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花都期末)温室效应导致海冰面积减少,帝企鹅的正常繁殖受到影响。以下措施不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 )
A.植树造林 B.绿色出行 C.退耕还林 D.围湖造田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 A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均可以增加森林的面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缓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B、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D、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护环境,加剧温室效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
2.(2017八下·阜阳期末)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空气
【答案】A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举例 形成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酸雨 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酸性物质造成 “空中死神”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使用时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做好回收利用工作
温室效应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冰川融化、台风频繁、作物受损 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多植物造林等
臭氧层被破坏 使用氟利昂冰箱和空调、含氮废气的排放 使人得皮肤癌或白内障 控制或减少使用氟利昂,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
重金属污染 废旧电池进入土壤、危害水体生物 使人得水俣病或痛痛病等 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大的电池、推广无公害环保电池,做好回收工作。
3.在“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活动中,下列不合理的是( )
A.可以用醋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B.对一组实验结果详细分析后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C.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来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
D.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以比较差异
【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一般用醋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不符合题意;
B、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对照试验往往要设置重复组,进行多次试验, 符合题意;
C、 可以通过喷洒清水和模拟酸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来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 不符合题意;
D、 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以比较差异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4.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涤剂是生活污水中磷的重要来源。在处理污水时是否去磷?研究小组的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
A.磷是生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植物很好的肥料,不能除去
C.缺磷会使人骨痛,得厌食症,不能除去
D.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体中,会引起水华或赤潮,必须除去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但是摄入过多有害,不符合题意;
B、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但是大量排放到水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所以必须除去,不符合题意;
C、磷含量过高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符合题意;
D、磷污水排到自然水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5.(2022·凉山)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分别是指( )
A.一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一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B.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C.二氧化硫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硫相对“零排放”
D.二氧化氮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氮相对“零排放”
【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碳达峰:在某个节点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顶峰,并呈现出下降的一个趋势。碳中和:通过节能减排、产业调节、植树造林、优化资源配置等治理二氧化碳的手段,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甚至是回收利用,以此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6.(2022·苏州)《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苏州市民的“新习惯”。将①废旧灯泡、②用过的纸巾、③剩饭剩菜、④矿泉水瓶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①废旧灯泡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潜在危害,属于有害垃圾。
②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③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
④矿泉水瓶都属于可回收物。
故正确的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答案为:D。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7.(2022·泰安)为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水蕴草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模拟污水,用水蕴草净化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24小时,分别记录在不同条件下水蚤的心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随着时间延长,水蚤心率受洗衣粉液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B.随着洗衣粉液浓度逐渐增大,水蚤心率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C.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经水蕴草净化后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均减弱
D.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蚤心率要选用同一只水蚤,使结果更准确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A、从四个曲线图可看出,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知,随着时间延长,水蚤心率受洗衣粉液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A正确;
B、在浓度为0.25%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不低于80次;在浓度为0.5%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不低于60次;在浓度为1%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少于60次;在浓度为2%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接近40次。由此可知,随着洗衣粉液浓度逐渐增大,水蚤心率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B正确;
C、从四个曲线图可看出,水蕴草净化洗衣粉液后水蚤的心率都要高于在未净化的洗衣粉液中的水蚤心率,因此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经水蕴草净化后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均减弱,C正确;
D、水蚤的心率很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因此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蚤心率不能选用同一只水蚤,会影响实验结果。为减少实验误差,使结果更准确,每组实验可重复3次,取平均值,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分析题图可知,培养液中的水蚤心率都是每分钟接近140次;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不同,浓度越大,水蚤心率越低;水蕴草净化后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要高于未净化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
8.(2024七上·朝阳期末)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海洋,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污水中的核物质将会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
B.核污水入海只会影响日本周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
C.核污水入海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D.核污水入海会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伤害
【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 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此外,核污水排入海洋,由于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放射性物质先扩散至太平洋整个区域,随后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因此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不仅只影响日本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9.(2015七上·包头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答案】A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故选:A
【分析】本题以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入手.
