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2 16:5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正确的是
A.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a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2.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TP合成。下列有关DN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会产生ATP,该过程不受DNP影响
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因为其合成ATP最多
C.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DNP抑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3.种子储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大于释放CO2的分子数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
4.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的有氧呼吸引起的
B.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
C.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D.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5.下图表示在夏季的某一个晴天,某植物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含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艳阳高照转为阴天,此时细胞中C5、C3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A.c→d段(X)、b→c段(Y) B.b→c段(Y)、b→c段(X)
C.d→e段(Y)、c→d段(X) D.d→e段(Y)、d→e段(X)
6.以下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故不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可以进行无丝分裂
D.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
7.洋葱在欧美被誉为“蔬菜皇后”,营养价值极高,其管状叶呈绿色,鳞片叶的外表皮呈紫色、内表皮几乎无色,也广泛用于生物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洋葱管状叶细胞中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从管状叶中提取分离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
C.用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其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降低
D.用根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可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全过程
8.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中除肌细胞外的一种干细胞。力量训练时肌细胞受损会激活肌卫星细胞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肌细胞与现有的肌细胞融合来修复肌肉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卫星细胞与肌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
B.新的肌细胞与现有肌细胞的融合可能使肌细胞拥有多个细胞核
C.力量训练造成的肌细胞损伤会使肌肉萎缩,危害人体健康
D.肌细胞已高度分化,所以其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9.分析以下事实:
①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②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卵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
基于以上事实,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未消失
D.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0.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很容易产生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致使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攻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可能会影响细胞间信息交流
B.自由基攻击DNA分子时,可能会引起变异
C.若攻击磷脂分子,可能影响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
D.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
1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5:1
B.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灰身果蝇进行交配,则F2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1
C.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3:1
D.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8:5
12.下表列出了纯合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部分遗传因子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配子 YR Yr yR yr
YR ① ② YyRr
Yr ③
yR ④
yr yyrr
A.F2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
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①②③④代表的遗传因子组成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③>②=④>①
D.F2中出现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
13.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灰身大翅脉雄果蝇与某雌果蝇杂交,后代果蝇中灰身大翅脉占3/8、灰身小翅脉占3/8、黑身大翅脉占1/8、黑身小翅脉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A.BbEe(雄)×Bbee(雌) B.BbEe(雄)×BbEE(雌)
C.Bbee(雄)×BbEe(雌) D.BbEe(雄)×bbee(雌)
14.给你一粒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 D.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15.如图是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分离定律发生于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遗传因子组成类型、2种表现类型
A.① B.② C.③ D.①②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进对的得3分,进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能推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D.孟德尔在杂交与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
17.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的开拓性研究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细胞自噬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器被溶酶体分解属于细胞自噬
B.细胞自噬可以使细胞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侵入细胞的微生物及毒素的清除不属于细胞自噬
D.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
18.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一定会导致人体的衰老和死亡
B.⑥与⑥的遗传物质相同,而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C.一般情况下,c过程是不可逆的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19.老鼠的毛色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只纯种雌、雄鼠杂交,得到的F1自由交配,F2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基因型 C_A_B_ C_A_bb C_aaB_ C_aabb ac____
表型 栗色 黄棕色 黑色 棕色 白色
A.两亲本的表型只能为栗色与白色 B.F1的基因型只能是CcAaBb
C.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8种 D.F2中棕色雌鼠占3/128
