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三章 因数与倍数复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本单元的概念,
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使学生能灵活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理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1、复习整理这一单元的概念,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诗句中划线的数不是3的倍数的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自然数(0除外)按因数的个数分,它可以
分为( ),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为( )。
A、奇数与偶数 B、质数与合数
C、因数与倍数 D、质数、合数和1
3、两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90,
这两个数是 ( )
A、1和90 B、2和45 C、6和15 D、9和10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分米,如果长与宽的
长度都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是( )平方分米。
A、11 B、20 C、35 D、95
4、张老师要为每位同学做一个图书角的借书证,
借书证的规格是长8cm,宽6cm,选用下面各种
规格的纸中,最合适的是( )
(剪时没有剩余)
A、40cm×35cm B、20cm×12cm
C、36cm×24cm D、30cm×20cm
5、1,2,3,…,15各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是多少?
填一填。
你能根据上表在下图中接着描点连一连吗?
1 3 1 1 3 1 1 3 1 1 3
连成的折线是按同一规则变化的。
连成的折线有什么特点?
6、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和6 3和8 5和20
最大公因数:____ 最大公因数:_____ 最大公因数:_____
最小公倍数:____ 最小公倍数:_____ 最小公倍数:_____
7、 a=3b,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最大公因数是( )。
8、下表中a、b是自然数。(a,b)是最大公因数,
[a,b]是最小公倍数。
a b (a,b) [a,b]
12 4
5 10
3 3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二、知识梳理:
知识网络:
[一个自然数(0除外)] [两个或两个以上非零自然数之间]
最大的因数=最小倍数=本身 最小公因数为都为1 ;
个数 :1、质数、合数 没有最大公倍数
(100以内质数表)
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数为:0、2、4、6、8 奇数和偶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数为:0、5
3的倍数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因数
倍数
因数
与
倍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
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例1、在下面各数中找出9的倍数,算出
它们各位上的数的和。
72 81 88 99 297 300
三、问题研讨:
例2、暑假期间,小林每6天游泳一次,小军每8天游泳一次。7月31日两人在游泳池相遇,八月几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例3、把一张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
裁成同样大的正方形。如果要求纸没有剩余,
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一共可以裁出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例4、从运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全长96米,原来从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4米插一面小红旗,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求不拔出来的小红旗有多少面?
★桌子上放着10张正面红色,背面蓝色相同的卡片,每张上面写作1--10数字,同一张正反面数字相同,现在有1--10学号的10个同学上来找到卡片上数字是自己学号因数的,就将它翻过来,假设现在所有的卡片正面红色朝上,问游戏结束后,有多少张卡片红色朝上,你能说出它们的数字吗?
四、规律总结:
五、强化训练:
1. 24和30的公因数有( ),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
2.在15、18、20、25、40中,( )既有因数2,
又有因数3;( )是3和5的公倍数;
( )和( )有公因数2和5。
3.李菲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
选用边长( )分米的方砖铺地
不需要切割。
4、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56和42; (2)225和15;
(3)84和105; (4)54、72和90;
(5)60、90和120。
5、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
的红花朵数都相等,每个花束里的白花的朵数
也都相等.每个花束里最少有几朵花?
6、2路车每6分钟发一次,9路车每8分钟发一次,
5路车每12分钟发一次,现在三个路的公共汽车
同时从起点站出发,至少再经过多少分钟,
它们又同时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