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08 22: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就其前期的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 新文化运动是1915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发起的一场提倡民族,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 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新文化运动他们高举“民族”和“科学”两面大旗,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A符合题意。B错在 “较为彻底”四字,C也是错误,新文化运动只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D错误比较明显,新文化运动并未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故选A项。
点评:考查新文化运动
2、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面对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新文化 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指孔教,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以《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A,B,C三项都是细嫩花运动的内容,D才 是目的,本题选D。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目的的识记能力。
3、如果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这三个历史事件都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命运。
点评: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4、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题目的关键词是鲁迅的《狂人日记》,‘仁义道德’; ,《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抨激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 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其实鲁迅是借《狂人日记》来抨击了封建儒学,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都是停留在现象的理解,不 符合题意;《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排除D。
点评:考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品
5、“这场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揭开了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戊戌变法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题目中的界定词是“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回顾教材所学知识,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向 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只有B项新文化运动符合题意,A项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C项是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掀起的一场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项是在民族危机面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只有B项属于思想文化运动,所以选B。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的理解。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
①主阵地是《新青年》
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张之洞等
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
④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其中代表人物中没有李鸿章和张之洞,其他①③④介绍的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旗帜和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点评:考查新文化运动
7、1918年,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
8、有学者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新文化运动”的“偏向”主要表现在( )
A.绝对否定传统文化 B.彻底批判专制独裁
C.坚决反对迷信盲从 D.大力宣传社会主义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 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但是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 方文化也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现象,本题选A。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的认识。
9、“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天演论》
C.鲁迅的《狂人日记》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而对文学革命做出重大贡献则是鲁迅,他为了揭穿封建统治真面目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从此,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的史实认识。
10、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开始产生民主共和的观念
C.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更彻底地提倡反封建
D.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更彻文地提倡反封建,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动新文化运动。
11、之所以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
A.创办《新青年》杂志
B.提出“自强”和“求富”的口号
C.发表《文学革命论》
D.创办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所以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陈独秀的史实。
12、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源自英文Democracy和Science,所以引入中国后,音译成“德先生”和“赛先生”。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戊戌变法的口号是“变法图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故选C。
点评:考查新文化运动
13、.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 “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给出的关键信息是“《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四个选项中的A项君主立宪时代是维新派追求的政体没有实现,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开辟的时代,D项是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尊孔复古是动,本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14、“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一思想最早体现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
A.《新青年》 B.《奏定学堂章程》 C.《天演论》D.《海国图志》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海国图志》的核心主张是“师夷制技以制夷”,故选D考
点评:本题考制的是《海国图志》。
15、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致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这段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于 ( )
A.魏源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材料提出要学习德、赛两先生即西方的民主和科学,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这两面大旗。故选D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16、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6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
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难度低,B选项中,《新青年》可知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明显错误,答案选B。
点评:考查新文化运动
17、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民族、民权、民生”④“扶清灭洋”
A.②③①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子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中的内容:“在 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洋务运动的口号;②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③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口号;④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18、被中国知识分子称为“新世纪曙光”的事件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洋务运动
C.三民主义的产生 D.武昌起义的胜利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李大钊,故选A。
点评:考查和新文化运动相关的史实
1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药》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点评: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
D.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宣扬民主、科学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传统思想文化,后期宣传马资思主义为主,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ACD项都表述片面,故选B。
点评: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近代世界的大门,成 为第一个近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近代化的方向前进。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 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材 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 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 <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精神、制度、器物三方面概括说明英国怎样率先敲开了通向近代世界的大门的?
(2)中国的近代化最先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3) 造成中国近代化在急促而又悲壮中纷纷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场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5)中国近代化历程中自强、变法和革命的相继失败使得重任最终落在了谁的肩上?
答案:(1)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确立了民主的君主立宪制;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2)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4)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思想及马克思主义)。
(5)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英国率先敲开通向近代世界的大门的条件:精神方面: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制度方面: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完成,确立了民主的君主立宪制;器物方面: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中国的近代化最先开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 想的大解放(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思想及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化历程中自强、变法和革命的相继失败使得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22、先进的、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请回答: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秦朝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市民妇女的温柔典雅,它精妙的传达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
材料四: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次致命的打击”是指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为了实现其主张在民国初年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4)写出材料四中所提到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5)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1)焚书抗儒
(2)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3)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理性主义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天主教会
(5)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材料一中“一次致命的打击”是指焚书抗儒。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为了实现其主张在民国初年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 动,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文艺复兴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 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材料四中所提到的思想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其核心是理性主义。代表人物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及天主教会。思 想解放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思想文化运动。
2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优美的
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掌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请举出两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场什么运动?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答案:(1)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或以人为本的思想)。
(2)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运革命、拉美独立运动。
(3)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4)解放了思想;促国了社会进步等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材料一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自由、平等观点,此考点影响的欧美革命主北美独立 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民主、科学,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场新文化运动。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共同历史作 用: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冲破过去历史的网罗,创造民主的“青春中国”。——李大钊
材料二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是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
材料三 中国人民在思想上迷信、盲从的“病”,必须用“科学”这味药来诊治。——鲁迅
请完成:
(1)这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中认为救治中国的灵丹妙药是什么 除此之外,这场运动还倡导什么 后来的新发展是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新影响
答案:(1)新文化运动。
(2)灵丹妙药是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第(1)问材料中的这些话,分别是李大钊、陈独秀和鲁迅讲的,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启 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子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中的内容:“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 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可知,这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第(2)问从材料二中“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 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材料中认为救治中国的灵丹妙药是民主和科学。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 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子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中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 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可知,除此之外,这场运动还倡导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来的新发展是宣 传马克思主义。依据“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 暴。”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 思想解放的风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25、“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独秀文存》
请问:⑴此文首先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什么运动?
⑵“德”、“赛”两先生实际指什么?此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
答案:(1)《新青年》或《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
(2)民主、科学;陈独秀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⑴此文首先发表在《新青年》上,当时中国文化界兴起了新文化运动。
⑵“德”、“赛”两先生实际指民主、科学;此口号最先提出的是陈独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代表人物还有鲁 迅、胡适、李大钊等;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该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