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周末检测初二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周末检测初二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08 08: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周末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逶迤(yí) 愕(è)然 蓦(mò)地 焦灼(zhuó)
B. 酸涩(sè) 惶惑(huò) 抽噎(yē) 绽(dìng)开
C. 刨(páo)地 哽咽(yàn) 踉跄(qiàng) 篝(gōu)火
D. 悬崖(yá) 道歉(qiàn) 咀嚼(jiáo) 澎湃(pài)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纵横渠道布田畴,清水垄中酣畅流”,是泰兴小南湖水利风景区美丽画卷的真实写照。?  B. 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C.《长征》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D. 在北京APEC部长级会议上王毅表示,全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和谐、发展和繁荣的亚太。?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徐帆和葛优。
B.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C.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盐、虾、碱等许多水产品。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善于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是一首歌,演奏着高低不同的乐章,需要你慢慢欣赏;生活是一杯茶,释放着沁人心脾的淡香,需要你细细品尝。
B.雨滴滴答答地下着,天阴沉沉的。试卷发下来了,上面鲜红的“63”就像一双喷血的眼睛一样瞪着我,让我毛骨悚然。
C.青春是希望,即使有人落空,依然会有坚定执着的梦;青春是自由,想唱就可以唱到地老天荒,要哭就哭得悲悲壮壮。
D.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5.下列对诗歌《七律 长征》的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两句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B.颔联两句具体写山。选择五岭和乌蒙山为代表来写,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无数座崇山峻岭。
C.颈联两句具体写水。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的险恶情景,充分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D.尾联两句是写三军翻越千里积雪的岷山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6.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七律长征》和《四渡赤水出奇兵》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泽东。?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了顺叙的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草》和《〈长征〉节选》均叙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前者着重表现周副主席,后者着重表现红军的众多领袖。?   D.《〈长征〉节选》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人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7.根据注音将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打开一部史书,dì( )听历史的脉搏,jǔ(? )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走进xuàn(????)丽多彩的天地,饱览人生梦寐以求的诗境,在姹紫yān(? ? )红中尽享惬意。?
8.综合性实践活动。(8分)
班里组织了一项“唱支红歌给党听”的活动,请你参加。请按要求做题。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材料】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94华诞,武汉硚口区街头唱了十几年《生日快乐》的洒水车,开始改唱起《歌唱祖国》等红歌;河南师范大学把红歌请进了食堂,学生们在食堂里一边听红歌,一边进餐;井冈山兴建了一座“红歌广场”,掀起了红歌传唱的热潮;湖州开展了“走进美丽乡村,唱响经典红歌”活动;革命圣地延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多个城市也都开展了百万群众唱红歌活动。

(2)在“诵经典”“唱红歌”系列活动中,有打动你的文采斐然、情韵兼美或富有哲理的诗句、歌词吗?请仿照下列示例,写出一句并作简要赏析。(2+3=5分)
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愁苦。


二、阅读与理解 ( 3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11分)
减字木兰花① 广昌②路上
毛泽东
漫天③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④。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⑤。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⑥。
[注释]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②广昌:在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③漫天:满天。情更迫:原作“无翠柏”。 ⑤大关:指险要关隘。 ⑥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9.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场景?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的上阕侧重于__________,下阕侧重于_________。(4分)
11.“十万工农下吉安”中的“下”能否改成“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2—17题。( 19分)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⑴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⑵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的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⑶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⑷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⑸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⑹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⑺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⑻“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⑼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⑽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⑾“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⑿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⒀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1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3.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4.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⑷段划线句 “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4分)


15.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⑿段“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点词语“笑”的含义。(2分)

16.请写出与第⑽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2分)

17.结合选文的内容,请你谈一谈文中的“我”能否得到奖杯?为什么?(5分)


三、作文(40分)
18.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是英雄?请结合课外积累(从古至今),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400字左右.
我心目中的英雄






