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2、学生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来估计人口的增长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的的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又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主体。本节我们将从人口数量的角度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由于为类活动包括社会再生产和人口自然再生产两方面,而人口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资源、环境不协调,就是人口问题。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2、学生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的计算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多少?
2、从图中“沉重的负担”中,我们看到了什么问题?
3、通过观察、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活动的问题,
从而得出什么结论?
4、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是如何计算的?
四、学生自学约5分钟后,围绕问题分小组讨论。
五、检测
1、思考1的问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60亿)
2、思考2的问题——
(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有限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思考3的问题——
(当前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
着密切的关系)
4、学生思考4的问题——
参照课本的“知识之窗”。
5、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六、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七、练习
1、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 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 亿。
4、地理填充图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及原因。
2、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及原因、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多少?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是如何计算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要求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及原因。
2、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什么是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3、世界人口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四、学生自学约5分钟后,围绕问题分小组讨论。
五、检测
1、学生思考1的问题——
(从图5、3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单位面积)
2、学生思考2的问题——
(人口稠密地区主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
3、学生思考3的问题——
(世界人口最主要的问题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另一个问题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使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给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讨论)
4、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六、小结本章内容。
七、练习:
1、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是 洲东部和南部、 洲及
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2、世界人口最主要的问题是 。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 ,做到 ,使人口的增长与 、 的发展相适应,与 、 相协调。
3、地理填充图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8世纪前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 http: / / www.中考资源网A.18世纪前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 B.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C.18世纪前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 D.目前,世界人口已停止增长
2.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原因是( )
A.环境的改善 B.生育观念的改变
C.医疗技术的进步 D.文化素养提高
读下列4个国家2003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表,完成3-6题。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国 1.16 1.02 ①
巴西 1.9 ② 1.2
意大利 0.94 1.03 ③
尼日利亚 ④ 1.8 2.43
3.表中序号①-④处内容填写正确的一组是 ( )
A.0.14 4.23 0.7 -0.09 B.-0.09 0.7 0.14 4.23
C.-0.09 4.23 0.7 0.14 D.0.14 0.7 -0.09 4.23
4.上述四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人口将越来越少的分别是( )
A. 尼日利亚 英国 B. 巴西 意大利
C. 巴西 英国 D. 尼日利亚 意大利
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力充足 B.耕地面积扩大
C.森林种植面积扩大 D.失业增多
6.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的国家,产生的社会问题是( )
A.劳动力过剩 B.自然环境恶化
C.国防兵源不足 D.土地沙化严重
7.下列4个国家中,人口密度最低的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 D.澳大利亚
8.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9.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距海的远近
C.历史和经济 D.社会制度
10.下列关于世界上人口迁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发展中国家,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
B.从整个世界来看,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C.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二、综合题
1.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每年人口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原因是:
(2)表示一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密度
(3)有关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有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集中于发达国家
D.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1950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 )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C.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D.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各地是相同的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米内的人口数
B.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
C.在同一国家里,各地的人口密度总是相同的
D.凡是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 洲以及北美洲的 等中低纬度的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这些地区 。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 地区以及气候过于潮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 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C 3.D 4.D 5.D 6.C 7.D 8.B 9.A 10.D
二、综合题
1. (1)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C (3)D (4)A
2. (1)B
(2)东部 南部 欧 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
(3)沙漠 雨林 高 高原山区《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2.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
①亚马孙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黄河、长江流域 ④恒河流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而死亡率为1.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2.2%
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2%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
4.既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的地区是( )
A.东亚 B.北美洲- C.西欧 D;大洋洲
5.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
A.人口的数量 D.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6.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
B.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C.人口过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读图题
1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I字母所示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有_________,人口稀疏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3)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4)从地形条件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区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D
16.(1)ABCD EFGHI
(2)C
(3)近海 内陆
(4)A(共38张PPT)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11年10月31日凌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迎来意义非凡的世界第70亿人口。这位婴儿出生在马尼拉市一家公立医院里,小婴儿的降生让无数静候的人们一起欢呼庆祝。
地球村第70亿居民诞生
世界人口的增长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
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
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
曲线较陡,人口增长较快
P76读图5.1,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把结果填入表中,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人口(亿) 时间(年) 时间间隔(年)
10~20 1830~1930 10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1930~1960
30
1960~1974
14
1974~1987
13
1987~1999
12
1999~2011
12
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
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增长规律:从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表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快。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的婴儿数(一年内)
总人数
死亡的人数(一年内)
总人数
出生率 - 死亡率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自然增长率
>o
=o
说明人口数量是怎么变化的?
人口增加
人口不变
人口减少
思考一下
11
10
11
13
23
1
欧洲最低
非洲最高
南极洲没有
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自然
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练习册:P77
地理计算:
(1)计算下表各国家2008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国家和城市不同。意味着 .
。
国家(城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美国 1.43 0.8 ① .
巴西 1.62 ② . 0.98
德国 0.83 1.03 ③ .
尼日利亚 ④ . 1.64 2.34
0.62
0.64
- 0.2
3.98
德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在不断减少
地球上70多亿人口是不是均匀地分布在1.5亿平方千米的陆地上呢?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 =
单位:人/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分布图
请你根据下图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图中每格代表500平方千米,♀ 代表40 000人)
A
B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每平方千米)
A地
B地
12500
1000000
80
160
1600000
10000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思考:
世界有哪几个地区人口稠密?
A .
B .
C .
D .
A
亚洲东部
B
亚洲南部
C
欧洲
D
北美洲东部
“四密”
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
从纬度位置看:都位于 纬度
从海陆位置看:都位于 地区
从地形看:都位于 地区
中、低
沿海
平原
从自然条件看
这些地区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自然条件优越。
A
B
C
D
思考:
世界有哪几个地区人口稀疏?
1
1
“四疏”
1 .
2 .
3 .
4 .
沙漠地区
高原山地
高纬度地区
雨林地区
2
3
3
4
3
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稀疏?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
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
读图5.3 沉重的负担
从图“沉重的负担”中,你们看到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让学生们讨论回答。
世界人口问题
人口爆炸的时代——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每天增加219028人;
每小时增加9126人;
每秒增加2.5人;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住房拥挤
交通堵塞
城市垃圾增多
破坏森林
就业困难
饥饿贫穷
住房拥挤
极度密集的贫民窟
繁重的住房压力
交通堵塞
城市垃圾增多
破坏森林
环境污染
饥饿贫穷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P92页)
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
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负担大
到底什么是人口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为什么会越来越多?
农村人口
迁移
城市
进城打工
进城求学
改善生活条件
?
寻求发展机遇
城市化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人口过少,出现负增长
控制生育政策
中国、印度
鼓励生育政策
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人口政策
结论
1、人口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