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四单元 课件 (3份打包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四单元 课件 (3份打包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07 18:28:04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1.本课由十七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视频导入新课,主要根据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习,使他们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几则材料,创设新情境、新问题,使他们对物理学知识有一定的升华。
2.在处理本课重点“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的重大贡献时,分时段分别讲解让学生理解物理学各历程发展的原因及内容。同时突出人文和科学结合,人文为主线,科学发展贯彻,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把物理知识与历史结合,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科学就是不断质疑过去,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实;并且看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1.识记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2.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物理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历史条件。
3.分析相对论和量子论诞生的原因及其在物理学上的影响。
4.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分析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归纳量子论发展的历程。who?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探究一: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2.伽利略、牛顿对近代物理学的贡献
探究二:相对论和量子论
1.相对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意义
2.量子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意义
“凡是运动的物体,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它就会停止移动,是一个推着一个,不能无限制地追溯上去,“必然存在第一推动者” ;“落体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
思考: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的观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直觉和观察一、认识史上的飞跃——经典力学1590年,伽利略做比萨斜塔实验思考:伽利略关于运动的观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实验和观察 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大卫·斯科特1971年8月2日在无空气月球表面上使用一把锤子和一根羽毛重复了这个试验,证明且让地球上的电视观众亲眼看到了两个物体同时掉落在月球表面上。 木星和它的伽利略卫星 1610年,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有4颗卫星围绕着木星转。这一发现震动了整个欧洲和全球科学界。
伽利略是第一位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目前人类发现的16颗木星卫星中,有4颗叫“伽利略卫星”。 他又发现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山脉,为哥白尼的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日心说”找到了有力证据。宗教法庭把他软禁在家,不准外出。1642年,伽利略临死前仍不屈服,坚定地说:“地球确实在围着太阳转!”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体会伽利略身上所蕴含的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的最伟大的书里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①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物理学:
③天文学:
实验和观察外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1.成就:(2)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牛顿说:“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二)经典力学的建立者——牛顿标志:
内容:
特点:
意义:
局限:
2.牛顿创立经典力学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只适用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状态,绝对的时空观无法解释微观高速运动现象。(1)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件,用牛顿力学算出地球的形状象只桔子。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个正球体,两千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牛顿却根据他的力学,说地球是个扁球体,象只大桔子。此言一出,学界哗然。地球那么大,牛顿又从不出远门,他凭什么说地球有点扁?可是法国科学家经过三次实地测量,终于证实了牛顿的看法。用力学能算出地球的形状,真是个奇迹。历史上证实牛顿
力学的三件事第二件,用牛顿力学算出了哈雷彗星回归周期。
长期以来到,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牛顿说,既然彗星也是天体,就必然遵循力学规律。他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哈雷1705年发表这个预言,当时他已49岁,却要预言53年以后的事,岂非耸人听闻?可是1758年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并被命名为哈雷彗星。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科学家用牛顿力学计算它的轨道,可是计算结果总是同观测纪录不大相符。经反复核算,观测无误。那问题是否出现在牛顿力学上面?科学家大胆猜想计算结果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太阳系中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我们没有考虑到它对天王星的引力作用。他们用牛顿力学算出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和质量。1848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用望远镜对准那个位置,一下子就看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第三件:
用牛顿力学算出了一颗未知行星的位置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的牛顿墓这里安葬着艾萨克·牛顿爵士。
他以近乎于神的智力,及其独创的数学原理,第一次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与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并前所未有地探索了光线的折射和颜色的性质。勤奋,睿智,虔诚,
他在对于自然和经典的研究中,
用他的哲学确证了上帝的尊严,
用他的方式传播了福音的真谛。
欢呼吧,凡人!
为人类曾有过如此伟大的荣光!
