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2 19: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六单元复习
20.肥皂泡
18.重年的水墨画
19.剃头大师
21.我不能失信
语文园地
亲爱的同学们,在第六单元中,围绕“多彩童年”这个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念,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更深切地感受和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单元梳理
复习要点
字音辨析
易读错的字
染(rǎn)色 碎(suì)片 剃(tì)头 执(zhí)着
刑(xíng)法 颤(chàn)动 黏(nián)稠 薄(báo)饼
巅(diān)峰 荣耀(yào) 道歉(qiàn) 巍(wēi)峨
易写错字
染:右上部是“九”,不要错写为“丸”。
碎:右部是“卒”,书写时要注意中间是两个“人”,下面是“十”。
菇:下部是“姑”,不要错写成“如”。
鬼:第六笔是长撇,不要丢掉右下角的“厶”。
碗:右部是“宛”,注意“夕”不要多写一点。
仰:中间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提,不要多写一点。
廊:内部“郎”的左部是“良”。
仰:的右部是“印”。
悠“的右上部是“攵”
多音字
在使用这个字时,一定要先把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弄明白,意思可以结合组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准确地应用。

zuān(钻牛角尖)
zuàn(钻井)

dàng(直截了当)
dāng理所当然)

shān(扇风)
shàn(羽扇纶巾)
和、
huò·(和稀泥)
huó·(和泥)

chǔ(和睦相处)
chù(绝处逢生)
hé(和平共处)

1ù(露珠)
1òu(露马脚)
hè(一唱一和)
形近字
墨( ) 竿( ) 拨( ) 理( ) 付( )
黑( ) 杆( ) 拔( ) 理( ) 对( )
胆( ) 娇( ) 若( ) 倍( ) 泡( )
但( ) 骄( ) 苦( ) 培( ) 炮( )
皂( ) 娇( ) 仰( ) 若( ) 娇( )
泉( ) 骄( ) 迎( ) 惹( ) 桥( )
形近字
墨(墨汁) 竿(竹竿) 拨(拨动) 理(理发) 付(付钱)
黑(黑夜) 杆(栏杆) 拔(拔草) 理(埋头) 对(对错)
胆(胆大) 娇(撒娇) 若(若是) 倍(双倍) 泡(灯泡)
但(但是) 骄(骄傲) 苦(苦头) 培(培养) 炮(火炮)
皂(肥皂) 娇(娇嫩) 仰(仰头) 若(倘若) 娇(撒娇)
泉(泉水) 骄(骄傲) 迎(欢迎) 惹(招惹) 桥(大桥)
字词盘点
重点词语
(1)必须掌握的词
染绿 钓竿 碎了 浪花 葫芦 清爽 肥皂
蘑菇 表弟 胆小 仇人 双倍 虽然 扯开
廊子 木碗 若是 透明 一串 飞越 婴儿
仰头 希望 水墨画 玲珑娇软
(2)四字词语(含成语)
清清爽爽 明明亮亮 夺门而逃 规规矩矩
耿耿于怀 坑坑洼洼 风和日丽 信守诺言
近义词
央求—恳求 平静—安静 忽然—突然 戏耍—玩耍
熟练—娴熟 开放—绽放 处置—处理 高兴—喜悦
监督—监视 发誓—起誓 架势—姿势 熟练—娴熟
抗议—反抗 时髦—时尚 潮湿—湿润 破裂—破碎
潮湿—湿润 方法—办法 飘游—飘荡 透明—透亮
和弄—搅和 山巅—山头 特别—特殊 解释—阐明
透明—透亮 忘记—忘怀 道歉—赔礼 准备—预备
希望—期望 笑哈哈—笑嘻嘻
反义词
仰—俯 熟练—生疏 平静—喧闹 开放—凋谢
出—入 时髦—老套 随意—刻意 熟练—生疏
透明—浑浊 抗议—遵命 倒霉—幸运 潮湿—干燥
潮湿—干燥 黏稠—稀薄 快乐—悲伤 忘记—惦记
粘稠—稀薄 散裂—聚拢 特别—一般 漂亮—丑陋
明白—糊涂 留下—离开 失信—守信 优秀—低劣
词语积累
①量词积累:一只红蜻蜓 一双小手
类似的词语:一阵水花 两排银牙 一串雨珠 一顶斗笠 一朵山花 一声欢叫 一把木尺 一把剃刀 一把推剪 一绺头发 一堆头发 一张熊皮 几根长发 一只小木碗
②动词积累:喝中药 剪头发
类似的词语:摸耳朵 悬着心 仰着头 低了头 叠花篮 弹钢琴 仰起脸 扇动翅膀 拨动浪花 钻入水中 钻出泥土 吹肥皂泡 挨着明月 渡过天河 飘过大海 飞越山巅
③修饰词积累:童年的水墨画 梳妆的镜子
类似的词语:刚下水的鸭群 磨得锃亮的剃刀 老掉牙的推剪 轻软的球儿 五色的浮光 轻清透明的球面 玲珑娇软的小球 脆薄的球 长圆的形式 光丽的薄球 轻清脆丽的小球 美丽的梦 熟睡中的婴儿 慢慢地吹起 轻轻地一提 软悠悠地飘游
词语积累
④特殊词语:
ABB式量词:一双双 一串串 一朵朵 一个个
类似的词语:一条条 一张张 一座座 一片片
ABB式词语:软悠悠 颤巍巍 轻悠悠
类似的词语:轻飘飘 慢悠悠 急匆匆 兴冲冲
XX的(地):尖尖的 红红的 慢慢地 轻轻地
类似的词语:长长的 弯弯的 圆圆的 渐渐地 缓缓地 悄悄地
AABB式词语:清清爽爽 明明亮亮
类似的词语::安安静静 大大方方 清清楚楚 冷冷清清 浩浩荡荡
ABAB式词语:和弄和弄
类似的词语:商量商量 学习学习 打扫打扫 整理整理 研究研究
⑤描写童年的词语:天真烂漫 自由自在
类似的词语:无忧无虑 生龙活虎 生气勃勃 天真无邪 多姿多彩
句子积累。
