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段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段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2 15: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2023学年第二学期3月段考
高二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也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
B.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C.在真空中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的波长依次变短,速度依次变小
D.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谐
2.在图1中,运动员落地总是要屈腿,在图2中两人在冰面上,甲推乙后,两人向相反方向滑去,在图3中运动员用球棒把垒球以等大速率击打出去,在图4中一小物块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目的是为了减小地面对人的作用力 B.图2中甲对乙的冲量和乙对甲的冲量相同
C.图3中球棒对垒球的冲量为零 D.图4中小物块动量不变
3.图甲为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电阻R = 5Ω,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输出的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线圈电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πrad/s
C.t = 0.02s时,电刷P的电势低于电刷Q的电势
D.t = 0.01s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
4.电蚊拍用来杀灭蚊子,原理如图所示,由稳恒直流电源提供的电压被高频转换器转换成的低压交流电压,再将其加在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副线圈连接电蚊拍的高压电击网,电击网上电压峰值可达到2400V,一旦蚊子触碰到电击网就会被杀灭。假设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变压器可看成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为3V
B.电击网上电压的频率为
C.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D.将直流电源直接连接在变压器的原线圈上电蚊拍仍然能正常工作
5.某电热器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其内部电路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当电热丝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装置P使电热丝两端的电压变为如图乙所示的波形,此时理想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L为电阻可忽略的线圈,R为电阻,C为电容器,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现突然断开S,并开始计时,电路工作过程中,同时会向外辐射电磁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LC回路中电流i(顺时针方向为正)、电容器中电场E(竖直向下为正)、以及两极板间电势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一自耦变压器接在交流电源上,V1、V2为理想电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P不动,滑片F向下滑动时,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
B.若P不动,滑片F向下滑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
C.若F不动,滑片P向上滑动时,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
D.若F不动,滑片P向上滑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
8.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一定,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和理想降压变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1和P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2和P2;T2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U3和P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和P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U2减小,U4减小
B.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P1增大,P3减小
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D.要减小线路的损耗,应增大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同时应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9.为了安全,轿车中都装有安全气囊,当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启动为驾驶员提供保护。关于安全气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变化量
B.增大了驾驶员与安全气囊的作用时间
C.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变化率
D.减小了驾驶员受到撞击力的冲量
10.LC振荡电路既可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也可从复杂的信号中分离出特定频率的信号,是许多电子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如图所示,某时刻线圈中磁场方向向上,且电路中的电流正在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B.电路中的电场能正在增大
C.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由a到b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正在减小
11.一质量为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给物块一水平方向的外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则(  )
A.时间内,重力的冲量为零
B.在的时间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冲量方向不变
C.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
D.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
12.如图,发电机的矩形线圈长为、宽为L,匝数为N,放置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和,两个副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和,当发电机线圈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理想电流表读数为I,不计线圈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B.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C.与的比值为 D.发电机的功率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
13.(10分)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可拆式变压器进行研究,图中各接线柱对应的数字表示倍率为“×100”的匝数。
(1)对于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为便于探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
B.变压器的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应当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
C.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D.因为实验所用电压较低,通电时可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等检查电路
(2)李辉同学正确组装变压器后,把的学生交流电源接到原线圈“2”“8”接线柱,副线圈接线“0”“1”接线柱,如图所示,在确认电路连接无误的情况下,接在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实际读数可能是 ;
A. B. C. D.
(3)实验时,小沈听到变压器内部有轻微的“嗡嗡”声,他做出如下猜想,正确的是 ;
A.“嗡嗡”声来自交变电流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磁场时发出的
B.“嗡嗡”声来自副线圈中电流流动的声音
C.交变电流的磁场对铁芯有吸、斥作用,使铁芯振动发声
D.若去掉铁芯,“嗡嗡”声马上消失,也能完成“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
(4)该同学正确组装变压器后,用匝数和匝的变压器实际测量数据如下表:
Ua/V 1.80 2.80 3.80 4.90
Ub/V 4.00 6.01 8.02 9.98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交流电源的原线圈是 (填或);
(5)如图所示为可拆变压器,现将原、副线圈套在铁芯A的两臂上,原线圈与正弦交流电源相连,由于实验疏忽,未将铁芯B安装在铁芯A上形成闭合铁芯,用理想电压表测得副线圈电压;若将该电源与副线圈相连,测得原线圈电压为,则该交流电源的电压(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等于
14.(16分)某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和副线圈b的匝数比为,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交流电源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中余弦图线所示,副线圈中“12V,6W”的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阻。求:
(1)流过电阻的电流;
(2)电阻R的阻值。
15.(18分)2023 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甲所示,返回舱在距离地表约10km的高度打开降落伞,速度减至8m/s后保持匀速向飞运动。在距离地面的高度约1m时,返回舱底部配备的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开始点火竖直向下喷气,使返回舱的速度在0.2s内由8m/s降到2m/s。假设反推发动机工作时主伞与返回舱之间的绳索处于松弛状态,此过程返回舱的质量变化和受到的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kg,g取10m/s2。

