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培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培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1 15:06:25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八下·江油开学考)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③区域发展不平衡。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理解解答即可。
(2023·哈尔滨)为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和谐的社区,某社区开展“珍惜地球资源 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活动。据此完成问题。
2.下列行为与活动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经常乘坐私家车 B.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C.垃圾分类,回收运用 D.购物常使用布袋
3.活动中强调珍惜地球资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 B.煤炭 C.淡水 D.天然气
【答案】2.A
3.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大量使用私家车会导致大量碳排放,不符合主题;
故答案为:A。
3.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的,如淡水;
故答案为:C。
(2023八下·青岛开学考)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5. 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答案】4.B
5.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4.土地、森林、水属于可再生资源;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5.无节制采伐林木会造成植被破坏;节约使用纸张可以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问题;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6.(2023八下·吉林月考)2022年2月23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允许从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我国允许从俄罗斯全境进口小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两国距离近,运输成本较低②俄罗斯冬季温和多雨,小麦产量高
③俄罗斯劳动力充足,小麦价格较低④俄罗斯小麦营养物质积累多,品质好
⑤拓宽我国小麦进口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地区差异
【解析】【分析】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候干旱,并不适宜广泛种植小麦,②错误;俄罗斯劳动力并不十分充足,进口小麦关税相对较低,③错误,①④⑤正确,B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俄罗斯与我国距离较近,交通便利;俄罗斯纬度较高,温度低,蒸发弱,适合种植小麦,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关税相对低,可以拓宽我国小麦进口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2023八下·张北期末)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追求手机的更新换代
C.自备篮子买菜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备篮子买菜、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排除ACD;追求手机的更新换代,不环保,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答案为: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
(2023八下·阳城期末) 6月11日,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面为碳中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生活方式属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频繁使用空调 B.出行乘公交
C.过度装修房屋 D.常用一次性餐具
9.据上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鼓励森林采伐 B.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C.鼓励火力发电 D.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
【答案】8.B
9.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8.频繁使用空调、过度装修和常用一次性餐具都会对环境造成大量分破坏,释放出一些污染气体和造成资源浪费;而出行乘坐公交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答案为:B。
9.A.孤立森林采伐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大力发展重化工会排放出大量对的污水废气等,B错误;
C.火力发电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C错误;
D.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八下·南宁期末)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图,完成各小题。
10.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11.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B.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C.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D.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10.A
11.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绿色低碳”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0.以上四种生活方式中,学生上学私家车接送是加大环境污染、浪费能源的做法,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而按需点餐光盘行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和节约纸张双面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故选A。
11.由图示信息可知,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加大森林开采力度增加收入和大力发展钢铁工业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污染,实现碳中和,故选D。
(2023八下·栾城期末)我国正在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以及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天然气等等。这些清洁能源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图为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输电通道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可知(  )
A.各省区均建设了清洁能源基地
B.西藏自治区清洁能源基地面积最广
C.推测新疆最丰富的清洁能源应该是水能
D.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人口稀疏地区
13.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原因是(  )
①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清洁能源种类多
②清洁能源更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③清洁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用之不竭
④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缺 ②增加能源出口 ③改善空气质量 ④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2.D
13.B
14.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人口稀疏地区,开发清洁能源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通过区域之间的能源调配,可以缓解我国东部的能源短缺,改善空气质量。
