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2 14: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内,印欧人在迁徙中凭借武力夺取了欧亚大陆上众多的地盘,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因此分化为不同的古语,这些古语又在后来的发展中各自衍生出了一些子语言。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A.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 B.缓解了各民族间的冲突
C.助推了各区域的封建化进程 D.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
2.18世纪的英国语言学家琼斯在查找资料时发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现象:在古梵文里,有很多词语的词根以及语法规定与凯尔特人语、波斯语和古希腊语相似。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商业贸易往来 B.地区之间的战争 C.印欧人的迁徙 D.文化学者的传播
3.下图为17—18世纪中国人口迁徙示意图,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① 该时期人口迁徙归因于南方地区初步开发
② 台湾设府为人口移居台湾提供了政治保障
③ “改土归流”为人口流向西南地区创造条件
④高产作物的引进有利于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使用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迁徙到欧洲、印度等广大地区,猛烈冲击爱琴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并最终形成了创建第二代文明的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印度人等。材料说明( )
A.民族迁徙推动文明发展 B.冲突成为文明发展主要动力
C.游牧民族文明较为先进 D.雅利安语是欧洲语言的源头
5.在大约公元前1200年,印欧海上民族灭亡赫梯帝国后,锻铁技术逐渐传播开来。公元前11世纪希腊出现了铁器,公元前9世纪铁器被广泛运用。在大约公元前800年传入印度,公元前750年传入中欧。新的铁制农具使人们开辟了更多农业居住区。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亚欧大陆区域文化发展缘于铁器推广 B.农耕文明本身具有扩张的潜能
C.印欧人的迁徙促进了农耕文明的扩展 D.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转移
6.图是日耳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示意图。据此可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
A.促使欧洲进入文明时代 B.确立了欧洲文化的优势地位
C.推动基督教文化的传播 D.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
7.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另一支——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将小麦带入中国。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A.对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B.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性
C.对所到地区的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D.创建的种姓制度阻碍印度社会发展
8.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来到了叙利亚,逐渐接触到腓尼基字母,并用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由此发明了希腊字母。随着希腊人活动范围的扩大,希腊字母随之扩散和传播。与此同时,腓尼基人、波斯人也在希腊出没,并且回国后引发本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表明( )
A.古代希腊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B.西亚对区域文明的交融做出了突出贡献
C.人员流动推动希腊化世界不断扩大 D.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
9.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大型宫室建筑的夯土。宫殿区以南有手工业作坊区,可能生产供贵族使用的奢侈品。其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限制,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在这个时期陆续传入并被中华文明加以改造和提升。由此可见( )
A.二里头遗址印证了夏朝的存在 B.已出现较严重的阶级分化现象
C.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D.文明之间相互影响且交流频繁
10.东晋南朝时期,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而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北方汉族人口大量南迁 B.统治者汉化政策的推动
C.民族迁徙促进文化交融 D.经济发展南北差异消失
11.有学者认为,在距今4000年前,地球经历过一场大降温的过程,结束了早前人类的“黄金时代”,使两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衰亡,沉重打击了古埃及文明,更使得印欧人不得不向四周迁徙,冲击着欧亚各临近文明。这( )
A.说明了农耕与游牧文明冲突的根源 B.解释了气候变化对文明的重要影响
C.分析了地理位置与文明兴衰的关系 D.证明了不同文明发展趋势的一致性
12.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反对,吸收中国固有思想后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基督教在西方的传播受到罗马帝国原有信仰的抵抗和帝国的政治迫害,吸收希腊和罗马思想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演化为西方文明重要内容。这表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文明传播 B.外来文明生存力要适应本土化洗礼
C.统治者政策影响文明交流方式 D.本土文明依赖外来文明更具生命力
13.下表为客家人历史上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概况。据此分析,客家人被迫南迁是因为( )
时间 原因 目的地
317—879年 东晋五胡乱华 鄂豫南部、皖赣沿长江南部、赣江上下游
880—1126年 唐末黄巢起义 皖南、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
1127—1644年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中原 粤东、粤北等
A.民族迫害 B.宗教传播 C.政局动荡 D.江南开发
14.从公元前2千纪起,一直到13世纪,欧亚大陆的游牧世界先后对农耕世界掀起了三次大规模迁徙冲击的浪潮。在激烈的冲突中游牧民族一度取得优势并征服了农耕世界,但最终结果却是农耕世界稳步发展,游牧世界日趋缩小。这说明了( )
A.游牧民族军事优势逐渐丧失 B.农耕世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
C.游牧民族缺乏国家治理经验 D.自然地理条性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不利
