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参考答案
1.D2.D3.C4.D5.A6.B7.C8.D9.B10.B11.A12.C13.B14.B
15.C16.D
17. 5.1 g 1∶1 6 mol·L 1 5 mol·L 1
18.(1) A 3:7
(2) 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3) 2NO+2H+=NO↑+NO2↑+H2O MnO+8H++5NO=5NO2+Mn2++4H2O 氧化性
19.(1)、
(2) 、 能 取少量原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酸化,再滴加几滴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原溶液中有
(3)@
(4)0.6
20.(1)Cl2+2NaOH=NaCl+NaClO+H2O
(2) NaClO 4NA
(3) 6:1 2:1
(4)B(5)C(6) 还原 ClO2 H2O2受热分解(7)1.57
n(沉淀)/mol
0.1
0.05
0
20406080100120
V(NaOH)/mL景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u:64 Fe:56 Mg:24 Na:23 Al:27 S:32 Cl:35.5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包有足量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燃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B 向某未知溶液(不含)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气体产生,但有白色沉淀出现 未知溶液中含有Cl-,一定不或
C 用铂丝蘸取少量未知固体做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固体中一定含Na+,可能含K+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2.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2O3和MgO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B.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小苏打和氢氧化铝胶囊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
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Zn→H2 B.CO2→CaCO3 C.Fe→Fe(OH)3 D.Ca(OH)2→CaCO3
4.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的过程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若再通入另一种气体X,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气体X不可能是
A.NH3 B.NO2 C.Cl2 D.CO2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硝酸:
C.过量通入溶液中:
D.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
6.将Mg、Cu组成的m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HNO3中恰好完全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气体为0.896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 mol/L NaOH溶液60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A.(m+2.28)g B.(m+2.04)g C.(m+3.32)g D.(m+4.34)g
7.近年来,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自身利益。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使银耳增白。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的银耳是利用了
A.SO2的氧化性 B.S的漂白性
C.SO2的漂白性 D.SO2的还原性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2H+=SO2↑+H2O
B.CuSO4溶液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Al3++ 2+ 2Ba2++ 4OH- = 2BaSO4↓ +↓ +2 H2O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9.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化合反应的方法制得的是
①SiO2 ②H2SiO3 ③Na2O2 ④Al(OH)3 ⑤FeCl3 ⑥CaSiO3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⑥ D.①⑤
10.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化合反应的方法制得的是
①SiO2 ②H2SiO3 ③Na2O2 ④Al(OH)3 ⑤FeCl3 ⑥CaSiO3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⑥ D.①⑤
1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12.下列有关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向某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B.图乙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滴加HCl溶液体积的关系
C.图丙表示:在稀硝酸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与逐渐加入铁粉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D.除去混在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可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的方法
13.X、Y、Z三种物质何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处强碱,则X与Z的溶液可能反应生成Y
B.若a是氧气,则Y一定是氧化物
C.若a是金属单质,则Y、Z中a的化合价可能是
D.若a是强酸,则Y既可能与酸反应又可能与碱反应
1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B.:通入足量的氯气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D.溶液:加入过量溶液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放入试管,再加入98%浓硫酸3mL,铝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
B 向试管中加入3mL稀KMnO4酸性溶液,再通入SO2气体,紫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将溶液X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
A.A B.B C.C D.D
16.向含有xmolHNO3和ymol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溶液中金属阳离子a、b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当x=y时,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B.加入n3mol铁粉后b线保持不变说明n1mol铁粉后溶液中一定无H+ C.由图可知,y≤1.5x
D.当x=1,y=1时最多溶解铁粉质量为56.0g
二、填空题(共52分)
17(10分).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HCl溶液中,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原Mg-Al合金的质量是 ,合金中Mg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2)所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原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4)向含有0.1mol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1NaOH溶液,开始发现熔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18.(12分)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氮氧化物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1)含有NO和的工业尾气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主要反应为、。
①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尾气中NO和去除率的有 (填标号)。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的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若将2.24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由NO和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溶液中,充分反应(气体完全被吸收),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晶体7.22g,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用NaClO溶液也可以吸收工业尾气中的NO。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化的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其离子方程式为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 。
(3)以亚硝酸钠()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性质。现取三份溶液,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操作和现象 结论
实验1:滴加稀硫酸,产生红综色气体。 写出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① 。
实验2:滴入溶液,开始仍为紫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紫色褪去。 写出产生此观象的离子方程式:② 。
实验3:滴入5滴溶液再加入溶液和足量HCl,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可推断,具有③ 性。
19.(12分)七校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有一瓶无色澄清透明溶液,已知其只含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且每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分别取100ml溶液进行以下4组实验:
①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滴加过程中均无气泡和沉淀生成。 ②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碱性。 ③做焰色试验,发现火焰呈黄色。 ④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由步骤①可以判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2)由以上实验操作能够判断的阳离子一定有 ,根据电中性原则能否确定含有, (填“能”或“否”),请设计实验检验: ,书写检验的离子方程式: 。
(3)取实验①的酸性溶液加入铜片,产生气泡,经测定该气体为NO,溶液变蓝,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电荷守恒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物质的量分别为、,求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mol。
20.(18分)目前支原体肺炎流行,及时消毒有利于降低感染几率。常用的消毒剂有双氧水、医用酒精以及含氯消毒剂等,其中含氯消毒剂的家族最庞大、应用最广泛。
(1)次氯酸钠()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常温下用烧碱溶液吸收可制备“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但在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原因是与反应产生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若生成标况下44.8L的,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3)如果在不同温度、浓度的条件下,与溶液的反应,可以生成或。现将氯气缓缓通入冷溶液,当溶液中含有的与的物质的量为1:1时,为 ,整个过程,参加反应所需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若将通入含amol的溶液中,发生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4)与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amol,该说法 。
A.正确 B.错误
(5)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___________。
A.amol B.amol C.amol D.amol
亚氯酸钠()为便携式消毒除菌卡的主要活性成分,一种制备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已知,纯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空气稀释到10%以下。
(6)在发生器中发生 (氧化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产率下降,原因是 。
(7)“有效氯含量”的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即得电子数)相当于多少克的氧化能力(氯元素均被还原至价),则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为 。(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