400
初二语文第二次周末练习2015.9.20
1.A(B. dìng—zhàn。C.yàn—yè。D. jiáo—jué。)
2.C
3.D(A.语序不当,应为“葛优和徐帆”。B.否定不当,删去“不会”;C.不合逻辑,“盐”、“碱”不属于水产品。)
4.B(“毛骨悚然”形容非常害怕,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5.D(尾联的意思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三军”“尽开颜”表达了诗人对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
6. A 7.略
8.(1)示例:①(为迎接建党92华诞,)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活动。②红歌唱响祖国各地(或:红歌唱响大江南北)。(本题以“红歌”为载体,主要考查概括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要素,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对材料进行整合、归纳和概述。)
(2)示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句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推敲“示例”,明确赏析方法,即指出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然后,举出一句自己熟悉的经典的诗句或红歌的歌词,按照“示例”中的方法进行赏析。]
9.描写了红军行军的场景,表现了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10.写景 叙事
11.不能改。“下”字,突出了工农红军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而“去”字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2.在一节竞赛课上,我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分)
13.我是一个尊重学生、对学生公平、爱学生 、有上进心、富有教学艺术的年轻老师。 (3分)(答出三点即可)
1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学生们的紧张(1分),课堂气氛的沉闷。(1分)。(共计4分)
15.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获得大家的认可、(支持)赞同而开心。(意思对即可)(2分)
16.(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2分)
17.示例一:我得到了奖杯,这个奖杯是无形的,是精神上的,是学生对我的爱(一个孩子因为我的尊重、理解和爱而由衷感到快乐,对老师来说,这是最好的奖杯)。
示例二:我没有得到奖杯,我因为拖堂,将被一票否决。
示例三:我得到了真正的奖杯,在座的评委们被我对学生们的公平、尊重和爱感动,认为这是一堂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好课。(理由充分,语言通顺即可)(2+3分)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周末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逶迤(yí) 愕(è)然 蓦(mò)地 焦灼(zhuó)
B. 酸涩(sè) 惶惑(huò) 抽噎(yē) 绽(dìng)开
C. 刨(páo)地 哽咽(yàn) 踉跄(qiàng) 篝(gōu)火
D. 悬崖(yá) 道歉(qiàn) 咀嚼(jiáo) 澎湃(pài)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纵横渠道布田畴,清水垄中酣畅流”,是泰兴小南湖水利风景区美丽画卷的真实写照。?  B. 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C.《长征》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D. 在北京APEC部长级会议上王毅表示,全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和谐、发展和繁荣的亚太。?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徐帆和葛优。
B.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C.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盐、虾、碱等许多水产品。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善于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是一首歌,演奏着高低不同的乐章,需要你慢慢欣赏;生活是一杯茶,释放着沁人心脾的淡香,需要你细细品尝。
B.雨滴滴答答地下着,天阴沉沉的。试卷发下来了,上面鲜红的“63”就像一双喷血的眼睛一样瞪着我,让我毛骨悚然。
C.青春是希望,即使有人落空,依然会有坚定执着的梦;青春是自由,想唱就可以唱到地老天荒,要哭就哭得悲悲壮壮。
D.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5.下列对诗歌《七律 长征》的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两句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B.颔联两句具体写山。选择五岭和乌蒙山为代表来写,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无数座崇山峻岭。
C.颈联两句具体写水。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的险恶情景,充分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D.尾联两句是写三军翻越千里积雪的岷山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6.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七律长征》和《四渡赤水出奇兵》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泽东。?   B.《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采用了顺叙的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   C.《草》和《〈长征〉节选》均叙述了红军过草地的情况,前者着重表现周副主席,后者着重表现红军的众多领袖。?   D.《〈长征〉节选》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人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7.根据注音将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打开一部史书,dì( )听历史的脉搏,jǔ(? )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走进xuàn(????)丽多彩的天地,饱览人生梦寐以求的诗境,在姹紫yān(? ? )红中尽享惬意。?
8.综合性实践活动。(8分)
班里组织了一项“唱支红歌给党听”的活动,请你参加。请按要求做题。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材料】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94华诞,武汉硚口区街头唱了十几年《生日快乐》的洒水车,开始改唱起《歌唱祖国》等红歌;河南师范大学把红歌请进了食堂,学生们在食堂里一边听红歌,一边进餐;井冈山兴建了一座“红歌广场”,掀起了红歌传唱的热潮;湖州开展了“走进美丽乡村,唱响经典红歌”活动;革命圣地延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多个城市也都开展了百万群众唱红歌活动。

(2)在“诵经典”“唱红歌”系列活动中,有打动你的文采斐然、情韵兼美或富有哲理的诗句、歌词吗?请仿照下列示例,写出一句并作简要赏析。(2+3=5分)
示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愁苦。


二、阅读与理解 ( 3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11分)
减字木兰花① 广昌②路上
毛泽东
漫天③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④。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⑤。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⑥。
[注释]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②广昌:在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③漫天:满天。情更迫:原作“无翠柏”。 ⑤大关:指险要关隘。 ⑥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9.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场景?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的上阕侧重于__________,下阕侧重于_________。(4分)
11.“十万工农下吉安”中的“下”能否改成“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2—17题。( 19分)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⑴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⑵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的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⑶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⑷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⑸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⑹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⑺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⑻“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⑼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⑽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⑾“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⑿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⒀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1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3.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4.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⑷段划线句 “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4分)


15.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⑿段“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点词语“笑”的含义。(2分)

16.请写出与第⑽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2分)

17.结合选文的内容,请你谈一谈文中的“我”能否得到奖杯?为什么?(5分)


三、作文(40分)
18.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是英雄?请结合课外积累(从古至今),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400字左右.
我心目中的英雄






400
初二语文第二次周末练习2015.9.20
1.A(B. dìng—zhàn。C.yàn—yè。D. jiáo—jué。)
2.C
3.D(A.语序不当,应为“葛优和徐帆”。B.否定不当,删去“不会”;C.不合逻辑,“盐”、“碱”不属于水产品。)
4.B(“毛骨悚然”形容非常害怕,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5.D(尾联的意思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三军”“尽开颜”表达了诗人对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
6. A 7.略
8.(1)示例:①(为迎接建党92华诞,)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活动。②红歌唱响祖国各地(或:红歌唱响大江南北)。(本题以“红歌”为载体,主要考查概括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要素,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对材料进行整合、归纳和概述。)
(2)示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句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推敲“示例”,明确赏析方法,即指出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然后,举出一句自己熟悉的经典的诗句或红歌的歌词,按照“示例”中的方法进行赏析。]
9.描写了红军行军的场景,表现了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10.写景 叙事
11.不能改。“下”字,突出了工农红军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而“去”字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2.在一节竞赛课上,我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分)
13.我是一个尊重学生、对学生公平、爱学生 、有上进心、富有教学艺术的年轻老师。 (3分)(答出三点即可)
1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学生们的紧张(1分),课堂气氛的沉闷。(1分)。(共计4分)
15.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获得大家的认可、(支持)赞同而开心。(意思对即可)(2分)
16.(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2分)
17.示例一:我得到了奖杯,这个奖杯是无形的,是精神上的,是学生对我的爱(一个孩子因为我的尊重、理解和爱而由衷感到快乐,对老师来说,这是最好的奖杯)。
示例二:我没有得到奖杯,我因为拖堂,将被一票否决。
示例三:我得到了真正的奖杯,在座的评委们被我对学生们的公平、尊重和爱感动,认为这是一堂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好课。(理由充分,语言通顺即可)(2+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