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育才中学2023级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生物试题 2024.04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的是( )
A.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性状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不一定属于等位基因
C.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最早从F1发现了不同于融合遗传的现象
D.体细胞中形状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
2. 在生物学研究中,科学的探究方法是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利用果蝇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转化因子
D.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用加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
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是孟德尔所做的假设内容之一
C.孟德尔预测矮茎豌豆与F1高茎豌豆杂交,其子代高茎∶矮茎=1∶1,这属于演绎推理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4.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且Ⅰ、Ⅱ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
B.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分离和配子自由组合的过程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精子和卵细胞数量之比为1:1
B.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时
C.F1产生4种精子,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Y:R:y:r=1:1:1:1
D.F2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其中重组类型占所有子代的3/8
6.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DNA的加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④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NA数减半
D.若受精卵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12个四分体
7. 生物在繁衍过程中都具有保持遗传稳定性和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的特点,这与生物体的某些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下图是某种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哺乳动物的繁衍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有利于使同一双亲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B.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仅由过程②就能保证该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过程③既能增加细胞的数目又能增加细胞的种类
8. 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远多于这种生物的染色体数量。果蝇X染色体上基因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是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等位基因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果蝇每条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一定相等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均与性别的形成有关
9.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让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B.该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实验后32Р和35S同时出现在子代噬菌体中
D.用32P、35S标记噬菌体时不能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取
10. 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 B.与绿茎番茄杂交
C.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D.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
11.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中黄色圆粒植株随机受粉,的性状分离比是( )
A. 15∶5∶3∶1 B. 24∶8∶3∶1
C. 25∶5∶5∶1 D. 9∶3∶3∶1
12. 某自花传粉植物(AaBb)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1/4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个体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B.该个体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C.该个体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4
D.该个体测交子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数量基本相等
13. 鸡(ZW,2n=78)羽毛的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母鸡会转变成公鸡(染色体型不变),发生性逆转后可以正常完成交配并产生子代,但WW型个体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ZZ
B.若要测定鸡的基因组全部DNA序列,则需要测39条染色体
C.芦花母鸡与性逆转的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芦花鸡均为母鸡
D.芦花母鸡和非性逆转的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芦花鸡均为公鸡
14. 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甜与非甜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的白色籽粒自然条件下种植,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8/49
D.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15. 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长翅、灰身、有眼),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隐性性状 — 残翅(v) 黑身(b) 无眼(a)
相应染色体 Ⅱ、Ⅳ Ⅱ Ⅱ Ⅳ
A.品系②与题中性状有关的基因型为AABBvv
B.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②×④
C.品系③和品系④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F2中纯合灰身无眼占1/16
D.品系①和品系④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F2出现27种基因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水稻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性状受到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的控制。利用纯合亲本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出现了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1和实验2中F2早熟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有2种、3种
C.若让实验1中的F1测交,则后代中早熟个体:晚熟个体=3:1
D.实验2的F2早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
17.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黄色、白色四种,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和B、b,让纯种紫花植株(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得到的F1全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中紫花∶红花∶黄花∶白花=7∶1∶3∶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1自交过程中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F1配子中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可能致死
C. F2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黄花植株中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D.让F1与F2红花植株杂交,所得F3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约为1/2
18. 某种两性花的植物,通过自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红花,Aa的植株开粉花,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现有在25 ℃条件下一片开粉花的植株自交产生了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子长出的植株再次繁殖后代,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花色及其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3:2:3
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测交实验
C.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D.在25 ℃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植株只开白花
19. 为探究控制果蝇长翅与短翅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置,现进行了多组杂交实验(如表),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组合
第一组 长翅雌果蝇×短翅雄果蝇
第二组 长翅雄果蝇×长翅雌果蝇
第三组 长翅雄果蝇×短翅雌果蝇
A.若第一组子代性状比为长翅雄果蝇∶短翅雄果蝇∶长翅雌果蝇∶短翅雌果蝇=1∶1∶1∶1,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第二组子代性状比为长翅果蝇∶短翅果蝇=3∶1,则该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第三组子代性状比为长翅雌果蝇∶短翅雄果蝇=1∶1,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若第一组子代均为长翅、第三组子代均为短翅,可推测该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20. 果蝇复眼的眼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科研人员利用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甲 暗红眼×白眼 暗红眼 660暗红眼 90褐色眼 90朱砂眼 160白眼
乙 朱砂眼×褐色眼 暗红眼 510暗红眼 240褐色眼 240朱砂眼 10白眼
A.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有2种,朱砂眼与白眼果蝇杂交子代不会出现褐色眼
B. 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甲组F1与白眼果蝇交配,子代中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4:1:1:4
D.甲组F1与乙组F1果蝇交配,子代中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9:3:3:1
三、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55分)
21.(18分)野茉莉花为二倍体植物,花的颜色有白色、浅红、粉红、大红和深红五种颜色,但其遗传基础并不清楚,科研人员做出了不同的假设:①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A1(深红),A2(大红),A3(粉红),A4(浅红),a(白色),且A1>A2>A3>A4>a,即A1对A2显性,以此类推。A1A2、A1A3、A1A4、A1a个体的花均为深红色。②该性状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决定红色,效果相同,且具有累加作用。
(1)若为第一种假设,野茉莉花的花色相关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彼此之间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填“分离”或“自由组合”)定律。若粉红色花进行自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若为第二种假设,野茉莉花色的相关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
(3)让纯合的深红个体同白色个体交配,如果后代全部为___________色,则第一种假设成立;如果全为_______色,则第二种假设成立。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将F1个体进行自交,如果自交后代性状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则第一种假设成立;如果自交后代性状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则第二种假设成立。还可选择___________(填表型)的纯合子植株进行杂交,而后F1自交也可得到上述完全相同的结果。
22.(15分)下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黑)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中的___________细胞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
(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甲细胞→甲细胞的后一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3中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段是___________,图中DE、HI、JK三个时间点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___________(都相同/各不相同/不完全相同)。
(4)下图A是上图1丙细胞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可能与其一起产生的生殖细胞有___________。若图A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___________染色体。
(5)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母细胞无法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但着丝粒的分裂不受影响。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将___________。如果该动物的体细胞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则自变量为___________;因变量的观测指标为___________。
23.(8分)果蝇是遗传学上非常重要的实验材料,其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
(1)有人用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设为正交),结果后代全是红眼。而反交后代中,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由此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红、白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设控制红、白眼的等位基因为B,b,则上述反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果蝇_________;雄果蝇_______。若反交后代自由交配,其子代雄果蝇中白眼果蝇占比为_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灰身、黑身性状也属于细胞核遗传,分别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1,F1中表型种类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雄蝇 152 148 48 52
雌蝇 297 0 101 0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让F1代中灰身雌雄果蝇自由交配所得F2代中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2分)
24.(14分)下图表示某家系遗传图谱。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相关致病基因位于细胞核内,分别用A/a、B/b表示。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2)研究发现,Ⅱ-5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图中最有可能和其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是______;Ⅰ-3和Ⅱ-7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导致Ⅲ-2患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个体______,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
(3)已知人群中AA∶Aa的比例是1∶1且Ⅲ-1和Ⅲ-2育有一患乙病的儿子,则他们再次生育,孩子表型正常的概率是______。