12.由图可知,我国情节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西北、西南等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选项D正确;中部、南部一些省份并无清洁能源基地的分布,选项A错误;由图可知,新疆清洁能源基地面积最广,选项B错误;新疆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D。
13.清洁能源相较于传统能源来说,对大气污染更少,但清洁能源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 ③错误,故选项A、C、D错误,故答案为:B。
14.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通过“西电东输”能够缓解东部的能源紧缺,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更好的改善空气质量,①③正确,但并不能增加东部的能源出口, ③错误,可以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④错误,故答案为:C。
15.(2023八下·大名期末)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要不顾一切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B.对于环境问题,可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口政策根本无需调整
D.本世纪,我们要协调好沿海与内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要适度的进行发展,A错误;
B、不能先发展再治理,要共同发展,B错误;
C、随着发展,我国的生育政策应该不断调整,C错误;
D、本世纪要协调好沿海与内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
(2023八下·永吉期中)快递行业既方便了生活,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端午节期间,全国快递包裹达9.4亿件,某快递公司将一批粽子从吉林市运至桦甸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快递粽子最恰当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水路
17.快递需要大量的纸盒、纸箱,生产纸盒、纸箱的原材料主要来自(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海洋资源 D.土地资源
18.随意丢弃使用过的纸盒、纸箱造成了资源浪费,倡导大家将其投放至(  )
A.有害垃圾箱 B.厨余垃圾箱
C.其它垃圾箱 D.可回收垃圾箱
【答案】16.C
17.A
18.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运输方式的选择: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16.根据题意可知, 某快递公司将一批粽子从吉林市运至桦甸市,距离较近,因此最恰当的运输方式是公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生产纸盒、纸箱的原材料是树木,主要来自森林资源,属于生物资源。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使用过的纸盒、纸箱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随意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倡导大家将其投放至可回收垃圾箱。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2023八下·宿迁开学)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切实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去。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标志中为可回收物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可回收标志是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A正确。B选项是有害垃圾,不可回收,B错误。其他垃圾,也是不可回收垃圾。图标也是一个三角形,不过只有两个箭头,而且箭头朝下,C错误。D选项的厨余垃圾不可回收,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包括除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2023八下·广州开学考)
11月18日,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目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绿色电力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绿电供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张北地区的绿色电力最有可能来源于(  )
①潮汐能 ②煤炭 ③风能 ④太阳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假如你是此次北京“绿色奥运”宣传大使,以下做法值得宣传的是(  )
A.出门尽量开车,便利舒适 B.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C.购物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答案】20.C
21.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
20.潮汐能集中在沿海城市,张北地区不临海;煤炭属于传统能源,不是绿色清洁能源;张北地区的绿色电力最有可能来源于太阳能、风能。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1.假如你是此次北京“绿色奥运”宣传大使,做法正确的是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D正确;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A错误;人走关灯,节能环保,B错误;购物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C错误。故答案为:D。
(2022八下·永年期末)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图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关于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太阳能贫乏区最多
B.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D.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23. 大力开发太阳能会(  )
A.增加生活负担 B.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降低生活质量 D.加重空气污染程度
【答案】22.A
23.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2.由图可知,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和“匮乏区”,A正确;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和“丰富区”,B错误;北方地区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和“较丰富区”,C错误;青藏地区属于太阳能“丰富区”,D错误,故答案为:A。
23.因为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增加负担和降低生活质量,A和C选项错误;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可以取代火电,不会产生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B正确;太阳能是无污染的,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八下·茂南期中) 借助亚欧大陆桥,我国开通了中欧班列,方便了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物资贸易,大大促进了“一带一路”的进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第一、二、三亚欧大陆桥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内河运输
25. 从江苏连云港运输一批手工制品到荷兰鹿特丹,最合理的线路应该选择第(  )亚欧大陆桥
A.一 B.二 C.三 D.无法选择
【答案】24.C
25.B
【知识点】“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1)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大,价格低的是铁路运输,连续性强,受恶劣天气影响最小的是管道运输。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24.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主要是指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五种基本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读图可知,第一、二、三亚欧大陆桥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C正确。航空运输适合运输贵重物品,A错误。公路运输运量小,B错误。内河航运运量大,D错误。故答案为:C。
