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02 17:31:34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
一、【我能行】
1.(2023五上·西安期末)请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下面这句话。
科技强国,强国有我! 我能学科学,实现强国梦。
   
二、科学素养
2.(2023五上·西安期末)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萤火虫、彩虹 B.镜子、绽放的烟花 C.太阳、点燃的火柴
3.(2023五上·西安期末) 枪械的短距离射击有一个诀窍,就是当眼睛可以看到“准星”、 “目标”在一条直线上时扣动扳机就能准确击中目标。射击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
A.靶标→准星→人眼 B.人眼→准星→靶标 C.准星→靶标→人眼
4.(2023五上·西安期末)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小孔成像”现象。下列有关小孔成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所成的影像是倒立的
C.小孔所成的影像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5.(2023五上·西安期末) 在金属片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
A.向四周传递 B.向一个方向传递 C.不确定
6.下列三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传热最快的是(  )。
A.铜条 B.木条 C.塑料条
7.(2023五上·西安期末) 具有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的地形特点的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8.(2023五上·西安期末) 沙漠中怪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风的作用 B.地震 C.火山
9.(2023五上·西安期末) 江小远利用周末的时间制作了一个走马灯,点燃蜡烛后走马灯旋转起来,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  )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10.(2023五上·西安期末) 滑雪运动员佩戴特制墨镜的原因是 (  )。
A.高山空气稀薄,阳光辐射能力强
B.白雪反光能力强,刺眼睛
C.外表看起来比较酷
11.(2023五上·西安期末) 水蒸气在(  ) 情况下可以凝结成小水滴。
A.遇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
12.(2023五上·西安期末) 下列属于本能反应的是(  )。
A.手被钉子扎立马收回
B.红灯停绿灯行
C.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
13.(2023五上·西安期末) 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说明(  )。
A.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B.空气不导热
C.空气可以发热
14.(2023五上·西安期末)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B.空气中的小水滴处在高空的是雾,低空的是云
C.水的三种形态可以互相转化
15.(2023五上·西安期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  )的结构。
A.地球内部 B.地球外部 C.月球内部
16.(2023五上·西安期末)我们能背诵很多古诗,是因为大脑具有(  )功能。
A.记忆 B.控制 C.创造
17.(2023五上·西安期末)某科学小组探究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形成原因,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最初的地形就是这样,和河流的作用无关
B.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
C.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
三、操作平台
18.(2023五上·西安期末)科学课上,某实验小组在做模拟地震发生的实验; 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条街道都放置一些小木块并垒起来。 请一名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木块倒塌。
(1)实验中纸箱模拟的是   ,木块模拟的是   。
(2)在纸箱底部敲击模拟的是   。
(3)实验中,如何判断地震的强弱
答:   
四、探究天地
19.(2023五上·西安期末)江小远和曲小美正在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
(1)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分别蒙在三只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光斑,观察光斑的颜色。发现三个光斑的颜色分别是   、   、   。 这说明带颜色的玻璃纸只能让与它颜色    的光通过。
(2)将任意两种光斑重叠后与其对应的颜色进行连线。
红光+绿光 靛光
红光+蓝光 紫光
绿光+蓝光 黄光
(3)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得到的光斑是   光,这是因为红、绿、蓝是光的原色。
(4)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将圆盘三等分,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   
(5)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白屏上,我们在屏上会看到一条彩色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
(6)这种现象叫   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   (填“是”或“不是”)简单的光。
五、解决问题
20.(2023五上·西安期末)江小远最近迷上了看足球比赛,每天晚上都看到很晚才睡。几天以后江小远发现自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经过医生诊断,原来是因为睡眠不足造成的。
(1)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____小时的睡眠时间。
A.12小时 B.8小时 C.10 小时
(2)不仅如此,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聪明的你有哪些保护我们大脑的方法 至少写三条。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科技强国,强国有我! 我能学科学,实现强国梦。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认真把字抄写在横线上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点是在同一直线上了,可以射击,如图所示,这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小孔成像实验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5.【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热是中心发散方向传递的。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6.【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塑料条的导热性最差,木条的导热性好于塑料条,金属的导热性相对比较好。
7.【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盆地的特点: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所以C符合题意。
8.【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形成这块岩石奇怪形状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作用。
9.【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当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热对流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
10.【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高山上的白雪对光的反射能力很强,眼睛很难适应这种强光,故应该载特制的墨镜,故B正确。
11.【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在遇冷条件下会变成小水滴,这是水的凝结现象。
12.【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手被钉子扎立马收回属于本能反应,红灯停绿灯行、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属于后天训练形成的。
