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课堂通行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2 10: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下列成语中的典故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 ( )
A.刮目相看
B.鸡鸣狗盗
C.鞠躬尽瘁
D.三顾茅庐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  )
A.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流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的样子)
B.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排比、比喻,写出水流在龙糟两边滩壁上散开的画面,赋予水流以生机活力)
C.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颜色之美)
D.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创造壶口瀑布这一奇迹的感叹)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隧道 遗撼 巍峨 皱褶
B.巉岩 懈怠 颠簸 敦实
C.峰巅 沟壑 陡峭 斑澜
D.倾刻 蘸水 旷野 频繁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翌日(yì) 闲暇(xiá) 妩媚(wǔ) 络绎不绝(yì)
B.灼热(zhuó) 焦炙(zhì) 纤指(qiān) 巍峨壮观(é)
C.俯瞰(hàn) 巉峻(chán) 沟壑(hè) 瞬息万变(shùn)
D.苍穹(qióng) 急湍(tuān) 诺言(ruò) 天衣云锦(jǐn)
5.下列对《在长江源头格拉丹冬》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写各拉丹冬常年严寒,气候变化多端,从侧面突出了登山的困难。
B.文中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写冰塔林,先写了冰洞内部景色;然后写冰山山壁上的图案。
C.文中“我”对雪峰行“跪拜大礼”,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冰雪世界的神秘气氛和大自然的深不可测,心中虔诚之意油然而生。
D.本文赞美了雪山高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力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悟。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B.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C.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D.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冲斗牛。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①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②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③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④犹如pī lì舞的“太空步”。
7.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pī lì (2)接踵而至
8.下列依序填入文段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逗号 ②分号 ③冒号 ④破折号
B.①逗号 ②句号 ③分号 ④破折号
C.①句号 ②逗号 ③省略号 ④冒号
D.①句号 ②冒号 ③省略号 ④逗号
9.材料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品竹百草原
刘 江
我拜谒过韶山虎歇坪那挺拔如松柏翠叶如绿云的高山竹,也欣赏过漓江两岸那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但像这次坐下来用两三天的时间细细品竹却是从未有过的。竹与人都是百草原主人请来的客,平等且从容。
我国素有“世界竹子王国”的美称,仅百草原引进的竹子就有三百余种。走进那片目前全球仅存的大片原始淡竹林,不由得轻了脚步哑了声音,唯恐自己的莽撞破坏了这里的幽静。它们如一群素面朝天的山姑,风来生姿,日过成荫,一个“淡”字道出了它们的天性,无人争出色淡出了和谐,无人强出头淡成了风景,就这样自生自长与世无争,为这个喧嚣的世界营造出了一片“静”地。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紫竹,真是“人间俗气一点无”,铜枝铁干,气冲霄汉,望一眼敬意心生,它让你能想起所有沉默寡言刚直不阿之人,真是“秋凤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流连山间,细细品味,与那些极具观赏性的“金镶玉”“玉镶金”相比,我更偏爱那满山可洼的毛竹。虽然时值酷暑,但一入竹林便是“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竹涛如水,翠叶如云,似真有仙人护佑绿风拂尘,纵有万丈红尘到这里也是烟消云散。夏日虽多雨,但这竹林却是“宜烟宜雨又宜风”的。清晨观竹,薄雾缭绕,琼枝摇绿云,袅袅婷婷,似有乐音妙曼。雨后观竹,却是风去秆不弯,雨过枝更翠,百尺高节扫浮云,微风清香徐徐吹。徜徉竹林之中,你会看到,那些生长在低洼处的竹子,不但没有因为高处的同辈挡住了雨露阳光而弯腰低头郁郁寡欢,而是以更加茁壮挺拔的身姿和他们并肩站成了一道风景。
竹,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和中国结、中国红一样,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成为中华儿女修身养性和人生价值取向的标准。难怪苏东坡先生要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那么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客人,就该乐不思归了吧!
竹下品酒本就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如果能邀三五知己,在竹林之中席地而坐,直接品酌着从青青竹节里汩汩流淌出的美酒,那该又是怎样一番情趣呢?安吉的陈立新先生将文人骚客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把纯粮酿造的高度佳酿注入当年的新竹之中,酒与竹经过三到五年的相争、相识和相生,竹拽了酒的刚烈,酒沁了竹子的清纯,产生了一种好酒好竹好义之人的琼汁玉液。想那风吹悠悠香的竹林之中,头顶绿盖如云细雨沙沙,背靠刚直之竹,手携肝胆之友,对酌那直取天地之间的佳酿,竹,酒,友,这该又是一幅怎样的三绝之图呢?
酒醉人,竹亦醉人,不醉不还!
(摘自《散文选刊 下半月》2016年第10期)
10.文章开头先提及了高山竹和凤尾竹,作用是什么?