25.读图可知,从江苏连云港运输一批手工制品到荷兰鹿特丹,最合理的线路应该选择第二亚欧大陆桥,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八下·江门开学考) 截至2021年6月,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 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逆势前行,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韧性和生机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贸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亚太合作 C.贸易洽谈 D.南南合作
27. “一带一路”的实施体现的意义是(  )
A.各国经济自成一体 B.中国将称霸世界
C.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发展 D.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答案】26.D
27.C
【知识点】“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6.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与他们之间的经贸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A错误,D正确;亚太合作指亚洲太平洋地区,包括东亚国家、东南亚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以及濒临太平洋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之间经济方面的互助、合作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所以亚太合作的国家不仅包括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还包括大洋洲、北美洲等大洲的国家,B错误;贸易洽谈指就贸易成交问题进行的交谈活动,C错误。故答案为:D。
27.“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称霸世界,而是为了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二、图文材料题
28.(2021八下·孝感月考)“一带一路”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下图为“一带一路”线路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上。“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   上。“一带一路”贯穿   三个大洲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
(2)图中所标注的 海峡(或运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其中运输石油最繁忙的海峡是   (填序号),亚洲和非洲分界线是   (填序号)。
(3)欧洲西部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该区有   (河流)为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为更好促进本区的发展,欧洲西部各国彼此合作,成立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
(4)在地中海沿岸的希腊首都雅典,发现当地植被多低矮灌木或叶片较小,有“蜡质层”,该植被类型是   。在大西洋沿岸世界著名港口荷兰的鹿特丹,发现当地人出门经常携带雨伞,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海洋;亚欧非(亚洲、非洲、欧洲)
(2)②;③
(3)莱茵河;欧盟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常绿硬叶林;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阴雨天多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海上;“一带一路”贯穿了亚、非、欧三个大洲,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
(2)图中四个重要海上通道中,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是②表示的霍尔木兹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③表示的苏伊士运河。
(3)欧洲西部的莱茵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区发展,欧洲西部各国彼此成立了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组织。
(4)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有许多灌木,有“蜡质层”,属于亚热带常绿硬林叶,“蜡质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夏季高温少雨的特点,减少水分蒸发;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所以当地的人们出门经常带伞。
【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9.(2021八下·福安开学考)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县等地举行。于都县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矿蕴藏区之一,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全球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图甲示意于都县的气候资料、图乙示意柑橘的生长习性及功用、图丙示意稀土主要用途。
(1)江西省简称   ,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
(2)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多低山丘陵,据历史文献记载,大多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橘为业”。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于都县柑橘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
(3)稀土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依据稀土用途,可以发展的工业有   (单项选择)。
①电子航空  ②机械制造  ③石油化工 ④食品加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人提出于都县应大力发展柑橘种植,适量开采稀土。你认为他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可能是:   。
【答案】(1)赣;南方
(2)多低山丘陵,利于排水;气候温暖湿润
(3)非可再生;A
(4)当地自然环境适合种植柑橘;稀土过量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江西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赣”,行政中心是南昌。
(2)由图可知,于都各月均温多在12℃~37℃之间,符合柑橘的气温条件;年降水量超过1000mm,符合柑橘的降水条件;山地、丘陵广布,利于排水。
(3)稀土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在以稀土为原料的产品中可以发展电子航空、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没有食品加工业,故答案为:A。
(4)这道题是一道开放题。同意说明同意的理由,不同意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即可。如同意的观点是:理由①当地自然条件适合柑橘种植,且有柑橘相关的深加工如精油加工等,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②稀土是非可再生资源;③稀土大量开采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不同意的理由有:①全球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②中国稀土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而当地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矿蕴藏区,稀土资源丰富。
【点评】(1)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华东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腹地。
(2)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地貌上属江南丘陵的主要组成部分。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夏季较长,是长江中游最热地区之一,冬季较短。
(3)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地理 八下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八下·江油开学考)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3·哈尔滨)为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和谐的社区,某社区开展“珍惜地球资源 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活动。据此完成问题。