13.【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根据对材料导热性的认识,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说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14.【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A、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说法正确。
B、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就形成了雾。雾是液态的水。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温度是主要因素。说法正确。
15.【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20 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松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16.【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大脑主要负责我们的思维和记忆,某些部分还负责对来自感官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从而产生视觉、听觉、言语和活动,大脑进行认知和决策、学习和记忆、判断和推理;脑干连接着许多神经通路,在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恒屹能背诵很多古诗文,说明人的大脑具有的功能记忆。
17.【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通常情况下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
18.【答案】(1)地球;楼房
(2)发生地震
(3)根据楼房(小木块)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强弱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 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
(1)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分析实验可知,纸箱模拟的是地球,木块模拟的是楼房。
(3)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分析实验可知,在纸箱底部敲击模拟的是发生地震。
(3)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根据木块(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强弱。
19.【答案】(1)红色;绿色;篮球;相同
(2)
(3)白色
(4)圆盘变成白色
(5)红、橙、黄、绿、蓝、靛、紫
(6)色散;不是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1)因为玻璃纸透明,因此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吸收;因为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所以他们照出来的光斑是红色的;因为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所以他们照出来的光斑是绿色的;因为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所以他们照出来的光斑是蓝色的。
(2)基于色光的三原色理论,红色和绿色光混合可以形成黄色光。红色和蓝色光混合可以形成紫色光。蓝色和绿色光混合可以形成青色光。
(3)小明、小红、小华三名同学同时打开手电筒,使照在白纸上出现的光斑都重叠,观察到这三种色光重叠后光斑的颜色是白色。
(4) 根据对光的三原色的认识,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5)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就会发生色散,形成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谱。
(6)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不是简单的光。
20.【答案】(1)C
(2)合理的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全面均衡的营养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可以恢复大脑功能,还与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
(2)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可以控制人体的感觉和运动,有语言,思维,记忆和创造能力等。大脑指挥一切感觉活动。大脑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保护大脑的方法是合理的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全面均衡的营养、保护头部不受伤。有利于大脑保护的适时开窗通气、运动时保护头部。
1 / 1陕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科学试题
一、【我能行】
1.(2023五上·西安期末)请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下面这句话。
科技强国,强国有我! 我能学科学,实现强国梦。
   
【答案】科技强国,强国有我! 我能学科学,实现强国梦。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认真把字抄写在横线上即可。
二、科学素养
2.(2023五上·西安期末)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萤火虫、彩虹 B.镜子、绽放的烟花 C.太阳、点燃的火柴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
3.(2023五上·西安期末) 枪械的短距离射击有一个诀窍,就是当眼睛可以看到“准星”、 “目标”在一条直线上时扣动扳机就能准确击中目标。射击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
A.靶标→准星→人眼 B.人眼→准星→靶标 C.准星→靶标→人眼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点是在同一直线上了,可以射击,如图所示,这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4.(2023五上·西安期末) 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小孔成像”现象。下列有关小孔成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所成的影像是倒立的
C.小孔所成的影像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小孔成像实验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成像的大小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5.(2023五上·西安期末) 在金属片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
A.向四周传递 B.向一个方向传递 C.不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热是中心发散方向传递的。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6.下列三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传热最快的是(  )。
A.铜条 B.木条 C.塑料条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塑料条的导热性最差,木条的导热性好于塑料条,金属的导热性相对比较好。
7.(2023五上·西安期末) 具有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的地形特点的是(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盆地的特点: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所以C符合题意。
8.(2023五上·西安期末) 沙漠中怪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风的作用 B.地震 C.火山
【答案】A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形成这块岩石奇怪形状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作用。
9.(2023五上·西安期末) 江小远利用周末的时间制作了一个走马灯,点燃蜡烛后走马灯旋转起来,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  )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当我们点燃走马灯中的蜡烛时,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走马灯可以旋转是利用了热对流的传热方式产生了推动力。
10.(2023五上·西安期末) 滑雪运动员佩戴特制墨镜的原因是 (  )。
A.高山空气稀薄,阳光辐射能力强
B.白雪反光能力强,刺眼睛
C.外表看起来比较酷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高山上的白雪对光的反射能力很强,眼睛很难适应这种强光,故应该载特制的墨镜,故B正确。
11.(2023五上·西安期末) 水蒸气在(  ) 情况下可以凝结成小水滴。
