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2 20:3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
三改
个体家庭较贫困,缺少资金、劳动力、生产工具,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我家有牛,没有青壮年劳动力。
我家有地没有牛。
我家有地,但一件农具都没有。
我家分得的土地地势较高,农田没法灌溉,而且村子没有水利灌溉设施。
我国的农业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部分农民因缺少生产资金生产资料等,无力耕种,只能卖地或出租土地。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土改之后,中国农民拥有了土地,但是一些农民因为缺少农具、牲畜等,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荒地、出租土地和卖地等情况。
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照这样下去,贫苦农民依然会回到旧社会的老路上去。怎么办呢?
改造原因
土地改革分得土地的农民乐开怀
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土改后农民面临的困难
国家
农民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改造形式
改造目的
:农业合作化
改造方式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劳动
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原则:自愿互利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参加合作社后,社员们集体劳作,有什么问题大家商量,一起解决。
02
03
01
基本单位是生产队,土地、大型农具及牲畜无偿归集体所有;产品按劳动工分统一分配
土地入股,农具牲畜等作价入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产品统一分配
由几户或十几户组成,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产品仍归私人所有,
换工互助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互助组
改造过程: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方式、原则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相同,并且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到1956年,有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2: 上海解放初期,一部分投机商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牟取暴利。其利用群众对纸币不信任的心理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掀起了一场银元大战,引起市场的物价波动。从5月27日- 6月9日的12天里,银元价格上涨两倍,致使物价上涨247%。这场“银元之战”及其后的“粮棉之战”,都极大地扰乱了上海的经济秩序。
材料3:据统计,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5%。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材料1: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荣氏企业面临困难,资金紧张,原料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据材料,说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背景?
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曾一度受到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②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营经济力量得到增强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保定市私营百货业的工商业者踊跃签名申请公私合营
上海市工商业者家属代表写保证书表示拥护私营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中的“公”指的是国家,“私”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1954年——1956年
时间:
公私合营
方式:
结果:
政策: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赎买政策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1956年1月15日,南京市各行各业参加游行申请公私合营,资本家和私营业主高举“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标语。
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天津市
重庆市
公私合营:公是指国家,私是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
全行业公私合营: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国有企业。
赎买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创举。
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鼎丰真”获得了壮大与发展,成立了“鼎丰真”食品店。
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
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的结果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私营工商业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二:办大社,并大社,结果造成各种消极现象,如生产品种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使得人民群众生活感到不便。
具体来说:步子太快,工作粗糙,在公私合营时“裁并”的企业、商业网点太多,使得门市部、零售点太少;大量没有剥削的小商贩、小业主也当作剥削者资产阶级分子进行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益经验,注意吸收不够;对原有工商业者的处理欠妥当,没有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一: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存在着指导工作上的缺点,主要表现在要求过急,追求速度,初级社还未巩固就急急忙忙搞高级社,使初级社的优越性没有来得及充分发挥;经营管理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完全否定了家庭经营的形式,不注意搞多种经营,统得过于死板;由于改造速度太快,高级社的管理人员太多,而且能力偏低,没有得到及时培训提高;另外还出现强迫农民入社,贫富拉平等平均主义等现象。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
2、方式:
3、原则:
4、阶段
5、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公私合营
1、原因:
2、公私合营:
3、赎买政策
4、意义:
本课小结
1.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1954年春,广州郊区农村以22个常年互助组、5个临时互助组为基础,并吸收了一批单干农民,建成了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企业公私合营的开展
C.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从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 )
A.大力发展重工业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铺平道路
C.彻底清除封建制度的残余 D.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
A
D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