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读懂课文大意。
2.深刻领会世外桃源的美好。
3.体会作者寄寓的社会理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有一个成语叫“世外桃源”,它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出自于哪里呢?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是作者《桃花源诗》前面的序言。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可写景,可状物,本文是用游记的形式写成的一篇散文。
二、自学展示
1.介绍作者陶渊明。
2.朗读展示。
请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评议字音是否准确,感情是否到位,尤其要读出“忘路之远近”的兴致勃勃,发现桃花林的沉醉,进入桃花源村的震撼与赞叹等。全班齐读。
3.讲桃花源故事。
先同桌互讲,一人一段,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然后推荐优秀讲故事者全班展示,有问题及时纠正。
三、整体感知
1.全文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文章写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村并做客,离开桃花源的经过,以及后来人们再寻无果的事。
2.体会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的特点,这也是游记散文的特点,一定要写作者的行踪,看到的景物以及游览时的感受。即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四、布置作业
请以渔人为第一人称给自己的朋友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500字。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全文写了哪些内容?
2.请解释下面这些四字词语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二、赏析两个场景
孩子们,好的语文学习就是把自己代入文章的情境,化身为文中的人物,此时此刻你们都是东晋太元年间的渔人和桃花源人,老师邀请你们参加一场记者招待会,回答世人的疑问。请问幸运的渔人,你愿意接受世人的采访吗?好,谢谢你们,现在我宣布答记者问正式开始,首先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渔人来到我们班,老师代表世人提问了。
1.尊敬的渔人,在你的奇遇中,你看见了两个震撼人心的场面,请问是哪两个场面?注意先用原文回答,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2.通过你的描绘,我们仿佛也看见了那一片灼灼的桃花林,我们仿佛也进入了美丽的桃花村,这两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场面呢?为什么?请注意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场面,把我们每一个人的好奇心勾出来。
预设:我最喜欢那片美丽的桃花林了,桃花红得像火一样,一阵风吹来,花瓣纷纷落下,就像下了一阵桃花雨。有的花瓣随溪流飘走,有的落在岸边,新鲜美好的青草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红毯,我疑心自己来到了仙境。
我喜欢美丽的桃花源,这里有平坦肥沃的土地,这里有清翠的竹子,有一行行整齐的桑树,儿童们在村落间嬉戏,老人在树荫下下棋谈笑。
三、品味两种生活
1.以尊敬的渔人,你在桃花源逗留,做客停数日,那里的生活情景和人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用一个具体的词语结合原文,谈谈你的感受。格式:桃花源的 真 啊,你看 。
预设:美好、仙境、富足、热情、神秘、乐土,幸福、和谐……
2.出示写作背景,再谈桃花源的生活。句式:这儿真好啊,没有 。
预设: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尊卑,没有苛捐杂税,没有饥饿……
小结:我们先是从正面品味了桃花源的生活的美好,然后我们又进一步从反面感受到了桃花源生活的幸福。
3.孩子们,文章中写道:“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亲爱的桃花源人,请设想一下,你突然发现了一个“不速之客”,你会问他些什么问题?也请渔人做好回答。
预设:
喂,朋友,你从哪里来?
答:我从东晋的武陵郡来。
请问你怎么进入我们村子的?
答:我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了一片桃花,我就想走到桃花林的尽头,于是发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口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我就下了船,从洞口进来了。
外面的社会怎么样呢?
答:外面的社会一团漆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食不果腹,衣不蔽起,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了,苛捐杂税繁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四、体会一种理想
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富足,温暖,和谐的美好生活途径呢?
预设: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追一个“桃花源”
1.我们领略了陶渊明的理想,那就是一个富裕,美好,自由自在的生活,那就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社会,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谁给大家谈一下自己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
预设:教师,警察,体操王子,演奏家……
2.如何实现“桃源”梦?
设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一定会实现梦想。
做好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六、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场面,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它描绘出来,不少于300字。可以取名为《美丽的桃花园林》或《醉美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