10.(2023七上·肇源月考)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雾霾、生物人侵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
【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人类活动的加剧,严重破坏了生物圈的环境,比如大气污染,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争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11.(2023七下·南宁期末)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硫化氢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甲烷
【答案】C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我国出现大范围酸雨,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2023八下·昆山期中)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0年6月1日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执行。为什么要推行垃圾分类?一方面生活垃圾产生量在逐年递增;另一方面,目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主要是焚烧和填埋。混合垃圾因为其中部分垃圾含水量高,很难进行焚烧处理,直接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同时填埋后产生的渗滤液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对周边自然环境破坏巨大。因此,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根据《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12.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设立“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3月3日 B.6月5日 C.5月31日 D.12月1日
13.下列图标能表示厨余垃圾的是
A. B.
C. D.
14.现有以下几种生活垃圾:①过期药品②废旧灯泡③易拉罐④坏了的金属剪刀⑤薯片包装袋⑥废旧纽扣电池,其中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⑥
15.垃圾填埋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由此产生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噪声污染 D.放射性污染
16.据调查,附近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某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推测该稻田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水稻 B.青蛙 C.蚱蜢 D.蛇
【答案】12.B
13.B
14.C
15.A
16.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富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12.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设立“世界环境日”即每年的6月5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A表示有害垃圾,B表示厨余垃圾,C表示其他垃圾,D表示可回收垃圾;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①过期药品、②废旧灯泡、⑥废旧纽扣电池属于有害垃圾;③易拉罐、④坏了的金属剪刀属于可回收垃圾;⑤薯片包装袋属于其他垃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A .垃圾填埋最突出的环境污染是水的污染,因为被填埋的垃圾中垃圾渗滤液进入水体,随着水在途内的运输到达其它地方,A符合题意;
B、土壤中的垃圾里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填埋气。填埋气主要成为为CH4、CO2以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但不是最突出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
C、噪声污染汽车运输进行填埋,这也是有限的,不是最突出的,C不符合题意;
D、放射性污染填埋时如果埋下的是放射物质那才能有放射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有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所以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流动并逐渐积累,营养级越高,体内有害物质积累的越多。因此在食物链"水稻→蚱蜢→青蛙→蛇"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蛇,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17.(2023·长沙模拟)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①植树种花,搞好绿化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就地焚烧植物黏杆和垃圾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⑤向河流中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A.只有①④ B.只有④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①
【答案】A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植树种花,可以净化空气;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A符合题意;
BC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就地焚烧植物黏杆和垃圾,会造成大气污染,向河流中直接排放工业废水会造成水域污染,这些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废气、废水、废弃有害垃圾,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2、要防止环境污染,可从二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源头上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大面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利用植物的的光合作用、分泌物杀菌作用及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作用来净化化空气。
18.(2023·长沙模拟)某水库因水体富营养化连续爆发“水华”(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繁殖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常见鱼类的食性(食物)
类别 青鱼 鲑鱼 鳙鱼 鲤鱼
食性(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生产者
B.表中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鲤鱼
C.藻类过度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含氮、含磷物质排入了水库
D.投放鱼苗前,应先调查该类鱼天敌的数量以保证投放鱼苗的成活率
【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引起“水华”的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
B、为消除水华,应投放草食性鱼类,表格中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鲑鱼最合适。B符合题意;
C、藻类过度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含氮、含磷物质排入了水库。C不符合题意;
D、投放鱼苗前,应先调查该类鱼天敌的数量以保证投放鱼苗的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释放氧气,不仅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营养和氧气,而且直接或间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角色。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任一种生物的消失或引进,都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3、引进外来物种要遵循生态规律,要考虑当地该物种的天敌数量,一方面防止天敌过多使该物种不易成活,另一方面要考虑天敌过少,使该物种失去控制,过度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19.(2023七下·中原期末)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响应限塑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B.控制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域环境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随意倾倒、堆放或者焚烧垃圾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响应限塑令,减少使用塑料袋,能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可避免水污染,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减轻温室效应,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随意倾倒、堆放或者焚烧垃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利改善生态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仰望夜空,星河灿烂。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都是生命的体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爱为名,共同守护这颗蓝色的星球,守护“你”。
二、实验探究题
20.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相似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
(1)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 作用,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 。