1.比喻句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这句话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平静、透明、碧绿的特点。
句子积累。
2.排比句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这句话连用四个“那么”,生动地描述出了肥皂泡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
3.精彩句
(1)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头发纷纷飘落”“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 形象地描绘出“我”随意乱剪头发的样子。“我”仅仅是剪下了头发,就感觉自己像一位剃头大师了,令人忍俊不禁。
句子积累。
(2)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指的是在水中游泳嬉戏将头露出水面像水葫芦一样的孩子;“两排银牙”指的是刚从水中钻出来的孩子,这样的描述让人仿佛能看到他从水中钻出后调皮的微笑。这真是一个画面感十足的特写镜头。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做与希望。
这些内客是作者美好的想象,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轻悠悠”体现了肥皂泡轻盈的特点,这美丽的肥皂泡带着大家的梦想与希望飞向远方。
课文回顾
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个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和感悟童年生活。
第六单元概述:
课文知识点
18.《童年的水墨画》这组儿童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描绘了这三幅画面:溪边钓鱼图、江上戏水图、林中采蘑菇图,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19.《剃头大师》课文题日“剃头大师”指的是“我”,“我”之所以被称为“剃头大师”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技术比老剃头师傅的技术还熟练,不会让小沙受罪。“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这样叫他的原因是老师傅耳朵不好,他听不清小沙的抗议,习惯用把老掉牙的推剪,推剪总是“咬”住小沙的头发不放,老师傅还总把碎头发掉进小沙的脖子里,弄得他跟受刑一样痛苦;每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区的钱给老师傅。
课文知识点
20.《肥皂泡》课文通过介绍作者童年时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方法、过程以及产生的美好想象,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我不能失信》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1)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课文梳理
“梳妆的镜子”是指过去的妇女梳洗打扮时照的镜子,“平静”说明水面上一点波纹都没有。山溪,就是小溪两旁都有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山溪就如“绿玉带”了,所以才有“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重点句子
(2)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鸭群”比喻一群小孩,用“翅膀”比喻小孩的胳膊,写出了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3)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课文梳理
这句话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句子把蘑菇当做人来写,“戴着斗笠”写出了蘑菇的形状。“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这是个被比喻句,把蘑菇比作山花,写出了蘑菇的形状。
●重点句子
(4)是谁一声叫唤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这部分诗中的两个“斗笠”代表的意思不一样。前一个斗笠指的是蘑菇,诗人把蘑菇比作斗笠,后一个斗笠指的是孩子,诗人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
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1)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这句话写了溪水的什么特点?
