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运算律易错精选题(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运算律易错精选题(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03 14: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运算律易错精选题-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6×0.63+74×0.63=(26+74)×0.63,运用的是(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2.下面和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 B.
C. D.
3.有一个数字键“4”坏了的计算器,用这个计算器计算24×25时,下列按键方案中( )合适。
A.3×8×25 B.6×4×25 C.25×25-1 D.2×2×3×25
4.101×96的简便算法是( )。
A.100×96+1 B.100×96+96 C.100×96+100 D.100×96+69
5.已知◆+★=10(◆和★都代表非0自然数),那么29×◆+29×★这个算式的结果是( )。
A.10 B.290 C.29 D.58
6.看如图算式,想一想,这其实是应用(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结合律
二、填空题
7.计算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
8.42×4×25=42×(4×25)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
9.某品牌雪糕(如图),5支装一盒,8盒装一箱。妈妈买了一箱,共重( )千克。需要支付( )元。
10.添补合适的数,使题目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5×37+( )×( )。
11.在计算25×44时,两位同学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请把他们简便运算时所用的运算定律填到题后的括号中。
聪聪:25×44=25×(4×11)=25×4×11=100×11=1100。( )
明明:25×44=25×(40+4)=25×40+25×4=1000+100=1100。( )
12.在计算时,可以运用( )律将算式写成。
三、判断题
13.a-b-c=a-b+c。( )
14.4×73×25=73×(4×25)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15.68×(100+1)=68×100+1。( )
16.马虎计算255÷15时,错算成255÷5,他只要再除以10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
17.500÷78+500÷22=500÷(78+22)=500÷100=5。( )
四、计算题
18.口算题。
28×7×5= 210÷(7×5)= 22×66-22×56= 5×89×4=
(4+8)×125= 700÷4÷25= 1000-431-269= 125+68-25=
19.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600÷25÷4 528-167-128 16×23-6×23
38+38×99 230+165+35 48×101
五、解答题
20.实验小学要为四、五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5元的课外读物,已知四年级有125人,五年级有175人,买这些读物一共需要多少元?
21.学校要开运动会,准备做4800面彩旗布置运动场。学校把这个任务平均分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22.光明小学这学期买了13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格是73元,又买了17个排球,每个排球的价格也是73元。光明小学买球一共用去多少钱?
23.光华超市周一卖出冰墩墩玩偶和雪容融钥匙扣各32个,冰墩墩玩偶每个34元,雪容融钥匙扣每个16元,光华超市周一卖冰墩墩玩偶和雪容融钥匙扣一共得多少元?
24.有一块菜地如下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尝试在图中画一画,用两种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
1.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26×0.63+74×0.63
=(26+74)×0.63
=100×0.63
=63
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D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可知,4×(25+20)=4×25+4×20。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A
【分析】当计算器中数字键坏了后,可以运用加减乘除法将不能按出的数字转换成别的算式,再进行解答。
【详解】A.25×24=3×8×25,所以可以用A选项的方法;
B.25×24=6×4×25,有4,不可以用B选项的方法;
C.25×24=25×(25-1)=25×25-25,不相等,所以不可以用C选项的方法;
D.25×24=2×2×6×25,不相等,所以不可以用D选项的方法。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计算器的使用,结合乘法运算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计算101×96时,可先将101写成100+1,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依此选择。
【详解】101×96
=(100+1)×96
=100×96+1×96
=9600+96
=9696
由此可知,101×96的简便算法是100×96+96。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29×◆+29×★=29×(◆+★),已知◆+★=10,代入算式中求出结果。
【详解】29×◆+29×★
=29×(◆+★)
=29×10
=29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应用。
6.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由此把21看成(20+1),然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
计算114×21,把21看成(20+1),然后又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熟练掌握情况,牢记定律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8×25 乘法结合律
【分析】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据此解答。
【详解】观察数字,发现8×25=200,所以计算(39×8)×25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8×25,这样计算是根据乘法结合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乘法结合律只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不改变数字位置。
8.乘法结合律/整数乘法结合律
【分析】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依此填空。
【详解】42×4×25=42×(4×25)运用的运算定律是乘法结合律。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5 160
【分析】根据题意,用125克乘上5求出一盒的质量,然后再乘上8,求出一箱的质量,再化成千克数;用4元乘上5求出一盒的钱数,然后再乘上8即可。
【详解】125×5×8
