大力发展都市(城镇)服务型产业,为城镇发展服务,带动乡村各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自然资源,塑造特色田园乡村(或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网红打卡地);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都市共享农业。(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18.(22分)
(1)原因:利用原有湖泊与河道,减少工程量;湖泊水量丰富,为航运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航运水深。(每点2分,共4分)
(2)道理:利用原有湖堤作为河堤,减少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可以就近获得湖泊水源补给,为运河提供足够水源;利用原有航运设施如码头等,减少因运河改道对沿线城市和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等。(每点2分,共6分)
(3)理由:与运河相比,天然河湖中水位变化大,洪水期和枯水期影响航运连续性;湖泊中风浪大,影响航运安全。(每点2分,共4分)
(4)西堤水利设施作用:枯水期泄湖水入运河,抬高运河水位、保证航运畅通;洪水期分担高邮湖洪水压力。(每点2分,共4分)
东堤水利设施作用:将运河水放入东部,为东部灌区提供自流灌溉水源;调节运河水量,使运河水位保持稳定。(每点2分,共4分)2024
“胡焕庸线”是我回人口树密区和稀蔬区的分界线,近年来学者又在速线东部划了两条“胡焕庸亚线。长
4
江经济带内部人口,经济,资源等方面差异性校大,从“胡焕庸亚线”的视角形成以长三角为首的阶梯式空间发
展结构,阶梯向进行渐进式突破以实现该地区的均衡发展。图3示意长江经济带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据此完成7一
地理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9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蔬省
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大巴山区地处川,陕、鄂,渝4省市交界地带,中药树品种多、
四川省
产量大、品质优。为了推说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当地成立了“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计划建设一批中药
长江经济带省级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材种植基地,扩大中药材产量:还提出要成主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开展中药材质量检测、道地中药材品种选有、
124222
质量评价、种子质量测试等项日,图1为大巴山地理住置示意图。搭此完成1心3题
223-391
124
胡焕脯线
392-574
1.大巴山区中药材资源品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3
胡焕庸亚线2
575-830
A.跨越多个省区
B.地处季风气候区
r胡焕庸亚线
831-3915
C.地形起伏较大
D.自然环境多样
图3
2.能够确保当地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接近野生品质
7.划分“胡焕庸亚线”的主要参考指标是
的生产方式是
飞长
A.地形特征
B,水源状况
D.人口数量
30N
C.经济水平
A.大棚种植
B.林下栽培
iIE
8,造成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有
C.机械化耕种
D.。异地栽培
图1
①地理位置
②资源禀赋
③人口密度
④产业基础
3.成立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对推动“大巴山药谷”持续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人.①@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保证药品质量
B,提高生产效率
C.完普全产业链
D.扩大药材供给
9.长江经济带划分“胡焕庸亚线”的目的是
爽大利亚是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近年来颜繁的森林火灾不仪烧毁了大片森林、遮筑等,而且造成大量动物
A.实现各区快速发展
B.释放西部土地潜能
死亡。专业机构研究发现:较长时期内,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森林中动物数量和种类保持德定。现在溴大
C.解决人口承找压力
D.优化区域空间格局
利亚政府与民间告遍开始反思林火的消防理念,将重点从灭火转向防控,学习“适应火灾”。图2示意近些年澳
距今6-?亿年以前,整个地球表面被冰雪色裹,科学家称之为“雪球地球”时期。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
大利亚火灾起火点的分布。据此完成46题
一块来自于该远古时代赤道附近的、由于冰川沉积产生的岩石,这个发现为冰川曾经发生于赤道附近的观,点提供
4.受气候影响,8一10月森林火灾发生概率最大的林区是
了一定的支持,此后随着气湿回升,冰川逃却,地球上的生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据此完成10~12题。
A.①
B.②
10,“雪球地球”时期,对应着的地质历史年代是
c.③
D.④
A.前赛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森林中动物数量和种类保持稳定,反映了森林自然环境的
11,该时期,冰川从两极延伸到赤道的过程中
A,生产功能
B.适应功能
A.海水的体积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B,冰川作用加强,形成大量冰碛地貌
C.保护功能
D.稳定功能
C,冰面反射不断增加,气温持续下降
D,光合作用显著减弱,植物数量诚少
6。下列措施属于“适应火灾”的是
12.推测“雪球地球”之后地球气温回升的可能原因是
T起火点
A,增加专业消防队
B.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图2
A.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活动增强
C.学习灭火的技术
D,购买先进灭火装备
C,火山剧烈喷发
D.冰川持续后退
第】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