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 雪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凛、冽、霎、罩、耀 ( http: / / www.21cnjy.com )、巍、馒、掷”;读准文中的多音字“分(fèn)”,理解“凛冽、霎时间、纷纷扬扬、笼罩”等词语意思,积累“分外耀眼、茫茫田野、巍巍群山、壮丽雄伟”等词语。背诵课文第三节。
2.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所见所闻的,感受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结合课题中“瑞”字,抓住关键词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3.借助课后练习,结合文本情境,说说雪后孩子们的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感受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难点:由于地域差异,学生对课文描写的漫天大雪缺乏直观体验,难以对课文表现的中心产生情感共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给课文标注小节号,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查字典理解课文中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积累描写雪景的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师:同学们,大家肯定都见过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雪的课文。首先,我们先看一些雪景。
媒体出示图片:瞧,下雪了。看了画面,请用一、二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媒体演示:“我看见了 。”(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我觉得 。”(说说你的感受)
2、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瑞雪。
板书课题: 瑞雪 齐读
课题中“瑞”是什么意思? 板书: 吉祥
那么瑞雪也就是吉祥的雪。(生齐说)
3.师:为什么把这场雪称为瑞雪呢?
过渡: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欣赏瑞雪,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并带着小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师:学生们都已经读完课文了,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两个生字。
媒体出示:
巍
师:“巍”的部首是山字头的,而“巍巍”是形容山高峻的样子。
掷
师:请同学们开火车,注意读准“掷”的翘舌音。
开火车读“掷”。
师:“掷”是提手旁,和手有关系,就是用力扔的意思。请一个同学上来做一做“掷”这个动作。
(2)媒体出示:
壮丽雄伟 群山 遍身银装 白蒙蒙
堆雪人 雪球 奔跑 追逐
眉开眼笑
师:老师把词语分成三行,谁看出词语分行的规律了?第一行是描写什么的?(景色)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什么?(活动),第三行又是描写?(神情)。
3.师:通读过课文,同学们能说出课文是按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顺序来描写这场雪的吗?(若学生回答时遇到困难,可以点拨提醒:“文中有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文章的顺序?”)
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圈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媒体演示 昨天中午
时间顺序 傍晚
今天清早
师:根据时间顺序,我们把课文分成了下雪、雪后两部分
板书:下雪
雪后
4.师:读了课文,你心里对这场瑞雪产生了什么感受?(可以提示:“雪是怎样的?景色如何?雪后人们表现是怎样的?”)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雪大
景美
人喜
5.过渡:(指着板书)雪大、景美、人喜是我们共同的感受。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课文,品位这场瑞雪。
三、 精读课文,品味积累。
(一)学习课文1-2小节。
1.出示句子: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指名读)
教学生字:“凛、冽”。
师:这个词读作“凛冽”,“凛”是前鼻音,我们在《燕子专列》这堂课中也见过这个词。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部首都是两点水)
理解词义:“凛冽”就是寒风刺骨的意思。(非常寒冷)
师:谁能读好这句句子,感悟风的寒意。
(先指名读,再齐读)
2、师:寒风刮起来后,雪就开始下了。这场瑞雪下得真大呀,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2节,划出体现雪大的词语。
3.交流
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
媒体演示 动态大雪纷飞场景
师:看,雪花满天飞舞,随着风飘来飘去,想数也数不清。这就是句子中的哪个词?(纷纷扬扬)
出示句子: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师:谁能读出大雪飘落纷纷扬扬的感觉?(先指名读,再女生读)
霎时间
师:此时,村庄霎时间就被大雪笼罩了,请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准这个词字音。“霎时间”还可以说成——(一瞬间 一刹那 一转眼……可以提示学生《小狗杜克》出现过近义词)
师:这些词都表示极短的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生齐说)。在极短的时间里,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引导学生跟着一起说),这场雪可真大呀。
笼罩
师:“笼罩”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
媒体演示
师:山川、田野、村庄全都被大雪像笼子一样罩住了,这就是“笼罩”的意思。
朗读(先指名读、再请男生读)
师:抓住这些关键词,哪位同学可以读一读这一段话,试着把雪大的情形给读出来。男同学们一齐来读这段话。
整整一夜
引读:这样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师:说明雪下得时间真长啊。
4.师:刚才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我们感受到了雪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雪后美景。
(二)品读、积累课文第3节。
1.师:雪下了整整一夜,雪后的村庄又变成了怎样的模样呢?默读第三节。不出声,不动唇,边读边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交流:作者写的景物。
2、引读:一轮红日——
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
师:“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它另一个音是——(生:第一声),哪位同学可以组词?
