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至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教学质量过程性监测与诊断
(地理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0分钟。第I卷1至4页,第Ⅱ卷4至5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25小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菲律宾吕宋岛2/3以上为山地、丘陵。世界文化遗产巴纳韦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气势磅礴的梯田群由多个相似的小流域梯田构成,梯田的堤堰多由坚固的石块砌成,纵贯在梯田之间的主渠往往修得较宽。山坡自上而下不同高度依次分布着森林、村庄和梯田。下图示意巴纳韦梯田位置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吕宋岛梯田的堤堰多由坚固的石块砌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减缓水分冲刷,防止土壤流失 B.提高植被覆盖,减缓水土流失
C.降低山地坡度,方便人们耕作 D.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2.关于当地梯田系统中梯田、森林、村庄相对位置形成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质 B.村庄位于中部,利于获取稳定水源
C.村庄位于中部,方便对农田的管理 D.梯田位于下部,灌溉水清洁且充足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下图为北半球两个地区典型民居景观图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民居采用设计门前台阶的建筑形式,主要考虑的自然原因是( )
A.夏季洪水多发 B.夏季高温潮湿 C.冬季降雪量大 D.冬季光照时间短
4.乙地采取此类建筑形式可能考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光照 C.地形 D.台风
图示为人口合理容量与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影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 D.消费水平
6.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a,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b,二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 C.a=b D.无法判断
我国的传统民俗风情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读我国部分省份的民俗风情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乙、丙所示的民俗风情出现的省份分别最可能是( )
A.黑龙江 陕西 云南 B.山东 北京 上海
C.辽宁 山西 西藏 D.江西 内蒙古 贵州
8.“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世世代代东北人常见的生活习俗,而今东北人的餐桌增加了多种时鲜蔬菜,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的气候变暖 B.人们生活习俗发生改变
C.家庭烹饪技术大幅提高 D.交通运输、冷藏条件改善
当城市扩张得越来越大,摩天大楼“身高攀比”日趋激烈,留给看似没有太多经济作用的绿色公园的面积就变得越来越少。但都市人对公园、绿植的渴望一刻都没有停止,在这样的矛盾之下,“口袋公园”也应运而生。口袋公园利用城市中老旧“边角料”的改造,重新焕发新生。近年来,口袋公园如玉珠般散落在国内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传承记载了城市记忆,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口袋公园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扩张 B.城市密度变大 C.城市绿地太少 D.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0.下列关于口袋公园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选址灵活 ②分布面广 ③规范统一 ④职能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口袋公园建设中,为防避城市内涝发生,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优化城市主干道路,立交桥底下禁止建设口袋公园
B.完善排水设施,口袋公园建设需协调城市管网分布
C.发挥口袋公园生态效益,种植可吸取地下水的树种
D.在城市高温区域建设口袋公园,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下图为1850~2050年中、英、美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逆城镇化现象最早出现在美国
C.1970年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得益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D.2050年中、英、美三国城镇人口数量大致相当
13.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镇绿地不断减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C.中国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了城乡差别
D.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中国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墩头蓝”,采用自产的棉麻、大蓝、栀子等纯天然野生织染材料,以领先的纺、织、染、踹等技艺,生产出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系列布料服饰。“墩头蓝”不仅仅是客家布衣的本色和标志,更是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底色与风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现代化纤衣物相比,发展“墩头蓝”衣物的优势是( )
A.美观大方 B.便于清洗 C.经久耐用 D.文化蕴涵
15.促进“墩头蓝”传承与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生产数量,提高销售价格 B.加大创新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C.引进机械装备,降低人工成本 D.减少制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021年7月19-21日,河南省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达622.7mm,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辆被淹。城市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
16.郑州市某中学校园教学楼占地面积660平方米,约是校园总面积的3/40。学校内绿荜成茵,绿地覆盖率达60%以上,但多次暴雨使得校园内涝频发。针对内涝,学校可以( )
A.增大绿地面积,增加下渗 B.地面统一刷黑,加强排水
C.修建下凹式绿地,增强蓄水能力 D.教学楼增加雨水收集功能,综合用水
2019年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根据电商平台所呈现的收货地址变化,展开分析并发布了《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京东平台大数据充分覆盖流动人口、动态呈现人口变化,为现有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补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分析图中四城市数据,可以看出( )
A.北京人口流动性最强 B.上海人口增长最缓慢
C.四城市规模都在缩小 D.广、深人口规模相当
18.据京东数据显示,与北京相比,上海、广州、深圳人口迁移以周边城市较多,说明三城市地区( )
A.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 B.城市已经均衡化发展