15.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论述从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145年诸重大事件的历史时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以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时期,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西亚的第一部水车约于公元前65年前后安装在了黑海南岸。由此可知,当时( )
A.各地思想和制度交流互鉴 B.地区贸易和长途贸易繁盛
C.古希腊殖民控制区域辽阔 D.西欧文明有较强的向心力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南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与西欧不同,内徒中原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学习。
——摘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天然条件。他们随水草而迁徙,通过放牧而生存。从碣石经龙门西南到天水、陇西一线,为当时种植业与半农半牧的大体分界线,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错的局面。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断地游动,在游动中求得新的生机,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动的过程中丧失了不断创造的文化,难以使文化沉积下来。因此,游牧文明不可能取代农耕文明,只能主动地同化于农耕文明中。如匈奴没有打败汉朝,鲜卑主动汉化,满人最终被同化,强势文化以其优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渐消失。
——摘编自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3-6世纪东西方民族迁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郡设守、尉、监御史等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管理各郡县。南海郡在三郡中地位最高,南海郡尉有相对独立和专断的权力。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戍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
——病院自赵炳林《秦朝对岭南的经略和开发》
材料二 明朝前湖,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蛮”猖,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 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设立营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地开始大规模建社学、修书院,利印书籍,并建立奖励制度。
——摘饭自赵克生《经略西江:明朝对岭南的治理》
材料三 明嘉靖年间,广东水安县(今紫金县)“山谷中多良四、流民杂居”,迁入者多自江西、福建来,也有从潮州、惠州诸县迁来的。 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流民。粤北地区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和江西。以闽汀客家人为主的移民自宋末元初大量迁入以后,形成了广东梅县一带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区;明代闵汀人和赣南人继续迁入梅县,赣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
潮州、漳州、汀州、赣州四府本就人地关系紧张,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更是灾害频仍,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速这四府农民的破产。农民农不藏体、食不果腹,也就不得不携家人逃亡寻找谋生的出路。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钟晓君《移民的推力和拉力》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治理岭南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与明朝中叶岭南移民方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明朝中叶岭南移民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南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与西欧不同,内徙中原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学习。
——摘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天然条件。他们随水草而迁徙,通过放牧而生存。从碣石经龙门西南到天水、陇西一线,为当时种植业与半农半牧的大体分界线,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错的局面。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断地游动,在游动中求得新的生机,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动的过程中丧失了不断创造的文化,难以使文化沉积下来。因此,游牧文明不可能取代农耕文明,只能主动地同化于农耕文明中。如匈奴没有打败汉朝,鲜卑主动汉化,满人最终被同化,强势文化以其优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渐消失。
——摘编自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 游牧民族随水草而迁徙,实际上是在传播文化,在长时间的文化同化中,民族差异不断缩小。同时,长年游走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据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有的向东,定居在今陕西、山西境内;有的向南,定居在今云南、贵州、四川。在这一过程中,游牧民族不断融入到农耕民族,使中华民族焕发勃勃生机。但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能够征战,纵观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游牧民族的内扰打断,文化受到摧残,延误了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演变。
——摘编自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3-6世纪东西方民族迁徙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概括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游牧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19.中华先民除了创造出杰出的农耕文明模式之外,也创造了游牧文明模式。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天然条件。他们随水草而迁徙,通过放牧而生存。从碣石经龙门西南到天水、陇西一线,为当时种植业与半农半牧的大体分界线,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错的局面。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断地游动,在游动中求得新的生机,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动的过程中丧失了不断创造的文化,难以使文化沉积下来。因此,游牧文明不可能取代农耕文明,只能主动地同化于农耕文明中。如匈奴没有打败汉朝,鲜卑主动汉化,满人最终被同化,强势文化以其优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渐消失。