他生于西元一六四二年十二月廿五日,卒于西元一七二七年三月廿日。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维,谁企图在真理的认识的领域内要人们认为他是不可动摇的权威,那他就要在上帝的哈哈大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1900年的4月,热力学的奠基人,著名的开尔文男爵在一个科学报告会上作了一篇名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乌云》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提到,在光学和热学领域,各有一个实验现象还无法用牛顿经典理论来解释,因此称为笼罩在牛顿经典时空观下科学领域的两朵乌云。当时的人们普遍比较乐观,认为这两朵乌云迟早会云开雾散,最终被经典理论很好的解释。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朵乌云引发了磅礴的大雨,使牛顿的经典时空观在科学领域发生了倾覆。而这两朵乌云引发的两场理论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正是现代科学的基石。 为了对这一深奥的理论做通俗的说明,爱因斯坦曾经风趣地对一名男青年说:“我打个比方,比如你屁股坐在火炉上烤和坐在公园柳荫下与女士谈情说爱,那么,同样的时间你觉得哪一个更长?”男青年说:“当然坐在火炉上烤的时间觉得长久。”爱因斯坦说:“这就是我的相对论内容。”二、相对论的创立1.背景:
2.提出:
3.内容:
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面临的新问题20世纪初,爱因斯坦(德)提出相对论时间:钟慢效应质量:质增效应空间:尺缩效应否定了经典力学
的绝对时空观将经典力学概括于相对论力学体系之中,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狭义相对论:1905年
①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②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2)广义相对论:1916年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4.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2)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今天我们观测哪颗恒星或者类星体离我们多远、谈论暗物质和暗能量、黑洞等等,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框架,沿着他给出的道路,后世的科学家在不同的领域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这个世界 。
——天体物理学家李竞时空的可变性及时空变化的联系性卫星定位系统GPS 你还知道相对论在哪些方面有应用?笑话:
有一次,卓别林和爱因斯坦共同出席一次宴会,都受到了热闹的欢迎。卓别林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说明了相对论深奥难懂,而且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菲利普·冯·约利曾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把一生奉献给物理学,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也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但是普朗克回复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 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加热到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科学家们为了总结热辐射规律,推导出两个公式。但这两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总是与实验结果不相符合。
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的内部;
(2)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2.成就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标志量子论的诞生;
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詹姆斯·卡卡廖斯在《量子力学的奇妙故事》一书引言中的所述:“量子力学在哪?你不正沉浸于其中吗。” 摆放数十亿个微处理器
(晶体管)的英特尔芯片 激光 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 原

钟 3.意义(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2)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经典力学:
解释低速运动、宏观世界物理现象近代物理学相对论:
高速运动量子论:
解释微观世
界物理现象
现代物理学
为相对论提出奠定基础继承和发展了经典力学19世纪物理学危机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20世纪近代科学得到发展的原因。 1.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技知识,又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前提。 2.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 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4. 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希腊自然哲学传人西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5. 科学家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1.牛顿被公认为伟大的科学家,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地说:“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从与牛顿取得的主要成就的关系来看,这里的“巨人”最有可能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A2.经典力学与中世纪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 )
①注重实验 ②数学化
③体现微观世界 ④经验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④A 3.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理论的推测
 C.法拉第演说计算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B4.194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的标题极为醒目:“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该报道的主题可能是(  )
A.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B.普朗克与量子论
C.达尔文与进化论