C.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D.都市圈发展的水平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大冶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经济兴起并繁盛。近年来,大冶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领综合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下图为2000~2018年大冶市工业行业产值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早期,大冶市城市经济兴起并繁荣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技水平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生活产品兴盛
20.2000~2018年,大冶市( )
A.重化工业产值占比逐步下降 B.主导工业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C.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逐年提升 D.形成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综合考虑安徽省城市的辐射程度和辐射范围,将合肥、芜湖、马鞍山和蚌埠作为中心城市,按照与中心城市的引力联系和各县的经济实力,把安徽省的县域(部分)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六个类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 自身实力(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均GDP)
强 弱
与中心城市联系强度 强 ↓ 弱 Ⅰ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怀远县芜湖县 II凤阳县舒城县和县
Ⅲ灵壁县全椒县霍邱县天长市铜陵县 IV明光市定远县寿县含山县
Ⅴ濉溪县萧县东至县敏县 VI砀山县泗县金寨县休宁县
21.与安徽省其他县域相比,Ⅵ型中的县域( )
A.与中心城市联系较弱 B.地域面积较大
C.自身实力较强 D.行政等级较低
22.被誉为安徽东大门的天长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与省内中心城市联系密切 B.受南京都市圈辐射影响较大
C.省内中心城市规模等级较高 D.受省内多个都市圈共同影响
23.针对安徽省不同县域类型的发展定位准确的是( )
①Ⅰ类型经济水平已经较高,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Ⅱ类型利用与中心城市密切的联系,促进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
③Ⅳ类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迅速融入都市圈
④Ⅴ类型依托自身发展优势,争取更多发展自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自2018年起,河南省郑州市陆续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旨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2021年7月河南持续遭遇极端强降雨。暴雨使得郑州海绵城市“失灵”,市区严重积水。完成下面小题。
24.从水循环的角度,此次郑州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降水强度大 ②地势起伏大,流速快
③城市路面硬化多,地表水下渗不畅 ④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5.暴雨使得郑州海绵城市“失灵”的主要原因是( )
A.强降雨超出海绵城市的吸收速度 B.海绵城市建设使得下渗减少
C.海绵城市建设使得地表排水不畅 D.海绵城市的设备严重老化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小题,共50分。
二、解答题
26.(本小题12分)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区(填字母)。(4分)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_______、_______。(4分)
(3)市中心工业向郊区迁移的原因_______、_______。(4分)
27.(本小题20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的________,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________部等。请分别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类型三方面分析以上三个人口稠密区的共同特点。(10分)
(2)从图中看出,①处和②处人口稀少,由此看出影响人口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选择填空)。(2分)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条件 D.历史条件
(3)图中a地区居民以________人种为主;b地区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教,该地区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6分)
(4)图中a、b、c三个地区中,属于发达地区的是________。(2分)
28.(本小题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皇岛市背靠燕山山脉,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秦皇岛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港口,始建于1898年,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为解决城市与港口发展的矛盾冲突,秦皇岛市提出了“西港东迁”的战略举措,将西港区(平均水深9~13m)的生产功能搬迁至东港区(平均水深13~20m)。下图为我国秦皇岛市城区布局图。
(1)判断秦皇岛市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原因。(8分)
(2)评价秦皇岛市实施“西港东迁”的举措对西港区的有利影响。(4分)
(3)相对于西港区,指出东港区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至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教学质量过程性监测与诊断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D D A A D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D B C A D A B
21 22 23 24 25
A B D A A
26.(本小题12分)
(1)(4分) B A
(2)(4分) 距市中心的远近 交通通达度高低
(3)(4分) 距市中心远,地价低 保护城市环境
27.(本小题20分)
(1)(10分)东部和南部 东部 从纬度位置看,属于中低纬度;从海陆位置看属于沿海地区;从地形类型看,属于平原地形。
(2)(2分)A
(3)(6分)黄色 基督教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4)(2分)b
28.(本小题18分)
(1)(8分)特点:功能区以组团式布局,沿滨海地带带状延伸(或带状组团式串珠式布局),各组团间由绿化带隔离。
原因:背靠山地,前临渤海,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或受地形和海陆分布影响);煤炭转运和休闲旅游是其主要的经济支柱,采用组团式布局和绿化带隔离,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处于我国交通的要冲,铁路线、公路线呈西南—东北向延伸(或受交通线分布及走向的影响)。
(2)(4分)港口西港区与城市中心区毗邻,“西港东迁”可以减轻西港区对城市中心区的环境影响和交通压力;有利于扩大城市中心区的用地规模(或发展空间),解决城市与港口发展的矛盾冲突(或便于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打造滨海新区)。
(3)(6分)发展空间更大,有利于港口吞吐量的增长;港口水更深、航道更开阔,利于提升港口功能;与工业区相邻,可实现加工与运输联营;距中心城区较远,对居民生活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