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4.6.1.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人教版七下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4.6.1.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人教版七下课件(共25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2 20:13:25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温故知新
眼球的结构
晶状体
虹膜
角膜
瞳孔
玻璃体
视神经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有聚光作用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虹膜:有色素,围成瞳孔,能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人眼球内部的光线
瞳孔:光线的通道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睫状体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视网膜: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新知导入
思考: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几个场面会出现什么情况?
汽车鸣起喇叭,行人迅速躲避
电话铃响了。小李赶快跑去接电话
同学们正在分组讨论,踊跃发言
新知讲解
一、耳的结构及功能
自主观察教材P84人耳结构示意图,两分钟后,要求对照说出各个结构的名称。
9
8
7
6
4
5
3
2
1
9
8
7
6
4
5
3
2
1
耳的结构
听小骨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咽鼓管
鼓室
鼓膜
外耳道
耳郭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半规管
前 庭
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耳 蜗
内耳
咽鼓管
鼓室
听小骨
鼓膜
中耳
外耳道
耳 郭
外耳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外耳
中耳
内耳
收集声波
传导声波
产生振动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将声音传导到听神经
传导振动
位觉感受器
听觉感受器
新知讲解
连一连
半规管和前庭
耳蜗
外耳道
鼓膜
耳郭
传导声波的通道
听觉感受器
位觉感受器
将声波转变成振动
收集声波
新知讲解
二、听觉的形成
新知讲解
  1.收集声波、传导振动的结构有哪些?
  2.感受声波的位置在哪里?
  3.听觉神经的作用是什么?
  4.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听觉的位置在哪里?
思考: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外界
声波










听觉神经
传给大脑
产生
听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产生
振动
耳蜗内的感觉细胞
振动
神经
冲动
听觉的形成:
  在听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录音时,会觉得那声音不像是自己的;但是别人听起来,能确认这就是我们本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所发出的声波有一部分通过头骨直接传递到耳,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混合的,跟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试一试:把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回放给自己听,对比一下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否相同?为什么?
新知讲解
  晕车、晕船等是因为车船颠簸,使前庭和半规管受到的刺激强度过大,或作用时间过长,使人产生了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出汗、眩晕等反应。
为什么会晕车、晕船?
新知讲解
三、保护耳与听觉
新知讲解
想一想: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1)鼓膜或听小骨损伤,会引起听力下降
(2)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损伤,会造成听力完全丧失
传导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
用耳卫生
说一说:遇到下列情况,会对听力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
*遇到巨大声响时……
*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
*鼻咽部有炎症时……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科学用耳小知识
保护好耳和听觉,应减少和消除噪声;此外还应注意:
1.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鼓膜被震破。
2.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3.当咽喉部有炎症未及时治疗时,病菌会通过咽鼓管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每年的3月3日是我国的爱耳日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鼻腔内有嗅觉细胞
舌的表面有味觉细胞
皮肤感受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其他感觉器官
课堂练习
1.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下列关于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耳郭可以传导声波
B.中耳可以收集声波
C.内耳包括外耳道、耳蜗、半规管
D.咽鼓管是鼓室到咽的通道
D
课堂练习
2.声波经鼓膜振动后向内传递的途径是( )
A.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B.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C.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耳蜗、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D.鼓膜、听觉神经、听小骨、耳蜗、大脑中与听觉有关的区域
A
课堂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视觉的部位是视网膜
B.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C.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D.耳的结构中,只有鼓膜受损才可能导致耳聋
C
课堂总结
耳和听觉
耳的结构
听觉的形成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外耳
中耳
内耳
——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可以传递声波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并引起听小骨的振动
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内有感觉细胞,受到振动的刺激可产生神经冲动
——可以将鼓膜的振动向内耳传递
——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内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课题名称 4.6.1.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节选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第六章《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一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主要内容有眼球、耳的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也涉及其他感觉器官。重点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由于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有着突出作用,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点。2、教学分析本节为第二课时,主要包括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耳的卫生等内容。虽然学生对耳这一器官较为熟悉,但对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知之甚少。所以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根据情景故事和分析多媒体资料的方式引导他们汲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清晰直观地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经传递等信息表达清楚,易于学生掌握。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听觉的形成过程。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有非常强的求知欲,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具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容易对眼耳等基本结构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眼与视觉》学习,已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在知识结构上为本门课的顺利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通过描述耳的结构与功能及听觉形成的过程,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科学思维:利用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分析耳的结构和功能,尝试归纳听觉的形成。探究实践:通过观察耳的模型和分析听觉形成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态度责任:注意听觉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概述耳的结构与功能