此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垂柳当做人来写,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写出了溪水平静、碧绿、清澈的特点。
(2)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溪边》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悠闲地在溪边垂钓以及钓到鱼后欢乐的场景;《江上》让我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江水中游泳嬉闹的快乐场面;《林中》让我感受到了雨后林中的清新空气以及一群孩子采蘑菇时的欢喜。
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3)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染”和“立”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这两个字用的非常好。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染绿了,“染”富有动感,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立”字传神,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突出了画面“静”的气氛。
(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这句话中的水葫芦为什么要加引号?
句中的“水葫芦”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这句诗写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牙。
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1)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课文梳理
第19课:《剃头大师》
●重点句子
夺门而逃:表现出小沙一进理发店就小沙十分慌张的样子,甚至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逃跑。作者通过对姑父的“押”“执”“监督”动作描写,衬托出小沙害怕剃头的程度。
(2)最痛苦的是,老剃头师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掉牙”的推剪“咬住”“不放”,表现了小沙由人摆布的痛苦样子,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课文梳理
●重点句子
(3)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头发。
“这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一刀”体现出“我”剪的很随意,为后文作了铺垫。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姑父的大睡衣比成熊皮。
(4)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可惜”“遭”形象的表现出我的慌张,心理已经乱了,不知所措。这两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沙的坑坑洼洼的头比成了梯田,生动的描写出我的胡乱剪的结果。
第19课:《剃头大师》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1)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小沙在此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和感受?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老师傅眼神也差,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一会儿痛一会儿痒,就跟受刑一样,让小沙受尽了“折磨”。更让小沙不高兴的是,难受完了,还得付给老师傅双倍的钱。
(2)小沙在“我”给他理发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
刚开始时,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当他看见“我”真剪下头发来时,很高兴;当他听见“我”叫“坏了”时,只摸了摸耳朵,确定耳朵没受伤,就表示无所谓;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被自己的丑模样吓到了。
第19课:《剃头大师》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3)“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因为上文“闯了祸”“随意乱剪”“长长短短”可以看出“我”完全不会剃头,“哎呀、坏了”更是体现了“我”的惊慌,而小沙只是摸摸耳朵还在就无所谓了,也不在意发型,所以“我”才这么说。
(4)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因为课文讲述的是童年的趣事,主要内容是写表弟小沙不想上理发店理发,而央求“我”给他理发,还答应给“我”五块钱。“我”自认为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所以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旨在表现儿童的天真和幼稚,凸显童年的快乐。
第19课:《剃头大师》
(1)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课文梳理
第20课:《肥皂泡》
●重点句子
这句话的作用是开篇点明题意,“最爱”揭示了“我”小时候对吹肥皂泡的喜爱程度。
(2)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五彩”指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颜色,“浮光”说明肥皂泡表面的光泽亮和颜色多,而且泡泡摇晃不定。“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乱转”一词写出了泡泡的动态美。
课文梳理
●重点句子
(3)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这既是比喻句又是排比句。作者把“小球”比作“一个美丽的梦”。四个“那么……”写出了肥皂泡的圆润、自由、透明和美丽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二。
(4)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没有。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天上的泡泡把自己的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和月亮,想着想着,心中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所以才会说泡泡飞到天上了,这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三。我们还有很多想象,省略号表示想象的内容省略。
第20课:《肥皂泡》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1)作者围绕吹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围绕玩吹肥皂泡写了做肥皂水、吹泡泡、欣赏泡泡和产生的联想四个方面的内容。
(2)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小溪 幼儿园 山村
第20课:《肥皂泡》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3)发挥想象说一说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示例: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会借着扇子的清风,飞到花园里,轻悠悠地落到花瓣上,化作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会飞越城市上空,落到匆匆赶路的行人的肩头,给他们带来一丝清凉;会飞到幽静的院落,让躺在摇椅上的白发老人仰头凝视,追忆起儿时无忧无虑的岁月……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通过写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不仅仅包含了她热爱生活、富有童心的思想境界,也表达了她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第20课:《肥皂泡》
(1)“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课文梳理
第21课:《我不能失信》
●重点句子
反问句。 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
(2)“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宋庆龄已经约小珍来并教她叠花篮是昨天,去伯伯家看鸽子是爸爸今天才说的,宋庆龄的选择是:遵守约定,在家等候小珍。
课文梳理
●重点句子
(3)“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不仅是个守信的人,还是个诚实的人。
(4)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一个人在家没劲”是指为等小珍,还没有去伯伯家看上鸽子,“没有失信”是她做到了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没有去看上鸽子,一个人在家也很无聊,但是我做到了诚实守信。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
第21课:《我不能失信》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对鸽子的描写,侧面体现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
(2)你认为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人而放弃去伯伯家的做法值得吗 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值得。因为诚信是做人之本,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宋庆龄这样做让人非常敬佩。
我要向宋庆龄学习,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第21课:《我不能失信》
课文梳理
●重点问题
(3)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值不值得?