2.下列行为与活动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经常乘坐私家车 B.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C.垃圾分类,回收运用 D.购物常使用布袋
3.活动中强调珍惜地球资源,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 B.煤炭 C.淡水 D.天然气
(2023八下·青岛开学考)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5. 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6.(2023八下·吉林月考)2022年2月23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允许从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我国允许从俄罗斯全境进口小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两国距离近,运输成本较低②俄罗斯冬季温和多雨,小麦产量高
③俄罗斯劳动力充足,小麦价格较低④俄罗斯小麦营养物质积累多,品质好
⑤拓宽我国小麦进口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7.(2023八下·张北期末)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追求手机的更新换代
C.自备篮子买菜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2023八下·阳城期末) 6月11日,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面为碳中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生活方式属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频繁使用空调 B.出行乘公交
C.过度装修房屋 D.常用一次性餐具
9.据上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鼓励森林采伐 B.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C.鼓励火力发电 D.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
(2023八下·南宁期末)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图,完成各小题。
10.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11.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B.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C.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D.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023八下·栾城期末)我国正在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以及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天然气等等。这些清洁能源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图为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分布及规划输电通道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可知(  )
A.各省区均建设了清洁能源基地
B.西藏自治区清洁能源基地面积最广
C.推测新疆最丰富的清洁能源应该是水能
D.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人口稀疏地区
13.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原因是(  )
①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清洁能源种类多
②清洁能源更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③清洁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用之不竭
④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缓解能源紧缺 ②增加能源出口 ③改善空气质量 ④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2023八下·大名期末)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要不顾一切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B.对于环境问题,可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治理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口政策根本无需调整
D.本世纪,我们要协调好沿海与内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2023八下·永吉期中)快递行业既方便了生活,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端午节期间,全国快递包裹达9.4亿件,某快递公司将一批粽子从吉林市运至桦甸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快递粽子最恰当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水路
17.快递需要大量的纸盒、纸箱,生产纸盒、纸箱的原材料主要来自(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海洋资源 D.土地资源
18.随意丢弃使用过的纸盒、纸箱造成了资源浪费,倡导大家将其投放至(  )
A.有害垃圾箱 B.厨余垃圾箱
C.其它垃圾箱 D.可回收垃圾箱
19.(2023八下·宿迁开学)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切实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去。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标志中为可回收物的标志是(  )
A. B.
C. D.
(2023八下·广州开学考)
11月18日,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目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绿色电力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绿电供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0.张北地区的绿色电力最有可能来源于(  )
①潮汐能 ②煤炭 ③风能 ④太阳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假如你是此次北京“绿色奥运”宣传大使,以下做法值得宣传的是(  )
A.出门尽量开车,便利舒适 B.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C.购物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2022八下·永年期末) 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图是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关于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太阳能贫乏区最多
B.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D.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23. 大力开发太阳能会(  )
A.增加生活负担 B.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降低生活质量 D.加重空气污染程度
(2022八下·茂南期中) 借助亚欧大陆桥,我国开通了中欧班列,方便了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物资贸易,大大促进了“一带一路”的进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第一、二、三亚欧大陆桥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内河运输
25. 从江苏连云港运输一批手工制品到荷兰鹿特丹,最合理的线路应该选择第(  )亚欧大陆桥
A.一 B.二 C.三 D.无法选择
(2022八下·江门开学考) 截至2021年6月,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 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逆势前行,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韧性和生机活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贸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亚太合作 C.贸易洽谈 D.南南合作