D.瓦特与万能蒸汽A5.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下列能对这一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理论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课件35张PPT。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1.本课由图片导入,引出问题:人从哪里来,有很多说法来解释生命的起源,但说法纷纭,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有哪些说法,赞同哪种,后指出神创说能够成为人类起源的共识,好奇是求知的起点。导入中借助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良好氛围,渐入教学情境。首先介绍中世纪人们思想受到教会的禁锢,影响了科技的进步,接着介绍进化论的产生原因,内容及影响,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2. 本课重点是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通过学生自学总结早期生物学取得的成就,总结进化论产生的原因。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通过引入相关史料并结合提问帮助学生分析进化论的影响突破重点。本课的难点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进化论观点,图片难点。1.识记教会的禁锢、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与进化论等基本史实。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3.认识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法) 保罗·高更(1848-1903)我们从哪里来?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米开朗琪罗根据《圣经》创作的名画——《创世纪》创造亚当 “上帝创世说”据《圣经》记载:
第一天,上帝创造了昼夜;
第二天,上帝创造了天空;
第三天,上帝创造了陆、海及植物;
第四天,上帝创造了日月;
第五天,上帝创造了动物;
第六天,上帝创造了男人亚当;
第七天,亚当问上帝,为什么世间万物独有我如此孤独?于是上帝取他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一、教会的禁锢——“神创说”1.神创说的主要内容上帝创造了人和万物2.神创说的影响①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使科学(生物学)发展缓慢 原因:①生产力落后,人们生物知识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
②教会维护专制统治,推行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为什么中世纪世界各地都有“神创说”而且能长期占统治地位?布鲁诺(1548—1600)始终坚持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于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塞尔维特(1511—1553)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1553年在日内瓦被烧死在火刑柱上。近代生物学的成就主要有哪些?17c,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许多被分割开的小室,他称之为细胞。1.细胞的发现 胡克 1635—1703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2.细胞学说 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拉马克(1744-1829)拉马克的进化理论主要观点:
①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物种是可变的
②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3.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观” 1859年11月3日达尔文的科学名著《物种起源》出版了。这一天,伦敦街头的几家书店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许多前来购买这本刚出版的新书的读者。初版的1250册新书,当天就被争购一空。
《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
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
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
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
结合材料探寻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背景(19C五六十年代)材料二:
1.海帕西娅:希腊女几何学家,415年被烧死。 2.阿斯科里: 意大利科学家。论及地球是球形的,1327年被烧死。 3.塞尔维特:医生,因写了“论三位一体的谬误”,1553年,被慢火烧烤二小时后死去。 4.布鲁诺:意大利科学家。接受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思想,1600年2月7日被烧死。 5.艾蒂安·多莱:1546年在巴黎被活活烧死,因为他翻译了柏拉图的一段对话,否定了灵魂不朽说。
达尔文:1882年4月19日去世,根据20名国会议员提议,被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睡在牛顿身旁。结合材料1分析:同样质疑神学的达尔文,其命运为什么会不同?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冲击了神学统治,解放了思想
②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③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科学理论支持材料三:
1.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从此细胞学说发展起来。
2.19世纪, 通过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和医生马克的努力,细胞学说得到进一步完善。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17—19世纪,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生物界不同物种之间不仅存在联系,而且物种是可变的。
4.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并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两个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样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自然科学的发展,例如细胞学说的发展和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自传中,达尔文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材料四:达尔文的足迹1.达尔文进化论诞生背景(19C五六十年代)①社会环境: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②科学基础:
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发展
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③自身实践:
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
——引自《科学简史》
2.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①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低级→高级;简单→复杂②现存物种有共同祖先→否定神创说→否定物种间没有联系→否定物种不变③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学以致用——请以达尔文进化论解释长颈鹿进化的原因讽刺达尔文的漫画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他的世界…… 材料一:当我读着您的著作的时候,我感到痛苦多于快乐。……还有些地方使我感到极大的痛苦,因为我认为这些是完全错误的,……我一向把因果关系归结为上帝的意志,并且,我能够证明,上帝是为了它所创造的万物的利益而所作为的……
——达尔文大学时代的老师塞奇威克
材料二:达尔文简直不让我们相信神的意志的干预是存在,我们能够背叛正统的宗教吗?那是上帝在伯利恒赐给我们的……我们怎能抛弃它,去相信达尔文的理论呢?