——摘编自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游牧民族随水草而迁徙,实际上是在传播文化,在长时间的文化同化中,民族差异不断缩小。同时,长年游走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据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有的向东,定居在今陕西、山西境内;有的向南,定居在今云南、贵州、四川。在这一过程中,游牧民族不断融入到农耕民族,使中华民族焕发勃勃生机。但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能够征战,纵观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游牧民族的内扰打断,文化受到摧残,延误了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演变。
——摘编自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游牧文明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游牧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印欧人迁徙过程中,其语言分化为不同的古语,而这些古语有衍生出子语言,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印欧人迁徙在文化方面的影响,而非政治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印欧人迁徙加剧了民族冲突,并且材料内容并没有强调印欧人迁徙对民族间冲突缓和的影响,排除B项;印欧人当时并非封建社会,因此其不能助推各区域封建化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8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在古梵文里,有很多词语的词根以及语法规定与凯尔特人语、波斯语和古希腊语相似”及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00年,印欧人开始大规模的迁徙,范围波及整个欧亚大陆,对各地的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才有了印度梵语与欧洲语言相似的现象,C项正确;“商业贸易、地区战争、文化学者的传播”都不能造成如此广泛且深刻的影响,排除AB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7—18世纪的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7—18世纪是明末到清朝前期,这一时期江南早已经得到了开发,“初步开发”的说法有误,①解读不正确;清朝时期在台湾设府,这为人口移居台湾提供了政治保障,②解读正确;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当地的土司制度,从而为人口向西南地区流动创造了条件,③解读正确;明清时期引入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为人口的迁徙提供了物质基础,④解读正确。故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本题选择B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亚欧地区)。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使用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迁徙到欧洲、印度等广大地区,猛烈冲击爱琴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并最终形成了创建第二代文明的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印度人等,为创建第二代文明提供了条件,这说明民族迁徙有利于推动文明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冲突,而是提到游牧民族对欧洲和印度原有文明的冲击,且题干并未体现其他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所以不能得出冲突成为文明发展主要动力的结论,排除B项;游牧民族的文明并不比农耕文明先进,但是游牧文明的迁徙有利于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所以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所述并不是强调欧洲语言的源流问题,而是强调文明发展的原因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200年后的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锻铁技术随着赫梯帝国的灭亡传播到欧洲、印度等地,而铁制农具使人们开辟了更多农业居住区,说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对外扩张提供了可能,即农耕文明本身具有扩张的潜能,B项正确;铁器推广促进了亚欧大陆区域文化发展,但不是有铁器之后才有的亚欧文化,排除A项;是铁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农耕文明的扩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欧)。依据“日耳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耳曼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建立了诸多王国,促进了西欧不同区域文化的交融与碰撞,D项正确;日耳曼人迁徙之前,欧洲就已经进入到了文明时代,排除A项;没有比较无法得出欧洲文化的优势地位,排除B项;日耳曼人迁徙以后逐渐皈依基督教,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概括可知: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自己与原住民肤色的不同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对黄河文明产生过影响”,反映印欧人的迁徙对中国和印度产生了重要影响,C项正确; 没有与其他地方的对比,得不出“最为深远”的结论,排除A项;吐火罗人属于自然迁徙不属于征服,排除B项;创建的种姓制度阻碍印度社会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希腊人通过迁徙等方式,助推了文化交流及生活方式的扩散,说明的是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D项正确;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非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亚对区域文明交融的贡献,排除B项;材料与希腊化世界不断扩大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夏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证明当时中华文明突破地理单元限制,其他文明有接触,这说明文明之间有一定的交流,随着交流的频繁,传入中国的文明被中华文明改造提升,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遗址,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文明的交流,而非阶级分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到了中亚地区的作物和冶金技术,这些不属于中华文明范畴,因此不能据此认为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游牧民族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五谷杂粮与菜蔬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并吸收了汉族精细的加工方法,而汉族的传统饮食结构也得以改变,肉类食物的比重大大增加,加工方法也更多样,体现了民族间的融合,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民族融合,而非北民南迁,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汉化政策信息,排除B项;经济发展南北差异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4000年前(世界)。