师:“耀眼”的“耀”请同学跟着我书空一遍,写“耀”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板书“耀”。
师:耀眼是什么意思?(“耀”的部首是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旁,所以“耀眼”和光有关系,指的是光线强烈,使人眼花。)分外耀眼就是——(把大地照的十分耀眼。)一轮红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闪闪发亮,真美啊!
师:哪位同学可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师:(指着PPT)田野呢?(一片雪白)
5、师:群山怎样?(遍身银装)为什么用“银”而不用“白”字?
(因为群山在红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真的像穿上了一件银色的大衣。)
6、师:作者写白雪皑皑,用了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写出了大地、田野、群山不同的特点。大地是白得——分外耀眼,田野是——一片雪白,群山——遍身银装。这样的风光用第三节中的哪个词来形容?(壮丽雄伟)真是一派壮丽雄伟的风光。
7、出示句子: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师:要读好这句话,必须要注意哪个关键字?(好)为了强调两个好,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师:大家看,这段话字数相同,上下对称,就像诗一样。同学们想象一下雪景的壮丽,再一齐读一遍这段话!(齐读)
8、师:作者在描写雪后景色时,抓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刻画了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请同学们再齐读第3节,我想从大家的朗读声中感受到这片雪景。
师:这么优美的语句,你们能根据这些提示,试着背一背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花时间背一背,然后我们再一起背诵。(师生合作背诵)
(三)学习4、5小节,体会人们的喜悦。
1、师:雪景的优美壮丽同样感染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庄里的人们,村里的人表现得如何呢?(欣喜、开心)这壮丽雄伟的风光让人赞叹,这瑞雪丰年的图画令人欣喜,人们为何如此欣喜呢?文中的这句谚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2.出示谚语,理解引号作用。
出示句子:“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指名读)
师:这句谚语为什么要加引号?(引用谚语要加双引号)
2.质疑,理解谚语意思。
师:对于这句谚语中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预设:这里的“被”是指什么?(雪)“三层被”是什么意思?(雪积得厚)
“来年”是什么意思?(明年)
“枕着馒头睡”是什么意思?(粮食能获得大丰收)
师:谁能把这句谚语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记住,读这句谚语要带有粮食丰收的喜悦心情。(指明读)
师:通过这句谚语,我们知道了雪下得大,粮食就能获得丰收,所以作者称这场雪为——“瑞雪”。
(四)学习4、5小节,体会人们的喜悦。
1.师:难怪那些有经验的老农——(引读)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师:这句话从哪里看出老农很高兴?(眉开眼笑 连声 好雪好雪)
指名演一演“高兴的老农”,注意表情和语言,再加上自己的动作。
师:我们一起学着这位老农的样子,来读这句话。
2.学习第五小节。
师:这一场瑞雪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快乐,而最能感染人的就是孩子们的快乐。
媒体演示 雪后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画面
师:(引读)你们看——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你们听——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四、结合文本,训练表达。
1.结合课后练习,进行说话训练。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雪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壮丽,人们的欣喜。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内容,完成填空。第一个空格可以选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后面是“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可以选用老师列出的动词进行想象填空,把打雪仗或堆雪人的过程说清楚。大家先自己想一想,再找同桌说一说,最后再举手告诉老师。
★雪停了,孩子们来到屋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 。(可选用课文中句子)他们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耍起来,有的 ,有的 ,还有的 。(说清干什么)
堆雪人:铲、堆 、插、贴、戴 打雪仗:捧、捏、瞄、掷
2.交流。
3.师:这场瑞雪不仅呈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们壮丽优美的雪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村里老人、小孩的欣喜快乐,同学们在平时里也要多观察身边的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附板书设计:
下雪 雪大
37 瑞 雪 景美
吉祥 雪后
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