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设计
让北一小 刘春颜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材第六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能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和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获得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比较大小的两个分数对应的整体是相同的,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课件
学具:练习卡三张、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整数比大小
谈话:三(4)班有多少人哪?陈老师自己教的班有50人,39和50谁大呢?
(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2、小数比大小
师:我还知道你们午托的中餐是3.5元,誰能说出一个小数和3.5比大小?
3、引出“分数可以比大小”
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板贴课题)
那你们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设计意图:数学发展有两大动力,一是生产(生活),二是数学本身;数学课的“引入情境”,不仅可以是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数学情境”。因此,通过“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充满挑战性的寥寥数语,直截了当地把课题带出来,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
(一)、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
1、(板书“3/4 1/4”)3/4和1/4谁大呢?让学生猜测。
2、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看大屏幕。(手势指向大屏幕,演示课件时,提问:涂色部分是第一个正方形的……,接着看,右边的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
3、通过涂色,(板贴图)你们认为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4、那3/4和1/4中间可以填什么符号?请你打开课本61页,填一填。
5、你是怎么填的?(板书“>”)
这个式子会读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6、这一组分数确实能比大小。
●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课件演示,出示“1/4和1/2谁大?”
2、1/4和1/2哪个大?猜一猜!(请学生个别答,记住猜错的学生。)
3、让我们求助一下电脑老师,看看谁说得对。(演示课件,出示分数1/4和1/2对应的图)
4、现在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有意识地请猜错的学生先说,引导学生说出看图比大小的比法。
5、打开课本61页填空。填好后自豪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儿童的思维通常是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面积大,所对应的分数就大”,以此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使所有学生都能“依托形象”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的模式
●做试一试第一题
1、演示课件,出示试一试第一题,涂色部分闪烁。
2、学生独立做题,师巡。
3、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填分数的理由和比较的想法。
●做试一试第二题
1、演示课件,闪烁3/10和7/10,再出示格子图,再闪烁1/8和1/4,再出示圆形
2、学生独立做题,师巡。
3、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的理由。
●探索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
1、演示课件,出现六组分数和对应的图
2、那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大家讨论一下。
3、组织小组发言,归纳出比大小的两个分数可以分为两类:有分母相同的,还有分子都是1的。
(三)、解释应用
1、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归类编排题
2、组织学生做题,师巡视。
3、同桌交流比大小的方法和答案。
4、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全班反馈。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看一看”、“涂一涂”,这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是在“做数学”。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一定的实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发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又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愉快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大小”的模式
1、我发现同学们都会先涂色再比大小。难道比大小只有这种方法吗?别急……让我们边做题边寻找答案。
2、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混排题。
3、这么多题,要比比谁最细心。要是你能直接比大小,也可以不涂颜色。
4、老师巡视时,注意看学生做题情况,如发现有部分学生不涂色进行比较。提出“不涂色怎么能比大小?”,引导学生说出“分母相同时就比分子,分子的大的分数就大”和“分子相同时就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5、请一个小组来汇报答案。
6、演示课件,出示两个圆(没有平均分)和分数1/2、1/8。
7、难度增加了,大家还有没有信心?比一比,谁最快!
8、为什么你做得那么快?怎么比的?
[设计意图:“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主线”的教学逻辑,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解题策略”与“思维水平”上,在横向地先后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之后,再纵向地比较两类问题的结果,让学生得以形成归纳性思维,从而顺利、自然而又不同程度地领悟了其中的规律。]
(五)游戏:拿小棒
1、演示课件,出示10根小棒
2、老师拿了全部的3/10,老师拿了几根?
3、你要拿得比我少,应该怎么拿?同桌两人玩一玩。要说出拿出了全部的几分之几?
4、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拿的?(演示课件)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