——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 美国20世纪20年代田纳西州著名的“猴子审判案” 该案中的原告布赖恩不仅指出化石证据的严重匮乏是达尔文进化论“代趋微异”渐变理论的致命伤,而且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德国进化论教育的一大直接恶果,而美国道德和基督教伦理水准的普遍衰败在根本上也归因于公立学校和大学里进化论的讲授。 “进化论”遭遇到的“麻烦” 达尔文之《天演论》曰:“优胜劣败,适者生存。”是言也,可谓聪明绝顶而惨酷已极矣。夫举天下大势而分为优劣,人心已不能不争竞;更由优劣而判其胜败,人心更不敢不争竞。方今各国,涸脑髓,耗财产,牺牲无数生命,以求达于优胜地位。
——杨其春,1918年在美国,1981年阿肯色州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时间教创造论” 1982年美国自由公民联盟控告阿肯色洲政府违宪,闹到最后,1987年7月19日美国高等法院 7:2票反对教创造论。 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教育部竟明文规定,中学生物学课本除进化论外,必须还有神创论的内容,而且两者的页数要各占一半。在田纳西州,进化论被禁止讲授;南加罗来纳州,官方教科书上竟然不准提“进化”的术语和“达尔文”的名字。以下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3.达尔文进化论的历史意义①对宗教界:挑战封建神学,否定神创说,促进人类的认识飞跃。②对科学界: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把上帝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除出去。 ③社会影响:“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为了自然选择的原理,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的话。
——赫胥黎托马斯·赫胥黎(1825—1895),英国博物学家、教育家。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有“达尔文的坚定追随者”之称。人们评价道:“如果说进化论是达尔文的蛋,那么,孵化它的就是赫胥黎。”新自生论(或进化说) 1.地球上的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环境下,合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2.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聚合成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分子——氨基酸和核苷酸。

3.氨基酸可合成蛋白质,核苷酸可合成核酸,这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于是地球上产生出最简单的生命形态。

4.简单的生命几经进化,从简单至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对美国大科学家做的调查以下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科学与宗教的斗争将是个长期的过程!科学精神科学精神(the Spirit of Science)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科学精神要求公正、客观、实事求是,不允许伪造证据和做任何艺术性的夸张,并且强调观察、实验,以实践为基础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种气质和共性规范是科学精神精髓。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根源是什么?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上帝创造的产物论根源根源: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1.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表达当中最能说明这一做法的是( )
A. 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B. 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C. 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韧的探究精神
D. 达尔文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B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
B.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C3.近代世界史上,某书出版后,引起宗教势力恐慌,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组织集会大造声势,提出“拯救心灵”,并联合30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40位医学博士,联名发表宣言反对本书的出版,这本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论法的精神》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D4.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重要基础的是(  )
A.施旺 B.施莱登
C.胡克 D.拉马克D5.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 )
A.主动选择 B.人工选择
C.被动选择 D.自然选择D课件39张PPT。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本课用互联网对今后学习方式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导入新课。接着以自学的方式完成对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的学习,以提问的方式完成科技成就的学习,提供材料以探讨的方式分析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
2. 在处理本课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时代”时,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以此理解蒸汽与电气时代产生的背景及成果,认识到它们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讲解本课另一个重点内容,网络信息时代时,同样采用电视剧情节引入课程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识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
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7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许多发明和发现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机器应用及其生产成为可能。1.背景:
(1)政治:
(2)经济:
(3)技术:阅读课本P62页第一段,蒸汽机出现的背景?万能蒸汽机早期蒸汽机主要用于哪方面?促使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早期蒸汽机只能用于矿井排水
工业革命开始后,社会生产对于动力的需求2.过程:哈格里夫斯——珍妮机需要瓦特和改良的蒸汽机 1769年,瓦特在前人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并取得了专利。经过十多年的改进探索,1782年,他又制成了功效更高的联动式蒸汽机。介绍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纽可门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探究:两者主要区别是什么?前者是工作机,后者是动力机。2.过程:(1)英国:80年代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2)世界: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和北美18世纪60年代,单动式蒸汽机;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近水建厂——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工业革命瓦特蒸汽机与工业革命有什么关系?瓦特蒸汽机动力需求促进
加快蒸汽机的改进给生产方式带来什么变化? 材料二 旧式的纺织生产单位非常小,一般以户为单位,妻子、孩子甚至连丈夫一家人在一起织布。但随着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等发明的出现,生产规模就大大扩展了,更多的人能在一起工作。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尤其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
——《大国崛起之工业先声》 从工场手工业作坊到机器大工业工厂材料三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蒸汽机的使用,英国到处建起大工厂。 1820年法国蒸汽机只有39台,1869年 猛增到 32000台。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07年,这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的新篇章。航行时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所以这种船就被称为轮船。“克莱蒙特”号蒸汽船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强世界联系;材料四:蒸汽机的改进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材料五 西欧和北美洲每人可得到的能量分别为亚洲每人的11.5倍和29倍。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西欧与北美支配了世界,东方从属于西方蒸汽机的改进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材料六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3.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2)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形成了许多工业化城市和工业国家。