(2)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 (填“正常生长”或“生长异常”),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3)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
【答案】(1)对照;提高实验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偶然性
(2)正常生长
(3)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 (1)本实验探究的是: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就以食物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甲组喂食黄粉虫幼虫喜食的麦麸子,这样就形成了以食物为变量的对照组,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本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材料均用50条黄粉虫,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
(2)若乙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生长,与吃麦麸子的甲组一样,因此可以说明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3)由题干中:“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这一句可知,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垃圾,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生活垃圾分成四类:①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旧木材等。②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主要类别包括菜头菜尾、肉蛋食品、瓜果皮核、剩菜剩饭、碎骨汤渣、糖果糕点、宠物饲料、水培植物等。③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废电池类,废灯管类废药品类,废化学品类、废水银类、废胶片及废纸类。④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混杂、污损、易混淆的纸类、塑料、废旧衣服及其他纺织品、废弃日用品、清扫渣土、骨头贝壳、水果硬壳、坚果果壳、玉米棒,陶瓷制品等生活垃圾。
21.(2023七下·永川期末)近年我国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第二步: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第三步:分别用配制的镉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
第四步:一天后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组别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 24h死亡率
A 0 10mL 0
B 0.015 10mL 2
C 0.030 10mL 3
D 0.045 10mL 6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必须相同是为了 。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而不是1只,主要是为了 。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镉浓度;作对照
(2)控制单一变量
(3)避免产生偶然性,减少误差
(4)随镉浓度增高,小鼠死亡率增高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含不同浓度镉的生理盐水。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作对照。
(2)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相同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误差。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增大。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分析】环境的污染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引起人类的重视。
1 / 12024年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花都期末)温室效应导致海冰面积减少,帝企鹅的正常繁殖受到影响。以下措施不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 )
A.植树造林 B.绿色出行 C.退耕还林 D.围湖造田
2.(2017八下·阜阳期末)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空气
3.在“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活动中,下列不合理的是( )
A.可以用醋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B.对一组实验结果详细分析后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C.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来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
D.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以比较差异
4.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涤剂是生活污水中磷的重要来源。在处理污水时是否去磷?研究小组的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
A.磷是生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植物很好的肥料,不能除去
C.缺磷会使人骨痛,得厌食症,不能除去
D.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体中,会引起水华或赤潮,必须除去
5.(2022·凉山)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分别是指( )
A.一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一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B.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C.二氧化硫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硫相对“零排放”
D.二氧化氮排放达到上限,二氧化氮相对“零排放”
6.(2022·苏州)《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苏州市民的“新习惯”。将①废旧灯泡、②用过的纸巾、③剩饭剩菜、④矿泉水瓶四类垃圾从左至右投放到下列垃圾桶内,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③②
7.(2022·泰安)为探究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水蕴草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模拟污水,用水蕴草净化不同浓度的模拟污水24小时,分别记录在不同条件下水蚤的心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随着时间延长,水蚤心率受洗衣粉液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B.随着洗衣粉液浓度逐渐增大,水蚤心率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
C.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经水蕴草净化后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均减弱
D.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蚤心率要选用同一只水蚤,使结果更准确
8.(2024七上·朝阳期末)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海洋,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也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国际问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污水中的核物质将会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
B.核污水入海只会影响日本周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
C.核污水入海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D.核污水入海会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伤害
9.(2015七上·包头期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10.(2023七上·肇源月考)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雾霾、生物人侵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
11.(2023七下·南宁期末)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硫化氢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甲烷
(2023八下·昆山期中)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020年6月1日起,《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执行。为什么要推行垃圾分类?一方面生活垃圾产生量在逐年递增;另一方面,目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主要是焚烧和填埋。混合垃圾因为其中部分垃圾含水量高,很难进行焚烧处理,直接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同时填埋后产生的渗滤液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对周边自然环境破坏巨大。因此,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根据《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12.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设立“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3月3日 B.6月5日 C.5月31日 D.12月1日