(1)求反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返回舱动量变化量的大小;
(2)为了估算反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返回舱受到的平均推力大小,A、B两位同学给出了如下两种不同的解法。
A同学的解法: 设反推发动机受到的推力为F,根据动量定理 FΔt=mv2-mv1 解得 B同学的解法: 设反推发动机受到的推力为F,根据动量定理 (F-mg)Δt=mv2-mv1 解得
请分析判断以上两种解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错误原因。
(3)若已知反推发动机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受到的平均推力大小为F,喷出气体的密度为ρ,4台发动机喷气口的直径均为D,喷出气体的重力忽略不讳,喷出气体的速度远大于返回舱运动的速度。求喷出气体的速度(用题目给出的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A项错误;
B.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B项正确;
C.在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C项错误;
D.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调制,D项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A.运动员落地总是要屈腿,可以延长与地面作用的时间,在人动量变化量确定的情况下,时间变长则可以减小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故A正确;
B.图2中甲对乙的冲量和乙对甲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冲量不同,故B错误;
C.图3中由于球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则动量变化,根据动量定理知球棒对垒球的冲量不为零,故C错误;
D.图4中小物块运动方向时刻变化,则动量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A.由图像可知输出电压最大值为
输出电压有效值为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线圈转动的周期为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B错误;
C.t = 0.02s时,线圈转动一周位置如题图,根据右手定则可判断电流从电刷Q流出,从电刷P流入,所以电刷P的电势低于电刷Q的电势,C正确;
D.t = 0.01s时,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平行,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A.电压表测量的是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则电压表示数为
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电击网上电压的频率为
故B错误;
C.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故C正确;
D.将直流电源直接连接在变压器的原线圈上,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在副线圈中不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没有电压输出,电蚊拍不能正常工作,故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设题图乙对应的电压有效值为U,则有
解得
故选D。
6.D
【解析】AB.因为L为一电阻可忽略的线圈,可知当开关闭合时,电容器带电量为零,通过线圈L的电流向下;断开S后,电流在LC电路中开始振荡,电容器开始充电,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负方向)且电流大小逐渐减小,故A、B错误;
CD.断开S后,电容器开始充电,b板带正电荷且逐渐增加,即负方向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加;则两极板间电势差逐渐增大,且为负方向,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A
【解析】
AB.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U1,输出电压为U2;若P不动,滑片F向下移动时,输入电压U1不变,根据变压比公式
由于n2减小,故输出电压U2也减小,故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小,V2的示数也变小,故A正确,B错误;
CD.若F不动,根据变压比公式
输入电压U1不变,则输出电压U2也不变,滑片P向上滑动时,电阻R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增大,小灯泡两端电压也增大,由
PL=ULI
可知,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由
U=U2-UL
可知,电压表V2示数变小,故CD错误。
故选A。
8.D
【解析】
A.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一定,匝数不变,根据
则U2不变,故A错误;
B.当用户的用电器增多时,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则输入功率增大,即P3变大,故B错误;
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故C错误;
D.输送功率一定时,根据