27. “一带一路”的实施体现的意义是(  )
A.各国经济自成一体 B.中国将称霸世界
C.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发展 D.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二、图文材料题
28.(2021八下·孝感月考)“一带一路”的实施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升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下图为“一带一路”线路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上。“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   上。“一带一路”贯穿   三个大洲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
(2)图中所标注的 海峡(或运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其中运输石油最繁忙的海峡是   (填序号),亚洲和非洲分界线是   (填序号)。
(3)欧洲西部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该区有   (河流)为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为更好促进本区的发展,欧洲西部各国彼此合作,成立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
(4)在地中海沿岸的希腊首都雅典,发现当地植被多低矮灌木或叶片较小,有“蜡质层”,该植被类型是   。在大西洋沿岸世界著名港口荷兰的鹿特丹,发现当地人出门经常携带雨伞,试分析其原因。
29.(2021八下·福安开学考)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县等地举行。于都县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矿蕴藏区之一,稀土被称为“工业黄金”,全球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图甲示意于都县的气候资料、图乙示意柑橘的生长习性及功用、图丙示意稀土主要用途。
(1)江西省简称   ,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
(2)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多低山丘陵,据历史文献记载,大多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橘为业”。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于都县柑橘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
(3)稀土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依据稀土用途,可以发展的工业有   (单项选择)。
①电子航空  ②机械制造  ③石油化工 ④食品加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人提出于都县应大力发展柑橘种植,适量开采稀土。你认为他提出这个观点的理由可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③区域发展不平衡。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理解解答即可。
【答案】2.A
3.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2.大量使用私家车会导致大量碳排放,不符合主题;
故答案为:A。
3.可再生资源指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的,如淡水;
故答案为:C。
【答案】4.B
5.B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4.土地、森林、水属于可再生资源;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5.无节制采伐林木会造成植被破坏;节约使用纸张可以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问题;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地区差异
【解析】【分析】俄罗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候干旱,并不适宜广泛种植小麦,②错误;俄罗斯劳动力并不十分充足,进口小麦关税相对较低,③错误,①④⑤正确,B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俄罗斯与我国距离较近,交通便利;俄罗斯纬度较高,温度低,蒸发弱,适合种植小麦,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小麦关税相对低,可以拓宽我国小麦进口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备篮子买菜、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排除ACD;追求手机的更新换代,不环保,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答案为: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要实行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
【答案】8.B
9.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8.频繁使用空调、过度装修和常用一次性餐具都会对环境造成大量分破坏,释放出一些污染气体和造成资源浪费;而出行乘坐公交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答案为:B。
9.A.孤立森林采伐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大力发展重化工会排放出大量对的污水废气等,B错误;
C.火力发电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C错误;
D.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0.A
11.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绿色低碳”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0.以上四种生活方式中,学生上学私家车接送是加大环境污染、浪费能源的做法,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而按需点餐光盘行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和节约纸张双面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故选A。
11.由图示信息可知,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加大森林开采力度增加收入和大力发展钢铁工业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污染,实现碳中和,故选D。
【答案】12.D
13.B
14.C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人口稀疏地区,开发清洁能源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通过区域之间的能源调配,可以缓解我国东部的能源短缺,改善空气质量。
12.由图可知,我国情节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西北、西南等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选项D正确;中部、南部一些省份并无清洁能源基地的分布,选项A错误;由图可知,新疆清洁能源基地面积最广,选项B错误;新疆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D。
13.清洁能源相较于传统能源来说,对大气污染更少,但清洁能源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 ③错误,故选项A、C、D错误,故答案为:B。
14.规划的输电通道建成后通过“西电东输”能够缓解东部的能源紧缺,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更好的改善空气质量,①③正确,但并不能增加东部的能源出口, ③错误,可以促进东部经济发展,④错误,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要适度的进行发展,A错误;
B、不能先发展再治理,要共同发展,B错误;
C、随着发展,我国的生育政策应该不断调整,C错误;
D、本世纪要协调好沿海与内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定义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
【答案】16.C
17.A
18.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1)运输方式的选择: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等。