13.下列图标能表示厨余垃圾的是
A. B.
C. D.
14.现有以下几种生活垃圾:①过期药品②废旧灯泡③易拉罐④坏了的金属剪刀⑤薯片包装袋⑥废旧纽扣电池,其中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⑥
15.垃圾填埋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由此产生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噪声污染 D.放射性污染
16.据调查,附近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某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较高。推测该稻田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水稻 B.青蛙 C.蚱蜢 D.蛇
17.(2023·长沙模拟)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①植树种花,搞好绿化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就地焚烧植物黏杆和垃圾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⑤向河流中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A.只有①④ B.只有④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①
18.(2023·长沙模拟)某水库因水体富营养化连续爆发“水华”(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繁殖所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常见鱼类的食性(食物)
类别 青鱼 鲑鱼 鳙鱼 鲤鱼
食性(食物) 螺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杂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生产者
B.表中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鲤鱼
C.藻类过度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含氮、含磷物质排入了水库
D.投放鱼苗前,应先调查该类鱼天敌的数量以保证投放鱼苗的成活率
19.(2023七下·中原期末)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响应限塑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B.控制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域环境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随意倾倒、堆放或者焚烧垃圾
二、实验探究题
20.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相似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
(1)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 作用,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 。
(2)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 (填“正常生长”或“生长异常”),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3)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
21.(2023七下·永川期末)近年我国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第二步: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第三步:分别用配制的镉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
第四步:一天后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
组别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 24h死亡率
A 0 10mL 0
B 0.015 10mL 2
C 0.030 10mL 3
D 0.045 10mL 6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A组的目的是 。
(2)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必须相同是为了 。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而不是1只,主要是为了 。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 A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均可以增加森林的面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缓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B、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D、围湖造田,破坏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护环境,加剧温室效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一些地区的台风更加频繁,还有一些地区则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
2.【答案】A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举例 形成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酸雨 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酸性物质造成 “空中死神”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使用时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做好回收利用工作
温室效应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冰川融化、台风频繁、作物受损 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多植物造林等
臭氧层被破坏 使用氟利昂冰箱和空调、含氮废气的排放 使人得皮肤癌或白内障 控制或减少使用氟利昂,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
重金属污染 废旧电池进入土壤、危害水体生物 使人得水俣病或痛痛病等 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大的电池、推广无公害环保电池,做好回收工作。
3.【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一般用醋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不符合题意;
B、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对照试验往往要设置重复组,进行多次试验, 符合题意;
C、 可以通过喷洒清水和模拟酸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来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 不符合题意;
D、 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以比较差异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4.【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但是摄入过多有害,不符合题意;
B、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但是大量排放到水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所以必须除去,不符合题意;
C、磷含量过高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符合题意;
D、磷污水排到自然水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5.【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碳达峰:在某个节点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顶峰,并呈现出下降的一个趋势。碳中和:通过节能减排、产业调节、植树造林、优化资源配置等治理二氧化碳的手段,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甚至是回收利用,以此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6.【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①废旧灯泡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潜在危害,属于有害垃圾。
②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③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
④矿泉水瓶都属于可回收物。
故正确的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答案为:D。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7.【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A、从四个曲线图可看出,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知,随着时间延长,水蚤心率受洗衣粉液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A正确;
B、在浓度为0.25%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不低于80次;在浓度为0.5%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不低于60次;在浓度为1%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少于60次;在浓度为2%的洗衣粉液中,水蚤心率第3分钟接近40次。由此可知,随着洗衣粉液浓度逐渐增大,水蚤心率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增强,B正确;
C、从四个曲线图可看出,水蕴草净化洗衣粉液后水蚤的心率都要高于在未净化的洗衣粉液中的水蚤心率,因此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经水蕴草净化后对水蚤心率的抑制作用均减弱,C正确;
D、水蚤的心率很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因此观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水蚤心率不能选用同一只水蚤,会影响实验结果。为减少实验误差,使结果更准确,每组实验可重复3次,取平均值,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分析题图可知,培养液中的水蚤心率都是每分钟接近140次;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不同,浓度越大,水蚤心率越低;水蕴草净化后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要高于未净化的洗衣粉液中水蚤的心率。
8.【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 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此外,核污水排入海洋,由于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放射性物质先扩散至太平洋整个区域,随后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因此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不仅只影响日本周围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9.【答案】A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故选:A
【分析】本题以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入手.