则要减小线路的损耗,应增大输送电压,又U1一定,应增大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由
U2增大,I2减小,所以U3增大,用户电压U4不变,根据
应增大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故D正确。
故选D。
9.BC
【解析】A.动量的变化量等于末动量减去初动量,可知,在碰撞过程中,驾驶员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故A错误;
B.由于安全气囊的缓冲作用,碰撞过程中,增大了驾驶员与安全气囊的作用时间,故B正确;
D.根据动量定理有
结合上述可知,在碰撞过程中,驾驶员的动量变化量一定,则驾驶员受到撞击力的冲量一定,故D错误;
C.根据动量定理有
则有
结合上述可知,在碰撞过程中,驾驶员的动量变化量一定,而碰撞过程中,增大了驾驶员与安全气囊的作用时间,可知,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变化率,故C正确。
故选BC。
10.AD
【解析】AC.根据安培定则,线圈中的电流从下到上,此时电流正在增加,表明电容器正在放电,所以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电流方向从b流向a,故A正确,C错误;
B.由于电容器正在放电,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能量正在从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电场能减小,磁场能增大,故B错误;
D.电容器正在放电,电场能减小,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正在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11.CD
【解析】A.时间内,重力的冲量为
A错误;
B.由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冲量,设时,物体速度为0,由动量定理知
内,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为
当时
时,物块受到力的冲量为
代入得
故时物体的速度减为0,所以在内摩擦力方向改变,在的时间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冲量方向改变,B错误;
C.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得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
C正确;
D.内,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为
当时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冲量,时,物块受到力的冲量为
根据动量定理
代入得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D正确;
故选CD。
12.BC
【解析】AB.由题知理想电流表读数为I,则根据欧姆定律
U1= IR1
根据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有

代入数据有
U0= ,U2=
再由欧姆定律有
U2= I2R2
可计算出
I2=
综上可知,A错误、B正确;
C.由于矩形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直接输入原线圈,则有
Emax= NB2L2ω,U0= = NBL2ω
由选项AB知
U0=

C正确;
D.由于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有
P0= P1 + P2= U1I + U2I2= I2R1 + U2I2
代入选项ABC公式有
P0=
由于矩形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直接输入原线圈,则发电机的功率为P0,D错误。
故选BC。
13. AC C C A
【解析】(1)A.为便于探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
B.变压器的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测量副线圈电压时应当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故B错误;
C.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故C正确;
D.虽然实验所用电压较低,但是通电时不可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接线柱等检查电路,这样可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AC。
(2)把的学生交流电源接到原线圈“2”“8”接线柱(相当于600匝),副线圈接线“0”“1”接线柱(相当于100匝),则有
若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原线圈电压为
故选C。
(3)ABC.听到变压器内部有轻微的“嗡嗡”声,其原因是交变电流的磁场对铁芯有吸、斥作用,使铁芯振动发声,故AB错误,C正确;
D.若去掉铁芯,“嗡嗡”声马上消失,变压器中没有磁路,就不能完成“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4)由表中数据可知
考虑到实验中所用变压器并非理想变压器,即存在功率损失,使得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大于匝数之比,所以原线圈的匝数为,副线圈的匝数为。
(5)因未将铁芯B安装在铁芯A上形成闭合铁芯,则变压器存在漏磁问题。设该变压器的效率为,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电源电压为U,则当原线圈与正弦交流电源相连时,副线圈的电压为
当该电源与副线圈相连时,原线圈的电压为
联立解得
由于,则电源电压
故选A。
14.(1);(2)
【解析】(1)灯泡正常发光,则有
原副线圈中电流关系有
解得

(2)交流电的有效电压为
设原线圈电压为,副线圈上电压为,则有

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为
解得
15.(1)1.8×104kg m/s;(2)都不正确;A同学忽略了重力;B同学,解题过程中力的正方向与速度的正方向不一致;(3)
【解析】(1)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动量变化量为
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1.8×104kg m/s;
(2)甲、乙两同学的解法均不正确,甲同学忽略了重力,乙同学没有规定正方向,解题过程中力的正方向与速度的正方向不一致,正确解法如下:
设返回舱受到的平均推力为F,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得
(mg-F)Δt=mv2-mv1
解得
(3)以Δt时间内喷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喷出气体的速度为v,则每台发动机喷出气体的质量为
对4台发动机喷出的气体,由动量定理可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