材料中的信息是大降温使哈拉巴文明衰亡,沉重打击了古埃及文明,故材料解释了气候变化对文明的重要影响,气候与上古时期世界文明变迁的关系,B项正确;农耕与游牧文明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气候变化是外在推动因素,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气候问题。与“地理位置与文明兴衰的关系”的角度不符,排除C项;“证明了不同文明发展趋势的一致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佛教在吸收中国固有思想后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基督教在吸收希腊和罗马思想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说明外来的宗教在新区域传播必须适应本地的文化,B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文明的制约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统治者政策对于文明交流方式的影响,排除C项;本土文明依赖外来文明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材料中都是外来文明以来本土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五胡乱华”、“黄巢起义”、“金人南下、元人入主中原”等信息可知,这些都反映了政局不稳,所以客家人被迫南迁都是因为政局的动荡,C项正确;客家人南迁主要是因为战争出现,政局动荡,而不是因为民族迫害和宗教传播,排除AB项;客家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技术,客观上促进了江南的开发,所以这是客家人南迁的影响,而非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2千纪到13世纪(欧亚地区)。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游牧民族虽然可以军事征服农耕世界,但农耕文明的优势却征服了游牧世界。这说明农耕世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B项正确;游牧世界的范围日趋缩小,而不是游牧民族军事优势,排除A项;材料说明了农耕世界的优势,而不是说明游牧民族缺乏国家治理经验,排除C项;材料说明了农耕世界的优势征服了游牧世界,而不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前65年前后(世界)。据本题材料“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以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西亚的第一部水车约于公元前65年前后安装在了黑海南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区贸易和长途贸易繁盛,各文明之间存在交流,B项正确;材料并未对古代世界的制度交流展开论述,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对古希腊殖民控制的区域是否辽阔作出判断,排除C项;印度、中国、西亚都不属于西欧文明,因此无法得出西欧文明有较强的向心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共同之处:都伴随民族冲突;主要都是游牧民族迁徙,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都灭亡旧政权,建立诸多新政权,使政治格局由统一走向分裂;都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2)特征:草原文明;半农半牧;不断进取;被农耕文明同化。(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题。时空是:公元3-6世纪的世界。共同之处:根据材料“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和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可得出都伴随民族冲突;根据材料“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南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可得出主要都是游牧民族迁徙,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根据材料“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可得出都灭亡旧政权,建立诸多新政权,使政治格局由统一走向分裂;根据材料“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和与西欧不同,内徒中原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学习”,可得出都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世界。特征:根据材料“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天然条件”,可得出草原文明;根据材料“从碣石经龙门西南到天水、陇西一线,为当时种植业与半农半牧的大体分界线,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错的局面”,可得出半农半牧;根据材料“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断地游动,在游动中求得新的生机,然而,游牧民族在游动的过程中丧失了不断创造的文化,难以使文化沉积下来”,可得出不断进取;根据材料“如匈奴没有打败汉朝,鲜卑主动汉化,满人最终被同化,强势文化以其优秀性而使落后的文化逐渐消失”,可得出被农耕文明同化。
17.(1)特点:由消极求安到积极抚治;加强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政治控制和文化教育相结合;重视管理,健全治理机构。
(2)主要差异:秦朝主要是政治性移民,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结合;明朝岭南自周边地区移入民增多;民众主动迁徙。
影响: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交流交融;缓解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压力;(答出两点即可)加剧了岭南地区人地矛盾;造成岭南地区过度开发。(答出一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二“明朝前期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蛮’猖,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可知,由消极求安到积极抚治;根据材料二“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可知,加强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根据材料二“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可知,政治控制和文化教育相结合;根据材料二“通过设立营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可得出重视管理,健全治理机构。
