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08 23: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同步练习
1. 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A.农奴兴起的“自上丽下”的革命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上丽下”的革命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地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答案:B
知识点: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一子目帆船与汽船的较量中的内容:“1853年,沙皇俄国再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如果说,此前俄国对土耳其的战争还是一个落后国家对一个更落后国家的战争,那么,这次战争则是落后的俄国对土耳其背后先进的英国和法国的战争了。当时,俄国向前线运送军事物资还使用手车和帆船,而英法已经开始在海上使用蒸汽机驱动的船只了。由于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黑海上的克里木半岛,因此,历史上称之为‘克里木战争’。”可知,克里木战争的双方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史实的识记。
2.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C.农奴无偿获得了一块土地 D.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法称之为‘赎买’。”可知,农奴不是无偿获得了一块土地,是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份地”,因此C选项错误,故选C。结合教材内容,可知ABD选项都是正确的。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3. 在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的是( )
A.获得人身自由
B.拥有自己的财产
C.获得土地使用权
D.解放后仍归村社管理
答案:C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法称之为‘赎买’。”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法令,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赎金要高出地价两三倍,农民只有使用权,这就使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4.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这句话适合对下列哪次改革的评价( )
A.戊戌变法 B.彼得一世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 D.大化改新
答案: C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法称之为‘赎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法令,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赎金要高出地价两三倍,农民只有使用权,这就使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因此农民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因此列宁这句话适合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故选C。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5.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 )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内容,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因此俄国是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其他ABD选项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故选A。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6. 俄国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农奴对这块份地拥有(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借权 D.租赁权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可知,根据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规定:这些份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7.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主要是指它使俄国( )
A.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三子目近代化的沉重步伐中的内容:“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可知,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变了国家的性质,所以,它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故选B。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史实的识记。
8. 俄国实行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 B.沙皇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C.农民遭受最严酷的剥削 D.农奴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答案:D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一子目帆船与汽船的较量中的内容:“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激化了原本就存在的社会矛盾,腐朽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沙皇俄国陷入危机之中。”可知,俄国实行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故选D。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对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史实的识记。
9.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从实质上说是对农民进行的( )
A.解放 B.敲诈与掠夺
C.鼓励与发展 D.制裁与限制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
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1861年俄国农
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可知,俄国废
除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
以考查农奴制改革的时间、结果和影响
10. 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主要维护了下列哪个阶级的利益( )
A.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农民阶级 D.农奴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策划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可知,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因此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主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11. 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废除了农奴制 B.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D.对农民进行残酷掠夺
答案:C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
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为了巩固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策划一场自上
而下的改革。”可知,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因
此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不可能废除沙皇专制制度,C选项错误,故选C。结合教
材内容,ABD选项都是正确的。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12. 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因为( )
①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包袱 ②沙皇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
③劳动人民依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④维护了地主、贵族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
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三子目近代化的沉重步伐中的内容:“农民为了获得人
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在政治上,沙皇俄
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
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可知,①②③④都是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
然沉重而缓慢的原因,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史实的识记。
13. 关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B.是解放农民、保护农民利益的一场改革
C.其实质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强大俄国
答案:A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A选项正确,故选A。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为了避免革命发生,在维护地主的利益下进行的,BCD选项错误的。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14. 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A.农奴兴起的“自上丽下”的革命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上而下”的革命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地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答案:C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自己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民。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他开始策划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15. 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制止人民革命 B.巩固统治,增强国家实力
C.保护地主的利益 D.将农奴变为自由人
答案:B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
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为了巩固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策划一场自上
而下的改革。”可知,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
强国家实力,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16.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事件是 。
答案: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的知识。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所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的知识准确识记。
17.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是            。
答案:废除农奴制改革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的知识。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所以这次改革成为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的知识准确识记。
18.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沙皇是 。
答案: 亚历山大二世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知识的准确识记。1861年3月3日,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所以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沙皇是亚历
山大二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知识的准确识记。即改革者。
19. 1861年,俄国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得到一块“份地”。获得的方式是 。
答案:赎买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的准确识记。1861年改革的主要
内容有: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
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只有使用权,获得解放后的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的准确识记。
20.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方式是 。
答案:自上而下的改革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策划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该改革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21. 简答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这次改革给你以何启迪
答案: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第(1)问 1861年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有:自改革法令实施之日起,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法称之为‘赎买’。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第(2)问依据“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第(3)问从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作用等,给我们的启示是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2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俄国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的知识。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的知识准确识记。
23.1861年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这次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知识的准确识记。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并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始改革。这次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知识的准确识记。
24. 阅读下列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请回答:
①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是指俄国的哪次改革
②这次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③亚历山大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后果
答案:①l861年改革
②这次改革的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③说明这场改革是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的。这种指导思想,使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第(1)问从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是指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可知,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第(3)问亚历山大的这番话说明这场改革是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的。他的这种思想是这次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25. 阅读下列材料:
草拟、审核和批准每一个农村公社或每一处领地的条例书,在条例书中将根据当地情况明确规定允许农民长期使用的土地的数量以及他们为使用土地并从地主那里得到其他好处所应向地主履行的义务。
在期限未满以前,农民和家务农奴应像过去一样服从地主绝对履行他们旧日的义务。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1861年2月19日宣言》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规定了农民的什么权利
②同时规定了农民的哪些义务
③农奴解放后,与地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①可以得到一块长期使用的土地。
②像过去一样向地主履行义务,服从地主。
③接受地主的监督和管理,向地主履行旧日的义务。
知识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第二子目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中的内容:“1861年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有:自改革法令实施之日起,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法称之为‘赎买’。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可知上述材料规定了农民可以得到一块长期使用的土地。第(2)问同时规定了农民像过去一样向地主履行义务,服从地主的义务。第(3)问从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看出农奴解放后,与地主的关系是接受地主的监督和管理,向地主履行旧日的义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史实的识记。

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