我认为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是值得的,因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水平。
讲信用是诚实、尊重别人的表现。俗话说“一诺千金”,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的理解。
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个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第21课:《我不能失信》
语文园地
(1)交流指导
交流平台
①结合生活经验,我理解了《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理解难懂句子,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可以联系自己曾经有过的经验,谈谈和“我”相同的感受。
②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原来是在写小孩子们的样子。
运用联系上文“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是写小孩子采到蘑菇高兴地叫起来,因此,这里的“斗笠”是指“小孩子们”。
③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一样,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向他人请教”等方法。
理解本单元课文中难懂的句子有哪些方法呢?
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
交流平台
(2)读下面的片段,用学到的方法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
高兴的时候,他总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同时嘴角出现两个小酒窝。同样,哭起来,他也真够呛!不过,在他脸上,酒窝总是比眼泪出现的时候多。
联系上下文,酒窝代表笑,眼泪代表哭,可知他开心的时候多。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先查找资料,结合语境,弄清楚句中几个词语的含义,再对照自己平时读书方式、过程的一些体验,品味句子表达的“三读”意境。
突然,蝴蝶从书桌上缓缓飞起,在我这小小的空间里翩翩起舞,它舞动的姿态很优美,在半空中划出一条又一条美美的弧线。我呆呆地用手托着腮,就这样傻傻地看着它飞舞。
结合观看飞行表演的生活实际,飞机在空中左飞行特技表演,机尾拉出的彩烟就是一条条弧线。
类似地,以空间为画布,把彩蝶看成是上下翻飞的画笔,飞到哪里,美就跟到哪里,半空中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美美的弧线。”
(2)交流范例
交流平台
当当:遇到不懂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丁丁:《小英雄雨来(节选)》共分为六部分: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交通员、勇斗鬼子、河沿枪声、机智逃生。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冬冬:在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时,读到“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时,我会返回去看一看前面都讲了他的哪些事例,感受“男子汉”的性格特点。
(1)读一读,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识字加油站。
理解:提示:
旭日东升,放射出万丈光芒,大海上的一座座岛屿从沉睡中醒来了,海滨小城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海浪不断冲击着金黄色的沙滩,海边的灯塔上,红色的信号灯依然不停地闪烁,驻守在灯塔上的人正向大海的远处望,一艘战舰已经收起铁锚,正准备解开缆绳,出海巡航清晨的大海多么美啊!
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说说两组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
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提示:这道题体现的是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做这样的题,要先弄清楚该词语有哪些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意思。
示例:冬冬:第一组句子是辨析多义词“熟”“熟”在字典中的意思:①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②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③程度深;④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⑤熟练,对某种工作精通而有经验;⑥经过加工或炼制的。结合具体语境可知,在第①个句子中,“熟”的意思是第①种解释;在第二个句子中,“熟”的意思是第⑤种解释。
词句段运用。
(2)下面的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选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
闻鸡起舞 韦编三绝 牛角挂书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吃药,怕做噩(e)梦,还怕剃头。
◇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仿写范例:◇小丽多才多艺,她会唱歌,会跳舞,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雨下得真大。哇!雨点一串又一串“劈哩啪啦”从天而降,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一朵美丽的水花。不一会儿汇到一起变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急速地奔向远方。
日积月累
提示:这几句都是关于“改过”的名言。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释义: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释义: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释义:谁能没有过错?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拓展: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
下节课再见
三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