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上册
二十七、周亚夫军细柳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 刘礼为 将军,军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 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 胡。
注释: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华书局201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① 入边:侵入边境。② 宗正: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③ 为:担任。④ 军霸上:驻军霸上。霸上,地名,一作“灞上”,因地处灞水西岸高原而得名,在今陕西西安东。⑤ 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⑥ 备:防备。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担任将军,驻军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担任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郡守周亚夫担任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侵扰。
原文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 之 细柳军,军士吏被 甲,锐兵刃 ,彀弓弩 ,持满 。天子先驱 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注释:① 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劳,慰劳。② 军:军营。③ 已而:不久。④ 之:到,往。⑤ 被:同“披”,穿着。⑥ 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⑦ 彀(gòu)弓弩(nǔ):张开弓弩。彀,张开。弩,用机械发箭的弓。⑧ 持满:把弓拉满。⑨ 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⑩ 且:将要。 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无何,不久。 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壁:营垒。 按辔:控制住车马。
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 为动:被感动。 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译文
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率领属下骑着马迎送。不久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甲戴盔,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皇上的先行引导的人员到了营前,不能进入。先行引导的人员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说:“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能进入。于是皇上就派遣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垒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策马疾驰。”于是皇上就控制住车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陛下)。”皇上被(他)感动了,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他)派人向周亚夫致意道:“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仪式完毕后(皇帝)就离开了。
原文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 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 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注释:① 曩(nǎng):先前。② 固:必,一定。
已经出了细柳军营大门,群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是真正的将军呀!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一定是可以通过偷袭而被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被侵犯的呢!”(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译文
[文本主旨]
本文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令威严、不媚上的真将军的风采,同时也体现了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
[写作特色]
① 运用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军的慰问情形和在细柳军的慰问情形进行比较,以霸上、棘门的情形来衬托细柳驻军的军纪严明、周亚夫的治军有方。②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③ 材料组织详略得当。
[人物形象]
① 周亚夫:治军严明、忠于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② 汉文帝:善识人才、深明大义的明君。
[结构导图]
[知识梳理]
1. 通假字。
(1) 军士吏被甲
“被” 同 “披” ,意思是: 穿着 。
(2) 改容式车
“式” 同 “轼” ,意思是: 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
“被”
“披”
穿着
“式”
“轼”
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
轼
2. 一词多义。
(1) 使
(2) 为
(3) 持
(4) 骑
(5) 军
(6) 及
3. 古今异义。
(1) 军.霸上
古义: 驻军、驻扎 ;今义: 军队 。
(2)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古义: 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
今义: 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
(3) 军中闻.将军令
古义: 听从 ;今义: 用鼻子嗅 。
驻军、驻扎
军队
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物体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听从
用鼻子嗅
(4)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古义: 营垒 ;今义: 墙壁 。
(5) 居.无何
古义: 经过 ;今义: 居住;居所 。
(6) 天子先.驱.至
古义: 先行引导的人员 ;
今义: 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
(7)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古义: 兵器 ;今义: 士兵 。
营垒
墙壁
经过
居住;居所
先行引导的人员
走在前面引导(多虚用)
兵器
士兵
4. 重点实词。
(1) 将军约.( 规定 )
(2)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必,一定 )
规定
必,一定
5. 重点虚词。
(1) 以
(2) 之
(3) 而
(4) 乃
(5)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代词,他们的 )
,解释
代词,他们的
6. 词类活用。
(1) 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
(2) 介.胄.之士不拜( 名词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
(3)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名词作动词,下诏令 )
7. 重点节奏划分。
(1)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2)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3)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名词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名词作动词,下诏令
/
/
/
/
/
/
8. 重点句子翻译。
(1)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译: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率领属下骑着马迎送。
(2)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译: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策马疾驰。
(3)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译: 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一定是可以通过偷袭而被俘虏的。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率领属下骑着马迎
送。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策马疾驰。
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一定是可以
通过偷袭而被俘虏的。
9.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也”表 判断 。
译: 他们的将军一定是可以通过偷袭而被俘虏的。
(2) 被动句
天子为动。
“为”表 被动 。
译: 皇上被感动了。
判断
他们的将军一定是可以通过偷袭而被俘虏的。
被动
皇上被感动了。
(3) 省略句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省略主语“ 朝廷 ”。
译: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担任将军。
朝廷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担任将军。
[文本探究]
1. (教材“思考探究”第一题改编)简述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令威严,军纪严明,刚正不阿,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周亚夫治军有方,军令威严,军纪严明,刚正不阿,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2. 本文标题有“军细柳”。为什么要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与之形成对比。 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特点。
介绍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与之形成对比。 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体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特点。
拓展链接
(拓展关联点:军事名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②,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③,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
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 ①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 ② 薮泽:水草茂密的湖泊沼泽。 ③ 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继光/幼倜傥/负奇气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 好.读书( 喜好,爱好 )
(2) 继光手.歼其魁( 亲手 )
(3) 相守逾.年( 超过,越过 )
(4) 余贼走.兴化( 逃跑 )
/
/
喜好,爱好
亲手
超过,越过
逃跑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
(军队)天刚亮的时候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不断。
4. “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① 军队训练严格;② 根据地形摆阵法;③ 武器装备精良。戚继光形象特点:知识渊博、文武全才、坚毅果断、军纪严明、有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意对即可)
(军队)天刚亮的时候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不断。
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① 军队训练严格;② 根据地形摆阵法;③ 武器装备精良。戚继光形象特点:知识渊博、文武全才、坚毅果断、军纪严明、有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