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周末检测初二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周末检测初二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8 08:2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周末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
2015.9.13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shà) 时 (gōu) ______火 苛(juān)__ 杂税 (hān)__ 然入梦
2.默写填空(24分,每空2分)
(1) ,大渡桥横铁索寒。
(2)雪山低头迎远客, 。
(3)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4)《七律 长征》一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反衬红军战士大无畏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 。
(5)《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词中,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表现红军和人民群众亲密关系的词句是: , 。
(6)《过雪山草地》这首歌词中,揭示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难的根本原因的词句是:
, 。
(7)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8)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3.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连日来,各地大中小学通过重走长征路、举办成人仪式和歌咏比赛、参加志愿服务、参观革命圣地等,开展了一系列既富于教育意义又形式新颖的主题活动。

5.2015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为此闽江中学风帆文学社想编辑一本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专刊,假如你是文学社的一名成员,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让同学们了解红军长征是这次出专刊的目的之一,因此文学社派你去邀请一位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来学校作报告。见到老红军时,你会对他说:“您好! 。”(3分)
(2)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专刊的栏目,你将设计哪些栏目?请举三例。(3分)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3)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栏目中选取一个,陈述设计该栏目的理由。(2分)
理由:

二、阅读与理解 (2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8分)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①
毛泽东
钟山②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③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④: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⑤。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⑥。
【注释】①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②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③虎踞龙盘:《三国志》中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时有“钟阜龙蟠,石城虎踞”之说。④慨而慷:曹操《短歌行》中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句。⑤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⑥沧桑:引申为革命。
6.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两句诗清楚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决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本单元的《七律 长征》,说说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9—13题。(20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9.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10.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11.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2.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4分)


13.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5分)



三、作文(30分)
14.以“秋日的早晨”为题,写一段景物描写,400字左右。
(提示: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写景的层次性、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发感情等。)
秋日的早晨






400
初二语文第一次周末练习参考答案
3.B(3分)
4.各地大中小学开展多种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3分)
5.(1)能从介绍自己、讲述邀请目的、发出邀请三个点来表述即可。
示例:您好。我是闽江中学的学生代表,我们学校文学社准备出一期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专刊,同学们想请您到学校给我们作一个专题报告,好吗?(3分)
(2)示例:栏目一:老兵故事 栏目二:历史瞬间 栏目三:经典阅读(3分)
(3)示例:介绍老兵故事,让同学们了解那段历史,进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2分)
6.国民党可恶可憎。对人民的残暴行为上天如有情感看了也会因此而衰老,直该把他们彻底消灭,共产党执政(或: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或: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压迫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 (3分)
7.把革命进行到底(2分)
8.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3分)
9.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2分)。
10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1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1分);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1分);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1分)。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1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
12.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2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2分);
13.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2分)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