(2)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和明朝时期的中国。第一小问主要差异,据材料一“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戍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可得出秦朝主要是政治性移民,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结合;据材料三“迁入者多自江西、福建来,也有从潮州、惠州诸县迁来的。 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流民。粤北地区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和江西”可得出明朝岭南自周边地区移入民增多;民众主动迁徙。
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即可。积极方面,据材料三“形成了广东梅县一带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区;明代闵汀人和赣南人继续迁入梅县,赣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可得出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交流交融;据材料三“ 有从潮州、惠州诸县迁来的。 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流民”可得出缓解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压力。消极方面,据材料三“ 潮州、漳州、汀州、赣州四府本就人地关系紧张,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更是灾害频仍,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速这四府农民的破产”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加剧了岭南地区人地矛盾;造成岭南地区过度开发。
18.(1)共同之处:①都伴随民族冲突;②主要都是游牧民族迁徙,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③都灭亡旧政权,建立诸多新政权,使政治格局由统一走向分裂;④都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2)特征:草原文明;半农半牧;不断进取;被农耕文明同化。
(3)影响:积极: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游牧民族是文化交流的促进者;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辽阔的土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消极:游牧民族屡次发动战争打断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进程。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3—6世纪(中国、罗马)。据材料一“公元3—6世纪,随着东方匈奴人的不断南迁,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及所学知识,可得出都伴随民族冲突;据材料“……居住在北部和西北部的、大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的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纷纷南迁至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可得出主要都是游牧民族迁徙,都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据材料“各支日耳曼人纷纷涌入罗马帝国,其中许多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昔日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去不复返了”“内迁各族相继经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可得出“都灭亡旧政权,建立诸多新政权,使政治格局由统一走向分裂”;据材料“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可得出“都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3—6世纪(中国、罗马)。据材料一匈奴、氏、鲜卑等游牧民族,可得出游牧民族都是草原文明;半农半牧;据材料一“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性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与西欧不同,内徙中原的北方诸族,历来仰慕汉族礼仪文化,并进行了全面深入学习”,可得出“游牧民族不断进取;被农耕文明同化”。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二“游牧民族随水草而迁徙,实际上是在传播文化”,可得出游牧民族是文化交流的促进者;据材料二“游牧民族不断融入到农耕民族,使中华民族焕发勃勃生机”,可得出促进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辽阔的土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据材料“。但游牧民族的天性就是能够征战,纵观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游牧民族的内扰打断,文化受到摧残,延误了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演变”,可得出“游牧民族屡次发动战争打断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进程”。
19.(1)特征:草原文明;半农半牧;不断进取;被农耕文明同化。
(2)影响:积极: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游牧民族是文化交流的促进者;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辽阔的土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消极:游牧民族屡次发动战争打断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进程。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特征:根据材料“游牧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可知,草原文明;根据材料“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错的局面”可知,半农半牧;根据材料“游牧民族的天性是不断地游动,在游动中求得新的生机”可知,不断进取;根据材料“只能主动地同化于农耕文明中”可知,被农耕文明同化。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影响:积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根据材料“他们有的向东,定居在今陕西、山西境内;有的向南,定居在今云南、贵州、四川。在这一过程中”可知,游牧民族是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及为中华民族带来了辽阔的土地;根据材料“游牧民族不断融入到农耕民族,使中华民族焕发勃勃生机”可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消极:根据材料“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被游牧民族的内扰打断,文化受到摧残,延误了中国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演变”可知,游牧民族屡次发动战争打断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进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