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时
《乘法分配律》
说 课
汇报人姓名汇报日期
CONTENTS
目录
教材内容
01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03
教学过程
05
学情分析
02
教法、学法
04
板书设计
06
教 材 内 容
01
Part One
教材编排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乘法分配律,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通过课堂探究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02
Part One
本节课主要学习乘法分配律,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应用,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通过课堂探究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教 学 目 标、重难点
2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1
教学目标
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借助乘法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从形式上进行正确的表达。
重点
难点
教法、学法
03
Part One
教法:
“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体,以探索学习和合作交流为主线,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为副线,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旨”。
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04
Part One
激 趣 导 入
探 究 新 知
练 习 巩 固
研 讨 归 纳
教学过程
05
复习导入
下列算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126+48)+52=126+(48+52) ( )
60×a=a×60 ( )
(3×25)×4=3×(25×4) ( )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探究新知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7
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
1.想一想,要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哪些已知信息,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式计算。
2.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3.对比不同的算法,看看有什么发现。
探究新知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分成25个小组,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7
(4+2)×25
答:一共有 150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计算每组有多少人,再算总人数。
=6×25
=150(名)
探究新知
我先分别计算干不同活的学生人数,再算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4×25+2×25
=100+50
=150(名)
答:一共有 150 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探究新知
(4+2)×25
=6×25
=150(名)
4×25+2×25
=100+50
=150(名)
你发现了什么?
(4+2)×25 = 4×25+2×25
探究新知
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想一想
25 ×(4+2) 25×4+25×2
=
(5+6)×30=5×30+6×30
(21+60)×5=21×5+60×5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探究新知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作乘法分配律。
25 ×(4+2)=25×4+25×2
(5+6)×30=5×30+6×30
(21+60)×5=21×5+60×5
探究新知
用字母怎样表示?
(a+b)×c =___×___+___×___
a
c
b
c
想一想
a×(b+c) =___×___+___×___
a
b
a
c
探究新知
小组探究: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一样吗?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b)×c = a×c+b×c
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a+b)×c = a×c+b×c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