=125×8×5
=1000×5
=5000(克)
5000克=5千克
4×5×8
=20×8
=160(元)
【点睛】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 25 3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25×37+25×3
=25×(37+3)
=25×40
=1000
(答案不唯一)
所以,添补合适的数,使题目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5×37+25×3。
【点睛】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乘法结合律/整数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整数乘法分配律
【分析】聪聪是将44写成4×11,然后再依次计算;明明是将44写成40+4,然后将40和4分别与25相乘,再根据运算律的特点进行填空即可。
【详解】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即:25×44=25×(4×11)=25×4×11=100×11=1100,这是运用的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即:25×44=25×(40+4)=25×40+25×4=1000+100=1100,这是运用的乘法分配律。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乘法分配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详解】在计算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写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熟练掌握情况,乘法分配律是常用的运算定律,要牢记。
13.×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即可解答。
【详解】a-b-c=a-(b+c),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减法性质的掌握。在运用减法性质时,要注意被减数减去的是两个数的和,要加上括号,不能单纯的只将减号变成加号。
14.×
【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4×73×25
=73×4×25
=73×(4×25)
=73×100
=7300
计算时不仅交换了4和73的位置,而且改变运算顺序,先计算4×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乘法交换律改变因数的位置,乘法结合律不改变因数位置,改变运算顺序。
15.×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依此判断。
【详解】68×(100+1)=68×100+68×1=68×100+68。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先把15分解成5×3,再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255÷15
=255÷(5×3)
=255÷5÷3
=51÷3
=17
所以马虎计算255÷15时,错算成255÷5,他只要再除以3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的方法。
17.×
【分析】在简便计算中,除法只有除法的性质,没有分配律。
【详解】因为不存在除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980;6;220;1780
1500;7;300;168
【详解】略
19.16;233;230
3800;430;4848
【分析】(1)根据除法的性质,先计算25×4,再用1600除以这个积。
(2)根据减法的性质,先计算528-128,再用差减167。
(3)根据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6-6,再用差乘23。
(4)根据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99,再用和乘38。
(5)根据加法结合律,先计算165+35,再用230加这个和。
(6)将101看成100+1,根据乘法分配律,用48分别乘100和1,再将两个积相加。
【详解】1600÷25÷4
=1600÷(25×4)
=1600÷100
=16
528-167-128
=528-128-167
=400-167
=233
16×23-6×23
=(16-6)×23
=10×23
=230
38+38×99
=38×(1+99)
=38×100
=3800
230+165+35
=230+(165+35)
=230+200
=430
48×101
=48×(100+1)
=48×100+48×1
=4800+48
=4848
20.4500元
【分析】这个年级有多少人,则这个年级需要的课外读物就有多少本;
五年级需要的本数×每本课外读物的价钱+四年级需要的本数×每本课外读物的价钱=买这些读物一共需要的钱,由于课外读物的价钱相同,因此可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详解】四年级有125人,五年级有175人,
即四年级需要125本,五年级需要175本
175×15+125×15
=(175+125)×15
=300×15
=4500(元)
答:买这些读物一共需要45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更加简便。
21.48面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4800除以25求出每个班能分多少面彩旗,再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详解】
答:平均每个小组要做48面彩旗。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两步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2.2190元
【分析】买篮球的个数×每个篮球的价格+买排球的个数×每个排球的价格=光明小学买球一共用去的钱,依此列式并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详解】13×73+17×73
=(13+17)×73
=30×73
=2190(元)
答:光明小学买球一共用去219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更加简便。
23.160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卖出冰墩墩玩偶的个数×每个冰墩墩玩偶的价钱+卖出雪容融钥匙扣的个数×每个雪容融钥匙扣的价钱=冰墩墩玩偶和雪容融钥匙扣一共卖的钱,依此列式并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详解】32×34+32×16
=32×(34+16)
=32×50
=1600(元)
答:光华超市周一卖冰墩墩玩偶和雪容融钥匙扣一共得16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更加简便。
24.360平方米
【分析】方法一:如图(1),菜地分成了2个长方形,分别求出2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即等于菜地的面积。
方法二:如图(2),菜地分成了2个长方形,分别求出2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即等于菜地的面积。
【详解】方法一:21×9+19×9
=(21+19)×9
=40×9
=360(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有360平方米。
方法二:(21-9)×9+(19+9)×9
=12×9+28×9
=(12+28)×9
=40×9
=360(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有360平方米。
【点睛】把求不规则图形面积变为求规则图形的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