A.遇冷 B.受热 C.吸收热量
【答案】A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在遇冷条件下会变成小水滴,这是水的凝结现象。
12.(2023五上·西安期末) 下列属于本能反应的是(  )。
A.手被钉子扎立马收回
B.红灯停绿灯行
C.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手被钉子扎立马收回属于本能反应,红灯停绿灯行、听到铃声响走进教室属于后天训练形成的。
13.(2023五上·西安期末) 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说明(  )。
A.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B.空气不导热
C.空气可以发热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根据对材料导热性的认识,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说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14.(2023五上·西安期末)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B.空气中的小水滴处在高空的是雾,低空的是云
C.水的三种形态可以互相转化
【答案】B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A、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说法正确。
B、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就形成了雾。雾是液态的水。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温度是主要因素。说法正确。
15.(2023五上·西安期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  )的结构。
A.地球内部 B.地球外部 C.月球内部
【答案】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20 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松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16.(2023五上·西安期末)我们能背诵很多古诗,是因为大脑具有(  )功能。
A.记忆 B.控制 C.创造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大脑主要负责我们的思维和记忆,某些部分还负责对来自感官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从而产生视觉、听觉、言语和活动,大脑进行认知和决策、学习和记忆、判断和推理;脑干连接着许多神经通路,在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恒屹能背诵很多古诗文,说明人的大脑具有的功能记忆。
17.(2023五上·西安期末)某科学小组探究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形成原因,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最初的地形就是这样,和河流的作用无关
B.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
C.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通常情况下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凹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
三、操作平台
18.(2023五上·西安期末)科学课上,某实验小组在做模拟地震发生的实验; 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条街道都放置一些小木块并垒起来。 请一名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木块倒塌。
(1)实验中纸箱模拟的是   ,木块模拟的是   。
(2)在纸箱底部敲击模拟的是   。
(3)实验中,如何判断地震的强弱
答:   
【答案】(1)地球;楼房
(2)发生地震
(3)根据楼房(小木块)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强弱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 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
(1)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分析实验可知,纸箱模拟的是地球,木块模拟的是楼房。
(3)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分析实验可知,在纸箱底部敲击模拟的是发生地震。
(3)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根据木块(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强弱。
四、探究天地
19.(2023五上·西安期末)江小远和曲小美正在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
(1)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分别蒙在三只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光斑,观察光斑的颜色。发现三个光斑的颜色分别是   、   、   。 这说明带颜色的玻璃纸只能让与它颜色    的光通过。
(2)将任意两种光斑重叠后与其对应的颜色进行连线。
红光+绿光 靛光
红光+蓝光 紫光
绿光+蓝光 黄光
(3)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得到的光斑是   光,这是因为红、绿、蓝是光的原色。
(4)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将圆盘三等分,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   
(5)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白屏上,我们在屏上会看到一条彩色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
(6)这种现象叫   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   (填“是”或“不是”)简单的光。
【答案】(1)红色;绿色;篮球;相同
(2)
(3)白色
(4)圆盘变成白色
(5)红、橙、黄、绿、蓝、靛、紫
(6)色散;不是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1)因为玻璃纸透明,因此白光射在有色玻璃纸上,玻璃纸将会把与它的颜色不同的色光吸收;因为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所以他们照出来的光斑是红色的;因为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所以他们照出来的光斑是绿色的;因为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所以他们照出来的光斑是蓝色的。
(2)基于色光的三原色理论,红色和绿色光混合可以形成黄色光。红色和蓝色光混合可以形成紫色光。蓝色和绿色光混合可以形成青色光。
(3)小明、小红、小华三名同学同时打开手电筒,使照在白纸上出现的光斑都重叠,观察到这三种色光重叠后光斑的颜色是白色。
(4) 根据对光的三原色的认识,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5)太阳光照在三棱镜上就会发生色散,形成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谱。
(6)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不是简单的光。
五、解决问题
20.(2023五上·西安期末)江小远最近迷上了看足球比赛,每天晚上都看到很晚才睡。几天以后江小远发现自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经过医生诊断,原来是因为睡眠不足造成的。
(1)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____小时的睡眠时间。
A.12小时 B.8小时 C.10 小时
(2)不仅如此,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大脑的健康。聪明的你有哪些保护我们大脑的方法 至少写三条。
   、   、   
【答案】(1)C
(2)合理的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全面均衡的营养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可以恢复大脑功能,还与增强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10小时的睡眠时间。
(2)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可以控制人体的感觉和运动,有语言,思维,记忆和创造能力等。大脑指挥一切感觉活动。大脑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保护大脑的方法是合理的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全面均衡的营养、保护头部不受伤。有利于大脑保护的适时开窗通气、运动时保护头部。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