(2)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3)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16.根据题意可知, 某快递公司将一批粽子从吉林市运至桦甸市,距离较近,因此最恰当的运输方式是公路。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生产纸盒、纸箱的原材料是树木,主要来自森林资源,属于生物资源。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8.使用过的纸盒、纸箱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随意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倡导大家将其投放至可回收垃圾箱。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A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可回收标志是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A正确。B选项是有害垃圾,不可回收,B错误。其他垃圾,也是不可回收垃圾。图标也是一个三角形,不过只有两个箭头,而且箭头朝下,C错误。D选项的厨余垃圾不可回收,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包括除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答案】20.C
21.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
20.潮汐能集中在沿海城市,张北地区不临海;煤炭属于传统能源,不是绿色清洁能源;张北地区的绿色电力最有可能来源于太阳能、风能。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1.假如你是此次北京“绿色奥运”宣传大使,做法正确的是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D正确;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A错误;人走关灯,节能环保,B错误;购物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22.A
23.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2.由图可知,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和“匮乏区”,A正确;西北地区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和“丰富区”,B错误;北方地区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和“较丰富区”,C错误;青藏地区属于太阳能“丰富区”,D错误,故答案为:A。
23.因为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增加负担和降低生活质量,A和C选项错误;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可以取代火电,不会产生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B正确;太阳能是无污染的,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4.C
25.B
【知识点】“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1)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大,价格低的是铁路运输,连续性强,受恶劣天气影响最小的是管道运输。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24.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主要是指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等五种基本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读图可知,第一、二、三亚欧大陆桥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C正确。航空运输适合运输贵重物品,A错误。公路运输运量小,B错误。内河航运运量大,D错误。故答案为:C。
25.读图可知,从江苏连云港运输一批手工制品到荷兰鹿特丹,最合理的线路应该选择第二亚欧大陆桥,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6.D
27.C
【知识点】“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6.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与他们之间的经贸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A错误,D正确;亚太合作指亚洲太平洋地区,包括东亚国家、东南亚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以及濒临太平洋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之间经济方面的互助、合作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所以亚太合作的国家不仅包括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还包括大洋洲、北美洲等大洲的国家,B错误;贸易洽谈指就贸易成交问题进行的交谈活动,C错误。故答案为:D。
27.“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称霸世界,而是为了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8.【答案】(1)海洋;亚欧非(亚洲、非洲、欧洲)
(2)②;③
(3)莱茵河;欧盟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常绿硬叶林;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阴雨天多
【知识点】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河流;“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海上;“一带一路”贯穿了亚、非、欧三个大洲,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
(2)图中四个重要海上通道中,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是②表示的霍尔木兹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③表示的苏伊士运河。
(3)欧洲西部的莱茵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区发展,欧洲西部各国彼此成立了欧盟,是一个政治、经济组织。
(4)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有许多灌木,有“蜡质层”,属于亚热带常绿硬林叶,“蜡质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夏季高温少雨的特点,减少水分蒸发;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所以当地的人们出门经常带伞。
【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9.【答案】(1)赣;南方
(2)多低山丘陵,利于排水;气候温暖湿润
(3)非可再生;A
(4)当地自然环境适合种植柑橘;稀土过量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南方地区水田发展的条件、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1)江西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赣”,行政中心是南昌。
(2)由图可知,于都各月均温多在12℃~37℃之间,符合柑橘的气温条件;年降水量超过1000mm,符合柑橘的降水条件;山地、丘陵广布,利于排水。
(3)稀土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在以稀土为原料的产品中可以发展电子航空、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没有食品加工业,故答案为:A。
(4)这道题是一道开放题。同意说明同意的理由,不同意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即可。如同意的观点是:理由①当地自然条件适合柑橘种植,且有柑橘相关的深加工如精油加工等,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②稀土是非可再生资源;③稀土大量开采可能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不同意的理由有:①全球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稀土,而且几乎没有替代品;②中国稀土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而当地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矿蕴藏区,稀土资源丰富。
【点评】(1)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华东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腹地。
(2)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地貌上属江南丘陵的主要组成部分。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夏季较长,是长江中游最热地区之一,冬季较短。
(3)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