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王老师参加暑期“红色之旅”活动,参观了“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方”并拍摄了一张照片(见右图)。由此判断,王老师到的地方是( )
A.井冈山 B.上海 C.南昌 D.延安
答案:C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由“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方”信息可知,王老师到的地方是南昌起义地点南昌。
点评:考查南昌起义
2、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 )
①朱德 ②贺龙 ③周恩来 ④邓小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朱德 、贺龙 、周恩来都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点评:考查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3、关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意义,下面的表述与其相符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②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④国共合作的开始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选C。
点评:考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意义
4、1927年7月下旬,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贺龙要准备“干”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
答案:B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由“1927年”“ 贺龙 ” 可知这次战役指的是南昌起义
点评:考查南昌起义
5、某影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一代伟人——毛泽东》,下列镜头不应该出现的是( )
A.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答案:A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南昌起义时毛泽东不是领导人,选A
点评:考查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6、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长征②南昌起义③五四运动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②⑤① C.③④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答案:B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依据课本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排序,选B
点评:考查对历史事件时间的掌握
7、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以下对“星星之火”理解正确的是( )
A.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B.建立乡村农委会组织,领导农民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建立城市工委会组织,策动市民暴动,夺取中心城市的道路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D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对星星之火的正确理解。
点评:考查对“星星之火”的理解
8、三湾改编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
C.确定土地革命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答案:A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点评:考查三湾改编的意义
9、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
A.参加中共一大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召开遵义会议 D.参加重庆谈判
答案:B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当时都是以攻打城市、占领城市为主要目标的,但都以失败告终,自从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才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点评:考查毛泽东的活动
10、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军徽,那么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始于哪次历史事件?(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答案:C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所以每年的8月1日定为建军节,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的意义。
11、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准确革命道路的开始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长征胜利
答案:C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回顾已学史实可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利后,分析了敌我情况,改向了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始,据此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等相关史实。
12、鲁中晨报社、淄博电视台等组织了重走长征路,跨越青藏高原“圆梦之旅” 大型采访活动。与长征和西藏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红军强渡大渡河,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B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跳出了敌人包围的时间是度过金沙江,选B
点评: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13、红军的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胜利会师,这三支部队是( )
①红一方面军②红二方面军③红四方面军④红二、六军团⑤红十二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胜利会师,选A
点评:考查三大主力会师
14、有关红军长征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答案:A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选A。
点评:考查红军长征的意义
15、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从瑞金出发 B.渡过金沙江 C.四渡赤水河 D.会宁会师
答案:D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1936年10月22日,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选D
点评:考查长征胜利的标志
1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依据课本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排序,选C
点评:考查给事件排序的能力
17、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 )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④壮大了红军队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红军长征的胜利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选C。
点评: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1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中的著名词句。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
A.实现了井冈山会师 B.到达了吴起镇
C.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渡过了金沙江
答案:C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毛泽东作了《沁园春·雪》,选C。
点评:考查和长征相关的知识
19、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 )
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还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⑤内部的分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B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缺少粮食给养,敌人围追堵截 都是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选B。
点评:考查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一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B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 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 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选B。
点评: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回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2)图二反映了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什么到井冈山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3)图三是红军战略转移图,写出红军战略转移的起止时间。经过红军战略转移,中国革命的重心地区有何变化?
答案:(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力量薄弱。
(3)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从南方地区转移到(西)北方地区。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主要考查对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 等考点的理解。
22、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据此回答:
(1)这一年,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挽救革命作了怎样的努力?(举具体事例1件即可)
(2)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起义的最后结果如何?
(3)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答案:(1)发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2)毛泽东;国立丁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敌强我弱,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革命力量集中,到农村便于革命的生存和发展。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胜利的革命道路。
点评:考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知识
2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927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指定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秘密来到南昌,筹划起义工作。”
——摘自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南昌起义最终爆发于什么时间?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什么节日?
(2)请举出南昌起义除周恩来以外的其他领导人。
(3)南昌起义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1)1927年8月1日;建军节。
(2)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
(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一句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
24、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上述事件开始和结束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3)红军发生上述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在这一过程中,红军召开什么重要会议?这个会议有什么作用?
(5)红军在这一过程中战胜了哪些困难?(至少写3点以上)
(6)上述事件中,红军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1)红军长征。
(2)1934年;1936年。
(3)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4)遵义会议;这个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是我党我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缺衣少食,恶劣的环境、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等。
(6)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1934年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开始长征,1936年结束,途中历经艰难险阻,红军长征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评:考查与红军长征相关的知识
2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错误:吴起镇胜利会师
改正:甘肃会宁会师
知识点: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点评:考查长征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