20.烟草的花是两性花,每朵花中都有雄蕊和雌蕊。已知烟草子叶颜色(遗传因子组成为BB时表现深绿,Bb则表现浅绿,遗传因子组成为bb时表现黄色且在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遗传因子控制)。研究人员用烟草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性状表现及植株数
一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420株:子叶浅绿抗病416株
二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209株;子叶浅绿抗病2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213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烟草子叶颜色的表现形式属于不完全显性现象
B.子叶颜色和花叶病的抗性的遗传方式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组合二中父本和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BBrr、BbRr
D.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比例为1/2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0分)甲图表示某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CO2吸收和释放的变化曲线,S1、S2、S3分别表示曲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图乙表示密闭容器中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乙两图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分别有_________。
(2)图甲d时刻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同样的原因导致的光合速率下降在图乙的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段有所体现。
(3)图甲中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为_________(用S1、S2、S3表示)。
(4)若植物长期处于图乙所示状况,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2.(10分)如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区细胞,要观察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首先要用__________对根尖进行解离。
(2)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正确顺序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他说发现了赤道板,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_。
(3)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________。
(4)假设该植物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请在下面坐标中用柱状图表示乙图中B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进行必要的标注)
23.(11分)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人造板材、装饰材料中,也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而解除其毒害作用,下图为肝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
(1)肝细胞在受到损伤的条件下可进行有丝分裂,由图可知,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_________h,分裂期是图中___________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________(填名称)。
(2)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会诱发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为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将具有正常分裂能力的淋巴细胞分为三组,甲组在0.1mmol/L的甲醛培养液中培养且放入小块肝脏细胞,乙组在不含肝脏细胞的等量甲醛培养液中培养,丙组在不含甲醛的等量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淋巴细胞用___________染色,制片,找出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进行观察、分析。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3)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______,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们指出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____________的过程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不同。
24.(12分)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具有诸多优点,如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优点。
(2)某同学选取了某株豌豆植株上2粒种子单独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该豌豆所有子粒均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为什么_____________。
(3)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某豌豆种群全部为高茎,若该种群自然繁殖一代后,F1中高茎:矮茎=5:1,则亲代中纯合高茎豌豆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豌豆的豆荚饱满和不饱满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现让豆荚饱满植株和不饱满的植株杂交,所得F1中饱满:不饱满=1:1。请利用F1中的豌豆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判断豆荚饱满和不饱满的显隐性关系。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人类能否品尝苯硫脲(简称PTC)这种化学物质是由一对遗传因子(用P、p表示)控制的性状表现。如表是测试一些家庭对PTC的品尝能力的结果,请据表回答:
组别 家庭数 父母 孩子
品尝者 非品尝者
第一组 425 品尝者×品尝者 929 130
第二组 289 品尝者×非品尝者 483 278
第三组 86 非品尝者×非品尝者 0 223
(1)根据第__________组的测试结果,可推测_______为隐性性状。
(2)第一组父母、第三组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性别)。
(3)已知第一组的甲家庭子代中有品尝者与非品尝者两种类型,第二组的乙家庭子代若干且全为品尝者。现甲家庭中的品尝者男孩与乙家庭的女孩结婚,则后代出现非品尝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释第二组的测试结果。
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C D D B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D A C C D BC AC AD
21. 【答案】
(1)c、e和D、H
(2)光照过强,温度过高,使叶片气孔关闭,导致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下降 FG
(3)S1-(S2+S3)
(4)能 一昼夜,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量增加,植物正常生长
22. 【答案】
(1)b 解离液(或15%盐酸和95%酒精混合液)
(2)B→A→D→C 线粒体 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结构,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
(3)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再分裂
(4)如下图
23. 【答案】
(1)20 BD 有丝分裂后期
(2)龙胆紫溶液 有丝分裂中 甲组淋巴细胞染色体没有发生断裂,乙组淋巴细胞染色体会发生断裂。
(3) 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
(4)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表达(或执行)情况
24. 【答案】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子代数量多等
(2)选择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
(3)1/3
(4)①让F1的多株豆荚饱满植株(或不饱满植株)自交
②若子代均为豆荚饱满植株(或不饱满植株),则不饱满对饱满(或饱满对不饱满)为显性;
若子代出现豆荚不饱满植株(或饱满植株),则饱满对不饱满(或不饱满对饱满)为显性
32. 【答案】
(1)一 非品尝者
(2)Pp×Pp、PP×PP、PP×Pp pp×pp
(3)1/12
(4)由于品尝者为显性性状,第二组中品尝者×非品尝者的后代中品尝者∶非品尝者>1∶1,说明调查的家庭中存在PP×pp和Pp×pp的婚配组合,由于Pp×pp的后代中品尝者∶非品尝者=1∶1,而PP×pp的后代均为品尝者,故调查的子女中品尝者多于非品尝者,遗传图解如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