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唐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4、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自主学习5分钟
1、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皇帝?
2、唐太宗如何吸取隋亡教训的?贞观之治的措施?
3、武则天如何称帝的?她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
4、唐玄宗的统治措施?什么是“开元盛世”?
唐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隋炀帝暴政
农民起义
李渊起兵反隋
建立唐朝
时间:
618年
皇帝:
唐高祖李渊
都城:
长安
李渊
626年,李世民即位,
即唐太宗。
年号为“贞观”。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教材P7《相关史事》
①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
以民为本,勤于政事。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材料四:“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教材P10《知识拓展》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魏征
杜如晦
房玄龄
政治
经济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⑤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材料:(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天下大稔(rěn,丰收)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ī,携带)粮,取给于道路。 ——《资治通鉴·唐纪》
贞观初期
治理以后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评价唐太宗:在道德上李世民也许应该受到谴责,但他生活的特定历史年代使他不能“仁慈”。而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总之,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二、女皇帝武则天
措施
影响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宋庆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毛泽东:武则天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就是了不起。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周
3、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姚崇
宋璟
三、“开元盛世”
①重用贤能:任用姚崇和宋璟;
②整顿吏治,裁撤冗员;
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李隆基
玄宗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907万户,共5288万人。人口倍于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政治
经济
用人
局面
相同 启示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人民负担 重视发展生产
整顿吏治,裁撤冗员;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重用贤能:任用姚崇和宋璟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虚心纳谏:魏征“镜子”
广纳贤才:房玄龄、杜如晦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改革内政、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等
①国家统一、稳定,是盛世的前提;②重用人才③关注民生,以德治国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承前启后
开元盛世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
①开通运河 ②太原起兵 ③建立唐朝 ④重用魏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吸取隋亡教训 B.重视纳谏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3.684年武则天下令,“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 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这体现了武则天 ( )
A.重视惩治腐败 B.注重选拔人才
C.大力发展科举制 D.重视农业生产
C
D
D
4、下图中,全国人口数目最多的时期适逢(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D
5.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
完善,具体内容包括( )
①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
②创立了殿试制度
③设立进士科 ④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6、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中得到的启示不包括( )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C.人民辛勤劳动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D.实行严刑峻法是维持统治长治久安的基础
D
唐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相同 启示 唯一的女皇帝,国号周
开元盛世
措施: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⑤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③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改革内政、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等
①国家统一、稳定,是盛世的前提;②重用人才③关注民生,以德治国
思想:1.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魏征“镜子”)2.广纳贤才(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3.重视人民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18年
李渊 建立 唐朝
都城长安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