11.文中有好几次引用了关于竹的古诗词或名句,有什么好处?
1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词句。
(1)走进那片目前全球仅存的大片原始淡竹林,不由得轻了脚步哑了声音,唯恐自己的莽撞破坏了这里的幽静。(如何理解句中的加点词语?)
(2)竹涛如水,翠叶如云,似真有仙人护佑绿风拂尘,纵有万丈红尘到这里也是烟消云散。(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13.说说你对“酒醉人,竹亦醉人,不醉不还”中三个“醉”的理解。
阅读课文《壶口瀑布》节选,完成各题。
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③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4.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描写枯水季时,作者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
B.选文第二段写河水在龙槽里的特点——凝重、平缓、如泣如诉,不堪一击。
C.第三段首句“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全文形象可感,借助了多种修辞,抓住事物的特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15.下列关于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游踪结构全文的框架,选取独特的写景视角,以对景物的描写作为文章的主体,并自然生发出感想与思考。
B.文中“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一句属于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以静衬动,用“青冷的灰,寂寂的蓝”衬托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气势。
C.选文的语言用词精准,表现力强,体现出畅达自然与典雅凝练相得益彰的特点。
D.选文第④段主要借助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由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三、作文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B
6.C
7.霹雳 zh ng 8.D 9. 气冲斗牛 气喘吁吁
10.用这两种名竹来衬托百草原的竹子,突出“我”对百草原竹子的情有独钟。 11.借这些古诗词或名句来赞美竹子高雅脱俗、刚直坚韧的特点。 12.(1)“轻了脚步”“哑了声音”是“我”对这片竹林的敬意与喜爱的表现,也从侧面表现了竹林的幽静。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中的竹林喻为“涛”,喻为“水”,将竹叶喻为“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林无边无际、密密匝匝的特点。 13.第一个“醉”指喝酒之醉,第二个“醉”指观竹景之陶醉,第三个“醉”指作者与竹相交相融的迷醉之情。
14.B 15.D
16.发现
倘若人生是一本大书,我们不应该草草看完了事,而应该深入的去探索,去挖掘,因为往往发现出的那些东西,足够你一生受益。发现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智慧,是一种对待自然的涵养,是一种对待他人的艺术,是一种对待自己的教学。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风猛烈地扑打着地面,雨丝飘飘悠悠地降落,轻轻刺在脸上,带来一丝冰凉与刺痛。候车室里只剩下寥寥几人,无数辆大巴车尖叫着着在这天地之间飞速地绝尘而去,只留下一尾烟雾。
我看着窗外的大雨,心急火燎地抱怨着,爸爸怎么还不来?!脚下不耐烦地踱来踱去。不久,风雨中,一辆摩托车从小路尽头“窜”了过来,车上正是爸爸。我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奔过去,一脚跨上摩托车还嘟嚷着:“真是的,雨下得这么大还开摩托车来…”爸爸一听顿时脸色沉了下来,就像是打雷前的预兆。我不请不愿的住了口,懒洋洋的撑着伞。
车子行驶得很快,在一处拐角的路口,爸爸的车猛然煞住,轮胎在水泥地上摩擦出的尖锐声响像千万枝小针刺破了我的耳膜。只听到爸爸说:“你去看看人家怎么生活的,和你一样不一样?!”我听出爸爸语气中似乎有火花在迸射,忙跳下车朝雨中那个小小的人影走去。
雨中,与我年龄相差无几的女孩子坐在路边,长长的头发凌乱的披散在肩头,秀气的脸蛋尽是肮脏的泥巴,几条碎布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这就是她的“衣服”么?她的一双大眼睛空洞洞地凝视着远方,没有任何情感。或许这双眼睛曾经那么美丽,或许这双眼睛曾经那样炯炯有神,或许这双眼睛曾经是那么快乐,或许…我怔怔的看着她,她的眼角红肿干涩,布满沧桑的皮肤像是干枯的树皮。
我咬紧唇,将身上的5元投入了女孩子面前的小碗,或许是硬币碰击瓷碗的声音惊醒了她,她抬起头来看着我,目光掺杂着感激与寂寞。我转过身朝爸爸走去,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这个孩子,她享受不了应该享受的幸福,她与我一样大,生活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生活中这些孩子不计其数。他们不能享受父母的爱护,不能享受童年的乐趣,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我们却可以扑在父母怀里撒娇,可以和小伙伴玩得无忧无虑,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我们应该知足了,比起这些孩子!我们的幸福太多太多,即使是一辆摩托车,也总是比没有好不是吗?即使只是一块面包,也总算比没有还不是吗?即使只是一件衬衫,也总是比没有好不是吗?我们应该满足了!
人生的道理就是要自己实践发现的,相信有了这次的教育,我会更加畅通无阻地走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