2 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3 了解耳的保护措施。
探究能力 观察认识耳的结构,提高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科学态度 结合耳的功能,认同听觉卫生习惯。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由于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有着突出作用,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本课时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二课时——耳和听觉,重点内容是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听觉,是除了视觉能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最多的方式,关于“耳和听觉”的介绍,首先安排了“观察与思考”的活动,引导学生讨论耳和听觉的重要性。接着,图示耳的基本结构,介绍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在此基础上,再介绍耳聋的原因,这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渗透了卫生用耳的常识。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下,人体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其他方式,如味觉、触觉等,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到我们是如何感受外界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顾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示教材P83“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思考:假如人失去听觉,图中这几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回忆,思考。学生观察,想象,思考。 复习导入,引出新知。了解耳和听觉的重要性。
新知探究 耳的结构与功能 展示耳的结构模式图。组织学生自主观察教材P84人耳结构示意图,两分钟后,要求对照说出各个结构的名称。 展示耳的结构示意图。提问:请你分析耳的结构, 并讨论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耳的结构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各结构的功能,并完成连线:耳郭 传导声波外耳道 收集声波鼓膜 传递并放大振动听小骨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咽鼓管 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前庭 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 与身体平衡有关耳蜗 学生观察教材P84人耳结构示意图,并对照课本说出各个结构的名称。学生观看耳的结构,分析并尝试说出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结构与的功能。学生结合耳模型和结构示意图,思考讨论,并连线。 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耳的结构形成初步学习和记忆。同时,此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记忆能力和识图的能力。在认识了耳的结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耳的功能,了解耳的功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交流能力。
听觉的形成 展示耳的结构图。提问: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思考:1.收集声波、传导振动的结构有哪些?2.感受声波的位置在哪里?3.听觉神经的作用是什么?4.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听觉的位置在哪里?展示“听觉的形成”的动画。提问:请你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总结: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展示教材第84页的“试一试”。思考:把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回放给自己听,对比一下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否相同?总结补充:这是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所发出的声波有一部分通过头骨直接传递到耳,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混合的,跟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思考:为什么会晕车、晕船?总结:晕车、晕船等是因为车船颠簸,使前庭和半规管受到的刺激强度过大,或作用时间过长,使人产生了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出汗、眩晕等反应。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尝试回答问题。学生观看“听觉的形成”的动画,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并尝试总结描述。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不同,在听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录音时,会觉得那声音不像是自己的;但是别人听起来,能确认这就是我们本人的声音。学生思考、讨论,并尝试回答问题。 先用问题引导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听觉的形成过程。通过动画直观展示“听觉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总结描述,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骨传播和空气传播的声音是不一样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晕车、晕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耳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化。
保护耳与听觉 请你当医生:有一个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作为医生的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1)鼓膜或听小骨损伤,会引起听力下降——传导性耳聋(2)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损伤,会造成听力完全丧失——神经性耳聋思考讨论:遇到下列情况,会对听力造成什么影响?应该怎么办?(1)遇到巨大声响时……(2)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3)鼻咽部有炎症时……总结科学用耳小知识。提示:每年的3月3日是我国的爱耳日。展示嗅觉、味觉、触觉和其他感觉器官的图片。 学生进入情境,思考、讨论。并尝试回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会诊。学生了解导致耳聋的因素及类型。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学生阅读“科学用耳小知识”。学生了解我国的爱耳日。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其他感觉器官。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耳的保健和卫生进行思考,并了解我国的爱耳日,形成保护耳和听觉的意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保护耳和听力的措施及人体的其他感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进一步巩固耳的结构和听觉。
作业设计 通过查阅刊物、书籍和互联网等,了解助听器,说一说你会如何帮助听障人士。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