(4)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5)西欧与北美支配了世界,东方从属于西方;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资料1:这是19世纪英国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工业城市,它曾经是宁静的农村,但蒸汽机和工厂的出现,使它变得喧嚣嘈杂,浓烟蔽日,臭水横流。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思考与争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资料2:庞大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转,这位工人弯着腰,以固定的方式用扳手拧紧螺母。他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零件,失去了自己的思维。虽然创造的财富增加了,工人们却失去了手工业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由。“蒸汽时代”到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1)噪音污染、环境污染;
(2)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人际关系冷漠,阶级对抗加剧;
(3)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美国皮特先生的早晨1898年12月10日早晨,皮特先生被电话叫醒,加拿大木材商已联合发表再次提高出口到美国木材的价格的消息。电台播放的是美西战争中美国胜利的新闻报道。美国同西班牙签订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约》。他考虑美孚石油公司是否会引起汽油涨价。天还没有大亮,但窗外被路灯照得如同白昼。皮特驾驶汽车奔驰在宽阔的马路上。 情境创设1.皮特先生在享受哪些新产品?
2.引起他生活变化的主要是哪一项发明?哪位科学家奠定的理论基础?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背景:
过程:
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的能源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 日趋成熟;1.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2.科学家们对电的研究不断深入
3.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气革命出现的背景如何?主要发明有哪些?生活:
通讯:
娱乐:
交通:
电话 有线电报电视 电影 留声机
电车、汽车、飞机电灯 电冰箱 电熨斗 电梯发明主要以科学为理论基础,
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发明主要依据经验技术改良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发明者有何不同?20世纪电力为什么能够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主要动力呢?1.电力的优势
(方便、便宜、能量大、用途广……)
2.科学家们对电的研究不断深入;输变电技术日益完善
3.各种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材料一 19世纪末,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掌握了全美90%的石油提炼,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人们把他们叫做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当时,美国铁路总利润的85%被7个垄断集团控制,钢铁产量的65%由摩根钢铁公司掌握。国家财富的60%掌握在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手中。垄断组织出现,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矛盾加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二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三 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材料四
19世纪巴黎路灯20世纪初的纽约街头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增加了社会财富,丰富了人们生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话电气时代的影响①工业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力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③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④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垄断组织形成
⑤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背景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美国出于 “冷战” 的需要。2.诞生与发展(1)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2)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万维网。 3.功能:文件传输 电子邮箱 聊天 资料检索 休闲游戏 网上购物
网上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等4.特点:界面直观、音像兼备、 链接灵活、高速传输 、双向互动三、信息技术的发展5.影响(1)积极:①带来了一场经济革命——加快全球化、推动传统产业发展
②推动人类的工作(地点、效率、乐趣)、生活(丰富多彩、社交多样)、学习、教育、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它的发射标志着人类在全球通讯领域迈出了第一步。通过卫星,互联网把地球“网”在其中,“地球村”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2)消极:垃圾信息、不良信息;
网络安全、网络犯罪;
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侵袭社会,
过分沉迷,浪费时间,影响身体、生活、学习和工作;
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冲击传统文化,淡漠人际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次科技的进步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共同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使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环境问题。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18c60.70s
—19c中期19c70s—20c初20c40、50s—今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牛顿力学电磁学相对论等“蒸汽时代”的到来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电气革命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启示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1.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的社会动力是( ) A.瓦特勤奋好学,并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B.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很大弊端
C.工业革命的展开需要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 机器
D.瓦特对改良蒸汽机有浓厚的兴趣
C2.下列对蒸汽机发明的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使手工工场变成机器工厂,并出现了垄断组织
C.改变了工业布局,形成许多工业城市,促进了工业化
D.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B3.右图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成为现实是在( ) A.19 世纪 20 年代
B.19 世纪中晚期
C.20 世纪上半期
D.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B4.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影响广泛而又巨大,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新能源,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使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C.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D.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5.史载“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攻击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