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这一课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此书是记录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举止的风趣故事的小说集。文章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里,一个九岁男孩的机智应对。情节简明扼要,语言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能认识3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6个生字,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并准确读写本课的新词汇。
2. 指导学生通过结合注释,理解并读懂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之妙,从而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语言之魅力。
4.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达到背诵的程度。
5.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开展相关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流畅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感受人物语言的幽默与智慧。
教学难点
品味杨氏之子的巧妙回答,领略文言文之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这篇课文与我们之前所学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将接触到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文言文。请大家看黑板,我将为大家板书课题,并解释课题的内涵。希望大家能深入理解“氏”与“之”的含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现在,请学生们尝试模仿课题的形式,来介绍一下自己。这将有助于大家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同时,也能锻炼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我想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世说新语》这部古籍。它是一部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文言文集,通过它,我们可以一窥古代社会的风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幽默。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反复朗读,感悟添趣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掌握每个字的发音,使句子流畅通顺。遇到不熟悉或不确定的地方,不妨多读几遍,或者用笔画出来以便后续查证。
2. 现在,请一位同学试着朗读课文,我们会及时纠正其中的错误,并引导大家正确断句。例如:“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的断句能使句意更加明确,读起来也更有节奏感。
3. 古人读书时非常注重吟咏,请同学们在朗读时试着伴着音乐,感受那种优雅的读书氛围。
4. 我们将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包括自由读、指定学生读、同桌互读和集体朗读。朗读结束后,我们将邀请同学们进行点评,一起探讨如何提高朗读的效果。
三、理解学文
1. 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从“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氏之子在九岁时就显得非常聪明。那么,“甚”在这里表示非常,“惠”是通假字,与“慧”相同,表示智慧。整句话的意思是: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2. 那么,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他的聪明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探讨。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们看,笑着说:“这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子啊。”孩子立即回应道:“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呢。”
(1)“果”在这里指的是杨梅,是一种水果;“示”表示指给孩子们看;“应声”则表示孩子立即回应。整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拿杨梅作为话题,指给孩子们看,然后笑着问他们杨梅是不是他们家的果子。孩子则机智地以孔雀作为比喻,回应孔君平说,他从未听说孔雀是孔家的家禽。
(2)通过理解对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孔君平在取笑孩子们的姓氏,而孩子则迅速以机智的回答回应,显示出他的聪明和机智。在此时,孔君平可能最想说的话是“甚聪惠”,也就是“非常聪明伶俐”。这个对话让我们板书:聪明。
3. 杨氏之子除了聪明之外,还表现出了另一种特点,那就是有礼貌。他并没有因为孔君平的取笑而生气或无理,反而以礼貌的态度回应,显示了他的教养和尊重他人的品质。这个特点也可以被概括为“有礼”,让我们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儿子即刻回应道:“未曾听说孔雀是您家养的。” 学生捕捉住了“夫子”的语义内涵:那是古时代对于博学多才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1)我们来看一下孔君平的背景资料。
(2)理解一下“未闻”这个词的深层含义。
(3)看看这句:“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原文进行对比,感受“未闻”一词如何使句子更加含蓄、委婉。
4. 现在,学生们请带着动作来朗读这段对话,体验其中的情感和语境。
(1)经过深入的理解,“为”在此处寓意着给予和替代,明确其发音为wèi,这样的理解使得句子更加精确、流畅。
(2)“设”字在此处意味着布置或摆设,这样的解读为文章增添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3)当引导学生进行翻译时,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这是为谁摆设的果实呢?”这样的引导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5. 如此细致入微的解读,你真是个甚聪惠的孩子!
(1)“惠”在《辞海》中,寓意着仁爱与柔顺,将这两者结合,我们可以理解为有礼貌、办事得体的含义。这样的解释不仅丰富了词语的内涵,还使得文章更具深度。
(2)在引导学生书写“惠”字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注重笔画的顺序和比例,使得字体既美观又大方。
最后,我们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挖空,通过学生的填写来检查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实用。
四、拓展延伸:
展现
王戎,年仅七岁,便与一群小伙伴一同嬉戏。他们途经一片李树,满树李子使得枝条都折断了。其他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去采摘,唯独王戎不为所动。有人不解地问他原因,他淡淡地回答道:“这李树长在路边,却结满了果实,显然这李子必定是苦的。”他信手摘下一个尝了尝,果然如此。
五、作业设计:
1. 创意转化:将所学课文巧妙改编为生动有趣的课本剧,让文字跃然纸上,展现无限魅力。
2. 故事分享:搜集孩子们展现聪明才智的小故事,并在同学间进行分享交流,激发彼此的想象与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
21杨氏之子
聪明 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