10.【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人类活动的加剧,严重破坏了生物圈的环境,比如大气污染,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争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11.【答案】C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酸雨是全球三大环境危害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我国出现大范围酸雨,中国酸雨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东亚酸雨区的一部分。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答案】12.B
13.B
14.C
15.A
16.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富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12.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设立“世界环境日”即每年的6月5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A表示有害垃圾,B表示厨余垃圾,C表示其他垃圾,D表示可回收垃圾;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①过期药品、②废旧灯泡、⑥废旧纽扣电池属于有害垃圾;③易拉罐、④坏了的金属剪刀属于可回收垃圾;⑤薯片包装袋属于其他垃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A .垃圾填埋最突出的环境污染是水的污染,因为被填埋的垃圾中垃圾渗滤液进入水体,随着水在途内的运输到达其它地方,A符合题意;
B、土壤中的垃圾里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填埋气。填埋气主要成为为CH4、CO2以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但不是最突出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
C、噪声污染汽车运输进行填埋,这也是有限的,不是最突出的,C不符合题意;
D、放射性污染填埋时如果埋下的是放射物质那才能有放射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有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所以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食物链流动并逐渐积累,营养级越高,体内有害物质积累的越多。因此在食物链"水稻→蚱蜢→青蛙→蛇"中,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蛇,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17.【答案】A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植树种花,可以净化空气;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A符合题意;
BC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就地焚烧植物黏杆和垃圾,会造成大气污染,向河流中直接排放工业废水会造成水域污染,这些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废气、废水、废弃有害垃圾,严重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2、要防止环境污染,可从二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源头上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是大面积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利用植物的的光合作用、分泌物杀菌作用及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作用来净化化空气。
18.【答案】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引起“水华”的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
B、为消除水华,应投放草食性鱼类,表格中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鲑鱼最合适。B符合题意;
C、藻类过度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含氮、含磷物质排入了水库。C不符合题意;
D、投放鱼苗前,应先调查该类鱼天敌的数量以保证投放鱼苗的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释放氧气,不仅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营养和氧气,而且直接或间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角色。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任一种生物的消失或引进,都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影响。
3、引进外来物种要遵循生态规律,要考虑当地该物种的天敌数量,一方面防止天敌过多使该物种不易成活,另一方面要考虑天敌过少,使该物种失去控制,过度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19.【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响应限塑令,减少使用塑料袋,能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可避免水污染,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减轻温室效应,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随意倾倒、堆放或者焚烧垃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利改善生态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仰望夜空,星河灿烂。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都是生命的体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爱为名,共同守护这颗蓝色的星球,守护“你”。
20.【答案】(1)对照;提高实验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偶然性
(2)正常生长
(3)B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 (1)本实验探究的是: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就以食物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甲组喂食黄粉虫幼虫喜食的麦麸子,这样就形成了以食物为变量的对照组,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每组只用少量的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本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材料均用50条黄粉虫,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
(2)若乙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生长,与吃麦麸子的甲组一样,因此可以说明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3)由题干中:“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这一句可知,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可回收垃圾,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生活垃圾分成四类:①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旧木材等。②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主要类别包括菜头菜尾、肉蛋食品、瓜果皮核、剩菜剩饭、碎骨汤渣、糖果糕点、宠物饲料、水培植物等。③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废电池类,废灯管类废药品类,废化学品类、废水银类、废胶片及废纸类。④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混杂、污损、易混淆的纸类、塑料、废旧衣服及其他纺织品、废弃日用品、清扫渣土、骨头贝壳、水果硬壳、坚果果壳、玉米棒,陶瓷制品等生活垃圾。
21.【答案】(1)镉浓度;作对照
(2)控制单一变量
(3)避免产生偶然性,减少误差
(4)随镉浓度增高,小鼠死亡率增高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含不同浓度镉的生理盐水。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作对照。
(2)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相同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误差。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增大。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分析】环境的污染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引起人类的重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